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絮凝工业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1131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絮凝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两依次设置的混凝反应池,相邻两所述混凝反应池的池底之间连通设置,末端的所述混凝反应池的池底连接有沉降池;各所述混凝反应池的池底呈沿水流方向逐渐降低的斜坡设置,各所述混凝反应池内分别设有混凝搅拌装置,所述混凝搅拌装置的搅拌速度沿水流方向逐渐降低设置;首端的所述混凝反应池处设有药剂投放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显著减少沿途沉降,利于絮凝处理长期持续进行,且能耗较低,沉降分离效果好。分离效果好。分离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絮凝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磁絮凝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工业废水对流域环境及居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工业废水治理越来越受重视,也出现了较多针对各种工业废水进行处理的新技术。其中,将工业废水进行絮凝沉降,是针对含水溶性污染物工业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但传统的絮凝处理工艺,混凝剂和助凝剂投放使用量较大,工业废水处理成本居高不下,难以普及应用。
[0003]磁絮凝技术是在传统絮凝基础上同步加入磁种,以磁种、混凝剂、污染物等结合为一体形成比重更大的磁性复合体的方式,实现快速沉降,而沉降出污泥通过磁分离将磁种回收并循环使用。因其具有成本低、沉降快等优点,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磁絮凝工艺在应用中仍存在问题需要解决,例如,磁种、混凝剂、污染物等形成的磁性复合体,虽然在沉降池处更容易沉降分离,但在进入沉降池的沿途,甚至在混凝工序,也会发生一些沉降,这些沉降积累后会产生较厚的泥垢,甚至会堵塞流通通道,致使系统运行不畅,此时只能停机清理,而停机清理往往需要将整个系统废水基本抽干才可进行,清理工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著减少沿途沉降,利于絮凝处理长期持续进行,且能耗较低,沉降分离效果好的磁絮凝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磁絮凝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两依次设置的混凝反应池,相邻两所述混凝反应池的池底之间连通设置,末端的所述混凝反应池的池底连接有沉降池;各所述混凝反应池的池底呈沿水流方向逐渐降低的斜坡设置,各所述混凝反应池内分别设有混凝搅拌装置,所述混凝搅拌装置的搅拌速度沿水流方向逐渐降低设置;首端的所述混凝反应池处设有药剂投放装置。
[000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各所述混凝反应池的池底的坡度沿水流方向逐渐减小设置。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沉降池上设有位于侧壁上的沉降进水口、位于侧壁并高于所述沉降进水口的清水出口、以及位于池底的污泥出口,所述沉降进水口与末端的所述混凝反应池的池底连通设置;所述沉降池的中部设有竖向设置、且顶端高于所述清水出口的溢流筒,所述溢流筒与所述沉降池之间设有溢流间隔环台,所述溢流间隔环台低于所述清水出口、并高于所述沉降进水口设置。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溢流筒内侧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若干缓流板,两侧的所述缓流板由下向上依次交错布置。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流板倾斜设置。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首端的所述混凝反应池连接有预混池,所述预混池的侧壁
上设有废水进水口、以及与所述废水进水口相对设置的预混溢水口,所述预混溢水口与首端的所述混凝反应池连接设置;所述预混池内位于所述废水进水口和所述预混溢水口之间设有预混隔板,所述预混隔板的底部设有预混连通口,所述预混池内位于所述预混隔板靠近所述废水进水口的一侧设有预混搅拌装置。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沉降池的污泥出口管路连接有泥浆泵,所述泥浆泵的输出口管路连接有高速剪切混合器和磁鼓分离器,所述磁鼓分离器的磁粉出口管路连接所述药剂投放装置设置。
[00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磁絮凝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两依次设置的混凝反应池,相邻两所述混凝反应池的池底之间连通设置,末端的所述混凝反应池的池底连接有沉降池;各所述混凝反应池的池底呈沿水流方向逐渐降低的斜坡设置,各所述混凝反应池内分别设有混凝搅拌装置,所述混凝搅拌装置的搅拌速度沿水流方向逐渐降低设置;首端的所述混凝反应池处设有药剂投放装置。本技术设置多个所述混凝反应池,使得磁种、混凝剂等能与废水中污染物充分结合为絮状的磁性复合体,各所述混凝反应池的池底的斜坡设置,使得斜坡位置的磁絮团更容易跟随水流进行运动,直至进入沉降池进行沉降分离,此可显著减少沿途沉降,利于絮凝处理长期持续进行。本技术混凝反应池处搅拌速度依次降低,水体流动主要依靠水体自重,所述沉降池处不产生剧烈的水流,磁絮团可自然沉降,整体能耗较低,沉降分离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3]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0015]图中:1

混凝反应池;2

沉降池;21

沉降进水口;22

清水出口;23

污泥出口;24

溢流筒;25

缓流板;26

溢流间隔环台;3

混凝搅拌装置;4

药剂投放装置;5

泥浆泵;6

高速剪切混合器;7

磁鼓分离器;8

预混池;81

废水进水口;82

预混溢水口;83

预混隔板;84

预混连通口;85

预混搅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17]如图1所示,磁絮凝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两依次设置的混凝反应池1,本实施例以两个进行示意。相邻两所述混凝反应池1的池底之间连通设置,由此池底的水流流动能形成较好的连续性和平滑性,水流阻滞不明显,利于减少积垢产生。
[0018]末端的所述混凝反应池1的池底连接有沉降池2,常规地,所述沉降池2上设有位于侧壁上的沉降进水口21、位于侧壁并高于所述沉降进水口21的清水出口22、以及位于池底的污泥出口23,所述沉降进水口21与末端的所述混凝反应池1的池底连通设置。所述沉降池
2的污泥出口23管路连接有泥浆泵5,以将沉降出的污泥进行输出。
[0019]优选地,所述沉降池2的中部设有竖向设置、且顶端高于所述清水出口22的溢流筒24,所述溢流筒24与所述沉降池2之间设有溢流间隔环台26,所述溢流间隔环台26将所述溢流筒24与所述沉降池2之间的环形空间的上下两侧分隔开。所述溢流间隔环台26低于所述清水出口22、并高于所述沉降进水口21设置。由此从所述沉降进水口21进入的废水,需绕所述溢流筒24的底端、并顺所述溢流筒24的内腔向上,才能完成水体输出,此曲折及向上流动路线,会使水流明显趋缓,比重较大的磁絮团会发生明显的沉降,沉降分离效果好。而溢流出的清水则在所述溢流间隔环台26处由所述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磁絮凝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依次设置的混凝反应池,相邻两所述混凝反应池的池底之间连通设置,末端的所述混凝反应池的池底连接有沉降池;各所述混凝反应池的池底呈沿水流方向逐渐降低的斜坡设置,各所述混凝反应池内分别设有混凝搅拌装置,所述混凝搅拌装置的搅拌速度沿水流方向逐渐降低设置;首端的所述混凝反应池处设有药剂投放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絮凝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混凝反应池的池底的坡度沿水流方向逐渐减小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絮凝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池上设有位于侧壁上的沉降进水口、位于侧壁并高于所述沉降进水口的清水出口、以及位于池底的污泥出口,所述沉降进水口与末端的所述混凝反应池的池底连通设置;所述沉降池的中部设有竖向设置、且顶端高于所述清水出口的溢流筒,所述溢流筒与所述沉降池之间设有溢流间隔环台,所述溢流间隔环台低于所述清水出口、并高于所述沉降进水口设置。4.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冬冬张维喜王馨冉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龙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