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清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9090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镜清洁系统,包括有:热风干燥单元,所述热风干燥单元包含多个出气头和用于单独调节多个所述出气头的角度调节模块;热塑包装单元,所述热塑包装单元包覆干燥后的内镜,其中,热塑包装单元包含加热包装组件和抽真空组件。本技术方案增加了高压气流的适用范围,能够操作高压气流以小孔径喷射、改变方向的方式喷射内镜易产生液体积存的位置,减少无菌布人工清洁内镜易产生液体积存的位置的步骤,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干燥速度和效率,同时,包覆后的干燥的内镜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无菌包发放给临床使用。无菌包发放给临床使用。无菌包发放给临床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镜清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内镜清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内镜检查是一种医疗成像技术,其当前被广泛地使用,尤其是由于其易于实施、精度和低侵入成本。因此,内镜用于确定诊断(诊断内镜检查),或用于治疗疾病和损伤(手术性内镜检查)。然而,其处理和清洁是十分独特的:清洁和消毒是必需的。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无论是消毒水洗杀菌还是高温杀菌,都需要在不同的设备中进行,期间主要依靠医护人员徒手拿取并更换操作设备。现有技术中涉及的消毒和干燥的步骤为:在检查之后立即用适当非研磨性洗涤剂清洁内镜,并且随后漂洗内镜,这种清洁步骤的总时间必须不小于15分钟。接下来,内镜被消毒:其被浸没在消毒溶液中,并且随后再次被漂洗。最终,其通过医用压缩气体喷枪被部分干燥。后一步骤持续大约5分钟。然而,该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步骤冗长,并且最后,残余的水分仍然存在于管道的至少一部分上,这不能确保最佳的无害性。
[0004]专利号为CN10854375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干燥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浸泡消毒池,所述浸泡消毒池内设置有医疗器械容器,所述壳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若干紫外灯和若干风机,所述壳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一上设置有滑轮一,所述壳体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二上设置有滑轮二,所述壳体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分别依次套设有齿轮一和滑轮三,所述壳体的顶端且位于所述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穿插有支撑杆三,所述支撑杆三上分别依次套设有齿轮二和滑轮四。该结构复杂且无法解决消毒池内浸泡后的器械积水问题。
[0005]公开号为CN111288773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真空干燥箱,包括箱体、箱门、设于箱体内的内胆、设于内胆上的烘干架、设于内胆内壁上的加热管、用于箱体内气体循环的抽气管道。该装置通过加热和抽吸空气增加干燥效率。
[0006]内镜的消毒和杀菌离不开液体冲洗,但由于内镜具有复杂的结构,其表面会存在较多的缝隙和凹陷处,现有技术中用于干燥的方式包含加热和气流循环两种方式。针对加热的干燥方式,为了保持环境温度,加热的干燥方式往往离不开一个密封的环境和一个置物台,内镜需要被放置在置物台上被加热。由于内镜与会和不同内镜接触的置物台的接触面积增大,极大地增加了内镜被污染的概率,同时放置于置物台上的内镜是处于弯折状态,部分与置物台贴合的缝隙中积存的液体无法在干燥时间内(例如,60~80℃高温干燥柜12min)蒸发。高温干燥法同时对不耐高温的软式内镜具有限制。
[0007]针对气流循环的干燥方式,这是一类使用范围更广泛的干燥方法,现有技术中用于干燥的气流涉及消杀气流、高温气流和内循环气流等多种类型。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气流会受到内镜表面形态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而在内镜不同结构的表面形成不同的干燥效果。例如,在光滑的表面上能够做到完全干燥的效果,但当内镜表面出现具有深
度的缝隙时,有鉴于气流的流速和方向,气流不能够在缝隙内发挥效果,而使缝隙内的液体积存。
[0008]若内镜干燥不彻底,内镜上残留水分有利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导致生物膜的形成,增加内镜的消毒灭菌难度,因此对内镜进行彻底清洗同时,注重干燥是消毒灭菌成功的关键。
[0009]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镜清洁系统,其针对内镜干燥环节设计一种扫描式的可变风干燥系统。
