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碳砖成型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998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镁碳砖成型加工装置,多槽位固定承接装置下方设置有与分别于第一成型槽和与第二成型槽底部相配合的第一上压支撑块和第二上压支撑块,在第一成型槽和第二成型槽的上方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下压块和第二下压块,第一下压块的顶部与安装在支撑导向支座上的第一下压机的底部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下压块的顶部与安装在支撑导向支座上的第二下压机的底部输出端固定连接,一上压支撑块和第二上压支撑块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料承接输送带和第二出料承接输送带;整体通过一个平台的设置即可完成不同规格尺寸的专利的成型作业,实现了集约化生产,同时节省了多个平台的占用空间。占用空间。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镁碳砖成型加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镁碳砖成型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镁碳砖是以高熔点碱性氧化物氧化镁和难以被炉渣侵润的高熔点碳素材料作为原料,添加各种非氧化物添加剂。用炭质结合剂结合而成的不烧炭复合耐火材料。镁碳砖的生产步骤包括原料准备、原料粉碎、称重、混料、成型、干燥、检选、以及堆放后的运输。
[0003]在成型步骤中,传统的设备以及处理方式为:在压机一侧设置伸缩给料装置,向压机的成型槽内输送称重后的物料,然后伸缩给料装置收缩,利用压机下的下压块对准成型槽实施下压作业,成型槽开设在上下移动的下压承接台顶面,在成型槽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撑座,然后下压承接台高度降低,成型槽内部的固定支撑座相对升高,随着下压承接台的下移,挤压成型的物料块从成型槽中露出,再利用压机一侧的推杆将成型的物料夹持后前移至输送设备上送检。
[0004]传统的成型加工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集中体现在:首先,传统的成型设备单次只能成型一种型号和规格的镁碳砖,传统压机的成型槽为单一设置,一次生产一种型号的镁碳砖尺寸,显示中集约化生产过程需要生产不同规格和尺寸的砖体,而过多的压机设置结构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因生产车间有限,不能集约化在一套底部支架上实施多个砖体型号的制造,造成了空间的浪费;其次,不同规格的砖体成型后需要输送至不同的检测装置实施检测,一套出砖设备只能检测同一规格的物理特性的检测作业,如果采用相同底座上方制造不同规格的砖体,需要将成型后的砖体输送至不同的检测设备实施检测作业,如何在节省和集约空间的前提下实施不同型号砖体的分类出料作业,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再次,传统的成型设备需要上下联动的出砖作业,上部压机下压实施成型作业,下部的上下移动的下压承接台依靠上下移动实现成型后砖体的出料作业,这种方式需要对下压承接台实施垂直位移,如果想要实现下部承接台固定不动,同时实现不同规格砖体的生产,排列多个纵向下压压机势必会造成压机压力范围不能达到成型要求,需要配合上压和下压作业同时运行,这就需要对传统压机进行改进,在改进的同时,需要进行区分输出方向和位置的出料作业,传统成型设备不具有这种功能。
[0005]综上所述,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一个作业面实施不同型号和尺寸的砖体成型,多个成型作业共用一个底部制成件,出料区分位置和方向,方便后续烘干作业的运行和检测作业的运行,上压和下压同时运行,保证成型质量,高效集约和节省空间,生产效力大大提高的镁碳砖成型加工装置,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一个作业面实施不同型号和尺寸的砖体成型,多个成型作业共用一个底部制成件,出料区分位置和方向,方便后续烘干作业的运行和检测作业的运行,上压和下压同时运行,保证成型质
