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科临床用救助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1519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救助担架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急诊科临床用救助担架,包括架杆,架杆的顶端中部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壁中部靠近边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轴,第一活动轴的中部活动连接有立柱,立柱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提手,立柱的外壁远离提手的一侧开设有T形状连接槽,连接槽的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轴,第二活动轴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吸附板,当进行使用时,将立柱提起,接着通过第二活动轴的配合将进行角度的移动,同时将吸附板插接进入固定槽中,而固定槽的底端设置有磁吸块,能够有效的将吸附板进行吸附,从而对立柱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固定槽设置有多组,能够根据需求进行调节,避免了因为立柱过高,导致使用效果降低。降低。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科临床用救助担架


[0001]本技术涉及救助担架
,具体的,涉及一种急诊科临床用救助担架。

技术介绍

[0002]担架是一种医院的常见医疗器械,通常使用在急诊室和外出医疗车中,当发生危险时,医疗车无法通过,此时就需要使用担架,通过担架将病人从危险的地方快速运出,从而进行快速的救治,到达指定地点后再将病人放下,快速的转移病人,能够避免病人受到二次伤害。
[0003]经检索公开号为CN208319442U公开的一种多功能急救用担架,其大致描述为包括架杆,架杆有两个且平行设置,两个架杆两端均设有抬柄,每个架杆上均套设有四个套环,每个套环均连接帆布,四个套环沿帆布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位于帆布的一侧的架杆的中央处安装立柱,立柱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架杆对应立柱开设有与立柱对应螺纹孔,立柱带有外螺纹的一端插设在架杆的螺纹孔内,立柱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通过连接杆连接第二固定环,第一固定环、连接杆和第二固定环为一体结构,第二固定环下方设置网兜。本技术中,可同时提供输液救助,确保了人们的生命安全,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可拆卸方便携带。
[0004]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螺纹孔和立柱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从而确保病人可以进行输液,然而在进行使用时,工作人员首先需要使用立柱插入螺纹孔中进行安装,而这种方式不但会安装缓慢,还会导致立起的立柱阻碍担架进入医疗车中,想要进入医疗车中还需要将其拆卸,而这种分离式的结构也容易导致立柱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急诊科临床用救助担架,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于可以进行输液的立柱无法很好使用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急诊科临床用救助担架,包括架杆,所述架杆的顶端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中部靠近边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轴,所述第一活动轴的中部活动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提手,所述立柱的外壁远离提手的一侧开设有T形状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轴,所述第二活动轴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吸附板,所述滑槽的底端开设有若干组与吸附板底端相互配合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磁吸块。
[0007]优选的,所述立柱的顶端位于提手同一平面处开设有收放槽,所述收放槽的内壁底端设有网兜,所述架杆的外壁以中部为轴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抬把。
[0008]优选的,所述架杆靠近肩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套环,且每组相邻套环之间均留有空隙,所述套环远离架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帆布。
[0009]优选的,所述帆布的外壁两侧均设置有与架杆相同的结构,所述帆布的顶端一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头枕。
[0010]优选的,其中一组所述架杆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绑带凹件,所述架杆的外壁远离绑带凹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对应的绑带凸件。
[0011]优选的,所述抬把靠近帆布中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肩带,且肩带的底端采用海绵垫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抬把的外壁远离架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摩擦颗粒,且呈圆形阵列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立柱通过吸附板进行支撑,且立柱支撑后与架杆的顶端形成有一定角度。
[001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15]本技术中通过设有吸附板、第二活动轴、固定槽、磁吸块,当进行使用时,将立柱提起,接着通过第二活动轴的配合将进行角度的移动,同时将吸附板插接进入固定槽中,而固定槽的底端设置有磁吸块,能够有效的将吸附板进行吸附,从而对立柱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固定槽设置有多组,能够根据需求进行调节,避免了因为立柱过高,导致使用效果降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架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立柱结构工作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顶端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架杆结构背部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为:1、架杆;101、滑槽;102、第一活动轴;103、固定槽;104、磁吸块;2、抬把;201、摩擦颗粒;202、肩带;3、绑带凹件;301、套环;302、帆布;303、头枕;304、绑带凸件;4、立柱;401、提手;402、收放槽;403、网兜;404、连接槽;405、吸附板;406、第二活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参照图1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急诊科临床用救助担架,包括架杆1,架杆1的顶端中部开设有滑槽101,滑槽101的内壁中部靠近边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轴102,第一活动轴102的中部活动连接有立柱4,立柱4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提手401,以便于可以通过提手401将立柱4拉起,立柱4的外壁远离提手401的一侧开设有T形状连接槽404,连接槽404的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轴406,第二活动轴406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吸附板405,滑槽101的底端开设有若干组与吸附板405底端相互配合的固定槽103,固定槽1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磁吸块104,以便于当吸附板405进入至固定槽103中后可以使用磁吸块104对其进行连接,从而对吸附板405进行限位固定,便于达到对立柱4固定的目的,立柱4的顶端位于提手401同一平面处开设有收放槽402,收放槽402的内壁底端设有网兜403,以便于可
以将输液瓶放置在网兜403中进行使用,架杆1的外壁以中部为轴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抬把2,以便于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抬把2将病人抬起,架杆1靠近肩带2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套环301,且每组相邻套环301之间均留有空隙,套环301远离架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帆布302。
[0024]参照图1

5,帆布302的外壁两侧均设置有与架杆1相同的结构,帆布302的顶端一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头枕303,其中一组架杆1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绑带凹件3,架杆1的外壁远离绑带凹件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对应的绑带凸件304,以便于可以对病人进行固定,避免病人造成太大的动静,导致病情加重,抬把2靠近帆布302中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肩带202,且肩带202的底端采用海绵垫设置,以便于可以增加工作人员的使用感,不至于肩膀酸痛,抬把2的外壁远离架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摩擦颗粒201,且呈圆形阵列设置,以便于增加工作人员手部和抬把2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因为手心有液体导致手滑,立柱4通过吸附板405进行支撑,且立柱4支撑后与架杆1的顶端形成有一定角度。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进行使用时,将病人放置在帆布302的顶端,并将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科临床用救助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杆(1),所述架杆(1)的顶端中部开设有滑槽(101),所述滑槽(101)的内壁中部靠近边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轴(102),所述第一活动轴(102)的中部活动连接有立柱(4),所述立柱(4)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提手(401),所述立柱(4)的外壁远离提手(401)的一侧开设有T形状连接槽(404),所述连接槽(404)的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轴(406),所述第二活动轴(406)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吸附板(405),所述滑槽(101)的底端开设有若干组与吸附板(405)底端相互配合的固定槽(103),所述固定槽(1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磁吸块(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临床用救助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的顶端位于提手(401)同一平面处开设有收放槽(402),所述收放槽(402)的内壁底端设有网兜(403),所述架杆(1)的外壁以中部为轴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抬把(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诊科临床用救助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杆(1)靠近肩带(2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套环(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洁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番禺区沙湾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