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持DMX512协议且由透镜控光的软灯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133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持DMX512协议且由透镜控光的软灯带,包括表面上具有条形灯槽的条形硅胶壳,条形灯槽的内部放置有条形柔性灯板,条形柔性灯板上设置有若干个LED贴片灯珠,其特征在于条形灯槽具有位于左右两侧的卡槽、位于卡槽之间且相互隔开的若干个凹槽,每个LED贴片灯珠上放置有光学透镜,光学透镜的侧面具有嵌入卡槽的固定部,底部具有空腔,条形灯槽的剩余空间填充透明硅胶胶水,透明硅胶胶水固化后将柔性灯板和光学透镜粘接固定后封装在条形灯槽,并形成嵌入卡槽的侧边和嵌入凹槽的底部,并填充光学透镜底部的空腔,在填充透明硅胶胶水之前,搭配不同的光学透镜即可实现不同的发光效果和发光角度,满足各种场景的使用要求。的使用要求。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持DMX512协议且由透镜控光的软灯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软灯带,特别是一种支持DMX512协议且由透镜控光的软灯带。

技术介绍

[0002]DMX512协议是由美国舞台灯光协会提出的一种数据调光协议,该协议规定了一种灯光控制器与灯具设备之间通信的协议标准。
[0003]软灯条通常以FPC作为线路板,线路板上焊接有贴片封装(SMD)的高亮度LED作为光源,目前市场上主流的DMX512协议灯带大多是硬灯条搭配硬外壳,或者软灯条套在灯管的内腔,因发光角度和发光效果有限而使得应用场景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定制的支持DMX512协议且由透镜控光的软灯带。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支持DMX512协议且由透镜控光的软灯带,包括表面上具有条形灯槽、端部套有硅胶堵头的条形硅胶壳,所述条形灯槽的内部放置有条形柔性灯板,所述条形柔性灯板上设置有照明电路,所述照明电路具有若干个LED贴片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灯槽具有位于左右两侧的卡槽、位于卡槽之间且相互隔开的若干个凹槽,每个LED贴片灯珠上放置有光学透镜,所述光学透镜的侧面具有嵌入卡槽的固定部,底部具有空腔,所述条形灯槽的剩余空间填充透明硅胶胶水,透明硅胶胶水固化后将所述柔性灯板和光学透镜粘接固定后封装在所述条形灯槽,并形成嵌入卡槽的侧边和嵌入凹槽的底部,并填充光学透镜底部的空腔。
[0007]所述照明电路包括LED驱动芯片U1、LED驱动芯片U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1、电阻R1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控制器U3和8个负载灯组,所述LED驱动芯片U1和LED驱动芯片U2的型号都是US512C4,所述控制器U3的差分信号端A/D+分两路,一路通过电阻R2接LED驱动芯片U1的A端,另一路通过电阻R10接LED驱动芯片U2的A端,所述控制器U3的差分信号端B/D

