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若涵专利>正文

一种可实现饮料连续变色的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2135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实现饮料连续变色的瓶盖,属于饮料瓶盖技术领域。包括与饮料瓶瓶口连接的瓶盖主体,瓶盖主体内部设置两端开口的料包容纳腔,料包容纳腔向外同轴间隔空间设置瓶体连接部,所述料包容纳腔上端使用护盖封闭,下端固定设置多孔的滤网;在料包容纳腔内部放置若干填充不同固体饮料的料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中只需要摇晃瓶体,即可实现多种固体饮料按事先设计的顺序释放到瓶体饮用水中,可以实现饮料颜色在瞬间的连续变化。该发明专利技术专利除了在操作上具有隐蔽性和趣味性之外,更加适应现有生产条件,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饮料连续变色的瓶盖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实现饮料连续变色的瓶盖,属于饮料瓶盖


技术介绍

[0002]瓶盖是饮料包装中的重要一环,主要功能是密封、防伪和开启饮用。目前也开发出了具有容纳饮片、饮剂、固体饮料、浓缩汁等的瓶盖,通过简单操作可以把容纳物释放到瓶体饮用水中,瞬间得到颜色鲜艳、清爽可口的饮料,深受消费者特别是青少年消费者喜爱。市场上出现的容纳饮料物的瓶盖产品和已公布的相关专利中,其释放饮料物到瓶体饮用水中的方式主要有旋拧式、按压式和摇动瓶体释放三种。
[0003]相同专利技术人2020年授权的技术专利“一种按序释放固体饮料物的瓶盖”(技术,专利权人:陈晓波,专利技术人:陈晓波张春晓,授权公告号:CN 211870188U,授权公告日:2020.11.06),该技术瓶盖的料筒是以可食用且水溶解性的膜(比如糯米纸)密封瓶盖储料桶的下端,把固体饮料密封在料筒内,且可以多个料筒放置在一个料筒容纳腔内。这种设计的结果可以实现:不通过旋拧或按压等明显的外部动作,而是通过摇动瓶体,使瓶体中的饮料液体与水溶性密封膜接触、溶解、破坏密封膜从而释放固体饮料到瓶体饮料中。该技术专利与之前的专利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一,可连续释放多种固体饮料,实现饮料在短时间内的连续变色;二,在操作上更具隐蔽性,极具视觉冲击力,趣味性更强;三,瓶盖设计简单;四,可食用的水溶性膜代替锡箔纸的实用,避免了误食锡箔纸的危险,更加安全。但是,该专利在实际生产中也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即用于密封料筒的可食用水溶性膜,由于韧性较低、易破损、对生产车间的湿度要求苛刻,因此对生产加工技术和设备要求很高,导致生产中产品破损率高,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对此,我们进行了研发改进,提出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可实现饮料连续变色的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可实现饮料连续变色的瓶盖,包括与饮料瓶瓶口连接的瓶盖主体,瓶盖主体内部设置两端开口的料包容纳腔,料包容纳腔向外同轴间隔空间设置瓶体连接部,所述料包容纳腔上端使用护盖封闭,下端固定设置多孔的滤网;在料包容纳腔内部放置若干填充不同固体饮料的料包。
[000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料包容纳腔设置一个,料包容纳腔内放置若干个料包,所述若干料包的材质为透水性能不同的材质。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以料包容纳腔纵向中心轴向外辐射设置若干挡片,将料包容纳腔分隔成若干截面成扇形的空间,每个扇形的空间内放置一个料包,所述料包的材质的透水性具有差异;料包容纳腔的下端均固定设置多孔的滤网。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料包使用的材料的厚度不同;相同材质条
件下,先释放到瓶体中的固体饮料的料包所使用的料包材料较薄,后释放到瓶体中的固体饮料的料包所使用的料包材料较厚。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料包使用的材质也可以使用经过不同程度的亲水性加工,在相同厚度的条件下,亲水性加工程度大的,固体饮料物释放出来的速度快;亲水性加工程度小的,固体饮料物释放出来的速度慢。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料包的材质为符合食品包装领域中使用的纸、无纺布、尼龙膜或聚乳酸膜。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料包的材质为制作泡茶袋、调料袋的材质,可以是无纺布,纸、尼龙膜或聚乳酸膜。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瓶体连接部向下的内表面设有与饮料瓶瓶口螺纹连接的螺纹段,瓶盖与饮料瓶瓶口螺纹连接。
