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华林专利>正文

爬楼装置用爬楼轨道、传动机构、载人机构及爬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088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爬楼装置用爬楼轨道、传动机构、载人机构及爬楼装置,其中,爬楼轨道包含两条平行相对且用于安装在楼梯底面左右两侧边沿处的滑行轨道,每条滑行轨道均包含一个斜直轨道段、两个平直轨道段及两个分支轨道;传动机构包含分设在两条滑行轨道中的两个传动组件及与两个传动组件相连的驱动组件;载人机构包含支承在两条滑行轨道上并与两个传动组件相连的前轴、支承在两条滑行轨道上的后轴、支承在前轴及后轴上的移动方框以及吊挂在移动方框下部的载人平台;爬楼装置包含上述爬楼轨道、传动机构及载人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有:既可以作斜面直线运动,又可以作平面直线运动;可以将住户直接送到家门口;上下楼时间更短,更安全。更安全。更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爬楼装置用爬楼轨道、传动机构、载人机构及爬楼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爬楼装置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爬楼装置用爬楼轨道、传动机构、载人机构及爬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爬楼装置主要包括有腿足式、轮组式、轨道式、履带式等几种方式。以上这几种方式的爬楼装置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中,腿足式爬楼装置的缺点是在攀爬过程中装置晃动倾斜较大,危险系数高;轮组式爬楼装置的缺点是对台阶具有严格的尺寸要求,很难实现大面积推广;轨道式爬楼装置的缺点是需要对现有楼梯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工程巨大;履带式爬楼装置侧缺点是履带易损且与台阶面接触存在打滑现象。另外,上述几种爬楼装置的价格通常较高,不适用大规模推广。
[0003]为了克服以上几种爬楼装置所存在的不足,本申请人先后于2022年3月21和2022年4月6日提出了两种爬楼装置的技术方案,即CN216945755U和CN217376926U。虽然本申请人提出的这两种方案都能在一定程度很好的克服上述几种方式的爬楼装置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在随后的实际应用中,本申请人发现之前提出的两种爬楼装置都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0004](1)第一种爬楼装置(CN216945755U)的滑行轨道会占用休息平台面(含住户入户门所在的休息平台面和中间供行人转乘休息的休息平台面)一定空间,不利于在一些楼梯井比较狭窄的老旧小区适用,因为其需要占用住户入户门外的休息平台面的空间,会对住户入户门的开启造成阻碍;
[0005](2)第二种爬楼装置(CN217376926U)的移动踏板的载人台面距离休息平台面较高,大概有两个踏步台阶的高度,这对于一些腿脚不便的搭乘对象(例如:年迈的老年人或腿部有疾病的人员)或小孩来说,不太友好,不利于他们快速的站到移动踏板上;
[0006](3)上述两种爬楼装置中的移动踏板两侧均未增设护栏扶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7](4)上述两种爬楼装置中的移动踏板只能在楼梯的倾斜面(即踏步段)上作斜面直线运动,不能在楼梯的平直面(即休息平台段)上作平面直线运动,上行时只能将搭乘对象运送至楼梯上端的第一节踏步格处,不能直接将搭乘对象运送至住户入户门口处(即住户入户门口所在的休息平台面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爬楼装置用爬楼轨道、传动机构、载人机构及爬楼装置;其中,爬楼轨道既不会占用休息平台的空间,影响入户门开启,又能方便载人机构在其上作斜面直线运动和平面直线运动;载人机构既能利于各类人员搭乘且安全性更高,又可以沿着楼梯的倾斜面(即踏步段)作斜面直线运动和沿楼梯的平直面(即休息平台段)作平面直线运动,能方便将搭乘对象直接运送至住户入户门口处;
爬楼装置可以大大提高搭乘对象上下楼的效率,从而大大缩短搭乘对象上下楼的时间。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爬楼装置用爬楼轨道,所述爬楼轨道包含两条平行相对且用于安装在楼梯底面左右两侧边沿处的滑行轨道,在所述两条平行相对的滑行轨道相对的一侧均分别开设滑行口,其中,每条所述滑行轨道均包含第一平直轨道段、第二平直轨道段及斜直轨道段,所述第一平直轨道段与第二平直轨道段分别衔接在所述斜直轨道段的两端,在所述第一平直轨道段与所述斜直轨道段相衔接一端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分支轨道,在所述第二平直轨道段与所述斜直轨道段相衔接一端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分支轨道,且第一分支轨道及第二分支轨道均与所述斜直轨道段相连通。
