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揉搓密封防堵式进料的蒸煮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0630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揉搓密封防堵式进料的蒸煮管,属于蒸煮管技术领域,包括蒸煮管上的揉搓进料装置;揉搓进料装置包括下壳体,下壳体由直筒和连接在直筒下端的圆锥筒组成;下壳体的圆锥筒内设有可旋转的变径进料螺旋,变径进料螺旋和下壳体之间设有两个对称的弧形挡板,变径进料螺旋与弧形挡板之间设有间隙;弧形挡板和下壳体之间设有多个弹簧;弧形挡板的开口端两侧分别抵靠在一进料挡板上,进料挡板固定在下壳体内;所述弧形挡板受压变形后可沿弧形挡板滑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一体化揉搓、密封进料,实现连续运行,缩短处理周期;可调节揉搓精度;可实现动态防堵,设备运行稳定,降低能耗;可蒸煮管内边搅拌变送料,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揉搓密封防堵式进料的蒸煮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煮管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揉搓密封防堵式进料的蒸煮管。

技术介绍

[0002]横管式连续蒸煮器是一种高温、快速的蒸煮装置,原料在经过蒸煮装置的蒸煮管后,被直接蒸汽迅速地加热到170

190℃,蒸煮周期缩短,根据原料、浸渍条件和成浆质量的要求,蒸煮时间在10

50min之间。目前的连续蒸煮器一般都是把要蒸煮的原料放入蒸煮管中进行蒸煮,因为蒸煮管中流经的是高温蒸汽,再加上蒸煮管内部的压力很大,因此容易使物料和蒸汽从进料口喷出,不仅会影响蒸煮的品质,也会增加蒸煮过程的安全隐患。
[0003]目前市场上存在几种密封式进料装置,包括螺旋密封进料、变径式螺旋进料、活塞式螺旋喂料等,这几类装置各有优缺点,并且现阶段的蒸煮前的揉搓预处理为单独的工序,一般采用单独的揉搓机等设备进行揉搓预处理,因此,现有技术中缺乏一款能够整合连续密封进料并在进料前进行揉搓预处理的装置。
[0004]专利号为CN217174164U提出了一种方便快速进料的填料密封蒸煮管,该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快速进料的填料密封蒸煮管,解决蒸煮管送料效率不高,管道不便装配调整的问题,结构相对简单。但其密封效果欠佳,且不能实现协同物料揉搓前处理。
[0005]专利号为CN104477583A提出一种蒸煮管进料装置,该专利技术蒸煮管进料装置的蒸煮原料和蒸汽不会返喷,从而提高蒸煮质量,保证了蒸煮过程的安全性。但其喂料器是一种变径变节的螺旋式锥体,由大转矩的螺杆带动,将由植物秸秆制成的料块推入到蒸煮管道内,并用来封住蒸煮管道内的蒸气压力。为保证物料的密度,必须采用大功率马达,以带动螺杆产生足够的推动力。特别是在挤出机的过程中,要消耗掉三分之二的能量,而且因为螺旋桨的强力推动,圆锥的表面会迅速的磨损,导致锥形和推进器的维护和更换,不但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还会增加大量的维护和制造费用。
[0006]专利号为CN103015245A提出了一种植物纤维连蒸活塞式螺旋喂料机,该专利技术利用活塞往复运动的冲击力来挤压料塞,从而既省力又能获得更好挤压效果,使料塞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并且使喂料机的电机功率较常规喂料机的电机大幅度降低,从而节电效果非常明显。但其在活塞冲击下会使物料板结,容易造成堵塞,以及物料进入蒸煮管后不能较好的与药液充分接触,从而影响产出的产物质量。
[0007]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揉搓密封防堵式进料的蒸煮管,可以实现以下目的:1、可以实现一体化揉搓、密封进料,实现连续运行,缩短处理周期;
2、针对不同物料以及不同需求,可以调节揉搓精度;3、可以实现动态防堵,连续给料时,设备运行更加持续稳定,且降低了能耗;4、可以使蒸煮管与进料系统流畅衔接,并在蒸煮管内边搅拌变送料,提高效率。
[0009]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揉搓密封防堵式进料的蒸煮管,包括设置于蒸煮管上的揉搓进料装置;所述揉搓进料装置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由直筒和连接在直筒下端的圆锥筒组成;所述下壳体的圆锥筒内设有可旋转的变径进料螺旋,所述变径进料螺旋和下壳体之间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挡板,所述变径进料螺旋与弧形挡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弧形挡板和下壳体之间设有多个弹簧;所述弧形挡板的开口端两侧分别抵靠在一进料挡板上,所述进料挡板固定在下壳体内;所述弧形挡板受压变形后可沿弧形挡板滑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揉搓进料装置还包括揉搓外壳和可旋转的揉搓锥,所述揉搓锥设置在揉搓外壳内;所述揉搓锥与揉搓外壳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揉搓腔;所述揉搓外壳固接于活动上壳体的上端;所述活动上壳体可上下移动,所述活动上壳体带动揉搓外壳上下移动,可调节揉搓腔的大小。
[0011]进一步地,所述揉搓进料装置还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下壳体的直筒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活动上壳体的下端可滑动伸入下壳体的直筒内;所述活动上壳体内设有第一落料挡板,所述第一落料挡板设置在搅拌机构的上方;所述下壳体的直筒内壁上设有第二落料挡板,所述第二落料挡板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二落料挡板与第一落料挡板均为由上至下渐缩的的环形板。
[0013]进一步地,所述揉搓锥、变径进料螺旋分别固装在动力轴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动力轴穿过蒸煮管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固定在动力轴的中部。
[0014]进一步地,所述揉搓进料装置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上固装有液压千斤顶,所述活动上壳体固定在液压千斤顶的顶杆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蒸煮管水平放置,所述蒸煮管的进料口与下壳体的下端出口固连并相通;所述蒸煮管内部设有两个推料螺旋,两个推料螺旋相互平行,两个推料螺旋的相向转动。
[0016]进一步地,所述揉搓外壳为圆锥形,所述揉搓锥为圆锥体;揉搓外壳的顶部设有入料口;所述揉搓锥包括多根揉搓螺纹棒;多根揉搓螺纹棒相互平行且布置成圆锥体状的揉搓螺纹棒组。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的圆锥筒与变径进料螺旋的直径均由上至下渐缩。
[0018]进一步地,所述蒸煮管包括管壳,所述管壳固定于底座上;所述管壳的两端固定有端盖;所述推料螺旋固定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两端可转动设置在端盖上;所述动力轴从两个推料螺旋中间穿过;所述蒸煮管远离揉搓进料装置的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管壳上设有仪表接线孔、进气管、排气管以及手孔。
[0019]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在蒸煮管的进料口连通设置揉搓进料装置,揉搓进料装置可以对物料进行揉搓处理,实现揉搓与密封进料一体化且能连续运行,且揉搓精度可调。
[0020]2、本专利技术中揉搓进料装置设置揉搓机构,揉搓机构包括揉搓外壳和揉搓锥,揉搓锥与揉搓外壳之间形成揉搓腔,揉搓外在活动上壳体的带动下可上下移动,从而控制揉搓腔的增大和缩小,可以针对不同物料以及不同需求,可以调节揉搓精度。
[0021]3、本专利技术在变径进料螺旋和下壳体之间设置可变性的弧形挡板,弧形挡板和下壳体之间通过弹簧支撑,连续进料时,如果变径进料螺旋处的负载过大,物料将会挤压弧形挡板,弧形挡板与下壳体之间的弹簧将会被压缩,从而增大弧形挡板与变径进料螺旋之间的间隙,可以实现动态防堵,保证设备持续平稳运行,且上述动态防堵结构,不需要额外的驱动力即可实现,降低了能耗;4、本专利技术蒸煮管内设置两个推料螺旋,实现双轴螺旋推料,与揉搓进料装置衔接流畅并且能自动将物料转动到中间混合到一起,边搅拌边输送,提高效率。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

