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格构梁二次锚索张拉型钢混凝土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8911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格构梁二次锚索张拉型钢混凝土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预制格构梁生产、梁槽开挖、预制格构梁安装、十字叠合接头下部型钢骨架安装、十字叠合接头上部型钢骨架安装、十字叠合接头部位钢筋绑扎、锚索施工及一次张拉、叠合混凝土浇筑、锚索二次张拉、回填及绿化等施工步骤;预制格构梁预留筋与型钢骨架进行贯穿或弯折处理,并于型钢骨架内外侧焊有栓钉,有效提高预制格构梁与十字叠合接头部位的整体性;二次张拉锚索在预制格构梁及型钢骨架安装后进行初次张拉,初次张拉即可对护坡形成一定防护,大幅度减少边坡无支护裸露状态时间,有效保证了边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减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减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格构梁二次锚索张拉型钢混凝土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格构梁护坡施工,具体涉及预制格构梁二次锚索张拉型钢混凝土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建筑坡面、公路及铁路坡面采用格构梁支护时,一般都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但采用现浇施工存在诸多问题:1、在坡面支设模板难度大,钢筋绑扎、模板支设需要大量工人,施工效率低;2、混凝土在浇筑振捣时易出现梁体振捣不密实、跑模等质量问题,从而导致格构梁出现滑塌现象,影响支护效果;3、现浇施工周期长,导致坡面处于裸露状态,增加了受雨水冲刷的几率,对边坡的稳定性极为不利。
[0003]在此背景下,预制格构梁技术因施工效率高、施工周期短等优点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预制格构梁施工过程中,其节点处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横梁与竖梁节点采用现浇设计,其达到强度后才能对坡面形成有效防护,边坡处于无支护裸露时间较长,存在一定的滑塌风险;2、接头部位采用钢筋进行绑扎,绑扎难度较大;3、现浇接头节点部位为薄弱环节,对锚索(杆)的施工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护坡预制格构梁施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预制格构梁二次锚索张拉型钢混凝土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6]预制格构梁二次锚索张拉型钢混凝土节点结构,由预制格构梁及预留筋、型钢骨架、二次张拉锚索和叠合混凝土组成。
[0007]预制格构梁两侧设有阶梯接槎,阶梯接槎上层设有水平预留筋,阶梯接槎下层设有弯折预留筋和水平预留筋。
[0008]型钢骨架包括阶梯接槎下层的下部型钢骨架和阶梯接槎上层的上部型钢骨架,下部型钢骨架由方形底板、十字连接顶板、连接筒身和下部加劲肋板组成,上部型钢骨架由十字连接底板、受力顶板、连接筒身和上部加劲肋板组成;方形底板和十字连接顶板中心部位设有锚索孔,方形底板四角设有与弯折预留筋和水平预留筋长度相匹配的预留筋缺角,且十字连接顶板上还设有螺栓孔、灌浆孔和弯折钢筋预留孔;十字连接顶板四侧边板通过连接螺栓和相对应的螺栓孔固定于预制格构梁阶梯接槎层;十字连接底板设有与十字连接顶板一一对应的锚索孔、螺栓孔、灌浆孔和弯折钢筋预留孔,受力顶板上设有锚索孔和灌浆孔;下部加劲肋板和上部加劲肋板均匀设于连接筒身四周,并固接于上下端部。
[0009]二次张拉锚索设于上部型钢骨架上部,并于受力顶板上部设有锚垫板;二次张拉锚索在预制格构梁及型钢骨架安装后进行初次张拉,并在叠合混凝土浇筑后进行二次张拉。
[0010]叠合混凝土填充于预制格构梁叠合空腔与型钢骨架之间的空隙。
[0011]优选地,阶梯接槎上层高度为预制格构梁截面高度的1/3,阶梯接槎下层高度为预制格构梁截面高度的2/3,弯折预留筋位于预制格构梁截面中心线位置处。
