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079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静脉穿刺针,包括中空的穿刺针本体;所述穿刺针本体后端固定在滑块上;还包括探针,所述探针包括针体以及设置在针体尾端的握柄;所述握柄与针体交界处设置有挡台;所述滑块内设置有与穿刺针本体同轴的胶芯,所述探针可从筒体后端贯穿胶芯后延伸进穿刺针本体内;当滑块运动到筒体前端的最大行程处,且探针挡台与筒体尾端接触时,穿刺针本体前端正好与探针前端齐平。先通过探针进针,在找准静脉后将滑块推进至筒体最前端让穿刺针本体与探针前端齐平,使得穿刺针本体不仅穿刺的方向与探针一致,穿刺的深度也和探针一致。致。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静脉穿刺针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深静脉穿刺针。

技术介绍

[0002]病人在麻醉后需要对其生理指标进行监测以避免意外发生。其中,中心静脉压就是一个需要监测重要指标,用于评估循环生理参数以及体液多寡。其具体操作是对锁骨下静脉进行穿刺。
[0003]临床上常用一字型的直针作为穿刺针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并且由于深静脉穿刺针比较粗大,一旦误伤会造成较大的创口,因此临床上会使用较细的穿刺针试探到静脉位置后,在换用深静脉穿刺针。但其操作较为繁琐,并且换针后位置会有偏差,仍然有误伤的可能性。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专利技术了一种改良的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针专利号ZL201922488283.X,利用探针刺探静脉位置后,再进行穿刺针的穿刺。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穿刺针虽然可以根据探针的行进路径方向进行穿刺,但穿刺深度仍然需要操作者自行掌握,因此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深静脉穿刺针,不仅可以让穿刺针与探针按同样的路径方向行进,还能让穿刺针与探针穿刺的深度也一致。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深静脉穿刺针,包括中空的穿刺针本体;所述穿刺针本体后端固定在滑块上;还包括筒体,所述滑块可沿筒体轴向运动;还包括探针,所述探针包括针体以及设置在针体尾端的握柄;所述握柄与针体交界处设置有挡台,所述挡台与筒体尾端配合对探针进行限位;所述滑块内设置有与穿刺针本体同轴的胶芯,所述探针可从筒体后端贯穿胶芯后延伸进穿刺针本体内;当滑块运动到筒体前端的最大行程处,且探针挡台与筒体尾端接触时,穿刺针本体前端正好与探针前端齐平;所述筒体侧壁上开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长孔,旁通管一端与穿刺针本体侧壁连通,另一端利用所述长孔延伸出筒体。
[0007]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用于驱动滑块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筒体同轴设置的螺杆以及用于驱动螺杆旋转的旋钮;所述螺杆上套有与螺杆螺纹配合的螺母,使得当螺杆旋转时螺母可沿螺杆轴向运动;所述螺母与滑块之间设置有联动杆;所述螺杆为中空。
[0008]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螺母上设置有防转凸台,所述筒体内部上开有与防转凸台配合的长槽。
[0009]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螺杆前端与支撑板之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联动杆贯穿支撑板。
[0010]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筒体上安装有针柄。
[0011]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穿刺针和探针前端均为尖端。
[0012]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深静脉穿刺针,可以先通过探针进针,在找准静脉后将滑块推进至筒体最前端让穿刺针本体与探针前端齐平,使得穿刺针本体不仅穿刺的方向与探针一致,穿刺的深度也和探针一致,相对于现有技术,进一步保证了穿刺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探针进针时的示意图。
[0014]图2为穿刺针进针时的示意图。
[0015]图中标记:1穿刺针本体、2滑块、3探针、4胶芯、5筒体、6长孔、7旁通管、8针柄、31针体、32挡台、33握柄、101螺杆、102旋钮
