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幼儿背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1462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婴幼儿背带,承托主体,用于承托婴幼儿;均与承托主体两端相连接的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第一肩带与第二肩带相交设置,第一肩带的与肩部接触部分和第二肩带的与肩部接触部分均设有调节结构,调节第一肩带该部分与第二肩带该部分的宽度,以调节肩部受力;抵靠承托结构,设于承托主体的面向婴幼儿的一侧面,对婴幼儿的头部进行保护以及对下巴进行承托,交叉设置的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穿戴后不会脱落,穿戴简单快速,可单独操作;调节结构使得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能够分别与肩部和上臂接触,将肩部的承重分散给上臂一部分,能够对肩部受力进行调节,减轻肩部承重,抵靠承托结构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不会在走路过程中颠到婴幼儿。程中颠到婴幼儿。程中颠到婴幼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幼儿背带


[0001]本技术属于婴幼儿用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婴幼儿背带。

技术介绍

[0002]婴幼儿背带让家长可以把双手从抱孩子的状态中解救出来,符合人体工学的婴幼儿背带应该,可以减轻使用者的负担,且能够支撑婴幼儿的臀部、腰部和头部,避免弯曲及不必要的压力。市面上大多数背带穿戴繁琐,臀部处的宽度不可调节,肩部受力承重,婴幼儿头部承托处都是一块布做承托,没有支撑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婴幼儿背带,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或者其他前者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幼儿背带,包括,
[0005]承托主体,用于承托婴幼儿;
[0006]均与承托主体两端相连接的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第一肩带与第二肩带相交设置,第一肩带的与肩部接触部分和第二肩带的与肩部接触部分均设有调节结构,调节第一肩带该部分与第二肩带该部分的宽度,以调节肩部受力;
[0007]抵靠承托结构,设于承托主体的面向婴幼儿的一侧面,对婴幼儿的头部进行保护以及对下巴进行承托。
[0008]进一步的,承托主体包括背部承托部,对婴幼儿的背部进行承托,背部承托部设有第一开合件,背部承托部被分割成可分离或合并的两部分,以使得:
[0009]第一开合件打开时,两部分相对分离,便于婴幼儿可放入背带与穿戴者之间的间隙内;
[0010]第一开合件闭合时,两部分合并,婴幼儿可坐在背带上。
[0011]进一步的,第一开合件沿着背部承托部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承托主体还包括臀部承托部,臀部承托部与肩部承托部连接,对婴幼儿的臀部进行承托;
[0013]臀部承托部面向婴幼儿的一侧面设有展开部,背离婴幼儿的一侧面设有第二开合件,通过第二开合件的打开与闭合,使得展开部可展开或收缩,以调节臀部承托部的宽度。
[0014]进一步的,第二开合件沿着臀部承托部的长度方向设置。
[0015]进一步的,臀部承托部的两侧设有腿部承托部,对婴幼儿腿部进行承托,腿部承托部包括包裹层、第一缓冲层以及设于第一缓冲层一侧的第二缓冲层,包裹层包裹于第一缓冲层与第二缓冲层的外部。
[0016]进一步的,调节结构为第三开合件,第三开合件沿着第一肩带或第二肩带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肩带的与肩部接触部分或第二肩带的与肩部接触部分被分割成两部分,通过第三开合件的打开与闭合,使得相应两部分可分离或合并。
[0017]进一步的,第一开合件、第二开合件与第三开合件均为拉链。
[0018]进一步的,抵靠承托结构包括外层以及设于外层内的支撑层,支撑层包括支撑主体以及设于支撑主体一侧的支撑块,支撑块设于支撑主体的面向婴幼儿的一侧面。
[0019]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件,设于承托主体的两侧,连接件的一端与承托主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肩带或第二肩带连接,调节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与承托主体之间的距离;优选的,连接件为插扣结构。
[0020]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婴幼儿背带具有交叉设置的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使得背带在使用时能够套在穿戴者身上,不会脱落,也使得背带的结构简单,穿戴简单快速,可单独操作;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的与肩部接触部分均设置有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可打开或闭合,使得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的该部分能够分离呈两部分或合并成一个整体,在分离成两部分时,使得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能够分别与肩部和上臂接触,将肩部的承重分散给上臂一部分,能够对肩部受力进行调节,减轻肩部承重,受力分散,使得穿戴者感到轻松;
