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水下基桩检测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0083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桥梁水下基桩检测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应用于桥梁基桩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限位气缸对限位板进行顶升,使限位板在滑动凹槽的内部滑动,从而将限位板顶升到与基桩表面贴合的设置,使的动力环臂可以对直径更为小的基桩进行固定,提高检测设备的适用性;通过驱动滑轮带动第二驱动电机进行转动,使第二驱动电机在限位导槽的内部滑动,从而使多级伸缩气缸沿着动力环臂底部的限位导槽进行位移,使声呐组件和摄像组件可以对桥梁基桩表面不同位置进行观察检测以及周边不同的河道地形进行探测,同时硬质毛刷转动可以对基桩进行刷洗的设置,达到了对基桩表面进行大范围检测和处理的功能,提高对桥梁基桩的检测和处理效率。理效率。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水下基桩检测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基桩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桥梁水下基桩检测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桥梁基桩是桥梁的重要结构,它不仅承受着桥梁的恒载和活载,还将它传递给地基。因此,他作为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出现问题,会给桥梁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
[0003]目前针对桥梁基础进行基础病害的检测,主要还是集中在水上观测,对于水下部分,主要是潜水员对桩基的摸排,不仅单价高、效率低,而且危险性大,而水下机器人不好控制,拍的影像模糊,受水质清晰度影像比较严重,声呐扫描也只能探测河床的深度和地形分布,对于桥梁基桩的成像比较模糊,为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检测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桥梁水下基桩检测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优点是自动将检测设备固定在桥梁基桩上并对基桩表面进行大范围检测和处理。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桥梁水下基桩检测装置,包括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两侧均通过张合机构转动连接有动力环臂,所述动力环臂的内部设置有夹固机构,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还设置有同动力环臂配合使用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环臂的底部设置有多级伸缩气缸,所述多级伸缩气缸的顶部设置有同动力环臂配合使用的滑动机构。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启第三驱动电机带动涡轮叶片进行转动,使水流经过水流入口从水流出口中排出,从而使防护外壳可以产生动力,对动力环臂进行助推位移,并通过转动导流板调节水流方向,从而控制动力环臂位移方向,然后通过控制开启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进行转动,使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后带动动力环臂进行张开后再度闭合的设置,实现了可以自动将检测设备固定在桥梁基桩上的效果,降低桥梁基桩检测的危险性。通过限位气缸对限位板进行顶升,使限位板在滑动凹槽的内部滑动,从而将限位板顶升到与基桩表面贴合的设置,使的动力环臂可以对直径更为小的基桩进行固定,提高检测设备的适用性。通过驱动滑轮带动第二驱动电机进行转动,使第二驱动电机在限位导槽的内部滑动,从而使多级伸缩气缸沿着动力环臂底部的限位导槽进行位移,然后控制外保护壳转动,使声呐组件和摄像组件可以对桥梁基桩表面不同位置进行观察检测以及周边不同的河道地形进行探测,同时带动硬质毛刷转动可以将硬质毛刷与桥梁基桩并开启电机控制硬质毛刷对基桩进行刷洗的设置,达到了对基桩表面进行大范围检测和处理的功能,提高对桥梁基桩的检测和处理效率。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张合机构包括栓接在防护外壳内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栓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两端啮合有同动力环臂固定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同防护外壳进行转动连接。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检测设备固定在桥梁基桩上。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固机构包括开设在动力环臂内部的滑动凹槽,所述滑动凹槽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同动力环臂栓接的限位气缸,所述限位气缸的抬升端栓接有同滑动凹槽滑动连接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限位气缸的一侧粘接有防滑垫片。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检测设备固定在直径更小的桥梁基桩上,同时提高限位板与桥梁基桩接触时的摩擦力。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栓接在防护外壳内部的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栓接有涡轮叶片,所述防护外壳的两侧开通有水流入口,所述防护外壳远离动力环臂的一侧开通有同水流入口连通的水流出口,所述水流出口的内部通过电机转动连接有导流板。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带动检测设备自动位移到桥梁基桩附近。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栓接在多级伸缩气缸顶部的驱动滑轮,所述驱动滑轮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栓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动力环臂的底部开设有同第二驱动电机滑动连接的限位导槽。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检测设备沿着桥梁基桩表面进行大范围检测和处理。