[0016]103螺母、104联动杆、105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现有技术ZL201922488283.X一种改良的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针中,穿刺针本体和探针之间是没有尖端对齐机制的,这样使得即使通过探针先行穿刺,然后再驱动穿刺针进针,也只能让穿刺针沿着探针的行进路线进行穿刺,而探针穿刺的深度无法传递给穿刺针。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有可能穿刺针穿刺得过深从而对人体组织造成伤害。
[0019]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深静脉穿刺针,包括中空的穿刺针本体1;所述穿刺针本体1后端固定在滑块2上;还包括筒体5,所述滑块2可沿筒体5轴向运动;还包括探针3,所述探针3包括针体31以及设置在针体31尾端的握柄33;所述握柄33与针体31交界处设置有挡台32,所述挡台32与筒体5尾端配合对探针3进行限位;所述滑块2内设置有与穿刺针本体1同轴的胶芯4,所述探针3可从筒体5后端贯穿胶芯4后延伸进穿刺针本体1内;当滑块2运动到筒体5前端的最大行程处,且探针3挡台32与筒体5尾端接触时,穿刺针本体1前端正好与探针3前端齐平;所述筒体5侧壁上开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长孔6,旁通管7一端与穿刺针本体1侧壁连通,另一端利用所述长孔6延伸出筒体5。连通管7用于与注射器等装置连接,长孔6使得连通管7与筒体5不发生干涉。
[0020]在使用探针3穿刺的时候,将滑块2置于筒体5后端,探针3贯穿滑块2内的胶芯4延伸进穿刺针本体1内,并从其前端穿出。此时可以利用探针3穿出穿刺针本体1的部分进行试探性的穿刺,用以找到静脉。在探针3找到静脉后,通过驱动滑块2带动穿刺针本体1进针,由于当滑块2在筒体5内前端的最大行程处时,穿刺针本体1前端正好与探针3前端齐平,因此穿刺针本体1进针的深度不会超过探针3。而只要将滑块2置于最大行程处时,穿刺针本体1进针深度就和探针3一致。这样就能确保穿刺针本体1的进针路线和进针深度都与探针3一致。
[0021]探针3尾部设置有挡台32,通过挡台32可以对探针3与筒体5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保证探针3与筒体5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
[0022]另外,现有技术中滑块的驱动采用的是齿轮和齿条配合的方式。尽管在使用中也
较为省力,并且同样可以精准控制,但外露的齿轮是通过拨动操作的,很容易误触从而让穿刺针随之前后运动。
[002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技术中还包括用于驱动滑块2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筒体5同轴设置的螺杆101以及用于驱动螺杆101旋转的旋钮102;所述螺杆101上套有与螺杆101螺纹配合的螺母103,使得当螺杆101旋转时螺母103可沿螺杆101轴向运动;所述螺母101与滑块之间设置有联动杆104;所述螺杆101为中空。通过旋动旋钮102的方式来驱动螺杆101旋转,螺杆101旋转的同时使得螺母103沿螺杆101前后运动从而带动与之联动的滑块2前后运动。旋动旋钮102的方式在运动方向上是绕穿刺针本体1行进的方向,而现有技术中拨动齿轮的方向是与穿刺针本体进行方向一致的,因此相比之下,现有技术中拨动齿轮的方式更容易被误触发。
[0024]螺杆101后端固定在旋钮102上,所述旋钮102卡接于筒体5的后端,使得旋钮102即能旋转又不会掉落。螺杆101为中空,便于探针3通过。为了避免螺母103转动,所述螺母103上设置有防转凸台,所述筒体5内部上开有与防转凸台配合的长槽。防转的方式多种多样的,如滑块采用方柱的形式,本技术中不做限制。
[0025]为了对螺杆103前端进行支撑,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体5内设置有支撑板105,所述螺杆103前端与支撑板105之间可转动地连接;当然为了不阻碍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穿刺针本体;所述穿刺针本体后端固定在滑块上;还包括筒体,所述滑块可沿筒体轴向运动;还包括探针,所述探针包括针体以及设置在针体尾端的握柄;所述握柄与针体交界处设置有挡台,所述挡台与筒体尾端配合对探针进行限位;所述滑块内设置有与穿刺针本体同轴的胶芯,所述探针可从筒体后端贯穿胶芯后延伸进穿刺针本体内;当滑块运动到筒体前端的最大行程处,且探针挡台与筒体尾端接触时,穿刺针本体前端正好与探针前端齐平;所述筒体侧壁上开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长孔,旁通管一端与穿刺针本体侧壁连通,另一端利用所述长孔延伸出筒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滑块运动的驱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永
申请(专利权)人: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