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重型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0847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尘重型铰链,包括组成四连杆结构的底板、支撑臂、短臂和长臂,所述底板包括板状的底板本体,所述底板本体的前部设有加强前挡盖,所述底板本体的后部设有加强后挡盖;所述短臂的前端转动连接在加强前挡盖和底板本体之间,所述短臂的后端转动连接在支撑臂上;所述长臂的后端转动连接在加强后挡盖和底板本体之间,所述长臂的前端转动连接在支撑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承重能力强且能防尘的优点。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尘重型铰链


[0001]本技术涉及门窗铰链
,尤其涉及一种防尘重型铰链。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的铰链,底板处通常设有开口向上的槽口,容易堆积灰尘,时间长了铰链容易损坏。
[0003]常规的防尘铰链,如CN 210714242 U公开的那样,其短臂和长臂通常直接通过铆钉铰接在板状的底板或滑块上,受力点集中在铰接位置,铰接位置最容易损坏,这样的结构并不利于承重,会降低铰链的承重能力。
[0004]本技术就是基于这种情况做出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承重能力强且能防尘的门窗铰链。
[0006]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尘重型铰链,包括组成四连杆结构的底板、支撑臂、短臂和长臂,所述底板包括板状的底板本体,所述底板本体的前部设有加强前挡盖,所述底板本体的后部设有加强后挡盖;所述短臂的前端转动连接在加强前挡盖和底板本体之间,所述短臂的后端转动连接在支撑臂上;所述长臂的后端转动连接在加强后挡盖和底板本体之间,所述长臂的前端转动连接在支撑臂上。
[0008]为了进一步解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尘重型铰链中,所述加强前挡盖、加强后挡盖均和底板本体一体成型。
[0009]为了进一步解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尘重型铰链中,所述加强前挡盖、加强后挡盖均由底板本体左侧边弯折而成。
[0010]为了进一步解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尘重型铰链中,所述加强前挡盖处设有从上往下依次贯穿加强前挡盖、底板本体的第一铰接孔,所述短臂的前端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第一铰接铆钉;所述加强后挡盖处设有从上往下依次贯穿加强后挡盖、底板本体的第三铰接孔,所述长臂的后端设有第四铰接孔,所述第三铰接孔和第四铰接孔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第二铰接铆钉。
[0011]为了进一步解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尘重型铰链中,所述底板本体的中部和长臂的中部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加强臂,所述底板本体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所述滑块和底板本体之间通过导轨式滑动副滑动连接,所述加强臂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滑块上,所述加强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长臂的中部。
[0012]为了进一步解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尘重型铰链中,所述导轨式滑动副包括设在底板本体左侧边的第一折边、以及设在滑块左侧边
的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围成轨道槽,且所述第二折边和轨道槽相互配合。
[0013]为了进一步解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尘重型铰链中,所述滑块上设有能调整滑块和底板本体之间压力的调节装置。
[0014]为了进一步解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尘重型铰链中,所述滑块为塑胶件;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在滑块上且开口朝上的螺纹盲孔,所述螺纹盲孔中设有顶丝;所述顶丝能将螺纹盲孔的底部向下顶压而凸起。
[0015]为了进一步解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尘重型铰链中,所述滑块上设有用于避让加强臂端部毛刺的避让槽,且所述避让槽围绕加强臂和滑块的转动中心布置。
[0016]为了进一步解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尘重型铰链中,所述短臂和底板本体之间设有第一垫板,所述长臂和底板本体之间设有第二垫板。
[0017]为了进一步解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尘重型铰链中,所述第一垫板上设有若干位于短臂处的储油孔。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优点:
[0019]1、本技术中,底板本体通过折边工艺形成加强前挡盖和加强后挡盖,加强前挡盖和底板本体共同包夹住短臂前部,分担短臂和底板本体的铰接点受到的力;加强后挡盖和底板本体共同包夹住长臂后部,分担长臂和底板本体的铰接点受到的力;这样可以避免应力集中,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整个铰链的承重能力。
[0020]2、本技术中,由于底板本体是板状的,且滑块和底板本体之间是通过侧边滑动连接方式连接,底板本体无需开设朝上的槽口,因此不容易堆积灰尘,具有良好的防尘性能。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0022]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爆炸图;
[0024]图3是滑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前视图;
[0026]图5是图4中A

A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8]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防尘重型铰链,包括组成四连杆结构的底板1、支撑臂2、短臂3和长臂4。底板1安装在门框或窗框上,支撑臂2安装在门扇或窗扇上。门扇或窗扇的重力直接作用于支撑臂2上,支撑臂2再将作用力传递至短臂3和长臂4上,短臂3和长臂4分别将作用力传递到底板1上,最后底板1将作用力传递到门框或窗框上。
[0029]更具体的,所述底板1包括板状的底板本体11,所述底板本体11的前部设有加强前
挡盖12,所述底板本体11的后部设有加强后挡盖13。进一步的,如图1、图2所示,所述加强前挡盖12、加强后挡盖13均和底板本体11一体成型,均由底板本体11侧边弯折而成,即底板本体11通过折边工艺形成加强前挡盖12和加强后挡盖13。
[0030]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底板本体11是板状的,无需开设朝上的槽口,因此不容易堆积灰尘,具有良好的防尘性能,有利于延长铰链的使用寿命。
[0031]更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所述短臂3的前端转动连接(此处转动连接方式优选为铰接)在加强前挡盖12和底板本体11之间,所述短臂3的后端转动连接(此处转动连接方式优选为铰接)在支撑臂2上。
[0032]更具体的,所述加强前挡盖12处设有从上往下依次贯穿加强前挡盖12、底板本体11的第一铰接孔121,所述短臂3的前端设有第二铰接孔31,所述第一铰接孔121和第二铰接孔31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第一铰接铆钉32;所述加强后挡盖13处设有从上往下依次贯穿加强后挡盖13、底板本体11的第三铰接孔131,所述长臂4的后端设有第四铰接孔41,所述第三铰接孔131和第四铰接孔41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第二铰接铆钉42。
[0033]因此,所述加强前挡盖12实际上挡在短臂3前部的上方,加强前挡盖12和底板本体11共同包夹住短臂3前部。短臂3后部受力时,所述加强前挡盖12会从上面压住短臂3前部,短臂3前部的受力点不止短臂3和底板本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重型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组成四连杆结构的底板(1)、支撑臂(2)、短臂(3)和长臂(4),所述底板(1)包括板状的底板本体(11),所述底板本体(11)的前部设有加强前挡盖(12),所述底板本体(11)的后部设有加强后挡盖(13);所述短臂(3)的前端转动连接在加强前挡盖(12)和底板本体(11)之间,所述短臂(3)的后端转动连接在支撑臂(2)上;所述长臂(4)的后端转动连接在加强后挡盖(13)和底板本体(11)之间,所述长臂(4)的前端转动连接在支撑臂(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重型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前挡盖(12)、加强后挡盖(13)均和底板本体(11)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尘重型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前挡盖(12)、加强后挡盖(13)均由底板本体(11)左侧边弯折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尘重型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前挡盖(12)处设有从上往下依次贯穿加强前挡盖(12)、底板本体(11)的第一铰接孔(121),所述短臂(3)的前端设有第二铰接孔(31),所述第一铰接孔(121)和第二铰接孔(31)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第一铰接铆钉(32);所述加强后挡盖(13)处设有从上往下依次贯穿加强后挡盖(13)、底板本体(11)的第三铰接孔(131),所述长臂(4)的后端设有第四铰接孔(41),所述第三铰接孔(131)和第四铰接孔(41)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第二铰接铆钉(42)。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祥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晨佳祥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