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多级伸缩气缸的底部通过电机转动连接有外保护壳,所述外保护壳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声呐组件和摄像组件,所述外保护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同声呐组件和摄像组件配合使用的智能处理芯片,所述外保护壳的正面通过电机转动连接有硬质毛刷。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桥梁基桩表面及周边地形进行检测。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流入口和水流出口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水流进行过滤,避免杂物堵塞。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环臂远离防护外壳的另一侧端均固定连接有相互磁接的磁铁板。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动力环臂相互吸附在一起,使其不会晃动。
[00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环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漂浮气囊,所述漂浮气囊的表面粘接有反光贴。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高动力环臂的漂浮力,同时提高检测设备的辨识度。
[002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包括以下步骤:
[0024]1.传动定位:第三驱动电机带动涡轮叶片进行转动,使水流经过水流入口从水流出口中排出,从而使防护外壳可以产生动力,对动力环臂进行助推,使动力环臂可以自动位移到需要检测的基桩附近,导流板进行转动使可以调节水流方向,从而控制动力环臂的位移方向,然后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转动,让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进行啮合,从而控制动力环臂进行张开后在进行闭合即可;
[0025]2.夹持固定:限位气缸对限位板进行顶升,使限位板在滑动凹槽的内部滑动,从而将限位板顶升到与基桩表面贴合即可;
[0026]3.旋转检测:驱动滑轮带动第二驱动电机进行转动,使第二驱动电机在限位导槽的内部滑动,从而使多级伸缩气缸沿着动力环臂底部的限位导槽进行位移,摄像组件可以对基桩环绕检测即可。
[0027]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1、通过开启第三驱动电机带动涡轮叶片进行转动,使水流经过水流入口从水流出口中排出,从而使防护外壳可以产生动力,对动力环臂进行助推位移,并通过转动导流板调节水流方向,从而控制动力环臂位移方向,然后通过控制开启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进行转动,使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后带动动力环臂进行张开后再度闭合的设置,实现了可以自动将检测设备固定在桥梁基桩上的效果,降低桥梁基桩检测的危险性;
[0029]2、通过限位气缸对限位板进行顶升,使限位板在滑动凹槽的内部滑动,从而将限位板顶升到与基桩表面贴合的设置,使的动力环臂可以对直径更为小的基桩进行固定,提高检测设备的适用性;
[0030]3、通过驱动滑轮带动第二驱动电机进行转动,使第二驱动电机在限位导槽的内部滑动,从而使多级伸缩气缸沿着动力环臂底部的限位导槽进行位移,然后控制外保护壳转动,使声呐组件和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桥梁水下基桩检测装置,包括防护外壳(1),所述防护外壳(1)的两侧均通过张合机构转动连接有动力环臂(2),所述动力环臂(2)的内部设置有夹固机构,所述防护外壳(1)的内部还设置有同动力环臂(2)配合使用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环臂(2)的底部设置有多级伸缩气缸(6),所述多级伸缩气缸(6)的顶部设置有同动力环臂(2)配合使用的滑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水下基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合机构包括栓接在防护外壳(1)内部的第一驱动电机(3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栓接有第一传动齿轮(32),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2)的两端啮合有同动力环臂(2)固定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33),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3)同防护外壳(1)进行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水下基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固机构包括开设在动力环臂(2)内部的滑动凹槽(41),所述滑动凹槽(4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同动力环臂(2)栓接的限位气缸(42),所述限位气缸(42)的抬升端栓接有同滑动凹槽(41)滑动连接的限位板(43),所述限位板(43)远离限位气缸(42)的一侧粘接有防滑垫片(4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水下基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栓接在防护外壳(1)内部的第三驱动电机(71),所述第三驱动电机(7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栓接有涡轮叶片(72),所述防护外壳(1)的两侧开通有水流入口(73),所述防护外壳(1)远离动力环臂(2)的一侧开通有同水流入口(73)连通的水流出口(74),所述水流出口(74)的内部通过电机转动连接有导流板(7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水下基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栓接在多级伸缩气缸(6)顶部的驱动滑轮(52),所述驱动滑轮(5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栓接有第二驱动电机(53),所述动力环臂(2)的底部开设有同第二驱动电机(53)滑动连接的限位导槽(5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先平查道香侯宏伟叶启明王英刘晨茜王丰黄维包慧汝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县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中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