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9985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储能系统,涉及风电储能领域,包括风电机组模块,风电机组模块顶部贯穿设置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一端固定连接有风电变压模块,所述风电变压模块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末端固定连接有限制管理模块,所述限制管理模块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导线,所述第三导线末端固定连接有整流单元模块,所述整流单元模块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线。通过第一传感器或者第二传感器接收电流的路径是否过载,当过载时,启动报警器进行报警,方便及时处理过载的电流,接着通过断路器截断输入的电流,并且也进行报警,使得可以对风储能进行监控和报警,减少输出电能的分配不合理,增强资源利用,提高使用效果。提高使用效果。提高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储能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电储能
,具体为一种风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新能源、智慧能源和储能等行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风电储能控制系统是电池储能利用的热点领域,可以为用户侧负载供电也可以给电池充电,并且在化石能源的巨大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风能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之一,而且能量丰富、出力稳定、利用率高,已成为世界风电发展的新方向。
[0003]现有的风电储能控制系统,在电池没有充满的情况下,风电储能控制会优先给电池充电,当电池充满后,可能为负载供电,并且风电在储能的过程中其本身不具备监控和报警结构导致输出的电能分配不合理,使得资源利用率较低,影响后期的使用,从而降低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储能系统,解决了风电在储能的过程中其本身不具备监控和报警结构导致输出的电能分配不合理,使得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风储能系统,包括风电机组模块,风电机组模块顶部贯穿设置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一端固定连接有风电变压模块,所述风电变压模块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末端固定连接有限制管理模块,所述限制管理模块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导线,所述第三导线末端固定连接有整流单元模块,所述整流单元模块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末端设置有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内部设置有监控组件;
[0008]所述整流单元模块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线,所述第一固定线末端设置有汇流柜,所述汇流柜内部设置有分流组件;
[0009]所述汇流柜底部贯穿设置有第一汇流线和第二汇流线,所述第一汇流线和第二汇流线之间固定连接有变换控制器,所述变换控制器侧壁连接有控制线,所述控制线末端固定连接有开关器,所述变换控制器侧壁连接有报警组件;
[0010]所述控制器侧壁连接有第一直流导线,所述第一直流导线末端固定连接有直流蓄电池,所述直流蓄电池侧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直流导线,所述第二直流导线末端固定连接有电网,所述第一直流导线外侧壁连接有储能组件。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监控组件包括与监控模块内壁固定连接的信号定位模块,所述第一连接线末
端贯穿监控模块并与信号定位模块固定连接,所述信号定位模块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末端固定连接有信号跟踪模块。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信号跟踪模块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线,所述第三连接线末端固定连接有信号捕获模块,所述信号捕获模块侧壁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线,所述第四连接线末端固定连接有用户界面模块。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分流组件包括与汇流柜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计量单元和第二计量单元,所述第一固定线末端贯穿汇流柜并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线和第三固定线,所述第二固定线末端与第一计量单元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线末端与第二计量单元固定连接。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所述第一计量单元侧壁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线,所述第四固定线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阻元件,所述第二计量单元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五固定线,所述第五固定线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阻元件,所述第一汇流线其中一端与第一电阻元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汇流线其中一端与第二电阻元件固定连接。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0]所述报警组件包括与变换控制器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一活动线,所述第一活动线末端固定连接有断路器,所述断路器外侧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线和第三活动线,所述第二活动线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感器。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2]所述第三活动线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报警线,所述第二传感器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报警线,所述第一报警线和第二报警线末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报警器。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4]所述储能组件包括与第一直流导线外侧壁固定连接的逆变导线,所述逆变导线末端固定连接有逆变器,所述逆变器侧壁固定连接有电容线,所述电容线末端固定连接有电容器。
[00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6]所述电容器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交流导线,所述第一交流导线末端固定连接有交流蓄电池,所述交流蓄电池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交流导线,所述第二交流导线末端与电网固定连接。
[002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8]所述风电机组模块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涡轮机,多个所述涡轮机之间固定连接有辅助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另一端与辅助导线固定连接。
[0029](三)有益效果
[0030]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1]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风储能系统,利用信号定位模块、信号跟踪模块、信号捕获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配合,以便通过信号定位模块追踪定位风储电的情况,并且通过信号跟踪模块追踪的信号,然后通过信号捕获模块捕捉当前的信号,接着通过用户界面模
块显示捕捉后的情况,方便对储电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的作用,利用断路器、第一传感器、报警器和第二传感器配合,以便通过第一传感器或者第二传感器接收电流的路径是否过载,当过载时,启动报警器进行报警,方便及时处理过载的电流,接着通过断路器截断输入的电流,并且也进行报警,使得可以对风储能进行监控和报警,减少输出电能的分配不合理,增强资源利用,提高使用效果。
[0032]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风储能系统,利用第一计量单元、第二计量单元、第一电阻元件和第二电阻元件配合,以便通过第一计量单元和第二计量单元起到分化电能,并且计算电能的流速,并且通过第一电阻元件和第二电阻元件起到限制电能的流速,从而起到分流的作用。
[0033]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风储能系统,利用变换控制器、开关器、直流蓄电池、逆变器、电容器和交流蓄电池配合,以便通过变换控制器起到二次变换电压的从而控制电流的压强,接着通过一部分的电能通过流蓄电池续存,接着另一部的电能通过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接着通过电容器进一步的限流,然后通过交流蓄电池进行存储,方便进行蓄能的作用。
[0034]4、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风储能系统,利用风电变压模块内部,从而调节风电变压模块的压强,接着调节的压强的电进入第二导线,然后从第二导线进入限制管理模块,从而限制电压的输出,接着输出的电进入整流单元模块内部,从而调节电流的运行,方便将电压进行分流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风储能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储能系统,包括风电机组模块(101),其特征在于:风电机组模块(101)顶部贯穿设置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一端固定连接有风电变压模块(102),所述风电变压模块(102)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末端固定连接有限制管理模块(103),所述限制管理模块(103)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导线,所述第三导线末端固定连接有整流单元模块(104),所述整流单元模块(104)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末端设置有监控模块(105),所述监控模块(105)内部设置有监控组件;所述整流单元模块(104)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线,所述第一固定线末端设置有汇流柜(106),所述汇流柜(106)内部设置有分流组件;所述汇流柜(106)底部贯穿设置有第一汇流线和第二汇流线,所述第一汇流线和第二汇流线之间固定连接有变换控制器(204),所述变换控制器(204)侧壁连接有控制线,所述控制线末端固定连接有开关器(207),所述变换控制器(204)侧壁连接有报警组件;所述控制器(204)侧壁连接有第一直流导线,所述第一直流导线末端固定连接有直流蓄电池(205),所述直流蓄电池(205)侧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直流导线,所述第二直流导线末端固定连接有电网(206),所述第一直流导线外侧壁连接有储能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组件包括与监控模块(105)内壁固定连接的信号定位模块(107),所述第一连接线末端贯穿监控模块(105)并与信号定位模块(107)固定连接,所述信号定位模块(107)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末端固定连接有信号跟踪模块(10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跟踪模块(108)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线,所述第三连接线末端固定连接有信号捕获模块,所述信号捕获模块侧壁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线,所述第四连接线末端固定连接有用户界面模块(10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组件包括与汇流柜(106)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计量单元(200)和第二计量单元(20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丽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