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197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其左弹簧储能结构和左连杆连接至第一左轴的一端均位于左驱动杆的两个驱动板连接至第一左轴的一端之间,右弹簧储能结构和右连杆连接至第一右轴的一端均位于右驱动杆的两个驱动板连接至第一右轴的一端之间,左驱动杆和右驱动杆还分别连接至转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其动作性能可靠、稳定。稳定。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专利CN210606999U公开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储能操作机构,其存在以下问题:
[0003]1、左/右驱动杆为单板结构,与左/右驱动轴配合时,易导致左/右驱动轴受力不均,发生倾斜,影响动作性能;
[0004]2、左/右弹簧阻尼机构,其左/右弹簧直接与左/右枢轴配合,易导致左/右枢轴受力不均发生倾斜;
[0005]3、驱动转盘结构复杂,与左/右驱动杆的装配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其动作性能可靠、稳定。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其包括支架、转盘、左连杆结构、右连杆结构、左弹簧储能结构和右弹簧储能结构;
[0009]所述转盘枢转设置在支架上;
[0010]所述左连杆结构包括左驱动杆和左连杆,右连杆结构包括右驱动杆和右连杆;
[0011]所述左弹簧储能结构一端与支架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一左轴与左驱动杆一端、左连杆一端铰接,左驱动杆另一端与转盘转动相连,左连杆另一端枢转设置在支架上;所述右弹簧储能结构一端与支架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一右轴与右驱动杆一端、右连杆一端铰接,右驱动杆另一端与转盘转动相连,右连杆另一端枢转设置在支架上;
[0012]所述左驱动杆和右驱动杆均包括相对间隔设置且彼此固定相连的两个驱动板,左弹簧储能结构和左连杆连接至第一左轴的一端均位于左驱动杆的两个驱动板连接至第一左轴的一端之间,右弹簧储能结构和右连杆连接至第一右轴的一端均位于右驱动杆的两个驱动板连接至第一右轴的一端之间。
[0013]进一步的,所述转盘包括左耳和右耳,左驱动杆的两个驱动板一端通过第二左轴与左耳铰接且位于左耳两侧,右驱动杆的两个驱动板一端通过第二右轴与右耳铰接且位于右耳两侧。
[0014]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板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驱动板腰形孔和驱动板圆孔,左驱动杆一端通过两个驱动板腰形孔连接至第一左轴且另一端通过两个驱动板圆孔连接至第二左轴,右驱动杆一端通过两个驱动板腰形孔连接至第一右轴且另一端通过两个驱动板圆孔连接至第二右轴。
[0015]进一步的,所述转盘还包括设于左耳两侧的两个左避让槽以及设于右耳两侧的两
个右避让槽,左驱动杆的两块驱动板与左耳相连的一端分别位于两个左避让槽内,右驱动杆的两块驱动板与右耳相连的一端分别位于两个右避让槽内。
[0016]进一步的,所述转盘还包括转盘导向柱,支架设有转盘轨道孔,转盘导向柱插置于转盘轨道孔内,转盘轨道孔的形状与转盘导向柱的移动轨迹配合。
[0017]进一步的,所述左驱动杆和右驱动杆均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梁,连接梁两端与两块驱动板折弯相连。
[0018]进一步的,所述左弹簧储能结构和右弹簧储能结构均包括储能结构轴、支撑杆和储能弹簧,储能结构轴固定设置在支架上,支撑杆设有腰形滑孔,且通过腰形滑孔套设在储能结构轴上,支撑杆一端连接至第一左轴或第一右轴,储能弹簧套设在支撑杆上且位于储能结构轴和第一左轴或第一右轴之间。
[001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段、连接段和限位凸起,支撑段设有腰形滑孔,限位凸起设置在支撑段和连接段之间,储能弹簧套设在支撑段上且位于储能结构轴和限位凸起之间,连接段连接至第一左轴或第一右轴。
[0020]进一步的,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均包括相对间隔设置且固定相连的两块连杆侧板;所述左连杆的两块连杆侧板连接至第一左轴的一端位于左弹簧储能结构的连接段两侧且位于左驱动杆的两个驱动板之间;所述右连杆的两块连杆侧板连接至第一右轴的一端位于右弹簧储能结构的连接段两侧且位于右驱动杆的两个驱动板之间。
[0021]进一步的,所述左弹簧储能结构和右弹簧储能结构均包括平衡片,平衡片包括平衡片开孔,平衡片通过平衡片开孔套设在支撑杆上且沿支撑杆滑动设置,平衡片一侧面与储能弹簧相抵且另一侧面与储能结构轴相抵。
[0022]进一步的,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均通过公用轴枢转设置在支架上。
[0023]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向外输出分合闸操作力的驱动轴,驱动轴与转盘同轴且同步转动设置。
[0024]进一步的,所述转盘、左连杆结构、右连杆结构、左弹簧储能结构和右弹簧储能结构均设置在支架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之间,前侧壁和后侧壁均设有左轨道孔和右轨道孔,第一左轴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左轨道孔内,第一右轴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右轨道孔内。
[0025]本实施例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其左驱动杆和右驱动杆均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两块驱动板,左连杆、左弹簧储能结构与第一左轴相连的一端位于左驱动杆的两块驱动板之间,右连杆、右弹簧储能结构与第一右轴相连的一端位于右驱动杆的两块驱动板之间,避免操作机构动作过程中第一左轴和第一右轴因受力不均发生倾斜,保证操作机构的稳定、可靠动作。
[0026]此外,本技术操作机构采用与转盘同轴设置的驱动轴向外输出分合闸操作力,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左/右驱动杆(相当于本技术的第一左轴和第二右轴)向外输出分合闸操作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了第一左轴和第一右轴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转盘不会发生偏移。
[0027]此外,所述平衡片保证支撑杆水平,使与支撑杆相连的第一左轴或第一右轴受力水平均匀,不会发生倾斜。
[0028]此外,所述转盘结构简单,与左驱动杆和右驱动杆的连接方式简便,提高了装配效率,简化了装配操作。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技术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0030]图2是本技术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左驱动杆、左连杆和左弹簧储能结构的连接关系,以及右驱动杆、右连杆和右弹簧储能结构的连接关系;
[0031]图3a是本技术双分断状态下的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的投影示意图;
[0032]图3b是本技术双分断状态下的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的投影示意图,示出了第一左轴与左轨道孔的位置关系,以及第一右轴与右轨道孔的位置关系;
[0033]图4是本技术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的投影示意图,其处于由双分断状态向第一合闸状态的切换过程中;
[0034]图5是本技术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的投影示意图,其处于由双分断状态向第一合闸状态的切换过程中,示出了第一左轴与左轨道孔的位置关系,以及第一右轴与右轨道孔的位置关系;
[0035]图6是本技术在第一合闸状态下的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的投影示意图;
[0036]图7是本技术在第一合闸状态下的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的投影示意图,示出了第一左轴与左轨道孔的位置关系,以及第一右轴与右轨道孔的位置关系;
[0037]图8是本技术左弹簧储能结构和右弹簧储能结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其包括支架(s)、转盘(5)、左连杆结构(2)、右连杆结构(3)、左弹簧储能结构(1

