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和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1960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5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和终端设备,属于电池设计技术领域。电池包括裸电芯和壳体,裸电芯包括第一集流体、第二集流体、隔膜、多个第一活性材料层和多个第二活性材料层;多个第一活性材料层沿第一集流体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在第一集流体的表面,且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层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多个第二活性材料层沿第二集流体的长度依次分布在第二集流体的表面,且相邻的第二活性材料层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一集流体、隔膜和第二集流体逐层叠置且卷绕形成裸电芯,其中,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均位于裸电芯相对的两侧。采用该方案,裸电芯卷绕时在两侧能够形成更小的弧度,甚至形成平面,有利于使裸电芯与壳体相贴合,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和终端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设计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和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池自成功商业化应用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动汽车、储能等领域。
[0003]电池通常由裸电芯和具有方形容纳腔的壳体组成,裸电芯位于方形容纳腔内。当前,电池中的裸电芯多采用卷绕结构,即将裸电芯中的极片和隔膜绕卷针卷绕,卷绕完成后将卷针抽出从而形成裸电芯。其中,极片通常由活性材料层和集流体组成,而且活性材料层的厚度通常大于集流体的厚度。
[0004]卷绕形成的裸电芯的两侧呈弧形,这就使得裸电芯无法与方形容纳腔的内壁相贴合,导致电池的能量密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和终端设备,能解决相关技术中电池能量密度低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裸电芯和壳体,所述裸电芯包括第一集流体、第二集流体、隔膜、多个第一活性材料层和多个第二活性材料层;
[0007]所述多个第一活性材料层沿所述第一集流体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在所述第一集流体的表面,且相邻的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多个第二活性材料层沿所述第二集流体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在所述第二集流体的表面,且相邻的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0008]所述第一集流体、所述隔膜和所述第二集流体逐层叠置,且卷绕形成所述裸电芯,其中,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均位于卷绕弯折相对的两侧。r/>[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与所述裸电芯的外表面相贴合。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均位于所述裸电芯在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侧,所述宽度方向与所述多个第一活性材料层和所述多个第二活性材料层堆叠的方向相交。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裸电芯的厚度方向上,靠近所述裸电芯表面的第一活性材料层的宽度大于远离所述裸电芯表面的第一活性材料层的宽度,靠近所述裸电芯表面的第二活性材料层的宽度大于远离所述裸电芯表面的第二活性材料层的宽度,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的宽度方向和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的宽度方向均与所述裸电芯的宽度方向相同。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为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为正极活性材料层,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宽度大于与之相邻的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宽度。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裸电芯还包括:多个第三活性材料层和多个第四活性材料层;
[0014]所述多个第三活性材料层位于所述第一集流体表面,且分别位于多个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第三活性材料层和与之相邻的第一活性材料层之间具有间隙;
[0015]所述多个第四活性材料层位于所述第二集流体表面,且分别位于多个所述第二间隙内,所述第四活性材料层和与之相邻的第二活性材料层之间具有间隙。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活性材料层两侧的间隙的宽度相同,和/或,所述第四活性材料层两侧的间隙的宽度相同。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裸电芯的宽度方向上,靠近所述裸电芯表面的第三活性材料层的宽度大于远离所述裸电芯表面的第一活性材料层的宽度,靠近所述裸电芯表面的第四活性材料层的宽度大于远离所述裸电芯表面的第四活性材料层的宽度,第三活性材料层的宽度方向和第四活性材料层的宽度方向均与所述裸电芯的厚度方向相同。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裸电芯还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相连,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第二集流体相连。
[001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所述的电池。
[002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电池包括壳体和裸电芯,其中,裸电芯包括第一集流体、第二集流体、隔膜、多个第一活性材料层和多个第二活性材料层。多个第一活性材料层位于第一集流体的表面,且相邻的第一集流体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多个第二活性材料层位于第二集流体表面,且相邻的第二集流体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在对第一集流体、第二集流体以及隔膜进行卷绕时,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均位于卷绕后的裸电芯相对的两侧。采用该方案,由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集中在裸电芯相对的两侧,因此两侧的集流体比较薄,卷绕时在两侧能够形成更小的弧度,曲率更小,甚至形成平面,有利于使该裸电芯与壳体的内壁相贴合,减小壳体内的空余空间,有利于增加电池的能量密度。
[002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裸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流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裸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流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例说明
[0030]1、第一集流体;2、第二集流体;3、隔膜;4、第一活性材料;5、第二活性材料;6、第三活性材料;7、第四活性材料;8、第一极耳;9、第二极耳;
[0031]L1、第一集流体的长度方向;L2、第二集流体的长度方向;W、裸电芯的宽度方向;W1、第一活性材料层的宽度方向;W2、第二活性材料层的宽度方向;T、裸电芯的厚度方向;W3、第三活性材料层的宽度方向;W4、第四活性材料层的宽度方向;
[0032]10、裸电芯;2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3]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所述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裸电芯(10)和壳体(20),所述裸电芯(10)包括第一集流体(1)、第二集流体(2)、隔膜(3)、多个第一活性材料层(4)和多个第二活性材料层(5);所述多个第一活性材料层(4)沿所述第一集流体(1)的长度方向(L1)依次分布在所述第一集流体(1)的表面,且相邻的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4)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多个第二活性材料层(5)沿所述第二集流体(2)的长度方向(L2)依次分布在所述第二集流体(2)的表面,且相邻的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5)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集流体(1)、所述隔膜(3)和所述第二集流体(2)逐层叠置,且卷绕形成所述裸电芯(10),其中,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位于卷绕弯折相对的两侧;在所述裸电芯(10)的厚度方向(T)上,靠近所述裸电芯(10)表面的第一活性材料层(4)的宽度大于远离所述裸电芯(10)表面的第一活性材料层(4)的宽度,靠近所述裸电芯(10)表面的第二活性材料层(5)的宽度大于远离所述裸电芯(10)表面的第二活性材料层(5)的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的内表面与所述裸电芯(10)的外表面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均位于所述裸电芯(10)在宽度方向(W)上相对的两侧,所述宽度方向(W)与所述多个第一活性材料层(4)和所述多个第二活性材料层(5)堆叠的方向相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4)的宽度方向(W1)和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5)的宽度方向(W2)均与所述裸电芯(10)的宽度方向(W)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2、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心雨罗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