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连明专利>正文

一种箱形孔型轧辊复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2249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箱形孔型轧辊复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测定磨损量,修正孔型,制作样板,修改车刀,车削轧辊,安装调试。上下道次平衡计算而确定上下辊槽底及侧壁斜面的修正量和调整辊缝值;本发明专利技术突破传统的“孔型样板车刀三固定”的作业方法,应用于维持新开轧辊至轧辊报废的全过程,结合轧辊磨损状况,动态控制孔型。每一次复用根据磨损量修正孔型,样板和车刀尺寸随之作相应变化,同时调整辊缝值。确保每一道次孔型使用正常,条形挺直不倒钢,不产生冷条,提高成材率,可以减少切槽深度,增加车削次数,延长轧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轧钢的孔型轧辊进行修复重用的方法,适用于坯料尺寸大于100 方的箱形孔型开坯机列和弧底箱形孔型精轧机列。轧辊的孔型是在新开轧辊设计时确定的,新开轧辊工艺过程是上下道次平衡计 算、绘制孔型图、配棍图、制作样板、制作车刀、车削轧辊,最后安装调试。轧辊经使用后,轧 孔侧壁处必定发生局部磨损,轧辊需要换下进行修复才能继续重新使用。传统的复用方法 是利用原设计的孔型、样板和车刀,车削轧辊外圆修复孔型,称作“孔型样板车刀三固定” 的作业方法,维持新开轧辊至轧辊报废的全过程。由于轧孔的侧壁斜面磨损大,为了减少外 圆车削量(车削量大会加速轧辊报废),一般均采用车刀左右移动修复孔型,修复后的孔型 槽底和开口均大于原样板,前后道次无法进行平衡计算,造成无侧压轧制,条形失控,冷条 增加。调整工为了减少倒钢,收紧进口导位装置,使轧件产生严重擦伤。本专利技术提出,旨在克服传统的复用方法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测定磨损量;2)修正孔型,包括经过上下道次平衡计算而确定上下辊槽底及侧壁斜面的修正量 和调整辊缝值;3)制作样板;4)修改车刀;5)车削轧辊;6)安装调试。作为进一步,确定上下辊槽底修正量时,上下辊单边的修正量至少大于磨损量1 毫米,最大不超过磨损量的1. 5倍;确定侧壁斜面修正量时,单侧斜面的修正量至少大于磨 损量0.5毫米,最大不超过磨损量的1.5倍,斜度增加1.5-2%。作为进一步,调整辊缝值时,设定辊缝值上限辊缝值、中限辊缝值和下限辊缝值, 上限辊缝值为该轧辊配置的最小孔型断面高度的约三分之一,中限辊缝值为上限辊缝值的 四分之三,下限辊缝值为上限辊缝值的二分之一,每次复用轧辊时则从大到小依次循环轮 流取用其中一个辊缝值。本专利技术突破传统的“孔型样板车刀三固定”的作业方法,应用于维持新开轧辊至轧 辊报废的全过程,其特点体现在引入新开轧辊的设计理念,结合轧辊磨损状况,动态控制孔 型。每一次复用都根 据磨损量测定来修正孔型,样板和车刀尺寸随之作相应变化,同时调整 辊缝值,能使轧辊有修旧如新的效果。修复轧辊,使用修改后的样板和车刀,按照上下道次 平衡计算而确定的上下辊槽底及侧壁斜面的修正量加工,确保每一道次孔型使用正常,条形挺直不倒钢,不产生冷条,提高成材率。每复用一次需要重新设计一次,虽然比传统复用 方法烦琐,但是可以减少切槽深度,增加轧辊车削次数,延长轧辊使用寿命。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祥细说明。以100方一架轧辊配置为例,新开轧辊依照传统设计方法,依照绘制孔型图、配棍 图、样板设计制作、车刀设计与制作、车削轧辊、安装调整的流程,直至产品合格投入使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孔型槽底和侧壁磨损超过限度,则需要拆下轧辊修复。