[0021]承托主体的背部承托部设置有第一开合件,通过第一开合件的打开,使得背部承托部的一部分能够相对另一部分打开,以便婴幼儿能够放置在背带与穿戴者之间,婴幼儿能够直接坐在臀部承托部处,通过第一开合件的闭合,可使得婴幼儿坐好,背部承托部对婴幼儿进行承托,方便婴幼儿放置在背带上或从背带上抱出;
[0022]在臀部承托部的面向婴幼儿的一侧面设置有展开部,背离婴幼儿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开合件,通过第二开合件的打开或闭合,可使得展开部展开或收缩,能够对臀部承托部的宽度尺寸进行调节,使得背带能够随着婴幼儿的成长在不同阶段使用;臀部承托部的宽度尺寸可以调节,使得婴幼儿在外出来不及换尿不湿时,可以将臀部承托部调节到最大空间进行承托,防止挤压婴幼儿而产生不适;可以根据婴幼儿性别的不同而对臀部承托部需求的不同,穿戴者可随时对臀部承托部的尺寸进行调节,使得背带使用灵活;可以在臀部承托部处放置腰凳,使得背带可以与腰凳配合使用;
[0023]在承托主体与第一肩带/第二肩带之间设置有连接件,通过调节连接件,能够缩小承托主体与第一肩带/第二肩带之间的距离,将婴幼儿固定在承托主体与穿戴者之间;
[0024]背带整体材质为布料,重量轻,可卷在一起,收纳体积小,可以卷起放入小袋或盒子中进行收纳;
[0025]用料少,背部为交叉设置的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无其他繁琐结构,整体制造成本低;
[0026]具有抵靠承托结构,该抵靠承托结构的支撑块设置在支撑主体的一侧面,使得抵靠承托结构具有一定的高度,当婴幼儿面向穿戴者坐立时,婴幼儿的头部与抵靠承托结构接触,能够有效对婴幼儿头颈后部进行支撑,能够对婴幼儿的头部进行保护,通过抵靠承托结构的缓冲对脊柱进行保护,当婴幼儿背靠穿戴者坐立时,婴幼儿的下巴与抵靠承托结构接触时,对下巴进行支撑,抵靠承托结构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不会在走路过程中颠到婴幼儿,防止婴幼儿颠簸受伤;
[0027]腿部承托部具有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具有一定的厚度,能够对婴幼儿的腿部进行缓冲,避免臀部承托部的边缘勒住婴幼儿腿部的肉,提高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婴幼儿背带穿戴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婴幼儿背带的第一开合件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2]图5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婴幼儿背带的第二开合件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3]图6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婴幼儿背带的支撑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7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婴幼儿背带的支撑层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
[0036]1、承托主体
ꢀꢀꢀꢀꢀꢀꢀꢀꢀꢀꢀꢀ
2、第一肩带
ꢀꢀꢀꢀꢀꢀꢀꢀꢀ
3、第二肩带
[0037]4、抵靠承托结构
ꢀꢀꢀꢀꢀꢀꢀꢀ
5、连接件
ꢀꢀꢀꢀꢀꢀꢀꢀꢀꢀꢀ
6、第二开合件
[0038]10、背部承托部
ꢀꢀꢀꢀꢀꢀꢀꢀꢀ
11、臀部承托部
ꢀꢀꢀꢀꢀꢀ
100、第一开合件
[0039]110、展开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主体,用于承托婴幼儿;均与承托主体两端相连接的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所述第一肩带与所述第二肩带相交设置,所述第一肩带的与肩部接触部分和所述第二肩带的与肩部接触部分均设有调节结构,调节第一肩带该部分与第二肩带该部分的宽度,以调节肩部受力;抵靠承托结构,设于所述承托主体的面向婴幼儿的一侧面,对婴幼儿的头部进行保护以及对下巴进行承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主体包括背部承托部,对婴幼儿的背部进行承托,所述背部承托部设有第一开合件,所述背部承托部被分割成可分离或合并的两部分,以使得:所述第一开合件打开时,两部分相对分离,便于婴幼儿可放入背带与穿戴者之间的间隙内;所述第一开合件闭合时,两部分合并,婴幼儿可坐在背带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合件沿着所述背部承托部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主体还包括臀部承托部,所述臀部承托部与所述肩部承托部连接,对婴幼儿的臀部进行承托;所述臀部承托部面向婴幼儿的一侧面设有展开部,背离婴幼儿的一侧面设有第二开合件,通过所述第二开合件的打开与闭合,使得所述展开部可展开或收缩,以调节所述臀部承托部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合件沿着所述臀部承托部的长度方向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刘国媛伍光增王东
申请(专利权)人:童音母婴用品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