分两路,一路通过电阻R1接LED驱动芯片U1的B端,另一路通过电阻R11接LED驱动芯片U2的B端,所述控制器U3的GND端、LED驱动芯片U1的GND端、电容C1的一端、LED驱动芯片U2的GND端和电容C3的一端连接在一起,LED驱动芯片U1的REXT端通过电阻R6接地,LED驱动芯片U2的REXT端通过电阻R9接地,电阻R5的一端接LED驱动芯片U1的P0端,另一端通过电阻R7接LED驱动芯片U2的P1端,LED驱动芯片U1的VDD端和电阻R4的一端接在一起后通过电容C2接地,LED驱动芯片U2的VDD端和电阻R12的一端接在一起后通过电容C4接地,8个负载灯组的负极与LED驱动芯片U1的输出端R、输出端G、输出端B、输出端W、LED驱动芯片U2的输出端R、输出端G、输出端B、输出端W一一对应连接,8个负载灯组的正极、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阻
R12的另一端接在一起后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VCC,所述控制器U3为写码器。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每个LED贴片灯珠都分别配备有光学透镜,在填充透明硅胶胶水之前,搭配不同的光学透镜即可实现不同的发光效果和发光角度,满足各种场景的使用要求,填充的透明硅胶胶水固化之后,可大幅度提升防水性能和结构稳定性,也能减少组装的步骤,加快生产速度。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
[0012]图3是本技术的剖面图;
[0013]图4是照明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照图1至图4,一种支持DMX512协议且由透镜控光的软灯带,包括表面上具有条形灯槽2、端部套有硅胶堵头1的条形硅胶壳3,所述条形灯槽2的内部放置有条形柔性灯板4,所述条形柔性灯板4上设置有照明电路,所述照明电路具有若干个LED贴片灯珠5,所述条形灯槽2具有位于左右两侧的卡槽31、位于卡槽31之间且相互隔开的若干个凹槽32,每个LED贴片灯珠5上放置有光学透镜6,所述光学透镜6的侧面具有嵌入卡槽31的固定部61,底部具有空腔62,所述条形灯槽2的剩余空间填充透明硅胶胶水7,透明硅胶胶水7固化后将所述柔性灯板6和光学透镜6粘接固定后封装在所述条形灯槽2,并形成嵌入卡槽31的侧边71和嵌入凹槽32的底部72,并填充光学透镜6底部的空腔62。。
[0015]由于每个LED贴片灯珠都分别配备有光学透镜,在填充透明硅胶胶水之前,搭配不同的光学透镜即可实现不同的发光效果和发光角度,满足各种场景的使用要求,填充的透明硅胶胶水固化之后,可大幅度提升防水性能和结构稳定性,也能减少组装的步骤,加快生产速度。
[0016]所述硅胶堵头1的内部设置有与LED贴片灯珠电性连接的导线10。
[0017]所述照明电路包括LED驱动芯片U1、LED驱动芯片U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1、电阻R1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控制器U3和8个负载灯组,所述LED驱动芯片U1和LED驱动芯片U2的型号都是US512C4,所述控制器U3的差分信号端A/D+分两路,一路通过电阻R2接LED驱动芯片U1的A端,另一路通过电阻R10接LED驱动芯片U2的A端,所述控制器U3的差分信号端B/D

分两路,一路通过电阻R1接LED驱动芯片U1的B端,另一路通过电阻R11接LED驱动芯片U2的B端,所述控制器U3的GND端、LED驱动芯片U1的GND端、电容C1的一端、LED驱动芯片U2的GND端和电容C3的一端连接在一起,LED驱动芯片U1的REXT端通过电阻R6接地,LED驱动芯片U2的REXT端通过电阻R9接地,电阻R5的一端接LED驱动芯片U1的P0端,另一端通过电阻R7接LED驱动芯片U2的P1端,LED驱动芯片U1的VDD端和电阻R4的一端接在一起后通过电容C2接地,LED驱动芯片U2的VDD端和电阻R12的一端接在一起后通过电容C4接地,8个负载灯组的负极与LED驱动芯片U1的输出端R、输出端G、输出端B、输出端W、LED驱动芯片U2的输出端R、输出端G、输出端B、输出端W一一
对应连接,8个负载灯组的正极、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在一起后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VCC,所述控制器U3为写码器。
[0018]每个负载灯组都包括串联在一起的若干个LED贴片灯珠和限流电阻,8个负载灯组的灯光颜色分别是红色、黄色、绿色、白色、红色、黄色、绿色和白色。
[0019]该照明电路支持一次性自动写码,支持先安装后写码的方式,控制器U3、 LED驱动芯片U1和LED驱动芯片U2通过三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持DMX512协议且由透镜控光的软灯带,包括表面上具有条形灯槽(2)、端部套有硅胶堵头(1)的条形硅胶壳(3),所述条形灯槽(2)的内部放置有条形柔性灯板(4),所述条形柔性灯板(4)上设置有照明电路,所述照明电路具有若干个LED贴片灯珠(5),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灯槽(2)具有位于左右两侧的卡槽(31)、位于卡槽(31)之间且相互隔开的若干个凹槽(32),每个LED贴片灯珠(5)上放置有光学透镜(6),所述光学透镜(6)的侧面具有嵌入卡槽(31)的固定部(61),底部具有空腔(62),所述条形灯槽(2)的剩余空间填充透明硅胶胶水(7),透明硅胶胶水(7)固化后将所述柔性灯板(4)和光学透镜(6)粘接固定后封装在所述条形灯槽(2),并形成嵌入卡槽(31)的侧边(71)和嵌入凹槽(32)的底部(72),并填充光学透镜(6)底部的空腔(6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电路包括LED驱动芯片U1、LED驱动芯片U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1、电阻R1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控制器U3和8个负载灯组,所述LED驱动芯片U1和LED驱动芯片U2的型号都是US512C4,所述控制器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微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