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箱的冷气风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8731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冰箱的冷气风道装置,其改变了风道的内部结构,且在隔热层与内胆间设置了一个隔热板,从而节省了电能消耗,同时使得出风更加均匀、更加柔和。(*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冰箱的冷气风道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冰箱的冷藏室的冷气风道装置。
技术介绍
现如今冰箱冷藏室的制冷方式只有两类,直冷与风冷。两者各有千秋,不分上下。 所谓的风冷方式为使用风扇将蒸发器产生的冷气吹入冷藏室以达到降温的效果,在冷藏室 的后壁上设有引导风流动方向的风道及若干出风口。通过这样一个设置,使得冷风能够吹 到冰箱的冷藏室的各层搁架上。现如今的技术多为下送风设计,即风道的进风口在冷藏室 的下部。由于冷气流比重比常温空气大,所以到达上部出风口的冷风量会大大少于中下部 的出风口的冷气量,大量的冷气从中部出风口和下部出风口流入冷藏室,从而造成冷藏室 上下温度不均匀。要使得整个冷藏室都达到温度必须让冷空气从底部逐渐堆积到冷藏室 顶部。这样便增加了无谓消耗的电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现有的技术中隔热层是直接固定 内胆上的,内胆经过发泡后,容易产生一些变形,从而导致内胆与隔热层的贴合面不是很平 整,所以容易发生冷气泄露,而使得从出风口出来的冷风量减少而导致室内冷气不均匀,且 现有的出风口吹出的冷风大多集中在出风口的中部位置,这样在出风口两端的食物便不能 受到很好的冷藏,甚至还有发生变质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冰箱的冷气风道装置,其将下送风改 为上送风,且在内胆与隔热层之间加装一隔热板使得风道内的冷风不会发生泄漏,从而节 约了电能的消耗,加之改变了风道内部形状,使得出风更加均匀、柔和。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冰箱的冷气风道装置,由隔热板与隔热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上设有向内凹陷部使得隔热板与隔热层结合形成冷气风道,在该冷气风道顶部设有把冷气从冷冻室蒸发器引导到冷气风道的进风口,在隔热层的凹陷部上设有若干个把冷气供给冷藏室的出风口 ,在各个出风口下面设有斜面,在隔热层凹陷部上位于出风口的上部设有凸起的冷气分流部,使冷气流一分为二,最底部的冷气分流部上部倒角,并由上至下先保持一段距离不变后逐渐变宽延伸至最下部的两个出风口,其余的冷气分流部均为上部倒角,下部圆角的长方体,所述冷气风道在每两个出风口之间形成一个腔,腔的下部比上部宽,其边缘形成大圆角的冷气导向部,在所述隔热层的两侧设置若干缺口。 所述的风道装置还包括一个外罩,其顶部有一个开口 ,所述的开口大小与风道的进风口大小相适应在所述外罩内面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与隔热层上的缺口相适配,在所述外罩上设置有与隔热层上的出风口相对应的出风口。 所述的外罩还设置有若干支撑安装部,所述的支撑安装部设置于外罩的内侧,所 述的外罩为ABS材料。 所述隔热板为一平板,其与冰箱内胆贴合,所述隔热板的材料为PSP。 —种带有前述风道的冰箱,所述的冰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由中间隔壁隔开的冷冻室与冷藏室,在冷冻室的下部设有产生冷气的蒸发器,在冷冻室的上部设有将所产生的冷气通到冷冻室及冷藏室的风扇,介于冷冻室与冷藏室之间使气流通过冷藏室和冷冻室之间的隔热层组件,及位于冷藏室后壁将冷气引导到冷藏室的冷气风道装置, 本技术效果较现有技术而言节能性大大增强,且各层搁架上受风均匀,风力柔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冷气风道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冷气风道装置的隔热层的主视图 图3为本技术的冷气风道装置的隔热层的后视图 图4为采用本风道结构的冰箱示意图 其中1.外罩 2.隔热层 3.隔热板 4.固定支撑 11.支撑安装部12.外罩 安装孔 21.出风口 22.冷风分流部 23.冷风导向部 24.隔热层安装孔 25.出风 口斜面31.进风口 32.隔热板安装孔5.冷冻室6.冷藏室51.蒸发器52.风扇 61.