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雍水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013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生态雍水堰,解决堰体的堤防需填筑较高,工程量较大,成本较高的问题。包括堰体的阻挡机构、挡板机构、挡板机构上连接的驱动机构、挡板机构的下方设置的增压箱、增压箱的输气装置,驱动机构与输气装置的气缸传动连接,阻挡机构包括橡胶件弹出箱、内腔和橡胶挡坝,内腔开设在橡胶件弹出箱的顶部,橡胶挡坝设置在橡胶件弹出箱的内部,橡胶挡坝的内部为中空密封可缩放式,若干气缸的出气端口与橡胶挡坝的内部连通。驱动机构可对气缸进行驱动,对橡胶挡坝进行充气操作,橡胶挡坝的充气并弹出可在橡胶件弹出箱的上方形成一个阻挡水的幕墙。提高水库蓄水能力,减少堤防工程量。减少堤防工程量。减少堤防工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态雍水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态雍水堰。

技术介绍

[0002]湖泊或水库常使用堤防、水闸、溢洪道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水库、湖泊水位和下游生态流量,所需的堤防需填筑较高,工程量较大,配套的水闸、溢洪道等成本较高,且需人工对水闸等水利设施进行调节,部分水工建筑物位于偏远地区,操作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程量较小,成本较低,不需人工对水闸等水利设施进行调节,操作十分方便的生态雍水堰。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生态雍水堰,包括堰体1、堰体1近水侧底部设置的阻挡机构2、堰体1近水侧并位于阻挡机构2的上方的挡板机构3、挡板机构3上连接的驱动机构4、挡板机构3的下方设置的增压箱5、增压箱5内部设置的输气装置6,所述驱动机构4与输气装置6的气缸603传动连接,所述阻挡机构2包括橡胶件弹出箱201、内腔202和橡胶挡坝203,内腔202开设在橡胶件弹出箱201的顶部,橡胶挡坝203设置在橡胶件弹出箱201的内部,橡胶挡坝203的内部为中空密封可缩放式,若干气缸603的出气端口与橡胶挡坝203的内部连通。
[0005]挡板机构3包括左右挡板301、弧形导向槽302、连接销303、连接轴304、挡流板305、第1铰接座306、缓冲连接件307和第2铰接座308,左右挡板301垂直浇铸在堰体1的斜坡面上,对称的左右弧形导向槽302分别开设左右挡板301上,左右连接销303设置在弧形导向槽302的内部分别跟你打右挡板301之间设置的挡流板305的一端固定连接,挡流板305的底面与连接轴304固定连接,连接轴304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左右挡板301转动连接,当上游水位升高,挡流板305受到流向下游水压力过大时,会使挡流板305围绕连接轴304进行转动操作,挡流板305的底部通过第2铰接座308与缓冲连接件307活动铰接,缓冲连接件307通过第1铰接座306与堰体1活动铰接,缓冲连接件307由套管、连接杆以及套管内部设置的缓冲弹簧组成,连接杆活动套接在套管的内部,弹簧可对连接杆进行缓冲支撑,缓冲连接件307设置在堰体和挡流板305之间可有效将挡流板305进行缓冲支撑,方便挡流板305的挡流功能和驱动部件进行功能互换,提高挡水能力,驱动机构4包括放置槽401、传动轴402、驱动叶轮403、驱动飞轮404、驱动皮带405、传动飞轮406、导流板407和左右弧形滑动槽408,放置槽401开设在挡流板305的正面,驱动叶轮403横向放置在放置槽401的内部,驱动叶轮403的中轴处与传动轴402传动连接,对称的左右弧形滑动槽408贯穿开设在左右挡板301的侧面,传动轴402贯穿挡流板305和左右弧形滑动槽408并延伸至挡流板305的外部,传动轴402的端部并位于左挡板301的左侧与驱动飞轮404固定连接,驱动飞轮404的外圈与驱动皮带405传动连接,驱动皮带405的内圈与传动飞轮406传动连接,传动飞轮406的传动轴为曲柄连杆601,导流板407固定连接在挡流板305的正面并位于放置槽401的两侧,两个导流板407呈八
字形排布,导流板407设置成八字形可方便将水流集中导向至驱动叶轮403处,可方便水流将驱动叶轮403进行水力驱动,提高传动效率,输气装置6包括曲柄连杆601、套筒602和气缸603,传动飞轮406的内圈与曲柄连杆601的传动连接,曲柄连杆601通过轴承设置在增压箱5的内部,曲柄连杆的曲柄端活动套接有套筒602,套筒602的外圈与气缸603的顶端固定连接,气缸603的底端通过连接座与增压箱5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当挡流板305发生倾斜时水流会通过挡流板305并驱动驱动叶轮403进行转动,当驱动叶轮403的转动可驱动曲柄连杆601进行转动,可对气缸603进行驱动,气缸603的循环驱动可对橡胶件弹出箱201内部的橡胶挡坝203进行充气操作,橡胶挡坝203的充气并弹出可在橡胶件弹出箱201的上方形成一个阻挡水的幕墙可以抬高上游水位,提高蓄水能力。
[0006]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生态雍水堰高度较相应等级的堤防更低,能够有效减低堤防填筑成本,且无需水闸,溢洪道等水工建筑物,有效减低成本。当夏季大量雨水来临时,且挡流板受到流向下游水流压力达到生态流量产生的压力时,会使挡流板围绕连接轴进行转动操作,弧形导向槽是挡流板的转动范围,当挡流板发生倾斜时水流会通过挡流板并驱动驱动叶轮进行转动,当驱动叶轮的转动可驱动曲柄连杆进行转动,可对气缸进行驱动,气缸的循环驱动可将橡胶件弹出箱内部的橡胶挡坝进行充气操作,橡胶挡坝的充气并弹出可在橡胶件弹出箱的上方形成一个阻挡水的幕墙提高蓄水能力,减少水流下泄并保证下游一定的生态流量,且该雍水堰可减少堤防、水闸、溢洪道工程量的基础上能够达到汛期来临自动增高蓄水能力,并保证生态下泄流量的作用。
[0007]2、该生态雍水堰,导流板设置成八字形可方便将水流集中导向至驱动叶轮处,可方便水流将驱动叶轮进行水力驱动,提高传动效率。
[0008]3、该生态雍水堰,缓冲连接件由套管、连接杆以及套管内部设置的缓冲弹簧组成,连接杆活动套接在套管的内部,弹簧可对连接杆进行缓冲支撑,缓冲连接件设置在堰体和挡流板之间可有效将挡流板进行缓冲支撑,方便挡流板的挡流功能和驱动部件进行功能互换,提高挡水能力。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增压箱结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4中B处结构放大图。
[0010]其中,1、堰体;2、阻挡机构;201、橡胶件弹出箱;202、内腔;203、橡胶挡坝;3、挡板机构;301、挡板;302、弧形导向槽;303、连接销;304、连接轴;305、挡流板;306、铰接座一;307、缓冲连接件;308、铰接座二;4、驱动机构;401、放置槽;402、传动轴;403、驱动叶轮;404、驱动飞轮;405、驱动皮带;406、传动飞轮;407、导流板;408、弧形滑动槽;5、增压箱;6、输气装置;601、曲柄连杆;602、套筒;603、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态雍水堰,如图1

