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石材幕墙结构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973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石材幕墙结构总成,包括墙体,墙体与室外相邻的一面为装饰外表面;固定组件,包括与装饰外表面固定连接竖向固定件、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的横向固定件和固定于横向固定件上的固定挂件,横向固定件的长度方向与装饰外表面平行,固定挂件上设置有悬挂部;墙板组件,包括与悬挂部一一对应的石材墙板,石材墙板竖向设置且固定连接有悬挂件,悬挂件具有向下的悬挂口,悬挂口的内壁与悬挂部间隙配合。该抗震石材幕墙结构总成采用固定挂件和石材板墙的分体式连接,方便二者发生相对活动,在发生地震时,通过石材板墙的活动吸收地震的能量,加强抗震性能,且方便对损坏部位进行更换,降低维修难度和成本。降低维修难度和成本。降低维修难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石材幕墙结构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材幕墙
,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震石材幕墙结构总成。

技术介绍

[0002]石材幕墙是采用天然石材作为镶嵌板材的幕墙,由于石材为天然材质,其表面光洁美观,使得石材幕墙具有典雅别致的感官,且石材表面坚硬,不易产生划痕和污渍,且石材幕墙能够抵抗冻融,相比于其他装修建材,还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
[0003]现有技术中,如公告号为CN20901139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短槽式干挂石材幕墙,其通过石材组合挂件上半部分的合并组合,有效承担了单块石材的载荷,并保证了施工质量,同时在石材安装时,通过树脂胶与组合挂件连接,使得石材不会发生左右移动的倾向。
[0004]但是,上述石材幕墙中,石材组合挂件为一体式的结构,使得该石材幕墙安装完成后,分隔缝上石材通过石材组合挂件与分隔缝下石材固定连接,上石材和下石材的相对位置固定,在地震作用下,二者同步运动,不易吸收振动所产生的能量,导致石材幕墙抗震性能下降,石材组合挂件容易变形损坏,且变形损坏后,需要对上石材、下石材以及石材组合挂件整体进行更换,增加了维修难度和成本。
[0005]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石材幕墙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加强抗震性能、降低维护难度和成本的抗震石材幕墙结构总成。
[0007]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震石材幕墙结构总成,包括:
[0008]墙体,所述墙体沿铅垂方向设置,且与室外相邻的一面为装饰外表面;
[0009]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装饰外表面固定连接且沿铅垂方向延伸的竖向固定件、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竖向固定件固定连接的横向固定件和固定于所述横向固定件上的固定挂件,所述横向固定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装饰外表面平行,所述固定挂件上设置有沿铅垂方向分布且向上的悬挂部;
[0010]墙板组件,所述墙板组件包括沿铅垂方向分布且与所述悬挂部一一对应的石材墙板,所述石材墙板竖向设置且固定连接有悬挂件,所述悬挂件具有向下的悬挂口,所述悬挂口的内壁与所述悬挂部间隙配合。
[0011]优选的,为了提高安装效率,所述悬挂部包括上挂部和设置于所述上挂部下方的下挂部,所述石材墙板包括上墙板和设置于所述上墙板下方的下墙板所述悬挂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墙板底部和所述上挂部之间的上挂件和设置于所述下墙板顶部和所述下挂部之间的下挂件。
[0012]优选的,为了保证安装精度同时加强抗震性能,所述悬挂口的内壁和所述悬挂部之间填充有弹性的缓冲垫。
[0013]优选的,为了避免上墙板和下墙板脱离固定挂件,所述上墙板和/或所述下墙板与所述固定挂件限位连接。
[0014]优选的,为了实现下墙板与固定挂件的限位连接,所述下墙板与所述固定挂件通过弹性件限位连接。
[0015]优选的,为了进一步限制下墙板与固定挂件之间的限位连接,所述下挂件和所述上挂部通过外管和内管连接,所述内管的其中一端设置于所述外管的内侧且与所述外管的内壁间隙配合。
[0016]优选的,为了保护弹性件,同时加强抗震性能,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设置有弹性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夹设于所述外管的周向内壁和所述内管的周向外缘之间,所述外管、所述内管和所述密封圈围合形成密封腔,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密封腔内。
[0017]优选的,为了实现上墙板与固定挂件的限位连接,所述上墙板通过螺纹配合的限位螺栓和限位螺母与所述固定挂件限位连接。
[0018]优选的,为了方便通过限位螺栓和限位螺母实现上墙板与固定挂件的限位连接,所述固定挂件连接有紧固件,所述限位螺栓的杆部穿设于所述紧固件和所述上挂件之间。
[0019]优选的,为了方便限位螺栓的活动,所述上挂件上设置有第一条形通孔,所述紧固件上设置有第二条形通孔,所述第一条形通孔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条形通孔的长度方向垂直。
[002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抗震石材幕墙结构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固定挂件和石材板墙的分体式连接,方便二者发生相对活动,在发生地震时,通过石材板墙的活动吸收地震的能量,加强抗震性能,且方便对损坏部位进行更换,降低维修难度和成本。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2的爆炸示意图;
[0024]图4是图2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图4的爆炸示意图;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0027]图7是图6的A部放大图;
[0028]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是图8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是图9的侧视图;
[0031]图11是图1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2]图12是图11的爆炸示意图;
[0033]图13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4是图13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5]图15是图14的的俯视图;
[0036]图16是图15的A