[0012]优选地,十字叠合接头部位相邻预制格构梁阶梯接槎水平预留筋采用加长筋进行绑扎接长,形成整体。
[0013]优选地,十字连接顶板的中心正方形与方形底板尺寸相同。
[0014]优选地,灌浆孔由连通连接筒身内外的两个孔组成。
[0015]优选地,下部加劲肋板截面为倒梯形,短边固接于方形底板上,长边固接于十字连接顶板上;上部加劲肋板截面为正梯形,短边固接于受力顶板上,长边固接于十字连接底板上。
[0016]优选地,连接筒身为设于方形底板与十字连接顶板之间、十字连接底板与受力顶板之间的圆柱筒体,上部型钢骨架和下部型钢骨架内部的连接筒身内外侧均匀设有栓钉。
[0017]优选地,预制格构梁包括横梁和竖梁,竖梁顶部与坡顶梁连接,竖梁底部与坡底梁连接,且坡顶梁、坡底梁外侧分别设有坡顶汇水沟和坡底汇水沟;预制格构梁之间围成的区域为种植区,种植区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砂浆垫层、种植土层和绿化植物。
[0018]优选地,预制格构梁二次锚索张拉现浇型钢混凝土节点结构的护坡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制格构梁生产:在工厂预制两侧设有阶梯接槎)的预制格构梁。
[0019]S2、梁槽开挖:对边坡进行修整,并按照预制格构梁位置及尺寸进行梁槽开挖。
[0020]S3、预制格构梁安装:S3.1、在开挖梁槽内进行砂浆垫层施工;S3.2、将预制好的预制格构梁安装至砂浆垫层上方,左右横梁与上下竖梁之间预留方形叠合区域,并与预制格构梁阶梯接槎形成十字叠合接头;S3.3、竖梁顶部伸入坡顶梁内部,竖梁底部伸入坡底梁内部。
[0021]S4、十字叠合接头下部型钢骨架安装:S4.1、在方形底板和十字连接顶板中心部位钻设锚索孔,并在十字连接顶板上钻设螺栓孔、灌浆孔和弯折钢筋预留孔;S4.2、将方形底板和十字连接顶板分别焊接在连接筒身上下两端,并在连接筒身四周均匀焊接下部加劲肋板,组成下部型钢骨架;S4.3、将下部型钢骨架的方形底板固定在预制格构梁之间的方形叠合区域,预制格构梁弯折预留筋穿过相对应十字连接顶板弯折预留筋孔,十字连接顶板四侧边板搭接于预制格构梁阶梯接槎层上。
[0022]S5、十字叠合接头的上部型钢骨架安装:S5.1、在十字连接底板中心部位钻设锚索孔、螺栓孔、灌浆孔和弯折钢筋预留孔;受力顶板上钻设相匹配的锚索孔和灌浆孔;S5.2、将受力顶板和十字连接底板分别焊接在连接筒身上下两端,并在连接筒身四周均匀焊接上部加劲肋板,组成上部型钢骨架;S5.3、将上部型钢骨架十字连接底板和下部型钢骨架十字连接顶板截面重合搭接,十字连接底板和十字连接顶板四侧边板通过连接螺栓固定于预制格构梁阶梯接槎层上。
[0023]S6、十字叠合接头部位钢筋绑扎:对十字叠合接头部位相邻预制格构梁阶梯接槎水平预留筋采用加长筋进行绑扎接长,形成整体。
[0024]S7、锚索施工及一次张拉:在十字叠合接头锚索孔位置钻设锚索安装孔,将锚索安装至锚索安装孔并注浆,通过锚垫板将锚索固定至上部型钢骨架顶部受力顶板上,进行一次张拉,张拉力为30%张拉设计值,使预制格构梁与锚索形成支护体系,并产生初步的锚固力。
[0025]S8、叠合混凝土浇筑:通过灌浆孔对预制格构竖梁与型钢骨架之间的空隙进行浇筑叠合混凝土,使左右格构横梁与上下格构竖梁形成整体。
[0026]S9、锚索二次张拉:对二次张拉锚索进行二次张拉,达到100%张拉设计值。
[0027]S10、回填及绿化:预制格构梁之间围成的种植区从下至上依次分层回填碎石层、种植土层,并于种植土层内进行绿化植物种植。
[0028]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技术方案,与传统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预制格构梁预留筋与型钢骨架进行贯穿或弯折处理,并于型钢骨架内外侧焊接栓钉,有效提高预制格构梁与十字叠合接头部位的整体性;二次张拉锚索对型钢构件进行支挡,从而将预制格构梁、叠合接头、锚索形成整体护坡体系,护坡整体性强、稳定性好,格构梁不易滑塌。
