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063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该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包括混合釜、出料口、第一上料管、第二上料管、第三上料管、电机、第一分料盘、第一和第二出料管、主动粉碎件和连通杆。三个上料管相互嵌套。电机的主轴与第三上料管固定连接。第一出料管设置在第二上料管的末端。第二出料管设置在第三上料管的末端。主动粉碎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上料管外侧。连通杆设置在主动粉碎件上,在主动粉碎件的带动下运动,连通杆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杆配置成在连通杆运动至第一位置时,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一出料管对准使得第一出料管与第二上料管连通,并且通过第二通孔与第二出料管对准使得第二出料管与第三上料管连通。三上料管连通。三上料管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尤其是涉及一种矿区酸性土壤抑酸修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针对土壤的修复目前存在着较多的方法,不同性质的土壤会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而对于酸性的土壤,亦或是污染性较轻的土壤,使用酸性土壤抑制改良剂通常为更加经济有效的方式,常用的改良剂一般有石灰性物质(熟石灰、碳酸钙等)、有机物质、离子抗结剂等。而投加粉末状石灰质为主的薄层和厚层抓抑酸材料是更为常见的方式。
[0003]石灰性薄层和厚层状阻酸物质对土壤的改良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改变土壤固相中的阳离子构成,增加土壤阳离子的代换;2.改善土壤结构;3.增加土壤胶体的凝聚性,增强植物根表面对重金属离子的拮抗作用。由于土壤的状态不同,粉末状的石灰遇到干的土壤后,无法实现土壤对石灰粉的粘附,需要将土壤湿润后才能与石灰粉粘附。而对于湿的土壤,石灰粉接触后会直接粘附在外表面,在进行搅拌时,无法充分均匀。
[0004]在相关的酸性土壤改良装置中,有时会使用同一电机实现粉碎和混合作业。然而,在刚进行上料时,土壤首先要进行粉碎作业,这便意味着虽然进行了上料,但未粉碎的土壤不能及时的进入改良装置的壳体内;但此时石灰粉状抑酸材料与水已经被挥洒,却没有待处理的土壤的参与,从而带来了无法控制上料作业与混合作业同步进行的问题。这不仅造成了浪费,而且影响土壤修复效率。
[0005]另外,有的酸性土壤改良装置将电机设置在壳体内部,并且该酸性土壤改良装置中电机所驱动部件的重力均由电机承担。这会使得电机所承受的压力过大,容易影响装置运行的稳定性,且在此基础上,电机已损坏,且难以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控制上料作业与混合作业的同步进行的技术问题。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包括:
[0008]混合釜;和
[0009]出料口,出料口设置在混合釜底部中心处,
[0010]所述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还包括:
[0011]第一上料管、第二上料管和第三上料管,其中所述第一上料管、第二上料管和第三上料管相互嵌套,第一上料管固定设置在混合釜顶部,第二上料管和第三上料管固定连接;
[0012]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支架固定设置在混合釜底部,且电机的主轴与第三上料管固定连接;
[0013]第一分料盘,所述第一分料盘固定设置在第二上料管上;
[0014]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设置在第二上料管的末端并位于第一分料盘下方;
[0015]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二出料管设置在第三上料管的末端并位于第一出料管的下方;
[0016]主动粉碎件,所述主动粉碎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上料管外侧;和
[0017]连通杆,所述连通杆设置在主动粉碎件上,所述连通杆配置成在主动粉碎件的带动下进行运动,其中所述连通杆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连通杆配置成:
[0018]在连通杆运动至第一位置时,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一出料管对准使得第一出料管与第二上料管连通,并且通过第二通孔与第二出料管对准使得第二出料管与第三上料管连通。
[0019]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中的至少一个:
[0020](1)本专利技术的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在保证土壤与石灰粉状抑酸材料均匀混合的前提下,通过连通杆中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的配合实现了在土壤粉碎至少部分完成时再开始撒落水和石灰粉的情况,避免了在水和石灰粉未状抑酸材料与粉碎的土壤混合而造成石灰粉浪费的情况,提高了土壤与石灰粉混合的效率;
[0021](2)本专利技术的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通过旋转支架的设置,分担了第二上料管和第三上料管对电机的压力,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0022](3)本专利技术的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通过挡水板的设置,可以在水滴受离心力作用离开第一出料管时,先与挡水板接触,再通过挡水板滴落至第二分料盘上,最后被第二分料盘均匀甩出,可以避免水滴受到的离心力过大,将其直接甩在混合釜内壁上,且水滴的散落不均匀,影响湿润土壤的步骤,进而影响土壤与石灰粉的混合效果;
[0023](4)本专利技术的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通过敲击部件对旋转支架进行敲击作业,通过敲击可以将旋转支架上堆积的土壤和石灰粉震落,以解决旋转支架上堆积土壤和石灰粉的问题,减轻了工作人员进行清理作业的难度;
