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多向斜交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2095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多向斜交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包括钢管混凝土柱、若干周向布置的钢梁和若干周向布置的钢筋混凝土梁;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轴向延伸,钢管延伸段内沿轴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环向加劲肋;所述钢梁的端部与钢管延伸段的上部外壁焊接固定;所述钢筋混凝土梁设于钢梁下方,钢筋混凝土梁的端部内设钢牛腿,钢牛腿与钢管延伸段的外壁固定;所述钢管延伸段内浇筑有混凝土,将钢筋混凝土梁的钢筋、钢管延伸段、环向加劲肋和钢管混凝土柱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接结构未扩大节点区域,占用建筑空间小,增加了结构的美观性;节点区混凝土梁纵筋贯通面积大,传力路径直接,保证了节点受力的合理性。证了节点受力的合理性。证了节点受力的合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多向斜交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双层多向斜交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公共建筑、超高层建筑的竖向构件采用钢管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凭借其良好的工作性能和便于施工的特点,近年来取得了良好的建筑效果和经济效益。
[0003]在大型场馆类建筑中,场馆内楼层结构采用钢梁,而纯地下室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梁,两者交接部位的竖向构件多采用钢管混凝土柱。此时,场馆与纯地下室在顶板交接部位即存在多向钢筋混凝土梁和多向钢梁同时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构造问题。
[0004]对于上述问题,目前,工程中常用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钢管混凝土柱外壁焊接用于与钢筋混凝土梁钢筋相连的钢牛腿,另一种是在钢管混凝土柱外设用于与钢筋混凝土梁相连的钢筋混凝土环梁;上述两种方式中钢梁则均焊接于钢管混凝土柱侧壁,并在钢管混凝土柱内设环向加劲板。随着钢管混凝土柱在工程中的应用,以上两种连接方式也各自暴露出一些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如第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外壁焊接钢牛腿的连接方式理论上传力明确,受力合理,但混凝土梁纵筋与牛腿之间需在现场进行焊接,导致焊接工作量大,焊缝要求较高;第二种外设钢筋混凝土环梁连接方式虽然构造简单、造价低,但增设环梁使得节点域扩大,占用建筑空间,钢筋和混凝土用量较大,且环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处会由于材料不同而产生裂缝或过早破坏。
[0005]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专利技术内容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层多向斜交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
[0007]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层多向斜交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包括钢管混凝土柱、若干周向布置的钢梁和若干周向布置的钢筋混凝土梁;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轴向延伸,钢管延伸段内沿轴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环向加劲肋;所述钢梁的端部与钢管延伸段的上部外壁焊接固定;所述钢筋混凝土梁设于钢梁下方,钢筋混凝土梁的端部内设钢牛腿,钢牛腿与钢管延伸段的外壁固定;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的钢筋与钢管延伸段外壁相连,或穿过钢管延伸段进入钢管延伸段内部;所述钢管延伸段内浇筑有混凝土,将钢筋混凝土梁的钢筋、钢管延伸段、环向加劲肋和钢管混凝土柱连接为一体。
[0008]按上述方案,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的梁角纵筋穿入钢管延伸段内;当两根钢筋混凝土梁的夹角为135~180
°
、标高相同且梁角纵筋的尺寸相同时,其中一根钢筋混凝土梁的梁角纵筋穿过钢管延伸段,进入对侧的另一钢筋混凝土梁内,与该梁内的梁角纵筋拉通连接。
[0009]按上述方案,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的梁面中部纵筋与钢构件相连,钢构件设于钢管
延伸段的外壁;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的部分梁底中部纵筋端部与套筒相连,套筒设于钢管延伸段的外壁;钢筋混凝土梁的部分梁底中部纵筋端部与套筒相连,套筒焊接于钢管延伸段外壁。
[0010]按上述方案,所述钢构件为T型构件,钢构件设于钢牛腿上方;钢构件自身的水平抗拉强度不小于焊接在其上的梁面中部纵筋的抗拉强度。
[0011]按上述方案,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的梁架立筋端部与钢管延伸段的外壁连接。
[0012]按上述方案,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的内底部设钢筋网片。
[0013]按上述方案,相邻两个钢筋混凝土梁的梁面通过连接板相连,连接板的两端埋入钢筋混凝土梁内,连接板的内侧与钢管延伸段焊接固定。
[0014]按上述方案,所述钢牛腿为王字型,其包括上翼缘板、中翼缘板、下翼缘板和连接三块翼缘板的腹板,各板件分别与钢管延伸段的外壁相连;在各翼缘板位置对应的钢管延伸段内设环向加劲肋。
[0015]按上述方案,所述钢管延伸段的壁厚大于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厚度。
[0016]按上述方案,所述钢管延伸段的上端口设有柱帽,柱帽上安装有钢柱柱脚。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连接结构未扩大节点区域,占用建筑空间小,增加了结构的美观性;节点区混凝土梁纵筋贯通面积大,传力路径直接,保证了节点受力的合理性,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大量纵筋通过在钢管延伸段开孔贯通,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点区连接强度更大,焊接工作量小,现场施工方便快捷,避免了现场焊接工作量大且质量不易保证的情况,同时也减少了钢筋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本技术中钢管延伸段进行加厚,并设置十字抗剪板和至少三道环向加劲肋,满足了刚度和强度要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施例中钢筋混凝土梁B内部钢筋与钢管延伸段的连接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施例中钢筋混凝土梁A内部钢筋与钢管延伸段的连接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施例中钢筋混凝土梁的梁面布筋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施例中环向加劲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

