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机和电子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1813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相机和电子终端,电子终端包括相机,相机包括外壳、相机模组、避振件以及紧固件。相机模组设有第一装配孔;避振件具有柔性,安装于第一装配孔中且两端分别夹持于相机模组的相对两侧,避振件设有贯穿其两端的定位孔及外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槽壁与相机模组共同形成第一空腔,避振件还设有贯穿其两端的定位孔;外壳设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穿设于定位孔;紧固件固定连接于定位结构且抵接避振件的一端。避振件在多个方向上具有较好的避振效果,当相机受到外界冲击时,可以通过避振件进行缓冲,避免冲击传递至相机模组,使得相机模组不易损坏。使得相机模组不易损坏。使得相机模组不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相机和电子终端


[0001]本技术属于相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相机和电子终端。

技术介绍

[0002]相机通常包括外壳及安装于外壳内的相机模组,为了提升相机的抗振性能,相机模组与外壳之间通过弹簧预压减振、或者在相机模组的前后或四周贴泡棉减振,然而,泡棉减振的方法只适合相机模组的前后减振,如果泡棉贴在相机模组的四周,在组装的过程中会压塌泡棉,影响减振性能;弹簧预压减震的方式只适合单个方向的减振,当受到其他方向的冲击力或振动时,相机模组还是有被破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机和电子终端,旨在提高相机的避振效果,有效保护相机模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相机,相机包括外壳、相机模组、避振件以及紧固件。相机模组设有第一装配孔;避振件具有柔性,安装于第一装配孔中且两端分别夹持于相机模组的相对两侧,避振件设有贯穿其两端的定位孔及外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槽壁与相机模组共同形成第一空腔;外壳设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穿设于定位孔;紧固件固定连接于定位结构且抵接避振件的一端。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避振件包括主体部及位于主体部两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主体部安装于第一装配孔内,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夹持相机模组的两侧,紧固件抵接于第一端部,第一凹槽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与主体部的形成的夹角处。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包括第一子槽,设于主体部靠近第一端部的部分、和靠近第二端部的部分。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还包括与第一子槽相通的第二子槽,设于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相对的一侧、及第二端部与第一端部相对的一侧。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部与紧固件之间形成有第一空隙。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部背离第二端部的端面包括连接的第一平面和第一斜面,第一平面与紧固件贴合,第一斜面与紧固件形成第一空隙。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部与外壳之间形成有第二空隙。第二端部背离第一端部的端面包括连接的第二平面与第二斜面,第二平面与外壳贴合,第二斜面与外壳形成第二空隙。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孔内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槽壁与定位结构形成第二空腔。
[0008]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终端,其中,电子终端包括上述相机。
[0009]本技术中一种相机与电子终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避振件位于外壳与相机模组之间,并且避振件的两端夹持相机模组,由于避振件具有柔性,当相机受到外界冲击时,避振件可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外壳的振动传递至相机模组;避振件的第一凹槽的槽壁与相机模组共同形成第一空腔,使得避振件有形变空间,进而避振件在各个方向上
均具有良好的避振效果,相机模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相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相机的爆炸图;
[0012]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相机的整体结构A

A方向的剖视图;
[001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相机部分结构的A

A方向的剖视图;
[001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相机的避振件在A

A方向的剖视图。
[0015]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相机;11、外壳;12、相机模组;13、避振件;14、紧固件;111、定位结构;121、第一装配孔;122、光电支架;130、第一凹槽;131、定位孔;132、主体部;133、第一端部;134、第二端部;1111、第二装配孔;1221、凸耳;1301、第一子槽;1302、第二子槽;1311、第二凹槽;1321、卡槽;1322、第一子部;1323、第二子部;1331、第一平面;1332、第一斜面;1341、第二平面;1342、第二斜面;101、第一空腔、102、第二空腔;103、第一空隙;104、第二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实施例:
[0018]如图1至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相机1,相机1包括外壳11、相机模组12、避振件13以及紧固件14。外壳11设有定位结构111,相机模组12设有第一装配孔121,避振件13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具有柔性,避振件13安装于第一装配孔121中且两端夹持相机模组12的相对两侧,避振件13设有贯穿其两端的定位孔131及外周设有第一凹槽130,定位结构111穿设于定位孔131内。当避振件13安装于第一装配孔121时,第一凹槽130的槽壁与相机模组12共同形成第一空腔101;紧固件14固定于定位结构111,并抵接避振件13的一端,用于将避振件13固定于定位结构111。
[0019]在本实施例中,避振件13位于外壳11与相机模组12之间,由于避振件13具有较好的柔性,避振件13的两端夹持相机模组12,当相机1受到外界冲击时,避振件13能够在轴向上对相机模组12进行缓冲,避免外壳11的振动传递至相机模组12;并且,避振件13外周设有第一凹槽130而与相机模组12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101,当相机1受到冲击时,第一空腔101可以使得避振件13有一定的形变空间,进而避振件13在径向与轴向上均具有良好的避振效果,使得相机1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避振件13不容易被压塌,避振性能比较持久。
[0020]外壳11设有收容腔及自收容腔底部向上延伸的定位结构111,定位结构111用于与定位孔131配合,实现定位避振件13及相机模组12,定位结构111可以是定位柱、定位凸台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制。本申请以定位结构111为定位柱为例进行说明,定位柱设有第二装配孔1111,第二装配孔1111用于固定装配紧固件14。其中,定位柱的数量可为多个,例如2个、3个、4个等,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柱为2个,在外壳11内对称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多个定位柱,其中,每个定位柱均设有第二装配孔1111;在其它实施例中,定位结构111
也可以包括凸台等,在此不做限制。
[0021]相机模组12包括光电支架122、摄像头(图未示)以及电路板(图未示),光电支架122上设有安装槽以及用于安装避振件13的第一装配孔121,电路板安装于光电支架122,摄像头安装于安装槽中并与电路板电连接,光电支架122可以对摄像头起到支撑及定位作用;例如,相机1为双目深度相机,摄像头可为两个,相机模组12还包括光发射器,安装槽可为3个,两个摄像头与光发射器分别安装于三个安装槽中。其中,光电支架122可包括对称的两个凸耳1221,两个第一装配孔121设于两个凸耳1221。另外,外壳11对应摄像头及光发射器开设有进光孔或出光孔。
[0022]如图1和图4,避振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相机模组,设有第一装配孔;柔性的避振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装配孔中,且两端分别夹持所述相机模组的相对两侧,所述避振件设有贯穿其两端的定位孔及外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与所述相机模组共同形成第一空腔;外壳,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穿设于所述定位孔;紧固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定位结构,并抵接所述避振件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避振件包括主体部及位于所述主体部两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主体部安装于所述第一装配孔内,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分别夹持所述相机模组的两侧,所述紧固件抵接于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主体部的形成的夹角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第一子槽,所述第一子槽设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部分、和靠近所述第二端部的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还包括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绍成
申请(专利权)人: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