[00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有:
[0015]本技术在使用中不需要按压、旋转瓶盖等动作,而只需要摇晃瓶体,即可实现多种固体饮料按事先设计的顺序释放到瓶体饮用水中,至少可以实现饮料颜色在瞬间的连续变化。在操作上更具隐蔽性,产品也更具趣味性。由于料包袋材质为市场上常见的袋泡茶一类的材质,不仅绿色环保而且生产加工技术成熟、成本低廉。更重要的是,本技术相对于现有设计,更加便于加工制作,更加适合于规模化加工生产。
[0016]本技术中的瓶盖可以反复利用,可以根据消费者需求更换不同组合的料包,即便是同一组合的固体饮料物,调换各个料包袋材质的透水性,饮料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变化顺序。
[0017]本技术的瓶盖可以反复利用;瓶盖可以与市面上主流的饮料瓶匹配使用,节约资源,绿色环保;料包在生产中灌装固体饮料时更加省时、快捷,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0018]本技术的瓶盖结构简单,原料成本低但绿色环保,不存在任何饮用隐患。
[0019]本技术的瓶盖主要有两种实施结构,根据生产和消费的实际情况,可以使用“一个料包容纳腔+多个料包组合”或者“多个料包容纳腔+多个料包组合”两种设计方式。“一个料筒容纳腔+多个料包组合”是多个料包放置在一个料包容纳腔内,其优势是生产工艺简单;“多个料包容纳腔+多个料包组合”是料包容纳腔设计多个,基本上一个料包容纳腔内放置一个料包,其优点是料包内容物释放时不受其他料包的干扰。
[0020]本技术和相同专利技术人上一个专利比较,克服了水溶性食用薄膜韧性差、生产加工难度大的弊端,而本申请专利采用料包的方式,不仅技术成熟,更适应现有生产条件,而且整个装置生产加工省时、快捷,更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立体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剖面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将料包容纳腔分隔成多个空间结构的横截面图;
[0024]其中,1、料包,2、料包容纳腔,3、瓶体连接部,4、滤网,5、护盖,6、螺纹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6]本技术是一种可实现饮料连续变色的瓶盖,是一种新型的饮料瓶瓶盖。
[0027]如图1、图2所示,该瓶盖包括瓶盖主体,所述瓶盖主体整体上与饮料瓶瓶口连接实现对于饮料瓶的封闭。在瓶盖主体内部设置两端开口的料包容纳腔2,用于容纳固体饮料的料包。在料包容纳腔2的外周向外同轴设置瓶体连接部3,所述瓶体连接部3是具体上用于同饮料瓶瓶口进行连接的。瓶体连接部3与料包容纳腔2为同轴的圆筒,瓶体连接部3与料包容纳腔2之间是间隔空间距离设置的。具体的,优先地采用螺纹连接实现瓶盖与饮料瓶口的连接。在瓶体连接部3向下的内表面设有与饮料瓶瓶口螺纹连接的螺纹段6,瓶盖与饮料瓶瓶口螺纹连接。
[0028]如图1、图2所示,料包容纳腔2的上端使用护盖5封闭,下端固定设置多孔的滤网4;液体能够通过滤网4进入到料包容纳腔2的内部。在料包容纳腔2内部放置若干填充不同固体饮料的料包1,在液体进入到料包容纳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饮料连续变色的瓶盖,包括与饮料瓶瓶口连接的瓶盖主体,瓶盖主体内部设置两端开口的料包容纳腔(2),料包容纳腔(2)向外同轴间隔空间设置瓶体连接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包容纳腔上端使用护盖(5)封闭,下端固定设置多孔的滤网(4);在料包容纳腔(2)内部放置若干填充不同固体饮料的料包(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饮料连续变色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料包容纳腔(2)设置一个,料包容纳腔(2)内放置若干个料包(1),所述料包(1)的材质为透水性能不同的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饮料连续变色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以料包容纳腔(2)纵向中心轴向外辐射设置若干挡片,将料包容纳腔分隔成若干截面成扇形的空间,每个扇形的空间内放置一个料包(1),所述料包(1)的材质的透水性具有差异;料包容纳腔(2)的下端均固定设置多孔的滤网(4)。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饮料连续变色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料包(1)使用的材料的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若涵陈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陈若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