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评价织物抗菌性的测试装置、评价方法及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056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抗菌性能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动态评价织物抗菌性的测试装置、评价方法及应用。该测试装置包括通过导管连接的样品固定系统和进出气系统;样品固定系统用于对待测织物及对照样品的固定,进出气系统包括用于控制进气的进气系统和用于控制出气的出气系统。利用该装置,通过制备微生物悬液、待测样品处理、模拟呼吸过程参数设置、细菌培养及样品测试等过程,可以对口罩类产品、衣服织物类产品的抗菌性能进行动态评价。该装置简单易操作,该评价方法与现有抗菌检测技术相比,更直观且更具有时效性。有时效性。有时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态评价织物抗菌性的测试装置、评价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抗菌性能检测
,涉及一种动态评价织物抗菌性的测试装置、评价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口罩作为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道防线,其作用是阻断病菌飞沫传播,具有双向隔离保护作用。减少空气病原微生物被吸入体内致病的危险,起到保护自身的作用,又能避免病原体从自身扩散到他人,为保护在高浓度微生物气溶胶环境中工作的人们,选择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显得尤为重要。手术衣作为医务人员手术、研究时穿戴必要的防护服装,在阻菌的同时也降低了病原体微生物在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相互传播的风险,避免对病人造成二次感染,保持手术或实验环境的清洁,是对自身健康和他人健康的双重保护。
[0003]越来越多的技术被引入到织物制造中,赋予织物新的功能,近期抗菌性被应用于织物中,使织物不仅具有双向隔离保护作用,而且具有抗菌作用,这种具有抗菌功能的织物可进一步的保护佩戴者的安全,同时在丢弃后防止二次污染。比如,目前评价抗口罩抗菌性的方法一般为洗脱或静态培养等,该类评价方法未考虑到口罩实际佩戴过程中,持续不断气流吸入呼出的应用场景,不能完整体现出该类产品实际发挥作用方式,且样品后处理繁琐,测试效率不高,需开发适合评价口罩抗菌作用的方法。
[0004]CN 115216515 A中提到一种一次性卫生用品抗菌性的微生物检测方法,该方法提到样品的微生物检测需要制备浸提液,将浸提液涂刷在培养基上培养一周后观察结果。GB/T 20944.3

2008中提到织物品抗菌性能评价方法,该方法提到将样品浸入一定浓度的实验菌液中,在规定温度下震荡一定时间,测定在振荡前及振荡一定时间后的活菌浓度。上述方法中提到的微生物检测方法繁琐且不符合实际使用场景,不能快速、准确地判断样品抗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动态评价织物抗菌性的测试装置,包括通过导管连接的样品固定系统和进出气系统。所述样品固定系统包括待测织物固定系统1及对照样品固定系统2,用于对待测织物及对照样品的固定;其中,所述待测织物固定于通过旋转螺栓连接的第一上固定夹具1

1及第一下固定夹具1

2之间,所述对照样品固定于通过旋转螺栓连接的第二上固定夹具2

1及第二下固定夹具2

2之间。
[0006]进一步地,所述进出气系统包括进气系统和出气系统,所述进气系统用于控制进气,包括通过导管贯通连接的第一压缩机控制阀3、第一压缩机4、第一菌液瓶5、第一蠕动泵6、第一雾化室7、第一气雾室8、第一真空泵控制阀9、第一真空泵10、第二真空泵控制阀11、第二真空泵12。工作时,通过打开第一压缩机控制阀3、第一真空泵控制阀9和第二真空泵控制阀11,启动第一压缩机4、第一真空泵10和第二真空泵12开始工作,同时第一菌液瓶5中的
微生物悬液通过第一蠕动泵6的作用进入第一雾化室7,在第一压缩机4的作用下进入第一雾化室7的微生物悬液被雾化成微生物气溶胶,经第一气雾室8稳定之后分两路经导管在第一真空泵10及第二真空泵12的作用下从样品上侧分别作用在待测织物和对照样品上,针对口罩类产品,样品的上侧对应于佩戴时口罩的外侧。
[0007]所述的出气系统用于控制出气,包括通过导管贯通连接的第二压缩机控制13、第二压缩机14、第二菌液瓶15、第二蠕动泵16、第二雾化室17、第二气雾室18、第三真空泵控制阀19、第三真空泵20、第四真空泵控制阀21、第四真空泵22。工作时,通过打开第二压缩机控制阀13、第三真空泵控制阀19和第四真空泵控制阀21,启动第二压缩机14、第三真空泵20、第四真空泵22开始工作,同时第二菌液瓶15中的微生物悬液通过第二蠕动泵16的作用进入第二雾化室17,在第二压缩机14的作用下进入第二雾化室17的微生物悬液被雾化成细菌气溶胶,经第二气雾室18稳定之后分两路经导管在第三真空泵20及第四真空泵22的作用下从样品下侧分别作用在待测织物和对照样品上,针对口罩类产品,样品的下侧对应于佩戴时口罩贴于面部的内侧。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动态评价织物抗菌性的测试装置进行织物抗菌性能评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首先取一定量的实验用定量菌株于反应容器中,然后向反应容器中加入缓冲液将定量菌种稀释成一定浓度的微生物悬液;然后将所述微生物悬液加入菌液瓶中备用;所述定量菌株包括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所述缓冲液包括氯化钠

蛋白胨缓冲液或PBS缓冲液中的任意一种。
[0009]步骤B,将待测织物及对照样品平整固定于样品固定系统中;启动进出气系统,进行系统参数设置,使菌液瓶中的微生物悬液被雾化成微生物气溶胶之后以一定的气流量动态喷射在待测样品及对照样品一定时长;所述微生物气溶胶通过导管以相同的量喷洒于待测织物及对照样品上,气流量为28.3 L/min,作用时间为0