[0029]2、张拉锚索在预制格构梁及型钢骨架安装后进行初次张拉,初次张拉后即可对边坡形成一定防护,大幅度减少边坡无支护裸露状态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制格构梁二次锚索张拉型钢混凝土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由预制格构梁(1)及预留筋、型钢骨架、二次张拉锚索(8)和叠合混凝土(203)组成;所述的预制格构梁(1)两侧设有阶梯接槎(103),阶梯接槎(103)上层设有水平预留筋(101),阶梯接槎(103)下层设有弯折预留筋(102)和水平预留筋(101);所述的型钢骨架包括阶梯接槎(103)下层的下部型钢骨架(202)和阶梯接槎(103)上层的上部型钢骨架(201),下部型钢骨架(202)由方形底板(3)、十字连接顶板(404)、连接筒身(5)和下部加劲肋板(601)组成,上部型钢骨架(201)由十字连接底板(405)、受力顶板(7)、连接筒身(5)和上部加劲肋板(602)组成;所述的方形底板(3)和十字连接顶板(404)中心部位设有锚索孔(402),方形底板(3)四角设有与弯折预留筋(102)和水平预留筋(101)长度相匹配的预留筋缺角(301),且十字连接顶板(404)上还设有螺栓孔(401)、灌浆孔(403)和弯折钢筋预留孔(406);所述的十字连接顶板(404)四侧边板通过连接螺栓(20)和相对应的螺栓孔(401)固定于预制格构梁(1)阶梯接槎(103)层;所述的十字连接底板(405)设有与十字连接顶板(404)一一对应的锚索孔(402)、螺栓孔(401)、灌浆孔(403)和弯折钢筋预留孔(406),受力顶板(7)上设有锚索孔(402)和灌浆孔(403);所述的下部加劲肋板(601)和上部加劲肋板(602)均匀设于连接筒身(5)四周,并固接于上下端部;所述的二次张拉锚索(8)设于上部型钢骨架(201)上部,并于受力顶板(7)上部设有锚垫板(9);所述的二次张拉锚索(8)在预制格构梁(1)及型钢骨架安装后进行初次张拉,并在叠合混凝土(203)浇筑后进行二次张拉;所述的叠合混凝土(203)填充于预制格构梁(101)叠合空腔(204)与型钢骨架之间的空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格构梁二次锚索张拉型钢混凝土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阶梯接槎(103)上层高度为预制格构梁(1)截面高度的1/3,阶梯接槎(103)下层高度为预制格构梁(1)截面高度的2/3,弯折预留筋(102)位于预制格构梁(1)截面中心线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格构梁二次锚索张拉型钢混凝土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十字叠合接头(2)部位相邻预制格构梁(1)阶梯接槎(103)水平预留筋(101)采用加长筋(17)进行绑扎接长,形成整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格构梁二次锚索张拉型钢混凝土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十字连接顶板(404)的中心正方形与方形底板(3)尺寸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格构梁二次锚索张拉型钢混凝土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浆孔(403)由连通连接筒身(5)内外的两个孔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格构梁二次锚索张拉型钢混凝土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加劲肋板(601)截面为倒梯形,短边固接于方形底板(3)上,长边固接于十字连接顶板(404)上;所述的上部加劲肋板(602)截面为正梯形,短边固接于受力顶板(7)上,长边固接于十字连接底板(405)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格构梁二次锚索张拉型钢混凝土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筒身(5)为设于方形底板(3)与十字连接顶板(404)之间、十字连接底板(405)与受力顶板(7)之间的圆柱筒体,上部型钢骨架(201)和下部型钢骨架(202)内部的连接筒身(5)内外侧均匀设有栓钉(1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格构梁二次锚索张拉型钢混凝土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格构梁(1)包括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路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