A剖视图;图3是图1中B

B剖视图(弧形挡板未变形状态);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揉搓密封防堵式进料的蒸煮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蒸煮管(16)上的揉搓进料装置;所述揉搓进料装置包括下壳体(14),所述下壳体(14)由直筒和连接在直筒下端的圆锥筒组成;所述下壳体(14)的圆锥筒内设有可旋转的变径进料螺旋(11),所述变径进料螺旋(11)和下壳体(14)之间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挡板(13),所述变径进料螺旋(11)与弧形挡板(13)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弧形挡板(13)和下壳体(14)之间设有多个弹簧(12);所述弧形挡板(13)的开口端两侧分别抵靠在一进料挡板(18)上,所述进料挡板(18)固定在下壳体(14)内;所述弧形挡板(13)受压变形后可沿弧形挡板(13)滑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揉搓密封防堵式进料的蒸煮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搓进料装置还包括揉搓外壳(3)和可旋转的揉搓锥(7),所述揉搓锥(7)设置在揉搓外壳(3)内;所述揉搓锥(7)与揉搓外壳(3)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揉搓腔(4);所述揉搓外壳(3)固接于活动上壳体(8)的上端;所述活动上壳体(8)可上下移动,所述活动上壳体(8)带动揉搓外壳(3)上下移动,可调节揉搓腔(4)的大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揉搓密封防堵式进料的蒸煮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搓进料装置还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下壳体(14)的直筒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揉搓密封防堵式进料的蒸煮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上壳体(8)的下端可滑动伸入下壳体(14)的直筒内;所述活动上壳体(8)内设有第一落料挡板(2),所述第一落料挡板(2)设置在搅拌机构的上方;所述下壳体(14)的直筒内壁上设有第二落料挡板(17),所述第二落料挡板(17)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二落料挡板(17)与第一落料挡板(2)均为由上至下渐缩的的环形板。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揉搓密封防堵式进料的蒸煮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海波丛宏斌宋威邢浩翰沈秀丽陈明松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