量,高效集约和节省空间,生产效力大大提高的镁碳砖成型加工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镁碳砖成型加工装置,包括立柱,固定安装在立柱顶部的支撑导向支座,所述的支撑导向支座下方对应设置有多槽位固定承接装置,多槽位固定承接装置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成型槽和第二成型槽,多槽位固定承接装置下方设置有与分别于第一成型槽和与第二成型槽底部相配合的第一上压支撑块和第二上压支撑块,在第一成型槽和第二成型槽的上方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下压块和第二下压块,第一下压块的顶部与安装在支撑导向支座上的第一下压机的底部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下压块的顶部与安装在支撑导向支座上的第二下压机的底部输出端固定连接,一上压支撑块和第二上压支撑块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料承接输送带和第二出料承接输送带。
[0008]所述的多槽位固定承接装置包括外侧面为跑道型块状结构的承接平台,在第一成型槽和第二成型槽之间以及第一成型槽和第二成型槽和外侧的承接平台外侧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轨道,在第一成型槽外侧的限位轨道上安装有第一限位移动小车,在第一成型槽和第二成型槽之间的限位轨道上安装有第二限位移动小车和第三限位移动小车,在第二成型槽外侧的限位轨道上安装有第四限位移动小车;
[0009]在第一限位移动小车、第二限位移动小车、第三限位移动小车以及第四限位移动小车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小车支撑导向块、第二小车支撑导向块、第三小车支撑导向块以及第四小车支撑导向块,第一小车支撑导向块与第二小车支撑导向块相互对应,第三小车支撑导向块与第四小车支撑导向块相互对应,在第一小车支撑导向块、第二小车支撑导向块、第三小车支撑导向块以及第四小车支撑导向块的内侧面均固定安装有电动夹持推杆,相互对应的小车支撑导向块上安装的电动夹持推杆的输出方向相对应;
[0010]在第一成型槽内安装有第一上压块,第一成型槽下方的第一上压支撑块内安装有顶部输出端与第一上压块固定连接的第一上压机;在第二成型槽内安装有第二上压块,第二成型槽下方的第二上压支撑块内安装有顶部输出端与第二上压块固定连接的第二上压机。
[0011]所述的第一成型槽的槽长不小于第二成型槽的槽长,第一成型槽的槽宽不小于第二成型槽的槽宽,第一成型槽和第二成型槽均是方形通孔状结构,第一成型槽和第二成型槽的槽深相等,第一下压块的长度与第一成型槽的槽长相互吻合,第一下压块的宽度与第一成型槽的槽宽相互吻合,第二下压块的长度与第二成型槽的槽长相互吻合,第二下压块的宽度与第二成型槽的槽宽相互吻合,第一下压块位于第一成型槽的顶部正上方位置,第二下压块位于第二成型槽的顶部正上方位置。
[0012]所述的第一下压机和第二下压机均固定安装在支撑导向支座,第一下压机和第二下压机的输出轴通过支撑导向支座上开设的导向孔分别与第一下压块和第二下压块相连接,第一下压机输出轴的轴线与第一成型槽的中轴线为同一条直线,第二下压机输出轴的轴线与第二成型槽的中轴线为同一条直线。
[0013]所述的第一上压支撑块和第二上压支撑块是形状和大小均相同的长方形块状结构,第一上压支撑块和第二上压支撑块的顶部均与多槽位固定承接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多槽位固定承接装置的边缘位置均等固定安装有四根立杆,四根立杆的底部与第一上压支撑块和第二上压支撑块的底部均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出料承接输送带和第二出料承接
输送带设置在立杆的内侧。
[0014]所述的承接平台的长度不大于支撑导向支座的长度,承接平台的宽度不大于支撑导向支座的宽度,限位轨道沿承接平台的外壁设置,限位轨道的两端位于第一上压支撑块和第二上压支撑块的两侧,限位轨道的一端底部与第一出料承接输送带的上方相互承接,限位轨道的另一端底部与第二出料承接输送带的上方相互承接。
[0015]所述的第一限位移动小车、第二限位移动小车、第三限位移动小车以及第四限位移动小车的底部车轮分别与限位轨道通过限位卡接的方式相连接,第一限位移动小车和第二限位移动小车是方向和启停相同的同步运行小车,第三限位移动小车和第四限位移动小车是方向和启停相同的同步运行小车。
