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细胞骨架和运动蛋白抑制剂类杀菌剂的杀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9522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组合物为A、B两种活性组分,活性组分A和活性组分B之间的重量比为1:9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细胞骨架和运动蛋白抑制剂类杀菌剂的杀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代三唑啉酮醚类化合物与细胞骨架和运动蛋白抑制剂类杀菌剂的杀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专利CN102336744B公开了一种含取代三唑啉酮醚类化合物及其用途,其中报道了如下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对多种真菌病害具有良好的活性。
[0003][0004]细胞骨架和运动蛋白抑制剂类杀菌剂是通过干扰肌动蛋白组织的建立和形成而改变细胞骨架、抑制有丝分裂使病菌的菌丝体细胞的形成受到干扰和抑制,从而阻碍了菌丝体的正常发育与生长。肌球蛋白的高度选择性使其作用位点较单一,因此造成该类杀菌剂长期使用后,病原菌的抗药性明显,药效下降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代三唑啉酮醚类化合物与细胞骨架与运动蛋白抑制剂类杀菌剂的杀真菌增效组合物及其应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杀真菌组合物,组合物为A、B两种活性组分,活性组分A和活性组分B之间的重量比为1:99

99:1;
[0008]活性组分A为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0009][0010]式中:
[0011]Q选自如下所示的Q1或Q2:
[0012][0013]W选自O;
[0014]R1选自甲基;
[0015]当Q选自Q1时:R2选自氢、卤素、氰基、硝基、CH2CN、C1

C6烷基、卤代C1

C6烷基或C3

C6环烷基,R3选自氢、C1

C6烷基或卤代C1

C6烷基;
[0016]当Q选自Q2时:R2选自卤素、C1

C6烷基、卤代C1

C6烷基或C3

C6环烷基,R3选自C1

C6烷基或卤代C1

C6烷基;
[0017]R4选自卤素、氰基、硝基、羟基、C1

C4烷基、卤代C1

C3烷基、C1

C3烷氧基、卤代C1

C3烷氧基、C1

C3烷硫基、C1

C3烷基磺酰基,未取代的或被1

5个独立选自以下基团取代的苯基或苯氧基,以下基团为氯、溴、氟、硝基、氰基、三氟甲基、C1

C3烷基、C1

C3烷氧基或卤代C1

C3烷氧基;n=0

5;
[0018]R5、R6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硝基、氰基、C1

C6烷基、卤代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卤代C1

C6烷氧基、C1

C6烷硫基、C1

C6烷磺酰基,未取代的或被1

5个独立选自以下基团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呋喃基、噻吩基或噻唑基:卤素、氰基、硝基、CO2(C1

C4烷基)、C1

C6烷基、卤代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卤代C1

C6烷氧基、C1

C6烷硫基或C1

C6烷基磺酰基;
[0019]Y选自卤素、OR7、SR7、SOR7、SO2R7或NHR7;其中,R7选自氢或C1

C4烷基;
[0020]活性组分B选自细胞骨架和运动蛋白抑制剂类杀菌剂的苯菌灵B1、麦穗宁B2、多菌灵B3、氰烯菌酯B4、硫菌灵B5、甲基硫菌灵B6、噻菌灵B7、乙霉威B8、苯菌酮B9、pyriofenone B10、噻唑菌胺B11、苯酰菌胺B12、氟吡菌胺B13、戊菌隆B14、苯啶菌酮B15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1]优选,所述活性组分A选自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0022]通式中:
[0023]Q选自如下所示的Q1或Q2:
[0024]W选自O;
[0025]R1选自甲基;
[0026]当Q选自Q1时:R2选自氢、氟、氯、溴或C1

C4烷基,R3选自氢或C1

C6烷基;
[0027]当Q选自Q2时:R2选自C1

C4烷基,R3选自C1

C6烷基;
[0028]R4选自卤素、氰基、硝基、C1

C4烷基、卤代C1

C3烷基、C1

C3烷氧基、卤代C1

C3烷氧基或C1

C3烷基磺酰基;
[0029]n=0

3;
[0030]R5、R6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氯、溴、氟、硝基、氰基、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基、C1

