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柔性防落梁一体化支座设计的桥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2331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柔性防落梁一体化支座设计的桥梁结构,包括梁体、若干对桥墩、与桥墩数量相同对的活动支座,成对的活动支座上表面分别设置与梁体同一横向位置的两梁底边缘内部的下表面,活动支座下表面连接桥墩顶部,活动支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具有旋转自由度,活动支座的上端和下端之间设置有柔性防落梁机构。采用和支座一体的柔性防落梁结构,无需额外配置防落梁机构,和现有的刚性防落梁装置相比,本柔性防落梁装置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防落梁力,减小地震对桥梁的破坏情况的同时,减少了额外机构的引入。减少了额外机构的引入。减少了额外机构的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柔性防落梁一体化支座设计的桥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柔性防落梁一体化支座设计的桥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桥梁作为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之一,其抗震防灾问题日益收到学术界和工程界的高度重视。当桥梁结构遭遇罕遇或超预期地震作用时,桥梁易发生碰撞,导致主梁梁端开裂、伸缩缝挤压、支座失效等破坏现象,甚至引发落梁等严重灾害。桥梁上部的落梁是桥梁倒塌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作用在结构上的地震力足以使支座破坏,则上部结构很容易从支承上脱落。为了防止在出现严重灾害时,梁体从支承上脱落,防落梁装置便由此研发出来。
[0003]传统的桥梁防落梁装置,都是如挡块式、钢托架式、拉索式等刚性结构组成。梁体因为地震导致有脱落趋势时,刚性防落梁结构以“硬碰硬”的方式拉住梁体,阻止其脱落。该类型的防落梁受到的冲击力太大,很容易因为自身刚性材质无法抵抗冲击力,导致防落梁装置损坏。
[0004]公开号为CN21705299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防落梁功能的钢箱梁连接结构,包括钢箱梁和防落梁挡块;所述钢箱梁的左右两侧通过支座支撑于桥台或者盖梁上,所述钢箱梁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防落梁挡块;所述防落梁挡块的上端连接于所述钢箱梁的底面,所述防落梁挡块的下端伸入所述桥台或者所述盖梁上的预留槽内。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桥梁的钢箱梁在地震或受到其它外力作用时会发生横向移动,进而影响桥梁结构稳定性的问题。本申请的钢箱梁连接结构能够有效保护钢箱梁结构稳定性,可避免桥梁上部出现结构错位、钢箱梁脱落而引发桥梁破坏的问题,且其结构简单,易于施工,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但是其本身为刚性防落梁结构,无可避免的会受到冲击力影响。
[0005]由此现需一种具有柔性防落梁一体化支座设计的桥梁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梁体因为地震导致有脱落趋势时,刚性防落梁结构以“硬碰硬”的方式拉住梁体,阻止其脱落,该类型的防落梁受到的冲击力太大,很容易因为自身刚性材质无法抵抗冲击力,导致防落梁装置损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柔性防落梁一体化支座设计的桥梁结构,采用柔性防落梁活动支座,解决了上述问题。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柔性防落梁一体化支座设计的桥梁结构,包括梁体、若干对桥墩、若干活动支座和若干固定支座,成对的活动支座上表面分别设置于梁体同一横向位置的两梁底边缘内部的下表面,活动支座下表面连接桥墩顶部,固定支座设置于桥墩顶部的活动支座的相对位置,活动支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具有旋转自由度,活动支座的上端和下端之间设置有柔性防落梁机构;
[0008]活动支座包括上支座、球冠衬板、下支座、梁底预埋钢板和防落梁装置,下支座固定设置在墩顶位置,梁底预埋钢板预埋在梁底位置,上支座板与梁底预埋钢板紧固,防落梁
装置连接上支座一侧边下表面和下支座的对应侧边上表面,球冠衬板设置于上支座与下支座之间,球冠衬板为未过最大直径球缺结构,球冠衬板球形面为下表面,下支座上表面设置有配合球冠衬板下表面的凹槽,防落梁装置为履带式耗能结构,球冠衬板与上支座之间设置有平面摩擦副,球冠衬板下表面与下支座球形凹槽之间设置有球面摩擦副,平面摩擦副和球面摩擦副外周均设置有密封圈。
[0009]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柔性防落梁一体化支座设计的桥梁结构,作为一种优选方式,防落梁装置包括顶部连接板、底部连接板和弧形连接段,顶部连接板和底部连接板均为板状结构,顶部连接板与底部连接板相对设置,顶部连接板和底部连接板之间通过弧形连接段连接,弧形连接段为截面为弧形的板状结构,顶部连接板紧固于梁底预埋钢板下表面,底部连接板紧固下支座的支座板上表面。
