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型线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2080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材技术领域的耐磨型线材,包括线体、填充层、屏蔽层、防护层和铠装层,所述线体、填充层、屏蔽层、防护层和铠装层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依次连接,铠装层设有耐磨环和若干个滚珠,耐磨环上设有两个凸块、通孔和安装孔,凸块设于耐磨环的一端,通孔设于凸块的中部,耐磨环通过锁紧件穿过通孔连接于铠装层的外表面,安装孔设于耐磨环的外表面,滚珠通过连接件连接在安装孔上,当拖动电缆线材时,地面与耐磨环上的滚珠及进行滚动摩擦,极大的降低摩擦力,达到提升电缆线材耐磨性的目的,延长电缆线材和耐磨环的使用寿命,耐磨环通过锁紧件连接于铠装层的外表面,使耐磨环可进行拆卸更换。拆卸更换。拆卸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磨型线材


[0001]本技术涉及线材
,具体为耐磨型线材。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缆在进行敷设工作时,随着机器的移动往往会造成电缆线材在管道内壁、地面表面以及孔洞内壁的位置发生拖拽造成的磨损,因为电缆线材在拖拽时,尤其在硬质的地面上,其自身重力全部着力在与地面接触的切线上,单纯的放置在硬质地面上不会出现磨损问题,但一旦拖拽,电缆线材本身表面就是由橡胶包裹的,相对于硬质的地面来说,硬度小于地面,拖拽过程中,必然会与地面摩擦,造成深程度的磨损,极易使得电缆线材内层易遭受侵蚀,不仅不利于电缆线材的长时间使用,还容易影响电缆线材自身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作业效率,甚至容易引发安全问题。
[0003]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16928111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耐磨型电缆,包括内绝缘皮层、外绝缘皮层、金属铠装层以及耐磨环,内绝缘皮层位于外绝缘皮层的内侧,内绝缘皮层的内侧设置有填充层,填充层的内部埋设有线芯和硅胶条,外绝缘皮层的外表面均匀粘接有若干条金属软条,耐磨环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耐磨环均匀套在外绝缘皮层的外部,耐磨环的外圆周面设置有若干个与其一体成型的耐磨凸球。通过在外绝缘皮层的外部设置若干个耐磨环,耐磨环上设置有耐磨凸球,于是通过耐磨凸球与耐磨环的配合,能够提高电缆的耐磨能力,并且当耐磨环被磨损后,还能够进行拆卸更换,从而使得电缆能够一直具有较好的耐磨能力。
[0004]包括上述专利在内的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耐磨环上设置有的耐磨凸球自身无法滚动,导致与地面的摩擦力依旧较大,不利于电缆线材的拖动,且易损耗,影响耐磨环自身的使用寿命,且设置的螺栓锁紧位置不妥,拖动时可能地面与螺栓造成直接摩擦,产生噪音且摩擦力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耐磨型线材,其可实现对电缆线材的轻便拖动,降级地面对电缆线材的摩擦力,提升电缆线材的耐磨性,使电缆线材的使用寿命更长。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0007]耐磨型线材,包括线体、填充层、屏蔽层、防护层和铠装层,所述线体、填充层、屏蔽层、防护层和铠装层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依次连接,铠装层设有耐磨环和若干个滚珠,耐磨环上设有两个凸块、通孔和安装孔,凸块设于耐磨环的一端,通孔设于凸块的中部,耐磨环通过锁紧件穿过通孔连接于铠装层的外表面,安装孔设于耐磨环的外表面,滚珠通过连接件连接在安装孔上,且呈均匀环状分布。
[0008]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锁紧件由锁紧螺栓和螺母构成,螺栓穿过通孔与螺母进行螺接,使连接更为牢固可靠。
[0009]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件由固定座和安装螺栓构成,安装螺栓穿过安装孔将固定座固定于耐磨环的外表面,固定座远离安装孔的一端设有安装轴,滚珠安装在安装轴上,固定座可绕着安装螺栓的轴线进行转动,滚珠绕着安装轴的轴线进行转动,使滚珠能360
°
旋转,使电缆线材拖动换向时摩擦力更小。
[0010]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填充层由聚丙烯撕裂薄膜条构成,使电缆线材更为圆整。
[0011]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屏蔽层由镀锡圆铜编织构成。
[0012]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铠装层由热镀锌钢丝编织构成。
[0013]本技术提供的耐磨型线材所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在铠装层上设有耐磨环和若干个滚珠,当拖动电缆线材时,地面与耐磨环上的滚珠及进行滚动摩擦,极大的降低摩擦力,达到提升电缆线材耐磨性的目的,延长电缆线材和耐磨环的使用寿命,耐磨环通过锁紧件穿过通孔将连接于铠装层的外表面,使耐磨环可进行拆卸更换,且凸块的位置设于耐磨环的一端,不会与地面发生直接摩擦,避免出现噪音和增大摩擦力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耐磨型线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耐磨型线材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耐磨型线材中耐磨环和滚珠的连接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8]图中,1