保温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述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冰箱的冷气风道装置,其由隔热层2、隔热板3组成,在隔 热层2上设有若干向下凹陷部,配合隔热板3即形成了风道的具体结构。在风道的最上部有 一个冷风的进风口 31,在风道里面设置了若干出风口 21,出风口下面有出风口斜面25,这 样每当冷气到达出风口时便能被引导至冷藏室进行降温。每两个出风口 21之间形成了一 个倒扣的碗状的腔,其边缘形成大圆角的冷气导向部23。在腔体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冷气 分流部22,冷气分流部为一竖直的长方体,上底面的两个边角为倒角,下底面的两个边角为 圆角。最底面的冷气分流部22上部倒角,并由上至下先保持一段距离不变后逐渐变宽延伸 至最下部的两个出风口 21,在其上设置有隔热层安装孔24。有了冷气分流部后,从进口进 来的冷风首先被冷气分流部的倒角部分一分为二,然后在圆角部分冷气流开始向内旋转, 这样吹出来的风十分的均匀,也十分的柔和,同时也保证了出风口两侧有冷风吹出,在隔热 层的四周设置若干的缺口。隔热板3是一块PSP材料的光滑平板,其与隔热层配合以形成 一个密封的风道结构,在隔热板上设置隔热板安装孔32。同时在风道系统的最外层加装一 个ABS材料的外罩l,其一是起着装饰的作用,另一个作用是固定风道结构。在外罩上设置 有若干的凸起,这些凸起与隔热层上的缺口是一一对应的,在外罩的边缘设置有若干支撑 安装部ll,在外罩的顶部有一个开口,这样当其安装在风道结构上时,风道的进风口 31刚 好处于开口下方,外罩上设置有与隔热层上的出风口相对应的出风口,同时外罩上设置一 个外罩安装孔12,所述的外罩安装孔、隔热层安装孔、隔热板安装孔处于同一位置。同时本 技术也公开了一种带有前述风道装置的冰箱,其冷风的来源来自于冷冻室的蒸发器51 所产生,并由设置在蒸发器上面的风扇52将冷气传送。冷气经过设置在冷冻室与冷藏室之 间的保温层61内设置的冷气输送道进入风道,保温层61起着保持进入冷藏室的温度不被4外界温度影响的效果。在冷藏室内胆上设置一个内胆安装孔(图中未标示),其位置与风道 装置的各安装孔相配合,同时在冷藏室内胆上还设置有若干固定支撑4,其与外罩上的支撑 安装部11相配合以保证风道的进风口 31与冷气输送道完全接合。 安装时,先用螺钉将固定支撑4安装于内胆上,螺钉与内胆另一面的螺钉卡件(图 中未标示)连接固定,将隔热层2贴上隔热板3,用胶水和双面胶皆可,隔热层2的面和隔 热板3的面完全贴合,再将其组合件卡进外罩1内,通过外罩1周围的凸起和隔热层2的缺 口配合,使它们不好串动或者先将隔热层2卡进外罩,再贴上隔热板3,只要能保证隔热板 3和隔热层2紧密贴合,不能有缝隙,这样形成一个密封的冷气风道。将装好的冷风装置组 件,贴合内胆面向上推,使固定支撑4容纳于支撑安装部11内。用螺钉一次装过外罩安装 孔12、隔热层安装孔24、隔热板安装孔32和内胆安装孔(图中未标示),与内胆另一面的螺 钉卡件连接,从而完全定位和固定冷风风道装置。权利要求一种冰箱的冷气风道装置,由隔热层(2)与隔热板(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2)上设有向内凹陷部使得隔热板(3)与隔热层(2)结合形成冷气风道,在该冷气风道顶部设有把冷气从冷冻室蒸发器引导到冷气风道的进风口(31),在隔热层(2)的凹陷部上设有若干个把冷气供给冷藏室的出风口,在各个出风口下面设有斜面(25),在隔热层(2)凹陷部上位于出风口的上部设有凸起的冷气分流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冰箱的冷气风道装置,由隔热层(2)与隔热板(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2)上设有向内凹陷部使得隔热板(3)与隔热层(2)结合形成冷气风道,在该冷气风道顶部设有把冷气从冷冻室蒸发器引导到冷气风道的进风口(31),在隔热层(2)的凹陷部上设有若干个把冷气供给冷藏室的出风口,在各个出风口下面设有斜面(25),在隔热层(2)凹陷部上位于出风口的上部设有凸起的冷气分流部(22),使冷气流一分为二,最底部的冷气分流部(22)上部倒角,并由上至下先保持一段距离不变后逐渐变宽延伸至最下部的两个出风口(21),其余的冷气分流部(22)均为上部倒角,下部圆角的长方体,所述冷气风道在每两个出风口之间形成一个腔,腔的下部比上部宽,其边缘形成大圆角的冷气导向部(23),在所述隔热层(2)的两侧设置若干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冬俊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