5所示,包括堰体1,堰体1近水侧底部设置有阻挡机构2,堰体1近水侧并位于阻挡机构2的上方浇铸有挡板机构3,挡板机构3上连接有驱动机构4,挡板机构3的下方设置有增压箱5,增压箱5的内部设置有输气装置6。
[0013]阻挡机构2包括橡胶件弹出箱201、内腔202和橡胶挡坝203,内腔202开设在橡胶件弹出箱201的顶部,橡胶挡坝203设置在橡胶件弹出箱201的内部,橡胶挡坝203的内部为中空密封可缩放式,气缸603的出气端口与橡胶挡坝203的内部连通。
[0014]挡板机构3包括挡板301、弧形导向槽302、连接销303、连接轴304、挡流板305、铰接座一306、缓冲连接件307和铰接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生态雍水堰,其特征在于,包括堰体(1)、堰体近水侧底部设置的阻挡机构(2)、堰体近水侧并位于阻挡机构的上方的挡板机构(3)、挡板机构的挡流板(305)上连接的驱动机构(4)、挡板机构的下方设置的增压箱(5)、增压箱内部设置的输气装置(6),所述驱动机构与输气装置的气缸(603)传动连接,所述阻挡机构包括橡胶件弹出箱(201)、内腔(202)和橡胶挡坝(203),内腔开设在橡胶件弹出箱的顶部,橡胶挡坝设置在橡胶件弹出箱的内部,橡胶挡坝的内部为中空密封可缩放式,若干气缸的出气端口与橡胶挡坝的内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雍水堰,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机构(3)包括左右挡板(301)、弧形导向槽(302)、连接销(303)、连接轴(304)、C、第1铰接座(306)、缓冲连接件(307)和第2铰接座(308),左右挡板(301)垂直浇铸在堰体(1)的斜坡面上,对称的左右弧形导向槽(302)分别开设左右挡板(301)上,左右连接销(303)设置在弧形导向槽(302)的内部分别与左右挡板(301)之间设置的挡流板(305)的左右端固定连接,挡流板的底面与连接轴(304)固定连接,连接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左右挡板(301)转动连接,挡流板(305)的底部通过第2铰接座(308)与缓冲连接件(307)活动铰接,缓冲连接件通过第1铰接座(306)与堰体铰接,驱动机构(4)包括放置槽(401)、传动轴(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海杨彪吴梅冯丕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