[0024](5)本专利技术的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通过设置第一拉簧,使得在土壤全部完成粉碎后,主动粉碎件失去土壤的压力,此时第一拉簧会拉动主动粉碎件和连通杆复位;
[0025](6)本专利技术的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在第二粉料盘内和连通杆上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锁止块和锁止槽,以对移动后的连通杆起到一定的锁止效果,从而避免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在正常工作时由于土壤给予主动粉碎件的压力不足导致第一拉簧对主动粉碎件进行复位的情况产生;
[0026](7)本专利技术的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将第二出料管的长度设置成长于第一出料管的长度,以使得第二出料管储存的石灰粉多于第一出料管储存的水,以更好的完成对土壤混合的收尾作业;具体地,在主动粉碎件和连通杆复位时,混合釜内最后的土壤还是要进行混合作业的,此时只能通过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内剩余的水和石灰粉对土壤进行混合作业,并且由于第二出料管相比于第一出料管更晚与土壤接触,因此第二出料管的长度长于第一出料管的长度能够使得第二出料管储存的石灰粉多于第一出料管储存的水,避免最后的土壤混合效果不佳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27]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在第一状态下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0031]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在第二状态下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0033]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中的敲击部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专利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限制。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如图1所示,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100包括混合釜1和出料口3。混合釜1用于混合物料,可以为圆筒形、长方体形或正方体形等。出料口3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100),包括:混合釜(1);和出料口(3),出料口(3)设置在混合釜(1)底部中心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还包括:第一上料管(5)、第二上料管(6)和第三上料管(7),其中所述第一上料管(5)、第二上料管(6)和第三上料管(7)相互嵌套,第一上料管(5)固定设置在混合釜(1)顶部,第二上料管(6)和第三上料管(7)固定连接;电机(8),所述电机(8)通过支架固定设置在混合釜(1)底部,且电机(8)的主轴(82)与第三上料管(7)固定连接;第一分料盘(10),所述第一分料盘(10)固定设置在第二上料管(6)上;第一出料管(11),所述第一出料管(11)设置在第二上料管(6)的末端并位于第一分料盘(10)下方;第二出料管(12),所述第二出料管(12)设置在第三上料管(7)的末端并位于第一出料管(11)的下方;主动粉碎件(13),所述主动粉碎件(13)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上料管(6)外侧;和连通杆(15),所述连通杆(15)设置在主动粉碎件(13)上,所述连通杆(15)配置成在主动粉碎件(13)的带动下进行运动,其中所述连通杆(15)包括第一通孔(161)和第二通孔(162),所述连通杆(15)配置成:在连通杆(15)运动至第一位置时,通过第一通孔(161)与第一出料管(5)对准使得第一出料管(11)与第二上料管(6)连通,并且通过第二通孔(162)与第二出料管(6)对准使得第二出料管(6)与第三上料管(7)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61)位于第二通孔(162)上方,所述连通杆(15)贯穿第一分料盘(10)、第一出料管(511)和第二出料管(12),所述连通杆(15)与第一出料管(11)和第二出料管(12)旋转密封连接,所述连通杆(15)配置成在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通孔(161)未与第一出料管(11)对准并且第二通孔(162)未与第二出料管(12)对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还包括位于第二上料管(6)底部的第二分料盘(18),第二分料盘(18)位于第一出料管(11)下方,所述连通杆(15)上还设有延长杆(19),延长杆(19)位于第二分料盘(18)下方且位于第二出料管(11)上方,延长杆(19)上设有第一拉簧(20),第一拉簧(20)的一端与延长杆(19)固定连接,第一拉簧(20)的另一端与第二分料盘(18)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上料管(5)内壁上固定设有与主动粉碎件(13)配合的被动粉碎件(14),主动粉碎件(13)配置成在第一状态时与被动粉碎件(14)之间不存在供第一上料管(5)中的物料离开的通道,并且在第二状态时与被动粉碎件(14)之间形成供第一上料管(5)中的物料离开的通道;当主动粉碎件(13)处于第一状态时,连通杆(15)处于第二位置;当主动粉碎件(13)处
于第二状态时,连通杆(15)处于第一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区酸性土壤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上料管(5)配置成投放土壤,第二上料管(6)配置成投放水,三上料管(7)配置成投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宜彬蓝晓聪李财星谢光辉范晓龙黄和德
申请(专利权)人:紫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