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决华专利>正文

一种稳固性好的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9668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稳固性好的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主体、放置模板、动力机、封盖、液压检测组件,底座焊接于主体的底部边缘,主体边缘中段与放置模板进行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主体进一步改进后,通过气密缸、保温棉与油箱的相互搭配加持下,其由油箱内部所搭载的通电块与温度平衡组件在动力机作业时即可对油腔的温度进行控制平衡,使得整体油腔的油液不易因外界温度变化而受影响,同时依靠保温棉与气密缸的双重防护下能够保证内部温度的稳定性,断绝外界的温差影响,进而安装在温度平衡组件侧端的转轴与搅拌叶则能对油腔的液压油进行缓慢定点搅动,其能提高油液与温度平衡组件的温度进行交换而加强油液的温度稳定效果。稳定效果。稳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固性好的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稳固性好的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基基础检测装置包括:静载反力系统、高应变动测仪、精密水准仪等各类特定的地基检测装置,根据装置具有较好的定位性以及稳定平衡的特点能够保证检测装置垂直固定于原点进行对相应房屋地基进行检测,使得进一步提高地基建造的牢固性,进而保证了房屋建造的稳定性,防止倾斜情况的产生;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地基基础检测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在使用静载反力系统(钢梁、液压千斤顶、配重等)的液压千斤顶进行对地基基桩承载力的有效数值进行检测时,液压千斤顶的液压传动对油温的变化较为敏感,使得在温度变化时,内部油液的粘稠度将会发生改变,以至于引起千斤顶运动检测特性的变化,使之地基基础检测装置(液压千斤顶)无法在温差幅度过大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稳定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稳固性好的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主体、放置模板、动力机、封盖、液压检测组件,所述底座焊接于主体的底部边缘,所述主体边缘中段与放置模板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动力机安装于放置模板上端并与主体进行通电连接,所述封盖焊接于主体的上层圆心,所述液压检测组件贯穿于封盖圆心并与主体进行活动配合。
[000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设有伸缩槽、气密缸、保温棉、夹柱、油箱、吸油单向阀、排油阀、泵体,所述伸缩槽与气密缸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保温棉嵌入于气密缸的空隙当中,所述夹柱与保温棉相贴合并固定于气密缸内部的下层边缘,所述油箱通过夹柱固定于气密缸的内部下层,所述吸油单向阀、排油阀均与油箱上端相连接,所述泵体下端与吸油单向阀、排油阀相连接,所述伸缩槽通过泵体与液压检测组件相贴合,所述油箱通过吸油单向阀、排油阀与液压检测组件进行活动配合;所述伸缩槽为垂直布置并且内层为精抛光形态,所述气密缸为不锈钢金属材质所制成,所述保温棉由高纯度黏土熟料、氧化铝粉等原料所制成,所述夹柱在油箱两侧各设有一组,所述吸油单向阀与排油阀长度均为一致。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箱设有衔接槽、实心体、防泄露层、油腔、通电块、温度平衡组件、转轴、搅拌叶,所述衔接槽与实心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防泄漏测与实心体内层相贴合,所述油腔与防泄漏层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通电块嵌入于油腔内部两侧,所述温度平衡组件与通电块进行通电连接,所述转轴安装于温度平衡组件的中点,所述搅拌叶与转轴进行活动配合,所述实心体与防泄漏层上端均被吸油单向阀、排油阀所贯穿,所述转轴上方通过防泄漏层、实心体与吸油单向阀、排油阀相通;所述衔接槽在实心体两侧各设有一处,所述防泄漏层为完全实心形态,所述油腔内部为精抛光形态,所述通电块与温度平衡
组件在油腔内部一共设有两组,所述转轴通过温度平衡组件以横向直线方位进行布置,所述搅拌叶在转轴上一共设有四片。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设有旋转轮、固定盘、辅助块、垂直柱、锁定盘,所述旋转轮嵌入于固定盘的圆心部位,所述辅助块与固定盘为同一圆心并与旋转轮相通,所述垂直柱穿插于辅助块、固定盘的圆心部位并与旋转轮进行活动配合,所述锁定盘嵌入于垂直柱当中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锁定盘通过垂直柱与搅拌叶相连接;所述旋转轮为球体实心形态并与固定盘、辅助块在垂直柱两端各设有一组,所述辅助块为圆柱体形状并且圆心部位为空心形态,所述垂直柱上设有四组锁定盘。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盘设有盘体、贴合层、通孔、限位环、支块、锁孔,所述盘体与贴合层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贴合层、盘体圆心均被通孔所贯穿,所述限位环与通孔为同一圆心,所述支块固定于限位环的外层,所述锁孔边缘与支块进行定位连接,所述盘体、贴合层通过通孔均与垂直柱相贴合;所述盘体与贴合层表层均为抛平形态,所述通孔边缘的限位环内部包含有橡胶环,所述支块在锁孔边缘上下端各设有一组,所述锁孔在贴合层、盘体表层边缘一共设有四处并以环形方位进行布置。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置模板设有定位块、承重块、装配槽、缓冲器,所述定位块焊接于承重块的下层两侧,所述装配槽嵌入于承重块的上端圆心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缓冲器安装于装配槽当中并与承重块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器通过装配槽与动力机下端表层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在承重块下层两侧各设有一块,所述承重块为碳钢材质所制成,所述装配槽为圆形凹陷形态,所述缓冲器在装配槽内一共设有四组并以四方位进行布置。