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消融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006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肺部消融针,包括针头、绝缘衬套、连接卡套、同轴电缆和外套管,所述针头、绝缘衬套、连接卡套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同轴电缆与连接卡套的内壁紧密连接,所述同轴电缆外侧设有冷却水管,所述同轴电缆由内到外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护套;所述针头的外侧设有若干孔洞,使针头呈蜂窝式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方便在医学影像下显影定位,并提高消融过程中的汽化速度,从而提高消融效率。从而提高消融效率。从而提高消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肺部消融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肺部消融针,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肿瘤治疗科学的进步,结合微波消融技术安全性高、创伤小、消融范围稳定可控等优点,临床上近年来在肿瘤微波消融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微波消融系统产生微波能量,利用肿瘤内的水分子在2450MHz的微波电磁场作用下,随微波电场的交变而迅速改变方向,以超过百万次每秒的频率翻转并相互摩擦碰撞,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组织变性坏死。
[0003]目前市场上用于肿瘤消融的消融针产品大多为需经皮穿刺的硬针,包括刚性针或半刚性针,其结构可参考公开号为CN216167822U、名称为“一种用于电磁导航支气管镜下的微波消融针”的中国专利,通常包括同轴电缆、针头、绝缘衬套、连接卡套和外套管,针头、绝缘衬套、连接卡套连接在一起,同轴电缆插入至连接卡套内并紧密连接。同轴电缆、连接卡套和针头连接形成天线组件,并通过绝缘衬套与外套管绝缘隔离,冷却组件设置在外套管内。但申请人在研发和医疗实践过程中发现,现有的针头不利于在医学影像下显影,定位不方便,而且在肺部消融时,辐射精准度方面具有局限性,对操作者的技术依赖度较高,降低了消融效率。另外,由于同轴电缆多为刚性或半刚性,也不适合应用于肺部小结节及肺内部腔道内肿瘤消融手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适应于肺部的消融针,可以方便在医学影像下显影定位,并提高消融过程中的汽化速度,从而提高消融效率。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肺部消融针,包括针头、绝缘衬套、连接卡套、同轴电缆和外套管,所述针头、绝缘衬套、连接卡套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同轴电缆与连接卡套的内壁紧密连接,所述同轴电缆外侧设有冷却水管,所述同轴电缆由内到外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护套;所述针头的外侧设有若干孔洞,使针头呈蜂窝式结构。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针头设置为蜂窝式结构,在医学影像下具有明显的显影,方便对消融针进行定位,提高消融手术的效率。蜂窝式结构的针头,不但针头发热速度快,提高消融过程中的汽化速度,还能确保辐射区域消融范围精准、高效,从而进一步提高消融手术的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有益效果参见具体实施方式部分。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0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连接卡套的示意图。
[0010]图3是同轴电缆的示意图。
[0011]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消融速度对比图。
[0012]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消融面积对比图。
[0013]附图标记:1、针头;2、绝缘衬套;3、连接卡套;4、同轴电缆;5、密封圈;6、冷却水管;7、外套管;31、倒刺;32、卡槽;41、内导体;42、绝缘层;43、外导体;44、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0014]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肺部消融针,如图1所示,包括针头1、绝缘衬套2、连接卡套3、同轴电缆4和外套管7,所述针头1、绝缘衬套2、连接卡套3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同轴电缆4与连接卡套3的内壁紧密连接,所述同轴电缆4外侧设有冷却水管6,所述同轴电缆4由内到外包括内导体41、绝缘层42、外导体43和护套44;所述针头1的外侧设有若干孔洞,使针头1呈蜂窝式结构。孔洞可选择沉孔,其形状不作限定,优选的,所述孔洞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0015]优选的,所述针头1为圆锥形针头,进一步地,所述圆锥微波针头的锥度小于30度。这样,当针头1进行人体组织时,可以进行更好地进行组织穿刺,避免了尖头消融针头太尖而穿刺过位,或因组织黏连较难调整穿刺头方向,也避免了圆头消融针头穿刺阻力太大,消融针头容易出现折断的风险。蜂窝式结构的针头1因为具有若干孔洞,在肺部消融时,沿孔洞呈现点状辐射,使得针头1辐射区域更精准、辐射效率高且针头1发热速度快,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效率。
