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清洁器及其簸箕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073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39
一种在表面上方可移动的真空清洁器包括抽吸源、抽吸端口、以及可移除地联接到抽吸端口的簸箕附件。簸箕附件包括壳体、真空端口和限定在壳体内的凹部。壳体包括顶壁和从顶壁延伸到底部边缘的多个壁,该底部边缘被配置为与表面接触。真空端口延伸穿过至少顶壁或多个壁中的一个,并且联接到抽吸端口。当底部边缘接触表面时,凹部与表面配合以形成抽吸通道,该抽吸通道具有抽吸入口,该抽吸入口形成在壳体的前部中并且与真空端口连通。壳体限定第一端和第二端。底部边缘包括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连续接触表面的密封材料。连续接触表面的密封材料。连续接触表面的密封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清洁器及其簸箕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真空清洁器及其辅助工具,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真空清洁器及其簸箕附件。

技术介绍

[0002]真空器通常包括叶轮单元,这些叶轮单元产生进入分离器的抽吸流体流,该分离器将抽吸碎屑与气流分离。真空器包括与叶轮单元处于流体连通的脏流体入口,以从工作表面引导脏流体且到分离器中。偶尔,脏流体入口由联接到分离器的软管提供。抽吸喷嘴附件或其他辅助工具经由软管可移除地附接到分离器,以延伸抽吸的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一个方面,本披露内容提供了一种真空辅助工具,该真空辅助工具可操作以在待清洁的表面上方可移动。真空清洁器包括抽吸源、与抽吸源处于流体连通的抽吸端口、以及可移除地联接到抽吸端口的簸箕附件。簸箕附件包括壳体、真空端口和凹部。壳体包括顶壁和从顶壁延伸到底部边缘的多个壁。底部边缘被配置为与表面接触。真空端口延伸穿过至少顶壁或多个壁中的一个,并且联接到抽吸端口。凹部被限定在壳体内。当底部边缘接触表面时,凹部被配置为与表面配合以形成抽吸通道,该抽吸通道具有与真空端口连通的抽吸入口。抽吸入口形成在壳体的前部中并且向前敞开。壳体在抽吸入口的一端处限定第一端,且在抽吸入口的相对端处限定第二端。底部边缘包括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连续接触表面的弹性密封材料。
[0004]在另一独立方面,本披露内容提供了一种与真空清洁器一起使用的簸箕附件,该真空清洁器被配置为对表面进行清洁。真空清洁器具有抽吸端口和用于产生通过抽吸端口的气流的抽吸源。簸箕附件包括壳体、真空端口和凹部。壳体包括顶壁和从顶壁延伸到底部边缘的多个壁。底部边缘被配置为与表面接触。真空端口延伸穿过至少顶壁或多个壁中的一个,并且被配置为可移除地联接到真空清洁器的抽吸端口。凹部被限定在壳体内。当底部边缘接触表面时,凹部被配置为与表面配合以形成抽吸通道,该抽吸通道具有与真空端口连通的抽吸入口。抽吸入口形成在壳体的前部中并且向前敞开。壳体在抽吸入口的一端处限定第一端,且在抽吸入口的相对端处限定第二端。底部边缘包括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连续接触表面的弹性密封材料。
[0005]在另一独立方面,本披露内容提供了一种与真空清洁器一起使用的簸箕附件,该真空清洁器被配置为对表面进行清洁。真空清洁器具有抽吸端口和用于产生通过抽吸端口的气流的抽吸源。簸箕附件包括壳体、真空端口和凹部。壳体包括顶壁、一对侧壁、以及从顶壁延伸到底部边缘的后壁。底部边缘被配置为与表面接触。真空端口延伸穿过顶壁,并且被配置为可移除地联接到抽吸端口。凹部由顶壁、一对侧壁和后壁限定。当底部边缘接触表面时,凹部被配置为与表面配合以形成与真空端口连通的抽吸通道。抽吸入口限定在壳体的前部中并且向前敞开。抽吸入口与真空端口处于流体连通,使得抽吸入口的前部中的区域
中的碎屑通过抽吸通道被抽吸到抽吸端口中。壳体在抽吸入口的一端处限定第一端,并且在抽吸入口的相对端处限定第二端。底部边缘包括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连续接触表面的弹性密封材料。抽吸入口沿着壳体的前部延伸至6英寸与20英寸之间的宽度。
[0006]通过考虑以下详细说明和附图,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07]图1展示了示例性真空清洁器。
[0008]图2是用于与真空清洁器(例如图1中所示的真空清洁器)一起使用的辅助工具的上部立体图。
[0009]图3是图2的辅助工具的下部立体图。
[0010]图4是图2的辅助工具的前视图。
[0011]图5是图2的辅助工具的截面视图。
[0012]图6展示了与真空清洁器一起使用的图2的辅助工具。
[0013]图7是用于与真空清洁器(例如图1中所示的真空清洁器)一起使用的辅助工具的上部立体图。
[0014]图8是图7的辅助工具的下部立体图。
[0015]图9是图7的辅助工具的前视图。
[0016]图10是处于第一位置的图7的辅助工具的截面视图。
[0017]图11是处于第二位置的图7的辅助工具的截面视图。
[0018]图12展示了与真空清洁器一起使用的图7的辅助工具。
