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径向胀紧式压胶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1155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活塞式胶筒的压胶盘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径向胀紧式压胶盘,包括主动压盘,所述主动压盘上安装有沿轴向移动的被动压盘,所述主动压盘的外圆周上设有从所述主动压盘底面向所述主动压盘顶面逐渐变大的圆锥面;所述圆锥面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圈与所述圆锥面抵接,所述密封圈的底面与所述被动压盘的顶面抵接,通过密封圈在圆锥面的作用下密封圈产生径向的挤压力使U型活塞的直径会变大并与胶筒的内壁紧贴,从而消除了U型活塞和胶筒内壁二者之间的缝隙,从而保证胶筒内的胶水不会从U型活塞和胶筒内壁的缝隙渗漏出来。出来。出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径向胀紧式压胶盘


[0001]本技术涉及活塞式胶筒的压胶盘的
,尤指一种径向胀紧式压胶盘。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PE胶筒一般是通过压胶盘推动胶筒内的U型活塞把胶水从胶筒内挤压出来,如图1所示,胶筒15内装有胶水16和U型活塞17。在实用过程中压胶盘推压U型活塞时胶筒内的胶水压力升高,胶筒会出现径向膨胀,导致胶筒的内径变大,但U型活塞外径并未变大,此时的胶筒内壁与U型活塞之间出现径向间隙,导致胶水从此间隙中渗漏出来,浪费胶水,污染压胶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径向胀紧式压胶盘,通过密封圈在圆锥面的作用下密封圈产生径向的挤压力使U型活塞的直径会变大并与胶筒的内壁紧贴,从而消除了U型活塞和胶筒内壁二者之间的缝隙,从而保证胶筒内的胶水不会从U型活塞和胶筒内壁的缝隙渗漏出来。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径向胀紧式压胶盘,包括主动压盘,所述主动压盘上安装有沿轴向移动的被动压盘,所述主动压盘的外圆周上设有从所述主动压盘底面向所述主动压盘顶面逐渐变大的圆锥面;所述圆锥面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圈与所述圆锥面抵接,所述密封圈的底面与所述被动压盘的顶面抵接。
[0005]作为本技术跟进一步的,所述被动压盘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主动压盘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圆锥面适配的让位面。
[0006]作为本技术跟进一步的,所述主动压盘上均布有若干个导向孔,所述被动压盘上设有与所述导向孔相同数量且同轴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导向孔内安装有适配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孔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主动压盘顶面的正上方。
[0007]作为本技术跟进一步的,所述主动压盘上至少设有一个与所述容纳槽贯通连接的排气孔,所述容纳槽内设有贯通所述被动压盘的过气孔,所述被动压盘底部设有若干个与所述过气孔贯通连接的排气槽;所述排气槽均布在所述被动压盘的底面上。
[0008]作为本技术跟进一步的,所述主动压盘的中心设还有安装孔。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密封圈在圆锥面的作用下密封圈产生径向的挤压力使U型活塞的直径会变大并与胶筒的内壁紧贴,从而消除了U型活塞和胶筒内壁二者之间的缝隙,从而保证胶筒内的胶水不会从U型活塞和胶筒内壁的缝隙渗漏出来。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胶筒现有技术剖视图。
[0011]图2是本技术压胶盘等侧图。
[0012]图3是技术压胶盘剖视图。
[0013]图4是技术压胶盘按压过程示意图。
[0014]图5是技术压胶盘按压过程示意图。
[0015]图6是技术压胶盘按压过程示意图。
[0016]附图标号说明:1.主动压盘,2.被动压盘,3.圆锥面,4.密封圈,5.导向孔,6.连接孔,7.容纳槽,8.让位面,9.连接杆,10.限位部,11.排气孔,12.过气孔,13.排气槽,14.安装孔,15.胶水,16.胶筒,17.U型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18]请参阅图2

4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径向胀紧式压胶盘具有与驱动元件固定连接的圆锥形主动压盘1,主动压盘1上安装有沿轴向移动的被动压盘2,主动压盘1的外圆周上设有从主动压盘1底面向主动压盘1顶面逐渐变大的圆锥面3。圆锥面3上套设有密封圈4。密封圈4的内圈与圆锥面3抵接,密封圈4的底面与被动压盘2的顶面抵接。由于被动压盘2能相对于主动压盘1是相对移动的连接关系,因此在常规状态下,被动压盘2处于伸出的状态,也就是被动压盘2处于远离主动压盘1的状态,密封圈4在自身张力的作用下密封圈4沿圆锥面3向被动压盘2方向移动并与被动压盘2的顶面抵接。使密封圈4处于缩回的状态,从而使密封圈4的外圈直径均小于主动压盘1和被动压盘2的直径,从而便于压胶盘能顺利进入或退出U型活塞。
[0019]请参阅图4

