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有排气和防浆液回流注浆功能的囊式扩体锚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1292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兼有排气和防浆液回流注浆功能的囊式扩体锚杆,应用在囊式扩体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所述锚杆的表面套接有囊袋,所述囊袋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与锚杆表面固定连接的卡套,位于所述囊袋顶部的卡套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环,在对兼有排气和防浆液回流注浆功能的囊式扩体锚杆进行使用时,注浆过程中,囊袋内部浆液量足够时,多余浆液可通过内排气管进入外排气管,施工人员可通过观察外排气管是否渗出浆液来判断囊袋内的浆液量是否足够,通过单向阀一和单向阀二的设置保障了该锚杆使用中的排气稳定及避免了浆液回流,保障了该锚杆的使用,使得注浆体密度足够,实现对抗压强度的保障。抗压强度的保障。抗压强度的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兼有排气和防浆液回流注浆功能的囊式扩体锚杆


[0001]本技术属于囊式扩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兼有排气和防浆液回流注浆功能的囊式扩体锚杆。

技术介绍

[0002]边坡和深基坑支护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近年来工程规模的增大,施工难题和工程事故也逐渐增多,传统锚固支护结构类型已经不能满足一些大型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等级的要求,现有传统注浆锚杆支护结构存在注浆体抗压强度不足,在停止注浆后,在拆除外部注浆管时挤压筒内的部分压力浆液会外溢,使囊内压力降低,致使最终形成的工程结构构件不密实,从而使得承载力降低,并且无法排除折叠式膨胀挤压筒内的气体,致使注入挤压筒内的水泥砂浆密实度差,形成空洞,降低承载力,使得囊式扩体锚杆的轴向及锚孔轴向界面之间的摩擦力,抗浮作用相对较小。
[0003]目前,公告号为:CN215562840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承压型囊式扩体抗浮锚杆,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承压型囊式扩体抗浮锚杆,包括精轧预应力钢筋,所述精轧预应力钢筋的上端螺纹连接有遇水膨胀止水橡胶环,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橡胶环设置有两个,所述精轧预应力钢筋的顶端外侧螺纹连接有精轧预应力钢筋锚固板,所述精轧预应力钢筋锚固板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箍筋;通过在螺纹钢筋底端设置的可控膨胀挤压土体装置和高压旋喷扩大头,将锚杆放入孔洞后,通过喷管使可控膨胀挤压土体装置开始膨胀,然后通过高压旋喷扩大头的外侧发射高压液体来进行扩孔,使得锚杆可以更好的与孔洞接触,使锚杆可以适应更多的地质环境。
[0004]该扩体锚杆在使用中不具备防回流的功能,且无法使其内部浆体抗压强度不足,桨体密度不够,使用起来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有排气和防浆液回流注浆功能的囊式扩体锚杆,其优点是便于排气避免回流、及增加密封性的功能。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兼有排气和防浆液回流注浆功能的囊式扩体锚杆,包括锚杆,所述锚杆的表面套接有囊袋,所述囊袋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与锚杆表面固定连接的卡套,位于所述囊袋顶部的卡套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顶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外注浆管和外排气管,所述囊袋内部的一侧设有贯穿至囊袋顶部的内注浆管,所述囊袋内部的另一侧设有贯穿至囊袋顶部的内排气管,所述内注浆管和内排气管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单向阀一和单向阀二,所述外注浆管和外排气管底部的表面均套接有连接环,所述外注浆管和外排气管一端的两侧均固定粘连有橡胶头,所述连接环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配合橡胶头卡接使用的卡槽,所述连接环的内侧内嵌安装有气腔,所述连接环的一侧设有气囊。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兼有排气和防浆液回流注浆功能的囊式扩体锚杆进行使
用时,通过连接环与橡胶头的设置,增加了内外管连接时的快速,同时使得在注浆完成后,对外注浆管与外排气管向上拉拔即可取消橡胶头与卡槽之间的卡接,在外注浆管与外排气管拔出后,气囊内气体重新回到气腔内部,气腔充实鼓起,配合对连接环内部实现密封,通过连接环的设置,区别现有注浆后有相当长一部分注浆外管留在孔内,造成浪费,使工程造价增加,同时又保障了该锚杆的密封性,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在注浆过程中,囊袋内部浆液量足够时,多余浆液可通过内排气管进入外排气管,施工人员可通过观察外排气管是否渗出浆液来判断囊袋内的浆液量是否足够,通过单向阀一和单向阀二的设置保障了该锚杆使用中的排气稳定及避免了浆液回流,保障了该锚杆的使用,使得注浆体密度足够,实现对抗压强度的保障,并避免了在拆除外注浆管和外排气管时挤压囊袋的部分压力浆液会外溢,保障了该锚杆的承载性。