为了能 在后续复用中采用动态孔型和调整辊缝适应孔型变化,新开轧辊辊缝值需放大至接近孔型 最小断面高度的三分之一,考虑便于计算就近取32毫米并作为上限辊缝值;中限辊缝值为 上限辊缝值的四分之三,24毫米;下限辊缝值为上限辊缝值的二分之一,18毫米。每次复用 轧辊时则从大到小依次循环轮流取用其中一个辊缝值。每一次修复轧辊按如下步骤进行1)测定磨损量。2)修正孔型。经过上下道次平衡计算而确定上下辊槽底及侧壁斜面的修正量和调 整辊缝值。3)制作样板;4)修改车刀;5)车削轧辊;6)安装调试。每次修复轧辊,都须根据孔型变化而使用不同的样板和车刀。确定上下辊槽底修正量时,上下辊单边的修正量至少大于磨损量1毫米,最大不 超过磨损量的1. 5倍;确定侧壁斜面修正量时,单侧斜面的修正量至少大于磨损量0. 5毫 米,最大不超过磨损量的1. 5倍,斜度增加1. 5-2%。调整辊缝值新开轧辊用上限辊缝值 为32毫米;第一次修复用中限辊缝值24毫米,孔型深度增加4毫米;第二次修复用下限辊 缝值,16毫米,孔型深度在增加4毫米。再修复时,车削轧辊外圆16毫米,恢复使用上限辊 缝值为32毫米。如此循环,直至轧辊报废。坯料大于100方的箱型孔型的修复,方法步骤相同,所不同的是上限、中限、下限 辊缝值因坯料尺寸变化而变化。小型轧机坯料小于100方的箱型孔型不适用本专利技术,菱方 孔、椭圆方、六角方等孔型也不适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测定磨损量;2)修正孔型,包括经过上下道次平衡计算而确定上下辊槽底及侧壁斜面的修正量和调整辊缝值;3)制作样板;4)修改车刀;5)车削轧辊;6)安装调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形孔型轧辊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上下辊槽底修正 量时,上下辊单边的修正量至少大于磨损量1毫米,最大不超过磨损量的1. 5倍;确定侧壁 斜面修正量时,单侧斜面的修正量至少大于磨损量0. 5毫米,最大不超过磨损量的1. 5倍, 斜度增加1.5-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形孔型轧辊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辊缝值时,设定辊 缝值上限辊缝值、中限辊缝值和下限辊缝值,上限辊缝值为该轧辊配置的最小孔型断面高 度的约三分之一,中限辊缝值为上限辊缝值的四分之三,下限辊缝值为上限辊缝值的二分 之一,每次复用轧辊时则从大到小依次循环轮流取用其中一个辊缝值。全文摘要,包括如下步骤测定磨损量,修正孔型,制作样板,修改车刀,车削轧辊,安装调试。上下道次平衡计算而确定上下辊槽底及侧壁斜面的修正量和调整辊缝值;本专利技术突破传统的“孔型样板车刀三固定”的作业方法,应用于维持新开轧辊至轧辊报废的全过程,结合轧辊磨损状况,动态控制孔型。每一次复用根据磨损量修正孔型,样板和车刀尺寸随之作相应变化,同时调整辊缝值。确保每一道次孔型使用正常,条形挺直不倒钢,不产生冷条,提高成材率,可以减少切槽深度,增加车削次数,延长轧辊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23B5/08GK101844234SQ20091004837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6日专利技术者杨连明, 杨连生 申请人:杨连明;杨连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箱形孔型轧辊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测定磨损量;2)修正孔型,包括经过上下道次平衡计算而确定上下辊槽底及侧壁斜面的修正量和调整辊缝值;3)制作样板;4)修改车刀;5)车削轧辊;6)安装调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连明杨连生
申请(专利权)人:杨连明杨连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