[0016]进一步地,所述针头1采用蜂窝式结构,便于CT及超声等医学影像下的显示,便于操作者准确识别器械是否到达病灶,提高了治疗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0017]申请人对某一常规的消融针,与本实施例中的消融针进行了对比实验(常规的消融针未采用蜂窝式结构的针头1结构,其他与本实施例中的消融针结构相同)。
[0018]实验一:连接微波消融系统与被测消融针,接好冷循环系统,被测消融针放置在蛋清中,设置功率、时间参数(60W、12s),开启水循环、启动微波,记录针头1端出现絮状物的时间(通常也称为汽化速度),并用测温枪记录中心温度,结果如图4所示,其中左侧为常规消融针的实验结果,右侧为本实施例改进后的消融针的实验结果。可见,常规的消融针的汽化速度为5秒,中心温度为97度,本实施例改进后的消融针汽化速度为3秒,中心温度为105.5度。
[0019]实验二:连接微波消融系统与被测消融针,接好冷循环系统,被测消融针放置在离体猪肝组织表面,设置功率参数(60W),开启水循环、启动微波,分别记录3s、4s、6s、8s、12s消融横径、长径,计算消融面积(横径*长径),其结果如图5所示,其中蓝色为常规消融针的数据,红色为本实施例改进后的消融针数据。
[0020]由以上对比实验可知,针头1采用蜂窝式结构后汽化速度、消融范围及中心温度等性能显著提升,因此,可以提高手术效率。
[0021]本实施例还可以作以下改进:1)如图3所示,所述同轴电缆4通常包括内导体41、绝缘层42、外导体43和护套44;内导体41通常采用高强度镀银铜合金,可有效降低导体损耗;绝缘层42通常采用发泡聚四氟乙烯,可有效降低介质损耗;外导体43通常采用银丝编织层,护套44通常采用硅胶,能够有效缓解能量传输过程中同轴电缆44的自身发热。本实施例对上述常规的同轴电缆4进行
了改进,在同轴电缆4的外导体43与护套44之间设有铜箔层(图中未示出),可有效提高屏蔽效能、降低回波损耗。
[0022]2)所述同轴电缆4采用柔性同轴电缆4,所述外套管7采用柔性外套管7,所述连接卡套3上设有倒刺31,所述外套管7套装在连接卡套3的倒刺31上。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卡套3为一体封闭嵌入式结构,连接卡套3尾部外侧设有双倒刺结构,提高了外套管7的连接可靠性。所述冷却水管6采用柔性冷却毛细管,并套设在所述同轴电缆4上,所述连接卡套3的远离针头1方向的一端设有环形卡槽32,所述柔性冷却毛细管内嵌于卡槽32内并向远离针头1方向延伸,安装、简单可靠。通过上述柔性设置可以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柔性,可顺利在肺内部腔道弯向,减少对肺部的损伤。
[0023]所述柔性冷却毛细管位于同轴电缆4和外套管7之间,所述同轴电缆4和柔性冷却毛细管之间形成冷循环进水通道,所述柔冷却毛细管和外套管7之间形成冷循环回水通道。所述超柔冷却毛细管前端管身两侧开孔,可保证冷循环进水通道的水流顺利进入冷循环回水通道。
[0024]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同轴电缆4的外侧套设有密封圈5,所述密封圈5设置在连接卡套3远离针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肺部消融针,包括针头、绝缘衬套、连接卡套、同轴电缆和外套管,所述针头、绝缘衬套、连接卡套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同轴电缆与连接卡套的内壁紧密连接,所述同轴电缆外侧设有冷却水管,所述同轴电缆由内到外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的外侧设有若干孔洞,使针头呈蜂窝式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部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肺部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为圆锥形针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肺部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微波针头的锥度小于30度。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肺部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采用柔性同轴电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凤杨斌马振禄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亿高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