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接触器节能电路板内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1610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接触器节能电路板内置结构,涉及直流接触器技术领域;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接触器座板组件,且接触器座板组件远离壳体的一侧可拆卸设有帽盖,帽盖与接触器座板组件上设有配合使用的连接机构与加固机构;连接机构包括滑盘与插块,帽盖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内槽,且滑盘滑动卡设在内槽内;连接机构的设置使用,能够将接触器座板组件与帽盖进行便捷快速的连接固定,相较于传统的螺栓固定,连接机构的使用使得操作流程更加简便,且便于后期进行拆卸,便于使用者进行操作;加固机构的设置使用,能够将接触器座板组件与帽盖进行二次固定,从而有效提高了接触器座板组件与帽盖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接稳定性。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接触器节能电路板内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直流接触器
,具体为一种直流接触器节能电路板内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直流接触器主要由触头组件和电磁铁组件两部分构成,而为了减少能耗,现有的直流接触器节能方式主要采用双线圈与采用外挂节能板的两种方式。
[0003]现有直流接触器节能电路板内置结构中的接触器座板组件与帽盖大多采用单一的螺栓固定,然而单一螺栓固定的方式存在操作流程繁琐、不便于安装与拆卸以及连接稳定性较差的缺陷。
[0004]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直流接触器节能电路板内置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接触器座板组件和帽盖采用单一螺栓存在操作流程繁琐、不便于安装与拆卸以及连接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接触器节能电路板内置结构。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流接触器节能电路板内置结构,包括壳体,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接触器座板组件,且接触器座板组件远离壳体的一侧可拆卸设有帽盖,帽盖与接触器座板组件上设有配合使用的连接机构与加固机构;
[0007]连接机构包括滑盘与插块,帽盖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内槽,且滑盘滑动卡设在内槽内,相邻滑盘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且弹簧活动卡接在内槽内,滑盘上一体成型有推杆,且帽盖的两端均贯穿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推槽,推杆滑动插设在推槽内,相邻滑盘的相背侧均固定安装有插杆,插块固定安装在接触器座板组件的顶端,且插块呈对称结构,插块上贯穿开设有插孔,且帽盖的底端开设有与插块配合使用的插槽,插块能够滑动插设在插槽内,且插杆能够滑动插设在插孔内,帽盖的内部开设有与内槽以及插槽相连通的穿孔,且插杆滑动插设在穿孔内。
[0008]优选地,加固机构包括插板与框体,插板与帽盖固定连接,帽盖上固定安装有连杆,且连杆的底端与插板固定连接,且框体与接触器座板组件靠近插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框体的内侧滑动插设在滑板,滑板上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滑柱,且框体上贯穿开设有对称设置的滑槽,滑柱滑动插设在滑槽内,滑槽的内径大于滑柱的外径,且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性片,滑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Z型块,且Z型块的外壁上覆设有一层防滑纹,弹性片与框体的内壁活动接触,且滑板远离弹性片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插柱,插板能够滑动插设在滑板与接触器座板组件之间,且插柱能够滑动插设在插板上,插板上贯穿开设有对称分布的通孔,且插柱能够滑动插设在通孔内。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1、通过连接机构的设置使用,能够将接触器座板组件与帽盖进行便捷快速的连接固定,相较于传统的螺栓固定,连接机构的使用使得操作流程更加简便,且便于后期进行拆卸,便于使用者进行操作;
