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2454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余热回收装置,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包括:集热机构,所述集热机构包括有集热罐,所述集热罐的顶部活动套设有密封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使用时,通过多个热管本体的一端吸热另一端散热从而不断导热的工作原理,使得碳纳米加工时的余热被热管本体集中导入到集热罐的内室中,通过开设的真空腔,使得热量难以向外传递难以散发,同时由于热气上升的原理,从而使热量集中在集热罐内,此时,通过启动循环泵,使得循环泵将导热液体从进水管抽出,在加压作用下,从循环管流过,再流向连接的需要热量的其他设备,进而实现了将集热罐内室中的热量不断向外输出,并再次利用。并再次利用。并再次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碳纳米加工是一种利用纳米技术对碳纳米材料进行加工和制造的过程。碳纳米材料是由纳米级碳结构组成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电学性质,因此在材料科学、能源、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3]现有技术中,碳纳米材料加工是一种加工制造的过程,在碳纳米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余热,这部分热量通常不进行回收,大部分都会流失在空气中,热量的流失会导致能源的消耗浪费和效率的降低,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碳纳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大部分都会流失在空气中,热量的流失会导致能源的消耗浪费和效率的降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集热机构,所述集热机构包括有集热罐,所述集热罐的顶部活动套设有密封盖;回收机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设置在集热罐的内部,所述密封盖的顶部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进水口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与循环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循环管的另一端贯穿至密封盖的外部;吸热机构,所述吸热机构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吸热机构均包括有热管本体和安装环。
[0006]优选的,所述集热罐的内部开设有真空腔,所述集热罐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均固定有支撑柱。
>[0007]优选的,所述循环管的一端贯穿至密封盖的外部,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和循环管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套。
[0008]优选的,多个所述吸热机构均固定安装在集热罐的内壁,多个所述安装环的内壁均黏附有防滑条,多个所述热管本体分别设置在多个安装环的内壁之间,多个所述安装环的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
[0009]优选的,多个所述限位槽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限位槽的内壁均设置有连接弹簧,多个所述连接弹簧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多个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分别与多个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集热罐的内壁靠近底部处固定安装有多个抵板,多个所述抵板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块,多个所述卡块的外表面分别与多个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中,在使用时,通过多个热管本体的一端吸热另一端散热从而不断导热的工作原理,使得碳纳米加工时的余热被热管本体集中导入到集热罐的内室中,通过
开设的真空腔,使得热量难以向外传递难以散发,同时由于热气上升的原理,从而使热量集中在集热罐内,此时,通过启动循环泵,使得循环泵将导热液体从进水管抽出,在加压作用下,从循环管流过,再流向连接的需要热量的其他设备,进而实现了将集热罐内室中的热量不断向外输出,并再次利用,解决了现有的碳纳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大部分都会流失在空气中而热量的流失会导致能源的消耗浪费和效率的降低的问题。
[0013]2、本技术中,在使用时,通过两个支撑柱可以将集热罐支起来,便于将集热机构设置在碳纳米加工产生余热之处,通过拉开安装环,将热管本体卡在安装环内,通过连接弹簧的回弹作用,使得卡块也插入到对应的限位槽内,此时抵板和防滑条会将热管本体紧紧限位,防止其工作时掉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的剖视立体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的仰视立体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图;
[0018]图5为本技术提出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的吸热机构部分结构展开立体图。
[0019]图例说明:1、集热机构;101、集热罐;102、密封盖;103、固定块;104、支撑柱;105、真空腔;2、回收机构;201、循环泵;202、进水管;203、循环管;204、连接套;3、吸热机构;301、热管本体;302、安装环;303、防滑条;304、抵板;305、卡块;306、固定杆;307、连接弹簧;308、限位槽。
实施方式
[00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2]实施例1,如图1

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集热机构1,集热机构1包括有集热罐101,集热罐101的顶部活动套设有密封盖102;回收机构2,回收机构2包括有循环管203,循环管203设置在集热罐101的内部,密封盖102的顶部设置有循环泵201,循环泵201的进水口固定连通有进水管202,循环泵201的出水口与循环管203的一端固定连通,循环管203的另一端贯穿至密封盖102的外部;吸热机构3,吸热机构3设置有多个,多个吸热机构3均包括有热管本体301和安装环302,集热罐101的内部开设有真空腔105。
[0023]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在使用时,将集热机构1放置在碳纳米加工产生余热之处,通过多个热管本体301的一端吸热另一端散热从而不断导热的工作原理,使得碳纳米加工时的余热被热管本体301集中导入到集热罐101的内室中,通过开设的真空腔105,使得热量难以向外传递难以散发,同时由于热气上升的原理,从而使热量集中在集热罐101
内,此时,将连接套204与其他设备安装连接,例如需要加温的水温,通过启动循环泵201,使得循环泵201将导热液体从进水管202抽出,在加压作用下,从循环管203流过,再流向连接的需要热量的其他设备,进而实现了将集热罐101内室中的热量不断向外输出,并再次利用,解决了现有的碳纳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大部分都会流失在空气中而热量的流失会导致能源的消耗浪费和效率的降低的问题。
[0024]实施例2,如图1

图5所示,集热罐101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3,两个固定块103的底部均固定有支撑柱104,循环管203的一端贯穿至密封盖102的外部,进水管202的一端和循环管203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套204,多个吸热机构3均固定安装在集热罐101的内壁,多个安装环302的内壁均黏附有防滑条303,多个热管本体301分别设置在多个安装环302的内壁之间,多个安装环302的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308,多个限位槽308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限位槽308的内壁均设置有连接弹簧307,多个连接弹簧307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306,多个固定杆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热机构(1),所述集热机构(1)包括有集热罐(101),所述集热罐(101)的顶部活动套设有密封盖(102);回收机构(2),所述回收机构(2)包括有循环管(203),所述循环管(203)设置在集热罐(101)的内部,所述密封盖(102)的顶部设置有循环泵(201),所述循环泵(201)的进水口固定连通有进水管(202),所述循环泵(201)的出水口与循环管(203)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循环管(203)的另一端贯穿至密封盖(102)的外部;吸热机构(3),所述吸热机构(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吸热机构(3)均包括有热管本体(301)和安装环(3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罐(101)的内部开设有真空腔(105),所述集热罐(101)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3),两个所述固定块(103)的底部均固定有支撑柱(1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203)的一端贯穿至密封盖(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顺游启龙吕家应陈永胜刘彦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碳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