A向剖面图;
[0037]图17是图14的爆炸示意图;
[0038]图18是图14另一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0039]图中:100、墙体;101、钢板;102、膨胀螺栓;103、膨胀螺母;200、竖向固定件;201、竖向角钢;202、连接螺栓;203、连接螺母;300、横向固定件;301、水平角钢;302、固定螺栓;303、固定螺母;400、固定挂件;401、悬挂部;4011、上挂部;4012、下挂部;500、石材墙板;600、悬挂件;601、上挂件;6011、第一条形通孔;602、下挂件;700、缓冲垫;800、弹性件;900、外管;110、内管;120、密封圈;130、限位螺栓;140、限位螺母;150、紧固件;151、第二条形通孔;152、限位孔;160、上墙板;170、下墙板;180、锁定螺栓;190、锁定螺母;210、横向弹簧;220、安装座;221、限位环;230、转动接头;231、第一限位板;240、密封接头;241、第二限位板;250、波纹软管;251、限位盖;252、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41]第一实施例
[0042]如图1

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抗震石材幕墙结构总成,包括:
[0043]墙体100,墙体100沿铅垂方向设置,且与室外相邻的一面为装饰外表面;
[0044]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与装饰外表面固定连接且沿铅垂方向延伸的竖向固定件200、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与竖向固定件200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石材幕墙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00),所述墙体(100)沿铅垂方向设置,且与室外相邻的一面为装饰外表面;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装饰外表面固定连接且沿铅垂方向延伸的竖向固定件(200)、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竖向固定件(200)固定连接的横向固定件(300)和固定于所述横向固定件(300)上的固定挂件(400),所述横向固定件(30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装饰外表面平行,所述固定挂件(400)上设置有沿铅垂方向分布且向上的悬挂部(401);墙板组件,所述墙板组件包括沿铅垂方向分布且与所述悬挂部(401)一一对应的石材墙板(500),所述石材墙板(500)竖向设置且固定连接有悬挂件(600),所述悬挂件(600)具有向下的悬挂口,所述悬挂口的内壁与所述悬挂部(401)间隙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石材幕墙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部(401)包括上挂部(4011)和设置于所述上挂部(4011)下方的下挂部(4012),所述石材墙板(500)包括上墙板(160)和设置于所述上墙板(160)下方的下墙板(170),所述悬挂件(600)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墙板(160)底部和所述上挂部(4011)之间的上挂件(601)和设置于所述下墙板(170)顶部和所述下挂部(4012)之间的下挂件(6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石材幕墙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口的内壁和所述悬挂部(401)之间填充有弹性的缓冲垫(70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石材幕墙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墙板(160)和/或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斌叶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华德幕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