钢筋混凝土梁A,1.1

梁角纵筋,1.2

梁面中部纵筋,1.3

梁架立筋,1.4

梁底中部纵筋,1.5

锚头,2

钢筋混凝土梁C,3

钢梁,4

钢筋混凝土梁B,5

钢管混凝土柱,5.1

钢管延伸段,6

钢牛腿,7

环向加劲肋,7.1

浇筑孔,7.2

排气孔,8

钢构件,9

钢筋网片,10

钢柱柱脚,11

套筒,12

十字抗剪板,13

柱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
[0025]如图1所示的一种双层多向斜交梁与钢管混凝土柱5的连接结构,包括钢管混凝土柱5、若干周向布置的钢梁3和若干周向布置的钢筋混凝土梁;所述钢管混凝土柱5的钢管轴向延伸,钢管延伸段5.1内沿轴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环向加劲肋7;所述钢梁3的端部与钢管延伸段5.1的上部外壁焊接固定;所述钢筋混凝土梁设于钢梁3下方,钢筋混凝土梁的端部内
设钢牛腿6,钢牛腿6与钢管延伸段5.1的外壁固定;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的钢筋与钢管延伸段5.1外壁相连,或穿过钢管延伸段5.1进入钢管延伸段5.1内部;所述钢管延伸段5.1内浇筑有混凝土,将钢筋混凝土梁的钢筋、钢管延伸段5.1、环向加劲肋7和钢管混凝土柱5连接为一体。
[0026]本技术包括标高相同、钢筋参数一致的钢筋混凝土梁A1、钢筋混凝土梁B4和钢筋混凝土梁C2,其中钢筋混凝土梁A1和钢筋混凝土梁C2的夹角为160
°
。钢筋混凝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多向斜交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混凝土柱、若干周向布置的钢梁和若干周向布置的钢筋混凝土梁;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轴向延伸,钢管延伸段内沿轴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环向加劲肋;所述钢梁的端部与钢管延伸段的上部外壁焊接固定;所述钢筋混凝土梁设于钢梁下方,钢筋混凝土梁的端部内设钢牛腿,钢牛腿与钢管延伸段的外壁固定;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的钢筋与钢管延伸段外壁相连,或穿过钢管延伸段进入钢管延伸段内部;所述钢管延伸段内浇筑有混凝土,将钢筋混凝土梁的钢筋、钢管延伸段、环向加劲肋和钢管混凝土柱连接为一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多向斜交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的梁角纵筋穿入钢管延伸段内;当两根钢筋混凝土梁的夹角为135~180
°
、标高相同且梁角纵筋的尺寸相同时,其中一根钢筋混凝土梁的梁角纵筋穿过钢管延伸段,进入对侧的另一钢筋混凝土梁内,与该梁内的梁角纵筋拉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多向斜交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的梁面中部纵筋与钢构件相连,钢构件设于钢管延伸段的外壁;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的部分梁底中部纵筋端部与套筒相连,套筒设于钢管延伸段的外壁;钢筋混凝土梁的部分梁底中部纵筋端部与套筒相连,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森罗俊冯孝宾张卫黄柏杨吴岸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