图6所示,在使用时,驱动元件推压主动压盘1在胶筒内移动,当被动压盘2穿插到U型活塞内时,驱动元件推压主动压盘1继续移动,直到主动压盘1与被动压盘2和密封圈4接触推动被动压盘2一起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密封圈4会被主动压盘1外圆周上的圆锥面3使密封圈4向径向方向撑开,密封圈4的外径会逐渐变大,直至密封圈4胀紧在U型活塞内壁,因此密封圈4产生径向的挤压力使U型活塞的直径会变大并与胶筒的内壁紧贴,消除了U型活塞和胶筒内壁二者之间的缝隙,从而保证胶筒内的胶水不会从U型活塞和胶筒内壁的缝隙渗漏出来。反之当驱动元件带动主动压盘1向胶筒外移动时,则因密封圈4回缩恢复到常规状态下。
[0020]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的驱动元件可以气缸或者电机,优选气缸。密封圈4优选O型氟胶密封圈请参阅图3所示,在被动压盘2上设有用于容纳主动压盘1的容纳槽7,容纳槽7的侧壁设有与圆锥面3适配的让位面8。通过让位面8和圆锥面3的配合防止密封圈4的内圈被挤压到容纳槽7内造成密封圈4的损坏。设置容纳槽7的作用还可以提高主动压盘1的伸出距离。从而使密封圈4在径向方向上撑开的距离越大,能更好的适应胶筒的U型活塞内孔的变化,使压胶盘的使用范围更大。同时当主动压盘1的圆锥面3与让位面8和密封圈4接触时,推动被动压盘2移动。
[0021]为保证被动压盘2能相对于主动压盘1移动,在主动压盘1上均布有若干个导向孔5,本申请在主动压盘1上设有3个导向孔5,在被动压盘2上设有与导向孔5同数量且同轴的连接孔6,连接孔6位于容纳槽7内。导向孔5内安装有适配的连接杆9,确保连接杆7在导向孔5内能滑动。连接杆9的一端与连接孔6螺纹连接。连接杆9的另一端设有限位部10,限位部10
位于主动压盘1顶面的正上方。组装时,将连接杆9的一端穿过导向孔5并与连接孔6螺纹连接。使限位部10位于主动压盘1顶面的正上方。当被动压盘2向远离主动压盘1方向移动时,限位部10限制被动压盘2的移动距离,从而保证密封圈4不能从圆锥面3的底部滑出进入到容纳槽7内。当被动压盘2在遇到胶筒内的U型活塞时,主动压盘1在驱动元件的推动下能继续向被动压盘2继续移动。
[0022]为了保证压胶盘在使用过程中保证容纳槽7内空气和被动压盘2与胶筒内的U型活塞之间的空气能顺利的排出,在主动压盘1上至少设有一个与容纳槽7贯通连接的排气孔11,本申请在主动压盘1上设有两个排气孔11。容纳槽7内设有贯通被动压盘2的过气孔12,被动压盘2底部设有若干个与过气孔12贯通连接的排气槽13。排气槽13均布在2被动压盘的底面上;本申请在被动压盘2的底部设有两根相互垂直的排气槽13。当被动压盘2与胶筒内的U型活塞接触时,U型活塞与被动压盘2之间的空气通过排气槽13和过气孔12进入到容纳槽7内,再通过主动压盘1上的排气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径向胀紧式压胶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压盘,所述主动压盘上安装有沿轴向移动的被动压盘,所述主动压盘的外圆周上设有从所述主动压盘底面向所述主动压盘顶面逐渐变大的圆锥面;所述圆锥面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圈与所述圆锥面抵接,所述密封圈的底面与所述被动压盘的顶面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胀紧式压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压盘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主动压盘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圆锥面适配的让位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径向胀紧式压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压盘上均布有若干个导向孔,所述被动压盘上设有与所述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强宋铁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福里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