0)和右弹簧储能结构(1

1);所述转盘(5)枢转设置在支架(s)上;所述左连杆结构(2)包括左驱动杆(2

0)和左连杆(2

1),右连杆结构(3)包括右驱动杆(3

0)和右连杆(3

1);所述左弹簧储能结构(1

0)一端与支架(s)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一左轴(h10)与左驱动杆(2

0)一端、左连杆(2

1)一端铰接,左驱动杆(2

0)另一端与转盘(5)转动相连,左连杆(2

1)另一端枢转设置在支架(s)上;所述右弹簧储能结构(1

1)一端与支架(s)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一右轴(h11)与右驱动杆(3

0)一端、右连杆(3

1)一端铰接,右驱动杆(3

0)另一端与转盘(5)转动相连,右连杆(3

1)另一端枢转设置在支架(s)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驱动杆(2

0)和右驱动杆(3

0)均包括相对间隔设置且彼此固定相连的两个驱动板(2

00),左弹簧储能结构(1

0)和左连杆(2

1)连接至第一左轴(h10)的一端均位于左驱动杆(2

0)的两个驱动板(2

00)连接至第一左轴(h10)的一端之间,右弹簧储能结构(1

1)和右连杆(3

1)连接至第一右轴(h11)的一端均位于右驱动杆(3

0)的两个驱动板(2

00)连接至第一右轴(h11)的一端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5)包括左耳(5

30)和右耳(5

31),左驱动杆(2

0)的两个驱动板(2

00)一端通过第二左轴(h20)与左耳(5

30)铰接且位于左耳(5

30)两侧,右驱动杆(3

0)的两个驱动板(2

00)一端通过第二右轴(h30)与右耳(5

31)铰接且位于右耳(5

31)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2

00)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驱动板腰形孔(2

000)和驱动板圆孔(2

001),左驱动杆(2

0)一端通过两个驱动板腰形孔(2

000)连接至第一左轴(h10)且另一端通过两个驱动板圆孔(2

001)连接至第二左轴(h20),右驱动杆(3

0)一端通过两个驱动板腰形孔(2

000)连接至第一右轴(h11)且另一端通过两个驱动板圆孔(2

001)连接至第二右轴(h3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5)还包括设于左耳(5

30)两侧的两个左避让槽(5

300)以及设于右耳(5

31)两侧的两个右避让槽(5

310),左驱动杆(2

0)的两块驱动板(2

00)与左耳(5

30)相连的一端分别位于两个左避让槽(5

300)内,右驱动杆(3

0)的两块驱动板(2

00)与右耳(5

31)相连的一端分别位于两个右避让槽(5

310)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5)还包括转盘导向柱(5

1),支架(s)设有转盘轨道孔(s51),转盘导向柱(5

1)插置于转盘轨道孔(s51)内,转盘轨道孔(s51)的形状与转盘导向柱(5

1)的移动轨迹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驱动杆(2

0)和右驱动杆(3

0)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进黄文体郭德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