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江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内科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6026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引流装置,包括第一引流机构与第二引流机构,第一引流机构包括套筒,套筒内套设有推杆,推杆两端均延伸至套筒外部,推杆一端设有按压板,推杆另一端设有连接块,使用时,将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连接,一只手拿着套筒,将盖罩一侧贴紧患者的胸腔,按压按压板将引流针插入到胸腔内,用另一只手将引流泵打开,从而将液体由引流针,经过引流腔、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后,流入水箱中。操作时,另一只手可握住把手将第二引流机构提起,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完成操作,操作完毕后将引流泵关闭,手松动按压板,引流针自动从胸腔内拔出,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的特点,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A Drainage Device for Respiratory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内科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引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呼吸内科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呼吸内科为现代西医中一个科室。常见病症有肺炎杆菌肺炎、急性肺脓肿、肺炎球菌肺炎、哮喘、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肺曲菌病、肺念珠菌病、肺泡蛋白质沉积症、疱疹性咽峡炎、病毒性肺炎、矽肺、肺放线菌病、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脱屑性间质性肺炎、免疫缺陷者肺炎、特发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呼吸性细支气管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确定要进行胸腔引流的情况下,按现有技术要使用胸腔穿刺针,连接好乳胶管后,再用引流大针管连接乳胶管,抽吸胸腔积水,每抽满一针管,要用止血钳夹住乳胶管,排空针管后再对接好乳胶管,放开止血钳后继续抽吸,反复抽吸,反复夹管。为了防止外部气体进入到胸腔内,一般要有两个人合作操作,由于这种抽吸用的乳胶管和针管不能留置,所以需要紧张而有条不紊的进行操作,劳动强度大,患者的痛苦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引流装置不便对胸腔进行引流的缺陷,提供一种呼吸内科引流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内科引流装置,包括第一引流机构与第二引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机构包括套筒(1),所述套筒(1)内套设有推杆(2),所述推杆(2)两端均延伸至套筒(1)外部,所述推杆(2)一端设有按压板(3),所述推杆(2)另一端设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上安装有引流针(5),所述连接块(4)与推杆(2)内均设有引流腔(6),所述推杆(2)上设有第一引流管(7),所述第一引流管(7)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头(8),所述套筒(1)内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限位槽(9),所述推杆(2)顶部和底部设有与限位槽(9)相配合的限位块(10),两块所述限位块(10)一侧设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套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内科引流装置,包括第一引流机构与第二引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机构包括套筒(1),所述套筒(1)内套设有推杆(2),所述推杆(2)两端均延伸至套筒(1)外部,所述推杆(2)一端设有按压板(3),所述推杆(2)另一端设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上安装有引流针(5),所述连接块(4)与推杆(2)内均设有引流腔(6),所述推杆(2)上设有第一引流管(7),所述第一引流管(7)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头(8),所述套筒(1)内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限位槽(9),所述推杆(2)顶部和底部设有与限位槽(9)相配合的限位块(10),两块所述限位块(10)一侧设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套设在推杆(2)上,所述套筒(1)一侧设有盖罩(12),所述第二引流机构包括外壳(13),所述外壳(13)内设有引流泵(14),所述引流泵(14)的进水口上设有第二引流管(15),所述第二引流管(15)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头(16),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江林竹毛世才
申请(专利权)人:任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