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管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2171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盘管式换热器,涉及换热器领域,解决了现有换热器换热效率不高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换热盘;换热盘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呈蚊香状螺旋;第一换热管和第二管热管组合为蚊香盘状;中心采用S形管连通;换热盘上具有冷介质入口和冷介质出口;还包括换热罩;所述换热盘设置于换热罩内;冷介质入口和冷介质出口设置于换热罩外。达到同等高度换热器,换热效率更高的目的。换热效率更高的目的。换热效率更高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盘管式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盘式换热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锅炉尾气使用的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常见的换热器为螺旋管式换热器,以类似与弹簧形状的方式布置,每层中心距相等,层与层之间的距离相等。为了保证管外的介质有足够的流速,需要在中间加入芯筒,从而保证管外的介质有足够的流速,导致中心部分体积的浪费,单管螺旋缠绕也增加的盘管高度,加大了外筒体的高度或长度,造成材料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盘管式换热器,在同等高度条件下,增加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使达到相同的换热效率,所需要的换热器高度更低。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盘管式换热器,包括换热盘;换热盘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呈蚊香状螺旋;第一换热管和第二管热管组合为蚊香盘状;中心采用S形管连通;换热盘上具有冷介质入口和冷介质出口;还包括换热罩;所述换热盘设置于换热罩内;冷介质入口和冷介质出口设置于换热罩外。
[0005]根据热传递的基本公式可知:在同样工况冷热传递的过程中,总传热系数越低,需要的换热面积越大;反之总传热系数越高,需要的换热面积越小。目前,热交换器多采用弹簧状的螺旋管布置换热管,总传热相对较低,导致需要换热管,材料较多,从而设计出来的产品体积大,重量高,占地面积大,操作不方便。与现有弹簧状的螺旋管式换热器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换热器,中间无空间,介质从蚊香换热管之间的间隙流过,无须使用芯筒,也能达到良好的换热效果。可以降低换热器的高度,减少换热器所需要的材料。
[0006]进一步的,具有至少两个换热盘;所述换热盘堆叠设置;换热盘之间设置间距保持板;相邻两层换热盘之间相对旋转45度~90度;相邻两层换热盘相连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层换热盘相对下层换热盘,顺时针旋转90度。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层换热盘相对下层换热盘,逆时针旋转90度。
[0009]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罩包括筒体、发散罩和集气罩;换热盘设置于筒体内;发散罩设置于筒体下端;发散罩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大;集气罩设置于筒体上端;集气罩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小;冷介质入口设置于冷介质出口上方。
[0010]进一步的,所述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上设置有法兰盘。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实施例示意图
[0012]图2是实施例剖视图
[0013]图3是多个换热盘示意图
[0014]图4是单个换热盘示意图
[0015]图5是间距保持板示意图
[0016]图中:11、筒体;12、集气罩;13、发散罩;21、冷介质入口;22、冷介质出口;23、换热盘;231、第一换热管;232、第二换热管;24、180度弯头;25、弯管;26、S形管;27、间距保持板;271、支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该“连接”不限定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应根据所要解决的具体技术问题来判断。
[0019]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1]实施例:
[0022]一种盘式换热器,所述盘式换热器包括换热罩;换热罩内设置有换热盘23;换热盘23包括第一换热管231和第二换热管232;第一换热管231和第二换热管232呈蚊香状螺旋;第一换热管231和第二管换热管组合为蚊香盘状;中心采用S形管26连通;如此设置冷介质入口21和冷介质出口22均处于换热盘23外圈,便于伸出换热罩外。具有至少两个换热盘23,所述换热盘23堆叠设置;第一换热管231和第二换热管232之间间隙的宽为2~8毫米。两层换热盘23之间可以错开一定角度;可选的,设置方式可以为30度、45度、60度、90度。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盘23上层换热盘23相对下层换热盘23,逆时针旋转90度。相邻两层之间用层间连接管连接;所述层间连接管包括弯管25、180度弯头24,弯管25与180度弯头24连接;层间连接管分别与相邻换热盘23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层间连接管,挡住上一层外圈较大缝隙部分,避免管外介质偏流。在一种可能的是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盘23上层换热盘23相对下层换热盘23,顺时针旋转90度。通过上述设置,上层换热盘23第一换热管231和第二管热管之间的缝隙,刚好被下层换热盘23第一换热管231或第二管热管所遮蔽;可以增加热气的流通距离,使其能够更加充分的与换热盘23换热。通过上述设置,多层换热盘23连接后,液体在管道内可以单向流经所有换热盘23,使其充分换热。
[0024]还包括间距保持板27,间距保持板27上有换热管支撑槽271;间距保持板27上的支
撑槽271的槽间距与第一换热管231和第二换热管232的间隙距离相等;间距保持板27上下两侧均有换热管支撑槽271;间距保持板27的高度与相邻换热盘23之间的间隙距离相适应,使其满足,通过间距保持板27可以保持换热盘23之间的间隙距离。间距保持板27由耐热材料制成,通过间距保持板27避免在高温下,换热管之间以及换热盘23之间间距的变化,导致传热系数的变化。
[0025]所述换热罩包括筒体11、发散罩13和集气罩12;换热盘23设置于筒体11内;发散罩13设置于筒体11下端;发散罩13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大;集气罩12设置于筒体11上端;集气罩12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小。所述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上设置有法兰盘。冷介质入口21设置于冷介质出口22上方。烟气通过发散罩13进入换热器,由下至上,由集气罩12排出换热器。由于冷介质入口21在上方,由上至下依次经过个换热盘23,冷介质可以与烟气进行充分换热。
[0026]该换热器用于与锅炉燃烧室的烟气出口通道连接。可以将烟气中的热量用于对介质的加热。能够避免能源的浪费。...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管式换热器,其特征是:包括换热盘(23);换热盘(23)包括第一换热管(231)和第二换热管(232);第一换热管(231)和第二换热管(232)呈蚊香状螺旋;第一换热管(231)和第二管热管组合为蚊香盘状;换热盘中部中心采用S形管(26)将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连通;换热盘(23)上具有冷介质入口(21)和冷介质出口(22);还包括换热罩;所述换热盘(23)设置于换热罩内;冷介质入口(21)和冷介质出口(22)设置于换热罩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管式换热器,其特征是:具有至少两个换热盘(23);所述换热盘(23)堆叠设置;换热盘(23)之间设置间距保持板(27);相邻两层换热盘(23)之间相对旋转45度~90度;相邻两层换热盘(23)相连通。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昌龙吕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卓益环保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