C4烷氧基或卤代C1

C4烷氧基;
[0031]Y选自Cl、OR7或SR7;其中,R7选自C1

C4烷基;
[0032]所述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盐为通式化合物与盐酸、硫酸、磷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草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马来酸、富马酸形成的盐;
[0033]活性组分B选自细胞骨架和运动蛋白抑制剂类杀菌剂的苯菌灵B1、多菌灵B3、氰烯
菌酯B4、硫菌灵B5、甲基硫菌灵B6、噻菌灵B7、苯菌酮B9、pyriofenone B10、噻唑菌胺B11、苯酰菌胺B12、氟吡菌胺B13、戊菌隆B14、苯啶菌酮B15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4]A、B两种活性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50

50:1。
[0035]进一步优选,所述活性组分A选自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0036]通式中:
[0037]Q选自Q1或Q2;
[0038]W选自O;
[0039]R1选自甲基;
[0040]当Q选自Q1时:R2选自氢或甲基,R3选自氢、甲基或乙基;
[0041]当Q选自Q2时:R2选自甲基,R3选自甲基;
[0042]R4选自卤素、氰基、硝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CF3、CH3O或CF3O;
[0043]n=0

3;
[0044]R5、R6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氯、溴、氟或C1

C4烷基;
[0045]Y选自Cl、CH3O或CH3S;
[0046]所述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盐为通式化合物与盐酸、硫酸、磷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细胞骨架和运动蛋白抑制剂类杀菌剂的杀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为A、B两种活性组分,活性组分A和活性组分B之间的重量比为1:99

99:1;活性组分A为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通式中:Q选自如下所示的Q1或Q2:W选自O;R1选自甲基;当Q选自Q1时:R2选自氢、卤素、氰基、硝基、CH2CN、C1

C6烷基、卤代C1

C6烷基或C3

C6环烷基,R3选自氢、C1

C6烷基或卤代C1

C6烷基;当Q选自Q2时:R2选自卤素、C1

C6烷基、卤代C1

C6烷基或C3

C6环烷基,R3选自C1

C6烷基或卤代C1

C6烷基;R4选自卤素、氰基、硝基、羟基、C1

C4烷基、卤代C1

C3烷基、C1

C3烷氧基、卤代C1

C3烷氧基、C1

C3烷硫基、C1

C3烷基磺酰基,未取代的或被1

5个独立选自以下基团取代的苯基或苯氧基,以下基团为氯、溴、氟、硝基、氰基、三氟甲基、C1

C3烷基、C1

C3烷氧基或卤代C1

C3烷氧基;n=0

5;R5、R6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硝基、氰基、C1

C6烷基、卤代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卤代C1

C6烷氧基、C1

C6烷硫基、C1

C6烷磺酰基,未取代的或被1

5个独立选自以下基团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呋喃基、噻吩基或噻唑基:卤素、氰基、硝基、CO2(C1

C4烷基)、C1

C6烷基、卤代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卤代C1

C6烷氧基、C1

C6烷硫基或C1

C6烷基磺酰基;Y选自卤素、OR7、SR7、SOR7、SO2R7或NHR7;其中,R7选自氢或C1

C4烷基;活性组分B选自细胞骨架和运动蛋白抑制剂类杀菌剂的苯菌灵B1、麦穗宁B2、多菌灵B3、氰烯菌酯B4、硫菌灵B5、甲基硫菌灵B6、噻菌灵B7、乙霉威B8、苯菌酮B9、pyriofenone B10、噻唑菌胺B11、苯酰菌胺B12、氟吡菌胺B13、戊菌隆B14、苯啶菌酮B15中的一种或几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A选自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通式中:Q选自如下所示的Q1或Q2:W选自O;
R1选自甲基;当Q选自Q1时:R2选自氢、氟、氯、溴或C1

C4烷基,R3选自氢或C1

C6烷基;当Q选自Q2时:R2选自C1

C4烷基,R3选自C1

C6烷基;R4选自卤素、氰基、硝基、C1

C4烷基、卤代C1

C3烷基、C1

C3烷氧基、卤代C1

C3烷氧基或C1

C3烷基磺酰基;n=0

3;R5、R6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氯、溴、氟、硝基、氰基、C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杰单忠刚孙铭优杨吉春李轲轲赵杰刘长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