线体,2

填充层,3

屏蔽层,4

防护层,5

铠装层,6

耐磨环,601

凸块,602

通孔,603

安装孔,7

滚珠,8

锁紧螺栓,801

螺母,9

固定座,901

安装螺栓,902

安装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0]本实施例,参照图1

图4,其具体实施的耐磨型线材,包括线体1、填充层2、屏蔽层3、防护层4和铠装层5,所述线体1、填充层2、屏蔽层3、防护层4和铠装层5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依次连接,填充层2由聚丙烯撕裂薄膜条构成,使电缆线材更为圆整,所述屏蔽层3由镀锡圆铜编织构成,所述铠装层5由热镀锌钢丝编织构成,铠装层5设有耐磨环6和九个滚珠7,耐磨环6上设有两个凸块601、通孔602和安装孔603,凸块601设于耐磨环6的一端,通孔602设于凸块601的中部,耐磨环6通过锁紧件穿过通孔602连接于铠装层5的外表面,所述锁紧件由锁紧螺栓8和螺母801构成,螺栓穿过通孔602与螺母801进行螺接,使连接更为牢固可靠。
[0021]安装孔603设于耐磨环6的外表面,滚珠7通过连接件连接在安装孔603上,且呈均匀环状分布,所述连接件由固定座9和安装螺栓901构成,安装螺栓901穿过安装孔603将固定座9固定于耐磨环6的外表面,固定座9远离安装孔603的一端设有安装轴902,滚珠7安装在安装轴902上,固定座9可绕着安装螺栓901的轴线进行转动,滚珠7绕着安装轴902的轴线进行转动,使滚珠7能360
°
旋转,使电缆线材拖动换向时摩擦力更小。
[0022]通过在铠装层5上设有耐磨环6和若干个滚珠7,当拖动电缆线材时,地面与耐磨环6上的滚珠7及进行滚动摩擦,极大的降低摩擦力,延长电缆线材和耐磨环6的使用寿命,耐
磨环6通过锁紧件穿过通孔602将连接于铠装层5的外表面,使耐磨环6可进行拆卸更换,且凸块601的位置设于耐磨环6的一端,不会与地面发生直接摩擦,避免出现噪音和增大摩擦力的情况。
[0023]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耐磨型线材,包括线体、填充层、屏蔽层、防护层和铠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体、填充层、屏蔽层、防护层和铠装层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依次连接,铠装层设有耐磨环和若干个滚珠,耐磨环上设有两个凸块、通孔和安装孔,凸块设于耐磨环的一端,通孔设于凸块的中部,耐磨环通过锁紧件穿过通孔连接于铠装层的外表面,安装孔设于耐磨环的外表面,滚珠通过连接件连接在安装孔上,且呈均匀环状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型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由锁紧螺栓和螺母构成,螺栓穿过通孔与螺母进行螺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型线材,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少冬梅玉洪龚晓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川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