[0011]进一步地,在上述爬楼轨道方案中,在用于安装在楼梯底面左侧边沿处的滑行轨道中的第一平直轨道段与斜直轨道段相衔接部位的顶面中线靠左侧开设有第一上开口槽,底面中线靠外侧开设有第一下开口槽;在用于安装在楼梯底面左侧边沿处的滑行轨道中的第二平直轨道段与斜直轨道段相衔接部位的顶面中线靠左侧开设有第二上开口槽,底面中线靠外侧开设有第二下开口槽;
[0012]在用于安装在楼梯底面右侧边沿处的滑行轨道中的第一平直轨道段与斜直轨道段相衔接部位的顶面中线靠右侧开设有第一上开口槽,底面中线靠外侧开设有第一下开口槽;在用于安装在楼梯底面右侧边沿处的滑行轨道中的第二平直轨道段与斜直轨道段相衔接部位的顶面中线靠右外侧开设有第二上开口槽,底面中线靠外侧开设有第二下开口槽。
[0013]进一步地,在上述爬楼轨道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一上开口槽中设置有第一上托条,在所述第一下开口槽中设置有第一下托条;在所述第二上开口槽中设置有第二上托条,在所述第二下开口槽中设置有第二下托条。
[0014]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爬楼装置用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含两个平行相对且分设在上述爬楼轨道中的两条平行相对的滑行轨道中的传动组件以及一个与所述两个传动组件相连的第一驱动组件或第二驱动组件;
[0015]其中,每个传动组件均包含一个主动链轮、一个从动链轮及一个链条,且每个传动组件中的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分设在与之对应的一条滑行轨道的两端,并通过链条连接在一起;
[0016]或者,每个传动组件均包含一个主动同步轮、一个从动同步轮及一个同步带,且每个传动组件中的主动同步轮与从动同步轮分设在与之对应的一条滑行轨道的两端,并通过同步带连接在一起;
[0017]或者,每个传动组件均包含一个主动钢轮、一个从动钢轮及一个钢丝绳,且每个传动组件中的主动钢轮与从动钢轮分设在与之对应的一条滑行轨道的两端,并通过钢丝绳连接在一起。
[0018]进一步地,在上述传动机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含一个第一动力轴及一个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动力轴的两端分别穿设在所述两条平行相对的滑行轨道设置有主动链轮或主动同步轮或主动钢轮的一端中,且第一动力轴其中一端还贯穿对应的滑行轨道并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在一起;
[0019]在所述第一动力轴穿设在两条平行相对的滑行轨道中的两端上均还分别固定着两个所述传动组件中的主动链轮或主动同步轮或主动钢轮;两个所述传动组件中的从动链
轮或从动同步轮或从动钢轮均分别通过短轴滚动支承在两条平行相对的滑行轨道远离主动链轮或主动同步轮或主动钢轮的一端。
[0020]进一步地,在上述传动机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含一个第二动力轴、一个第二驱动电机及两个主轴,所述第二动力轴的两端分别穿设在所述两条平行相对的滑行轨道设置有主动链轮或主动同步轮或主动钢轮的一端中,所述两个主轴分设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两端,并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联轴器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两个主轴与相邻的两个爬楼装置中的第二动力轴传动连接在一起;
[0021]其中,在每个第二动力轴中部均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及第一传动链轮;在每个主轴远离第二驱动电机一端均设置有第一电磁离合器、第二电磁离合器、第二传动齿轮及第二传动链轮;