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器设有固定盘、中心槽、弹簧、卡盘,所述固定盘与中心槽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弹簧通过中心槽与固定盘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卡盘固定于弹簧的上端部位,所述固定盘通过装配槽固定于承重块的内部,所述弹簧、卡盘均与装配槽进行间距配合;所述固定盘通过弹簧与卡盘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述弹簧为钢性金属材料所制成,所述卡盘为磁性金属材质所制成并与弹簧相互垂直。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由主体进一步改进后,通过气密缸、保温棉与油箱的相互搭配加持下,其由油箱内部所搭载的通电块与温度平衡组件在动力机作业时即可对油腔的温度进行控制平衡,使得整体油腔的油液不易因外界温度变化而受影响,同时依靠保温棉与气密缸的双重防护下能够保证内部温度的稳定性,断绝外界的温差影响,进而安装在温度平衡组件侧端的转轴与搅拌叶则能对油腔的液压油进行缓慢定点搅动,其能提高油液与温度平衡组件的温度进行交换而加强油液的温度稳定效果,同时与油腔为一体的防泄露层能够保证内部油液的使用稳定效果,防止循环的吸油、排油运动所产生的泄露,进一步保证了检测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0011]2.本专利技术由转轴进一步改进后,通过两组旋转轮、固定盘与辅助块的相互加持下能将垂直柱进行稳定的安装于间距圆心当中,使得通过垂直柱则能够提高整体转轴的横向转动稳定性,进而依据四组锁定盘的锁孔、贴合层等部件的加持下能有效的与搅拌叶进行衔接,提高搅拌叶与垂直柱、锁定盘的连接牢固性,防止在液压油内的搅动受液压油内部压力影响所产生的松动与位置偏移情况产生。
[0012]3.本专利技术由放置模板进一步改进后,通过上层所新增的承重块与定位块能通过装配槽来将动力机位置进行精准确定,使得提高动力机与主体的通电稳定效果,防止在建筑区域当中所产生的掉落情况,进而依靠装配槽底部的四组缓冲器能在动力机原点运动时将其所产生的震动性进行吸收缓解,防止底部无任何缓冲区域所造成的破坏与主体的衔接定位通电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属于一种稳固性好的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属于一种主体内部改进后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属于一种油箱改进后放大解析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属于一种转轴改进后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属于一种锁定盘改进后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属于一种放置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固性好的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1)、主体(2)、放置模板(3)、动力机(4)、封盖(5)、液压检测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焊接于主体(2)的底部边缘,所述主体(2)边缘中段与放置模板(3)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动力机(4)安装于放置模板(3)上端并与主体(2)进行通电连接,所述封盖(5)焊接于主体(2)的上层圆心,所述液压检测组件(6)贯穿于封盖(5)圆心并与主体(2)进行活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固性好的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设有伸缩槽(21)、气密缸(22)、保温棉(23)、夹柱(24)、油箱(25)、吸油单向阀(26)、排油阀(27)、泵体(28),所述伸缩槽(21)与气密缸(2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保温棉(23)嵌入于气密缸(22)的空隙当中,所述夹柱(24)与保温棉(23)相贴合并固定于气密缸(22)内部的下层边缘,所述油箱(25)通过夹柱(24)固定于气密缸(22)的内部下层,所述吸油单向阀(26)、排油阀(27)均与油箱(25)上端相连接,所述泵体(28)下端与吸油单向阀(26)、排油阀(27)相连接,所述伸缩槽(21)通过泵体(28)与液压检测组件(6)相贴合,所述油箱(25)通过吸油单向阀(26)、排油阀(27)与液压检测组件(6)进行活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固性好的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25)设有衔接槽(251)、实心体(252)、防泄露层(253)、油腔(254)、通电块(255)、温度平衡组件(256)、转轴(257)、搅拌叶(258),所述衔接槽(251)与实心体(25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防泄漏测(253)与实心体(252)内层相贴合,所述油腔(254)与防泄漏层(25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通电块(255)嵌入于油腔(254)内部两侧,所述温度平衡组件(256)与通电块(255)进行通电连接,所述转轴(257)安装于温度平衡组件(256)的中点,所述搅拌叶(258)与转轴(257)进行活动配合,所述实心体(252)与防泄漏层(253)上端均被吸油单向阀(26)、排油阀(27)所贯穿,所述转轴(257)上方通过防泄漏层(253)、实心体(252)与吸油单向阀(26)、排油阀(27)相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决华
申请(专利权)人:徐决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