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囊袋底部的卡套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护头。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护头对锚洞底部进行探洞,并对该锚杆进行防护。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环的顶部设有贯穿固定环至囊袋内部的固杆。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杆增加该扩体锚杆的稳固强度。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囊袋底部的卡套与固杆之间相互固定连接。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套对固杆进行固定支撑连接。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单向阀一为只进不出阀门,所述单向阀二为只出不进阀门。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单向阀一配合内注浆管进注浆使用,单向阀二配合内排气管进行排气使用。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锚杆一侧的连接环底部与内注浆管一端相互连通。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环与内注浆管的连通便于将桨液进行传递。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锚杆另一侧的连接环底部与内排气管一端相互连通。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环与内排气管的连通便于将排气进行传递。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囊的一侧贯穿至连接环内部并与气腔之间相互连通。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相互连通使得气囊与气腔之间相互通气影响。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1、本技术在对兼有排气和防浆液回流注浆功能的囊式扩体锚杆进行使用时,注浆过程中,囊袋内部浆液量足够时,多余浆液可通过内排气管进入外排气管,施工人员可通过观察外排气管是否渗出浆液来判断囊袋内的浆液量是否足够,通过单向阀一和单向阀二的设置保障了该锚杆使用中的排气稳定及避免了浆液回流,保障了该锚杆的使用,使得注浆体密度足够,实现对抗压强度的保障,并避免了在拆除外注浆管和外排气管时挤压囊袋的部分压力浆液会外溢,保障了该锚杆的承载性。
[0024]2、本技术在对兼有排气和防浆液回流注浆功能的囊式扩体锚杆进行使用时,通过连接环与橡胶头的设置,增加了内外管连接时的快速,同时使得在注浆完成后,对外注
浆管与外排气管向上拉拔即可取消橡胶头与卡槽之间的卡接,在外注浆管与外排气管拔出后,气囊内气体重新回到气腔内部,气腔充实鼓起,配合对连接环内部实现密封,通过连接环的设置,区别现有注浆后有相当长一部分注浆外管留在孔内,造成浪费,使工程造价增加,同时又保障了该锚杆的密封性,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正视剖视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1、锚杆;2、囊袋;3、固杆;4、定位护头;5、卡套;6、固定环;7、内注浆管;8、内排气管;9、外注浆管;10、外排气管;11、单向阀一;12、单向阀二;13、连接环;14、橡胶头;15、卡槽;16、气腔;17、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实施例1:
[0031]参考图1、图2和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有排气和防浆液回流注浆功能的囊式扩体锚杆,包括锚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1)的表面套接有囊袋(2),所述囊袋(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与锚杆(1)表面固定连接的卡套(5),位于所述囊袋(2)顶部的卡套(5)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环(6),所述固定环(6)顶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外注浆管(9)和外排气管(10),所述囊袋(2)内部的一侧设有贯穿至囊袋(2)顶部的内注浆管(7),所述囊袋(2)内部的另一侧设有贯穿至囊袋(2)顶部的内排气管(8),所述内注浆管(7)和内排气管(8)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单向阀一(11)和单向阀二(12),所述外注浆管(9)和外排气管(10)底部的表面均套接有连接环(13),所述外注浆管(9)和外排气管(10)一端的两侧均固定粘连有橡胶头(14),所述连接环(13)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配合橡胶头(14)卡接使用的卡槽(15),所述连接环(13)的内侧内嵌安装有气腔(16),所述连接环(13)的一侧设有气囊(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有排气和防浆液回流注浆功能的囊式扩体锚杆,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囊袋(2)底部的卡套(5)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前银邱苏皖袁长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艾瑞可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