[0022]其中,每个主轴上的第一电磁离合器与第二传动齿轮相连,第二传动齿轮与对应的第二动力轴上的第一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楼装置用爬楼轨道,其特征在于:包含两条平行相对且用于安装在楼梯(6)底面左右两侧边沿处的滑行轨道(1),在所述两条平行相对的滑行轨道(1)相对的一侧均分别开设滑行口(110);其中,每条所述滑行轨道(1)均包含第一平直轨道段(101)、第二平直轨道段(102)及斜直轨道段(103),所述第一平直轨道段(101)与第二平直轨道段(102)分别衔接在所述斜直轨道段(103)的两端,在所述第一平直轨道段(101)与所述斜直轨道段(103)相衔接一端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分支轨道(104),在所述第二平直轨道段(102)与所述斜直轨道段(103)相衔接一端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分支轨道(105),且第一分支轨道(104)及第二分支轨道(105)均与所述斜直轨道段(103)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楼装置用爬楼轨道,其特征在于:在用于安装在楼梯(6)底面左侧边沿处的滑行轨道(1)中的第一平直轨道段(101)与斜直轨道段(103)相衔接部位的顶面中线靠左侧开设有第一上开口槽(106),底面中线靠外侧开设有第一下开口槽(107);在用于安装在楼梯(6)底面左侧边沿处的滑行轨道(1)中的第二平直轨道段(102)与斜直轨道段(103)相衔接部位的顶面中线靠左侧开设有第二上开口槽(108),底面中线靠外侧开设有第二下开口槽(109);在用于安装在楼梯(6)底面右侧边沿处的滑行轨道(1)中的第一平直轨道段(101)与斜直轨道段(103)相衔接部位的顶面中线靠右侧开设有第一上开口槽(106),底面中线靠外侧开设有第一下开口槽(107);在用于安装在楼梯(6)底面右侧边沿处的滑行轨道(1)中的第二平直轨道段(102)与斜直轨道段(103)相衔接部位的顶面中线靠右外侧开设有第二上开口槽(108),底面中线靠外侧开设有第二下开口槽(10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爬楼装置用爬楼轨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上开口槽(106)中设置有第一上托条(111),在所述第一下开口槽(107)中设置有第一下托条(112);在所述第二上开口槽(108)中设置有第二上托条(113),在所述第二下开口槽(109)中设置有第二下托条(114)。4.一种爬楼装置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两个平行相对且分设在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爬楼轨道中的两条平行相对的滑行轨道(1)中的传动组件(2)以及一个与所述两个传动组件(2)相连的第一驱动组件(3)或第二驱动组件(4);其中,每个传动组件(2)均包含一个主动链轮(201)、一个从动链轮(202)及一个链条(203),且每个传动组件(2)中的主动链轮(201)与从动链轮(202)分设在与之对应的一条滑行轨道(1)的两端,并通过链条(203)连接在一起;或者,每个传动组件(2)均包含一个主动同步轮、一个从动同步轮及一个同步带,且每个传动组件(2)中的主动同步轮与从动同步轮分设在与之对应的一条滑行轨道(1)的两端,并通过同步带连接在一起;或者,每个传动组件(2)均包含一个主动钢轮、一个从动钢轮及一个钢丝绳,且每个传动组件(2)中的主动钢轮与从动钢轮分设在与之对应的一条滑行轨道(1)的两端,并通过钢丝绳连接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爬楼装置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包
含一个第一动力轴(301)及一个第一驱动电机(302),所述第一动力轴(301)的两端分别穿设在所述两条平行相对的滑行轨道(1)设置有主动链轮(201)或主动同步轮或主动钢轮的一端中,且第一动力轴(301)其中一端还贯穿对应的滑行轨道(1)并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02)通过第一联轴器(303)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第一动力轴(301)穿设在两条平行相对的滑行轨道(1)中的两端上均还分别固定着两个所述传动组件(2)中的主动链轮(201)或主动同步轮或主动钢轮;两个所述传动组件(2)中的从动链轮(202)或从动同步轮或从动钢轮均分别通过短轴(204)滚动支承在两条平行相对的滑行轨道(1)远离主动链轮(201)或主动同步轮或主动钢轮的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爬楼装置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包含一个第二动力轴(401)、一个第二驱动电机(402)及两个主轴(403),所述第二动力轴(401)的两端分别穿设在所述两条平行相对的滑行轨道(1)设置有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华林蔡伊侯亚南蔡华锋蔡山涛陈亮蔡华明杨书淦
申请(专利权)人:蔡华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