[0010]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做出本专利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专利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专利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与更新,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疾病的诊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内镜及其附件结构精密复杂,材质特殊,多数不耐高温、怕腐蚀,给使用后的内镜清洗消毒灭菌带来了挑战。例如,国外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由软式内镜诊疗带来的耐药性细菌感染问题。该问题已成为2018年十大医疗技术危害之一。现有技术中,WS507

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干燥流程规范了干燥过程:a)将内镜、按钮和阀门置于铺设无菌巾的专用干燥台,无菌巾应每4h更换一次;b)用75%~95%乙醇或异丙醇灌注所有管道;c)使用压力气枪,用洁净压缩空气向所有管道充气至少30s,致其完全干燥;d)用无菌擦拭布、压力气枪干燥内镜外表面、按钮和阀门。但在实际督导工作中,内镜干燥巾也面临如下问题:医疗机构内镜日诊疗量较大,需干燥的内镜数量较多,干燥台上的无菌巾使用不到4小时就已经潮湿,失去干燥内镜外表面、按钮、阀门的作用,且潮湿也易滋生细菌,从而影响内镜的消毒灭菌的效果;部分医疗机构内镜室清洗消毒操作人员认知不到位,没有做到4小时更换,有的甚至一天一换。潮湿的干燥巾会增加污染机会,影响消毒效果,且现在很多内镜不只是检查还有留取活检、去除息肉等接触破损黏膜的侵入性操作,会带来感染风险。
[0012]无菌布的主要作用是吸取缝隙及一些凸面(如按钮)积存的液体。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手持无菌布本身就会带来污染风险,并增加改造过程的操作步骤。
[0013]内镜作为一种侵入人体腔内的仪器,因其材料特殊,构造精细,许多部件不耐高温、高压、怕腐蚀,只能采用低温消毒或消毒剂浸泡。内镜镜体设计复杂,存在许多管腔、窦道、不易清洗消毒,内镜孔道容易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清洗和消毒不到位引起的,生物膜在潮湿的物体表面附着,包括水管、通气管和医疗器械(包括导尿管、人工心脏瓣膜、起搏器)的表面和管腔。被生物膜所覆盖的正常生长繁殖的细菌,它们能逃脱高水平的消毒和灭菌。一项研究检测66条内镜的活组织检查通道,其中36个(54.6%)发现生物膜,有些通道里有三处生物膜的形成,有些通道里甚至有大片的生物膜形成。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检测的13个通道有10(76.9%)个形成生物膜。内镜器械清洗中,如果干燥不当会影响灭菌和消毒效果,也会导致生物膜更容易形成,生物膜覆盖下内镜将更难以清洗,加大感染风险。对于内镜等医疗器械,良好的干燥也可在做好彻底的消毒杀菌后防止生物膜形成,因
此内镜清洁流程中干燥步骤也是关键。在内镜清洗工作站对内镜进行高水平消毒或液体化学灭菌时,如处理后未能完全干燥,虽然因为使用造成的微生物残留已经消除干净,但是却为水源性微生物在内镜下定植并形成生物膜提供了机会,同样造成污染,给再次应用造成感染隐患。因此,不论是采用毛巾擦拭、干燥柜加热还是压缩空气喷射的手段,都需要确保内镜缝隙中不存在水汽或其他可能形成生物膜的环境。一般来说,由于缝隙狭小,擦拭和基于环境温度而使液体自缝隙中主动蒸发的操作难度较高,因此,内镜的缝隙和内镜表面的干燥操作要求完全不同。相较于内镜表面的简单干燥,气流发生器需要针对缝隙的角度以更高的风速干燥内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热风干燥单元,所述热风干燥单元包含多个出气头(100)和用于单独调节多个所述出气头(100)的角度调节模块;可移动支架,其能够控制所述热风干燥单元沿内镜(200)延伸方向移动;识别单元,其能够识别内镜(200)的深度操作区域,其中,当所述可移动支架控制的所述热风干燥单元相对其操作的内镜(200)的位置发生移动时,所述热风干燥单元的角度调节模块基于所述识别单元识别的深度操作区域控制多个出气头(100)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单元包含有: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内镜(200)的表面图像;三维模块,基于当前的内镜(200)的表面图像而生成其三维图像;控制单元,能够处理由图像采集模块和三维模块生成的数据;信号传输模块,能够将所述控制单元生成的指令发送至所述角度调节模块以调节多个所述出气头(100)倾斜,其中,基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内镜(200)的图像数据,所述控制单元能够自所述三维模块生成的三维图像确认所述出气头(100)相对所述内镜(200)的位置并基于预先标记的区域来定位选定出气头的深度操作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干燥单元至少包含内镜(200)表面均匀干燥的第一干燥模式和基于深度操作区域进行重点干燥的第二干燥模式,其中,第一干燥模式和第二干燥模式在单次操作中在不同时间开展。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支架形成移动速度是时速a的匀速运动,其中,所述控制单元结合对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图像确认的当前出气头(100)与内镜(200)的相对位置和移动速度预先标定每个时段t的出气头(100)与内镜(200)的相对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一平赵昕刘婷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