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江专利>正文

一种工程泥浆处理技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941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泥浆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工程泥浆处理技术方法,包括步骤一、设置含有多级级配碎石池的级配碎石总池;步骤二、将泥浆输送到级配碎石总池中,流入级配碎石总池中的泥浆淤泥利用重力作用逐级沉淀筛分,使大颗粒砂土被阻留;步骤三、将筛分后的水和细颗粒砂土淤泥送入絮凝池中,并加入适量的絮凝剂;步骤四、将凝聚成絮团状污泥送到滤带上,使絮团之外的自由水滤出;步骤五、对重力脱水后的絮团状污泥进行预压脱水,使其丧失流动性;步骤六、将预压后的污泥通过多根辊轴反复挤压并剪切,使其最终形成块状泥饼,便于集料和对大颗粒砂土的清理再利用,对泥浆中水体进行再利用,并使泥浆大幅度减少含水量和体积,便于运输和处理。运输和处理。运输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泥浆处理技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泥浆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工程泥浆处理技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工程施工行业中,泥浆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施工衍生品,在施工现场混凝土灌注桩钻进过程中会产生的大量泥浆和钻进带出的泥沙,泥浆是水和各种细颗粒黏土和砂粒组成的混合物,泥浆的自然沉淀速度很慢,长时间留存在地表面会造成环境污染,若对外排放运输到指定地点,此过程会产生高额外运费用,成本较高,所以需要一种方便高效,可再利用,同时成本较低的泥浆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泥浆处理技术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工程泥浆处理技术方法,包括:步骤一、设置含有多级级配碎石池的级配碎石总池;
[0006]步骤二、将泥浆输送到级配碎石总池中,流入级配碎石总池中的泥浆淤泥利用重力作用逐级沉淀筛分,使大颗粒砂土被阻留;
[0007]步骤三、将筛分后的水和细颗粒砂土淤泥送入絮凝池中,并加入适量的絮凝剂;
[0008]步骤四、将凝聚成絮团状污泥送到滤带上,使絮团之外的自由水滤出;
[0009]步骤五、对重力脱水后的絮团状污泥进行预压脱水,使其丧失流动性;
[0010]步骤六、将预压后的污泥通过多根辊轴反复挤压并剪切,使其最终形成块状泥饼。
[0011]优选的,所述级配碎石总池由多级级配碎石池组成,每级级配碎石池错台大于等于10cm,底板坡度大于等于15度,且下口挡沿大于等于10cm,并预留有泌水口,每级级配碎石池一侧设置为开闭式。
[0012]优选的,将泥浆输送到级配碎石总池最高级的级配碎石池中,进行逐级过滤。
[0013]优选的,所述絮凝剂采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水解度在25%