[0019]在详细解释本技术的任何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应用不限于在以下描述中阐述的或在以下附图中展示的构造细节和部件布置。本技术能够具有其他实施例并且能够以各种方式来实践或执行。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图1展示了真空清洁器10,该真空清洁器被配置为联接到辅助工具。继续参考图1,真空清洁器10包括基部14和可选择性地从基部14移除的盖子18。真空清洁器10包括真空清洁器入口22、分离器26和清洁空气出口30。真空清洁器入口22设置在基部14上。分离器26可移除地(即,选择性地)联接到真空清洁器10的盖子18。分离器26与真空清洁器入口 22流体连通,并被配置为从清洁空气中分离碎屑(例如,固体碎屑和/或液体工作流体)。清洁空气出口30与真空清洁器入口22相对地与分离器 26处于流体连通,使得穿过分离器26的清洁空气通过清洁空气出口30排放到真空清洁器10的周围。在所展示的实施例中,所展示的真空清洁器 10是罐式湿式/干式真空清洁器,该真空清洁器可操作以清洁固体碎屑和/ 或液体工作流体。可选地,在基部14与盖子18之间提供密封件。真空清洁器10的其他布置也是可能的,比如直立式提取器、杆式或柱式真空器、或手持式真空器。
[0021]真空清洁器10包括马达42和联接到马达42的叶轮46。马达42和叶轮46被配置为产生抽吸以使流体移动通过流体流动路径FP。流体流动路径FP延伸穿过真空清洁器入口22、分离器26,并且从清洁空气出口30 延伸出来到真空清洁器10的周围。在所展示的实施例中,所展示的马达 42和叶轮46联接到盖子18。马达42和叶轮46的其他位置也是可能的。
[0022]马达42由电源50供电。电源50可以是电池包,该电池包选择性地联接到真空清洁器10。更具体地,电源50可以选择性地联接到盖子18。所展示的真空清洁器10进一步包括用户控制器54,该用户控制器联接到电源50和马达42,以选择性地将电力从电源50传输到马达42。当被用户控制器54激活时,电源50被配置为给马达42和叶轮46供电,以使流体沿着流体流动路径FP移动。在所展示的实施例中,用户控制器54设置在盖子18上。电源50和用户控制器54的其他布置或位置也是可能的。例如,一些实施例可以包括用于将真空清洁器10连接到主电网以用于接收交流电的电力线。
[0023]基部14包括至少一个轮子70。操作真空清洁器10的用户可以抓握真空清洁器10的一部分,以将真空清洁器10沿着表面S朝向表面S需要清洁的部分平移。所展示的实施例包括多个轮子70。轮子70可旋转地固定到基部14,使得轮子70被配置为沿着表面S滑动真空清洁器10。轮子70 中的一些可以是脚轮。除此以外,用户可以从表面S提升真空清洁器10,以将真空清洁器10移动到表面S需要清洁的部分。
[0024]真空清洁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清洁器,该真空清洁器被配置为可操作以在待清洁的表面上可移动,该真空清洁器包括:抽吸源;抽吸端口,该抽吸端口与该抽吸源处于流体连通;以及簸箕附件,该簸箕附件可移除地联接到该抽吸端口,该簸箕附件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顶壁和从该顶壁延伸到底部边缘的多个壁,该底部边缘被配置为接触该表面;真空端口,该真空端口延伸穿过至少该顶壁或该多个壁中的一个,该真空端口联接到该抽吸端口;以及凹部,该凹部限定在该壳体内,其中,当该底部边缘接触该表面时,该凹部被配置为与该表面配合以形成抽吸通道,该抽吸通道具有抽吸入口,该抽吸入口与该真空端口连通并且形成在该壳体的前部中并且向前敞开,其中,该壳体在该抽吸入口的一端处限定第一端、且在该抽吸入口的相对端处限定第二端,并且其中,该底部边缘包括在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连续接触该表面的弹性密封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清洁器,进一步包括碎屑收集器,该碎屑收集器与该真空端口和该抽吸源处于流体连通,其中,碎屑通过该抽吸入口被抽吸并且被传送到该碎屑收集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清洁器,其中,该抽吸源在该抽吸入口附近产生抽吸区域,其中,当碎屑进入该抽吸区域时,该碎屑通过该抽吸入口被抽吸到该碎屑收集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清洁器,其中,碎屑能够被清扫到该抽吸区域中。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清洁器,其中,该多个壁包括一对侧壁和后壁。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清洁器,其中,该抽吸入口延伸该壳体的整个宽度。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清洁器,其中,该抽吸入口沿该前部延伸到6英寸与20英寸之间的宽度。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清洁器,其中,该簸箕附件能够从该抽吸端口移除并且定位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
申请(专利权)人:创科无线普通合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