[0011]2、通过加固机构的设置使用,能够将接触器座板组件与帽盖进行二次固定,从而有效提高了接触器座板组件与帽盖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帽盖连接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7]图中:1、壳体;2、接触器座板组件;3、帽盖;31、内槽;32、推槽;33、插槽;34、穿孔;4、连接机构;41、滑盘;42、插块;43、弹簧;44、推杆;45、插杆;46、插孔;5、加固机构;51、插板;52、框体;53、滑板;54、弹性片;55、插柱;56、通孔;57、连杆;58、滑柱;59、滑槽;510、Z型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一: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流接触器节能电路板内置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接触器座板组件2,且接触器座板组件2远离壳体1的一侧可拆卸设有帽盖3,接触器座板组件2上设有与帽盖3配合使用的节能电路板等,此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过多赘述,帽盖3与接触器座板组件2上设有配合使用的连接机构4与加固机构5;
[0020]连接机构4包括滑盘41与插块42,帽盖3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内槽31,且滑盘41滑动卡设在内槽31内,相邻滑盘41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43,且弹簧43活动卡接在内槽31内,滑盘41上一体成型有推杆44,且帽盖3的两端均贯穿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推槽32,推杆44滑动插设在推槽32内,相邻滑盘41的相背侧均固定安装有插杆45,插块42固定安装在接触器座板组件2的顶端,且插块42呈对称结构,插块42上贯穿开设有插孔46,且帽盖3的底端开设有与插块42配合使用的插槽33,插块42能够滑动插设在插槽33内,且插杆45能够滑动插设在插孔46内,帽盖3的内部开设有与内槽31以及插槽33相连通的穿孔34,且插杆45滑动插设在穿孔34内,穿孔34的设置使用为插杆45的正常移动提供了保障。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使用者可同时推动相邻推杆44做相向运动,从而能够带动相邻滑盘41做相向运动,进而能够挤压对应弹簧43,进一步能够带动相邻插杆45做相向运动,且当相邻插杆45之间的间距移至最小时停止推动推杆44,然后使用者可将帽盖3与接触器座板组件2卡接,当插块42完全插入插槽33内时松开推杆44,此时弹簧43将带动对应相邻滑盘41做背向运动,从而能够带动相邻插杆45做背向运动,进而能够使插杆45插入对应插孔46内。
[0022]加固机构5包括插板51与框体52,插板51与帽盖3固定连接,帽盖3上固定安装有连杆57,且连杆57的底端与插板51固定连接,且框体52与接触器座板组件2靠近插板51的一侧固定连接,框体52的内侧滑动插设在滑板53,且滑板5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性片54,滑板5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Z型块510,且Z型块510的外壁上覆设有一层防滑纹,Z型块510的设置使用为滑板53的移动调节提供了便利,且防滑纹能够起到增大摩擦便于操作的作用,弹性片54与框体52的内壁活动接触,且滑板53远离弹性片5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插柱55,插板51能够滑动插设在滑板53与接触器座板组件2之间,且插柱55能够滑动插设在插板51上,插板51上贯穿开设有对称分布的通孔56,且插柱55能够滑动插设在通孔56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接触器节能电路板内置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接触器座板组件(2),且接触器座板组件(2)远离壳体(1)的一侧可拆卸设有帽盖(3),所述帽盖(3)与接触器座板组件(2)上设有配合使用的连接机构(4)与加固机构(5);所述连接机构(4)包括滑盘(41)与插块(42),所述帽盖(3)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内槽(31),且滑盘(41)滑动卡设在内槽(31)内,相邻所述滑盘(41)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43),且弹簧(43)活动卡接在内槽(31)内,所述滑盘(41)上一体成型有推杆(44),且帽盖(3)的两端均贯穿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推槽(32),所述推杆(44)滑动插设在推槽(32)内,相邻所述滑盘(41)的相背侧均固定安装有插杆(45),所述插块(42)固定安装在接触器座板组件(2)的顶端,且插块(42)呈对称结构,所述插块(42)上贯穿开设有插孔(46),且帽盖(3)的底端开设有与插块(42)配合使用的插槽(33),所述插块(42)能够滑动插设在插槽(33)内,且插杆(45)能够滑动插设在插孔(46)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接触器节能电路板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5)包括插板(51)与框体(52),所述插板(51)与帽盖(3)固定连接,且框体(52)与接触器座板组件(2)靠近插板(5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框体(52)的内侧滑动插设在滑板(53),且滑板(53)的一侧固定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少成许红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欧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