40%之间。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将细颗粒絮凝后,细颗粒凝聚成大团,并沉降至絮凝池池底,上层清水进行排放或回收。
[0015]优选的,所述滤带采用细孔网格状涤纶长纤滤布带。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级级配碎石池,对泥浆进行初步沉淀筛分,使泥浆中大颗粒砂土被阻留,并通过每级之间的开闭式设置,便于集料和对大颗粒砂土的清理再利用,将筛分后的水和细小泥颗粒进行絮凝,使泥水进一步分离,絮凝后絮凝物沉降,上层清水可进行再回收利用,将絮团状污泥送到滤带上,使絮团之外的自由水滤出,进一步减少污泥的含水量,并通过滤板压紧脱水,然后通过辊轴反复挤压,使其大幅度减少含水量和体积,便于运
输和处理。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泥浆处理步骤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
[0021]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工程泥浆处理技术方法,包括:步骤一、设置含有多级级配碎石池的级配碎石总池,级配碎石池位于级配碎石总池中呈阶梯式排列;
[0022]步骤二、将泥浆输送到级配碎石总池中,流入级配碎石总池中的泥浆淤泥利用重力作用逐级沉淀筛分,使大颗粒砂土被阻留;
[0023]步骤三、将筛分后的水和细颗粒砂土淤泥送入絮凝池中,并加入适量的絮凝剂;
[0024]步骤四、将凝聚成絮团状污泥送到滤带上,使絮团之外的自由水滤出;
[0025]步骤五、对重力脱水后的絮团状污泥进行预压脱水,使其丧失流动性;
[0026]步骤六、将预压后的污泥通过多根辊轴反复挤压并剪切,使其最终形成块状泥饼。
[0027]具体的,设置级配碎石总池,级配碎石总池由多级级配碎石池组成,每级级配碎石池错台大于等于10cm,底板坡度大于等于15度,且下口挡沿大于等于10cm,并预留有泌水口,每级级配碎石池一侧设置为开闭式;使整体呈阶梯式排列,同时开闭式的设置便于集料和对渣土的清理,使泥浆中大颗粒砂土阻留在每级级配碎石池上层,可对大颗粒砂土进行回收利用,过滤后的级配碎石池中的碎石泥砂土经二次加工调配后用作A组、B组填料使用,对碎石泥砂土的再利用,减少二次污染。
[0028]具体的,将泥浆输送到级配碎石总池最高级的级配碎石池中,进行逐级过滤;流入级配碎石总池中的泥浆淤泥利用重力作用逐级沉淀筛分,使大颗粒砂土被阻留,从最高级开始进行逐级筛分,去除泥浆中大颗粒砂土,保留细小颗粒砂土泥浆进行后续操作。
[0029]其中,将筛分后的水和细颗粒砂土淤泥送入絮凝池中,并加入适量的絮凝剂,絮凝剂采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水解度在25%

40%之间;采用该絮凝剂对筛分后的泥浆进行絮凝,该絮凝剂具有架桥、网捕、吸附和电性中和功能,破坏泥浆水的稳定性,使泥浆颗粒物从水中迅速凝聚、沉降,达到泥水分离的效果。
[0030]其中,将细颗粒絮凝后,细颗粒凝聚成大团,并沉降至絮凝池池底,上层清水进行排放或回收,有效回收再利用水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0031]其中,将凝聚成絮团状污泥送到滤带上,使絮团之外的自由水滤出,进一步减少污泥的含水量,滤带采用细孔网格状涤纶长纤滤布带,对重力脱水后的絮团状污泥进行预压脱水,采用滤板进行压紧过滤脱水,使其丧失流动性,将预压后的污泥通过多根辊轴反复挤压并剪切,使其最终形成块状泥饼;可以大幅度降低泥浆中的含水量和体积,便于运输和处理。
[0032]通过设置多级级配碎石池,对泥浆进行初步沉淀筛分,使泥浆中大颗粒砂土被阻留,并通过每级之间的开闭式设置,便于集料和对大颗粒砂土的清理再利用,将筛分后的水和细小泥颗粒进行絮凝,使泥水进一步分离,絮凝后絮凝物沉降,上层清水可进行再回收利用,将絮团状污泥送到滤带上,使絮团之外的自由水滤出,进一步减少污泥的含水量,并通过滤板压紧脱水,然后通过辊轴反复挤压,使其大幅度减少含水量和体积,便于运输和处理。
[00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泥浆处理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步骤一、设置含有多级级配碎石池的级配碎石总池;步骤二、将泥浆输送到级配碎石总池中,流入级配碎石总池中的泥浆淤泥利用重力作用逐级沉淀筛分,使大颗粒砂土被阻留;步骤三、将筛分后的水和细颗粒砂土淤泥送入絮凝池中,并加入适量的絮凝剂;步骤四、将凝聚成絮团状污泥送到滤带上,使絮团之外的自由水滤出;步骤五、对重力脱水后的絮团状污泥进行预压脱水,使其丧失流动性;步骤六、将预压后的污泥通过多根辊轴反复挤压并剪切,使其最终形成块状泥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泥浆处理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配碎石总池由多级级配碎石池组成,每级级配碎石池错台大于等于10cm,底板坡度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江祁刚冯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任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