[0010]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柔性防落梁一体化支座设计的桥梁结构,作为一种优选方式,上支座为下表面四周带有限位块的板结构,限位块与下支座顶端配合。
[001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柔性防落梁一体化支座设计的桥梁结构,作为一种优选方式,下支座包括下支座主体和下支座板,下支座主体设置在下支座板中部一侧上表面,下支座主体为顶端面为球形凹槽的柱体,下支座柱板宽度大于上支座的宽度,上支座宽度小于梁底预埋钢板宽度,上支座竖向投影设置在下支座板竖向投影内,下支座板竖向投影设置在梁底预埋钢板竖向投影内,下支座板投影与上支座投影不重合的位置设置防落梁装置底端。
[0012]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0013](1)采用和支座一体的柔性防落梁结构,无需额外配置防落梁机构;
[0014](2)防落梁支座损坏可以局部更换,无需更换支座,进而达到在保证具有可靠的减震和防落梁功能时,降低维修施工难度和成本;
[0015](3)采用防落梁装置防落梁结构,桥梁因地震或者外来灾害有坠落倾向时,防落梁装置沿沿落梁趋势方向进行舒展,拉住梁体,使其不会坠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种具有柔性防落梁一体化支座设计的桥梁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一种具有柔性防落梁一体化支座设计的桥梁结构活动支座示意图;
[0018]图3为一种具有柔性防落梁一体化支座设计的桥梁结构防落梁装置示意图;
[0019]图4为一种具有柔性防落梁一体化支座设计的桥梁结构下支座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1、梁体;2、桥墩;3、活动支座;31、上支座;32、球冠衬板;33、下支座;331、下支座主体;332、下支座板;34、梁底预埋钢板;35、防落梁装置;351、顶部连接板;352、底部连接板;353、弧形连接段;4、固定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0023]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柔性防落梁一体化支座设计的桥梁结构,包括梁体1、若干对桥墩2、若干活动支座3和若干固定支座4,成对的活动支座3上表面分别设置于梁体1同一横向位置的两梁底边缘内部的下表面,活动支座3下表面连接桥墩2顶部,固定支座4设置于桥墩2顶部的活动支座3的相对位置,活动支座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具有旋转自由度,活动支座3的上端和下端之间设置有柔性防落梁机构;
[0024]如图2所示,活动支座3包括上支座31、球冠衬板32、下支座33、梁底预埋钢板34和防落梁装置35,下支座33固定设置在墩顶位置,梁底预埋钢板34预埋在梁底位置,上支座31板与梁底预埋钢板34紧固,防落梁装置35连接上支座31一侧边下表面和下支座33的对应侧边上表面,球冠衬板32设置于上支座31与下支座33之间,球冠衬板32为未过最大直径球缺结构,球冠衬板32球形面为下表面,下支座33上表面设置有配合球冠衬板32下表面的凹槽,防落梁装置35为履带式耗能结构,球冠衬板32与上支座31之间设置有平面摩擦副,球冠衬板32下表面与下支座33球形凹槽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柔性防落梁一体化支座设计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梁体(1)、若干对桥墩(2)、若干活动支座(3)和若干固定支座(4),成对的所述活动支座(3)上表面分别设置于所述梁体(1)同一横向位置的两梁底边缘内部的下表面,所述活动支座(3)下表面连接所述桥墩(2)一侧顶部,所述固定支座(4)设置于所述桥墩(2)顶部的所述活动支座(3)的相对位置,所述活动支座(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具有旋转自由度,所述活动支座(3)的上端和下端之间设置有柔性防落梁机构;所述活动支座(3)包括上支座(31)、球冠衬板(32)、下支座(33)、梁底预埋钢板(34)和防落梁装置(35),所述下支座(33)固定设置在墩顶位置,所述梁底预埋钢板(34)预埋在梁底位置,所述上支座(31)板与所述梁底预埋钢板(34)紧固,所述防落梁装置(35)连接所述上支座(31)一侧边下表面和所述下支座(33)的对应侧边上表面,所述球冠衬板(32)设置于所述上支座(31)与所述下支座(33)之间,所述球冠衬板(32)为未过最大直径球缺结构,所述球冠衬板(32)球形面为下表面,所述下支座(33)上表面设置有配合所述球冠衬板(32)下表面的凹槽,所述防落梁装置(35)为履带式耗能结构,所述球冠衬板(32)与所述上支座(31)之间设置有平面摩擦副,所述球冠衬板(32)下表面与下支座(33)球形凹槽之间设置有球面摩擦副,所述平面摩擦副和所述球面摩擦副外周均设置有密封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柔性防落梁一体化支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永华臧晓秋孙明德牛斌石龙陈胜利曹志峰班新林许见超高策周勇政白鸿国苏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