8 h。
[0010]步骤C,将步骤B中处理过的待测织物及对照样品,置于无菌环境中将其沿中间部分裁剪成大小相同尺寸,分别平整地贴在固化的TTC营养琼脂培养板上;若样品有多层,则分层进行贴板,贴板之后在样品的上层倒入适量半固化的TTC营养琼脂培养基进行覆盖,然后盖上培养皿的盖子;待上层半固化的TTC营养琼脂培养基固化之后放置于37℃生化培养箱中培养16

48 h至菌落清晰可见后取出培养板统计菌落数;步骤D,通过比较待测织物与对照样品的菌落数,利用公式计算样品动态环境的抗菌效果,所述公式如下所示,其中CFU对照代表对照样品的菌落数,CFU待代表待测织物样品的菌落数:((CFU对照

CFU待测)/CFU对照)*100%。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利用该评价方法进行口罩类产品动态抗菌性能评价的应用方法,具体为:将步骤A中所述微生物悬液依次加入到进气系统的第一菌液瓶5和出气系统的第二菌液瓶15中,其中第一菌液瓶5中微生物悬液的浓度为208

1667 cfu/ml;第二菌液瓶15中微生物悬液的浓度为200

600 cfu/ml。
[0012]然后在步骤B中,依次启动所述进气系统及出气系统模拟呼吸过程,从样品两侧双
向作用,进行系统参数设置的过程为:启动进气系统模拟吸气动作,设置一定工作时间,关闭进气系统,设置一定等待时间;启动出气系统模拟呼气动作,设置一定工作时间,关闭出气系统,设置一定等待时间;所述参数设置过程循环进行一定时间后结束。
[0013]进一步地,步骤B进行系统参数设置的过程为:启动进气系统模拟吸气动作,设置一定工作时间1

4 s,关闭进气系统,设置一定等待时间0

2 s;启动出气系统模拟呼气动作,设置一定工作时间1

4 s,关闭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评价织物抗菌性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导管连接的样品固定系统和进出气系统;所述样品固定系统包括待测织物固定系统(1)及对照样品固定系统(2);所述进出气系统包括进气系统和出气系统,所述进气系统用于控制进气,包括通过导管贯通连接的第一压缩机控制阀(3)、第一压缩机(4)、第一菌液瓶(5)、第一蠕动泵(6)、第一雾化室(7)、第一气雾室(8)、第一真空泵控制阀(9)、第一真空泵(10)、第二真空泵控制阀(11)和第二真空泵(12);所述出气系统用于控制出气,包括通过导管贯通连接的第二压缩机控制阀(13)、第二压缩机(14)、第二菌液瓶(15)、第二蠕动泵(16)、第二雾化室(17)、第二气雾室(18)、第三真空泵控制阀(19)、第三真空泵(20)、第四真空泵控制阀(21)和第四真空泵(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评价织物抗菌性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固定系统用于对待测织物及对照样品的固定;其中,所述待测织物固定于通过旋转螺栓连接的第一上固定夹具(1

1)及第一下固定夹具(1

2)之间,所述对照样品固定于通过旋转螺栓连接的第二上固定夹具(2

1)及第二下固定夹具(2

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评价织物抗菌性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系统用于控制进气过程,具体为:工作时,通过打开第一压缩机控制阀(3)、第一真空泵控制阀(9)和第二真空泵控制阀(11),启动第一压缩机(4)、第一真空泵(10)和第二真空泵(12)开始工作,同时第一菌液瓶(5)中的微生物悬液通过第一蠕动泵(6)的作用进入第一雾化室(7),在第一压缩机(4)的作用下进入第一雾化室(7)的微生物悬液被雾化成微生物气溶胶,经第一气雾室(8)稳定之后分两路经导管在第一真空泵(10)及第二真空泵(12)的作用下从样品上侧分别作用在待测织物和对照样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评价织物抗菌性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系统用于控制出气过程,具体为:工作时,通过打开第二压缩机控制阀(13)、第三真空泵控制阀(19)和第四真空泵控制阀(21),启动第二压缩机(14)、第三真空泵(20)和第四真空泵(22)开始工作,同时第二菌液瓶(15)中的微生物悬液通过第二蠕动泵(16)的作用进入第二雾化室(17),在第二压缩机(14)的作用下进入第二雾化室(17)的微生物悬液被雾化成细菌气溶胶,经第二气雾室(18)稳定之后分两路经导管在第三真空泵(20)及第四真空泵(22)的作用下从样品下侧分别作用在待测织物和对照样品上。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

4所述任意一种动态评价织物抗菌性的测试装置进行织物抗菌性能评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首先取一定量的实验用定量菌株于反应容器中,然后向反应容器中加入缓冲液将定量菌种稀释成一定浓度的微生物悬液;然后将所述微生物悬液加入菌液瓶中备用;步骤B,将待测织物及对照样品平整固定于样品固定系统中;启动进出气系统,进行系统参数设置,使菌液瓶中的微生物悬液被雾化成微生物气溶胶之后以一定的气流量动态喷射在待测样品及对照样品一定时长;步骤C,将步骤B中处理过的待测织物及对照样品,置于无菌环境中将其沿中间部分裁剪成大小相同尺寸,分别平整地贴在固化的TTC营养琼脂培养板上;贴板之后在样品的上层倒入适量半固化的TTC营养琼脂培养基进行覆盖,然后盖上培养皿的盖子;待上层半固化的TTC营养琼脂培养基固化之后放置于37℃生化培养箱中培养16

48 h至菌落清晰可见后取出培养板统计菌落数;
步骤D,通过比较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亚杰李迎康刘念念程杰王国胜杨永将王志爽白丹丹崔景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驼人医疗器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