[0016]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镁碳砖成型加工装置,包括立柱(1),固定安装在立柱(1)顶部的支撑导向支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导向支座(2)下方对应设置有多槽位固定承接装置,多槽位固定承接装置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成型槽(24)和第二成型槽(27),多槽位固定承接装置下方设置有与分别于第一成型槽(24)和与第二成型槽(27)底部相配合的第一上压支撑块(31)和第二上压支撑块(32),在第一成型槽(24)和第二成型槽(27)的上方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下压块(5)和第二下压块(17),第一下压块(5)的顶部与安装在支撑导向支座(2)上的第一下压机(3)的底部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下压块(17)的顶部与安装在支撑导向支座(2)上的第二下压机(4)的底部输出端固定连接,一上压支撑块(31)和第二上压支撑块(32)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料承接输送带(16)和第二出料承接输送带(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碳砖成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槽位固定承接装置包括外侧面为跑道型块状结构的承接平台(7),在第一成型槽(24)和第二成型槽(27)之间以及第一成型槽(24)和第二成型槽(27)和外侧的承接平台(7)外侧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轨道(8),在第一成型槽(24)外侧的限位轨道(8)上安装有第一限位移动小车(9),在第一成型槽(24)和第二成型槽(27)之间的限位轨道(8)上安装有第二限位移动小车(21)和第三限位移动小车(13),在第二成型槽(27)外侧的限位轨道(8)上安装有第四限位移动小车(20);在第一限位移动小车(9)、第二限位移动小车(21)、第三限位移动小车(13)以及第四限位移动小车(20)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小车支撑导向块(11)、第二小车支撑导向块(22)、第三小车支撑导向块(14)以及第四小车支撑导向块(23),第一小车支撑导向块(11)与第二小车支撑导向块(22)相互对应,第三小车支撑导向块(14)与第四小车支撑导向块(23)相互对应,在第一小车支撑导向块(11)、第二小车支撑导向块(22)、第三小车支撑导向块(14)以及第四小车支撑导向块(23)的内侧面均固定安装有电动夹持推杆(30),相互对应的小车支撑导向块上安装的电动夹持推杆(30)的输出方向相对应;在第一成型槽(24)内安装有第一上压块(25),第一成型槽(24)下方的第一上压支撑块(31)内安装有顶部输出端与第一上压块(25)固定连接的第一上压机(26);在第二成型槽(27)内安装有第二上压块(28),第二成型槽(27)下方的第二上压支撑块(32)内安装有顶部输出端与第二上压块(28)固定连接的第二上压机(2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碳砖成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成型槽(24)的槽长不小于第二成型槽(27)的槽长,第一成型槽(24)的槽宽不小于第二成型槽(27)的槽宽,第一成型槽(24)和第二成型槽(27)均是方形通孔状结构,第一成型槽(24)和第二成型槽(27)的槽深相等,第一下压块(5)的长度与第一成型槽(24)的槽长相互吻合,第一下压块(5)的宽度与第一成型槽(24)的槽宽相互吻合,第二下压块(17)的长度与第二成型槽(27)的槽长相互吻合,第二下压块(17)的宽度与第二成型槽(27)的槽宽相互吻合,第一下压块(5)位于第一成型槽(24)的顶部正上方位置,第二下压块(17)位于第二成型槽(27)的顶部正上方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碳砖成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下压机(3)和第二下压机(4)均固定安装在支撑导向支座(2),第一下压机(3)和第二下压机(4)的输出轴通过支撑导向支座(2)上开设的导向孔分别与第一下压块(5)和第二下压块(17)相连接,第一下压机(3)输出轴的轴线与第一成型槽(24)的中轴线为同一条直线,第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爽樊子聚周秀伟蒋志杰朱梦楠司明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汇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