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项丽娜专利>正文

一种防输液器脱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1045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输液器脱落装置,包括输液瓶和输液器,输液器包括插瓶针和设置于插瓶针下端的手持部,插瓶针插入输液瓶内;输液瓶的瓶口处可拆卸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固定环,手持部可拆卸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弧形固定圈,固定环与弧形固定圈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固定环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弧形固定圈固定连接,固定环上还铰接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抵靠设置于连接杆上,并用于调节固定环与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度数;本技术方案通过固定环、弧形固定圈和连接杆的共同作用,能够很好的防止输液器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挪动等原因而发生插瓶针从输液瓶瓶口处脱落现象的发生,同时便于操作,有利于较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负担。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输液器脱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输液器
,特别地,涉及一种防输液器脱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输液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耗材,经过无菌处理,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的通道,用于静脉输液。
[0003]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输器都是由瓶塞穿刺器直接插入输液瓶中,然后使输液瓶内的药液通过输液软管对病人进行输液;由于瓶塞穿刺器与输液瓶之间的连接是直接靠两者的摩擦力进行固定,在进行输液时,病人翻身或者移动,尤其是儿童患者在输液时易乱动,会导致瓶塞穿刺器与输液瓶瓶口之间脱离,甚至导致瓶塞穿刺器脱落而造成污染,被污染后的输液器即需要更换,会造成浪费。有时甚至因等待更换输液器时间过久,导致静脉留置针堵塞,需拔除重新扎针,给患者带来痛苦,导致患者满意度下降。
[0004]公众号为CN215351245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公开了一种输液器防掉装置,包括输液瓶和输液器,所述输液瓶吊在支架上,输液器的上端针头插入输液瓶内,输液器上设置有滴壶,滴壶的两端与连接软管之间通过硬管连接,所述输液瓶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夹紧输液瓶的第一夹持机构,位于滴壶上端的硬管两侧设置有用于夹紧硬管的第二夹持机构,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机构,第一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有半圆环,两个半圆环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条、螺杆、活动条和调节螺母。
[0005]虽然上述技术方案的输液器防掉装置可以有效的避免输液器被扯落,提高使用安全性;但是该输液器防掉装置需要先将输液瓶挂在支架上后,通过两个半圆环相对放置在输液瓶的外侧面,然后再通过螺栓对半圆环进行锁紧,使得两个半圆环对输液瓶进行夹持固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在给患者输液时还需要随身携带工具来对螺栓进行拧紧,在实际运用中不太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输液器脱落装置,其能够有效防止插瓶针与输液瓶的瓶口脱离,并且操作便捷。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防输液器脱落装置,包括输液瓶和输液器,所述输液器包括插瓶针和设置于插瓶针下端的手持部,所述插瓶针插入输液瓶内;所述输液瓶的瓶口处可拆卸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固定环,所述手持部可拆卸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弧形固定圈,所述固定环与弧形固定圈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固定环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弧形固定圈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上还铰接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抵靠设置于连接杆上,并用于调节固定环与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度数。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环、弧形固定圈之间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当给患者输液
时,先用固定环将输液瓶的瓶口处进行固定,然后在通过调节杆在连接杆上不同地方进行抵靠来调节固定环与连接杆之间的角度,使弧形固定圈将插瓶针下端的手持部进行固定,能够有效解决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患者的随意乱动而导致插瓶针掉落问题。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活动部的一端铰接,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与活动部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固定部与输液瓶的瓶口处连接,然后在将活动部与固定部连接,实现固定部与活动部的合并封圈,将输液瓶瓶口处固定于固定部和活动部所围成的圈内。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部远离铰接点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活动部活动设置于固定槽内,所述固定槽朝向活动部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所述活动部朝向固定槽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通孔,通过所述连接柱设置于不同的通孔内对固定环直径进行调节。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柱设置于通孔内时,固定部和活动部围成一个封闭的圈用于将输液瓶瓶口固定,但是由于输液瓶的大小不同,输液瓶的瓶口处大小不同,所以若干通孔的设置可以便于固定环根据不同输液瓶的瓶口大小来调节固定环的半径,使固定环能够很好的将输液瓶瓶口处进行固定。
[0014]优选的,所述手持部的外侧间隔设置有若干卡槽,所述弧形固定圈朝向手持部一侧间隔设置有若干卡块,所述卡块卡合设置于卡槽内。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块与卡槽的配合使用,能够便于将弧形固定圈与手持部进行快速固定和拆卸,能够缩短医护人员在将输液瓶与插瓶针进行固定时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0016]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弧形固定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杆的一端连接,且连接处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二杆的另一端与固定环铰接。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输液瓶的瓶口处半径大于插瓶针的手持部半径,所以连接杆的第一杆与第二杆之间夹角呈钝角设置,可以有效防止在固定环和弧形固定圈连接时输液瓶的瓶口对连接杆的干扰。
[0018]优选的,所述第二杆朝向固定环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调节杆远离铰接点的一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移设置于滑槽上。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杆在第二杆上的滑移,能够改变第二杆与固定环之间的角度,当需要更换新的输液瓶时,将弧形固定圈从手持部解开,然后通过滑块在滑槽上的滑移,能够改变连接杆与固定环之间的角度,也即改变户型固定圈与插瓶针之间的距离,而调节杆可以对改变的距离起到暂时的固定作用,以便于医护人员将插瓶针插入到新的输液瓶内,然后再将插瓶针的手持部进行固定。
[0020]优选的,所述第二杆朝向固定环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限位槽,所述调节杆远离铰接点的一端活动设置于限位槽内。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调节杆放置在不同的限位槽内,来对连接杆和固定环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以便于在更换输液瓶时,医护人员便于将插瓶针插入到输液瓶的瓶口处,并将弧形固定圈固定在手持部上。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输液瓶与插瓶针的常规状态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
[0024]图3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
[0025]图4为固定环等结构示意图1;
[0026]图5为固定环等结构示意图2;
[0027]图6为弧形固定圈安装前或拆卸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1、输液瓶;2、输液器;21、插瓶针;22、手持部;221、卡槽;3、固定环;31、固定部;311、固定槽;312、连接柱;32、活动部;321、通孔;4、弧形固定圈;41、卡块;5、连接杆;51、第一杆;52、第二杆;521、滑槽;522、限位槽;6、调节杆。
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31]参照图1,一种防输液器2脱落装置,包括输液瓶1和输液器2,输液器2包括插瓶针21和设置于插瓶针21下端的手持部22,插瓶针21插入输液瓶1内。医护人员手持在手持部22上,然后将插瓶针21插入到输液瓶1的瓶口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输液器脱落装置,包括输液瓶(1)和输液器(2),所述输液器(2)包括插瓶针(21)和设置于插瓶针(21)下端的手持部(22),所述插瓶针(21)插入输液瓶(1)内;其特征是:所述输液瓶(1)的瓶口处可拆卸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固定环(3),所述手持部(22)可拆卸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弧形固定圈(4),所述固定环(3)与弧形固定圈(4)之间设置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一端与固定环(3)铰接,所述连接杆(5)的另一端与弧形固定圈(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3)上还铰接设置有调节杆(6),所述调节杆(6)抵靠设置于连接杆(5)上,并用于调节固定环(3)与连接杆(5)之间的夹角度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输液器脱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环(3)包括固定部(31)和活动部(32),所述固定部(31)的一端与活动部(32)的一端铰接,所述固定部(31)的另一端与活动部(32)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输液器脱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部(31)远离铰接点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槽(311),所述活动部(32)活动设置于固定槽(311)内,所述固定槽(311)朝向活动部(3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312),所述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项丽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