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茶叶多农残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8711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6
一种基于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茶叶多农残检测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基于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的提取液净化方法及针式过滤器,根据筛选出组合填料,结合多功能针式过滤器的使用,开发基于QuEChERS方法的多功能针式过滤器方法,以期改善样品前处理效率,评价方法的灵敏度、回收率和重复性。其中,净化方法将提取液加入净化容器中,常压或加压条件下,流经混合填料层后,经0.22μm有机相滤膜过滤即得净化后的检测提取液。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在农药多残留非靶标检测过程中,降低目标萃取物中的非目标化合物干扰,提高目标检测和定量的准确性,重复性好和灵敏度高。好和灵敏度高。好和灵敏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茶叶多农残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农药残留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茶叶多农残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茶叶中含有丰厚的营养物质,富含可降脂降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提高新陈代谢等多种保健功能的茶多酚、茶氨基、黄酮、茶多糖等,因此饮茶和食茶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得以风靡。
[0003]随着茶叶需求量的增加,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为了防止茶叶受到病虫害及草害的影响而导致减产损失,化学农药防治手段如喷施杀虫剂、除草剂、灭菌剂等已被广泛使用。然而,农药的大量使用会在茶叶加工后期造成农药残留污染,这一问题导致我国茶叶在出口检测时,常常被检出农药残留超标,造成拒收、销毁等不良后果,加上消费者对茶叶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关注,使得茶叶农药残留问题始终处于食品安全的风口浪尖。农药残留检测是监控茶叶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相对其他农产品而言,茶叶基质较为复杂,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同时快速分析多种类别化合物、污染物且准确高效的检测方法是关乎公共安全和贸易的重点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茶叶多农残检测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茶叶多农残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06]步骤1:将茶样粉末加入具塞离心管中,加入纯水后静置提取,然后加入正己烷后拧紧具塞离心管的上盖,进行涡旋提取,接着加入NaCl后再进行涡旋提取,离心取上层清液;
[0007]步骤2:包括一多功能针式过滤器,该多功能针式过滤器包括一注射器,该注射器的针筒内设有一筛板,该筛板的上方设有填料,注射器的前端设有0.22μm有机相滤膜;在使用时,将上层清液加入至注射器的针筒内,然后向针筒内推入活塞推杆,以活塞推杆前端的活塞向所述上层清液施加压力以使其依次通过填料和筛板,再经有机相滤膜,滤液收集于进样小瓶中,得到待测样品;
[0008]步骤3:采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对步骤2得到的待测样品进行测定;
[0009]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器条件:
[0010]仪器型号:Agilent 7890B

7200;离子源类型:EI;
[0011]色谱柱:HP

5MS;柱规格:30m
×
0.25mm
×
0.25um;
[0012]柱程序升温:60℃/1min

40℃/min

120℃

5℃/min

310℃;
[0013]进样口温度:280℃;离子源温度:230℃;传输线温度:290℃;
[0014]载气流速:1.0mL/min;电离能量:70eV;
[0015]监测模式:SCAN;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
[0016]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数据分析:采用3倍信噪比方法计算各农药的LOD,10倍信噪比方法计算LOQ;以浓度0.25、1、5、10、50、100μg/L的混合农药标准溶液在GC

QTOF

MS体系中进行线性范围分析,并以此值作为空白基质标准溶液的标准曲线。
[0017]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在进入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器分析过程中,待测样品先经过一级质谱图全扫分析,当筛查到的化合物经过一级质谱数据库比对后,系统给出一级质谱分数大于等于70,保留该化合物为疑似待确证;对于疑似待确证化合物可进行二级信息镜像对比:将样品实际二级碎片离子信息置于上方,二级谱图库中系统匹配出对应化合物的二级碎片离子信息镜像后置于下方;根据特征峰和对应峰值对化合物进行确认,避免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结合系统给出二级质谱分数大于等于60,则确认该化合物被检出。
[0018]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筛板为一多孔板。
[0019]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填料的原料包括硫酸镁、N

丙基乙二胺、石墨化碳黑和多孔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将硫酸镁、N

丙基乙二胺、石墨化碳黑和多孔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均匀后装填于注射器内。
[0020]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硫酸镁、N

丙基乙二胺、石墨化碳黑和多孔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例为:150

250:80

120:18

25:150

250。
[0021]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多孔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N

乙烯基吡咯烷酮为合成单体,N,N`

亚甲基双丙烯酞胺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的进行聚合得到多孔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0022]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验证实验所用茶叶样品均经过预先分析,不含农药。在评价该方法的回收率和重复性时,需要进行基质空白实验用以基质校准。
[0023]本专利技术实验数据分析通过将浓度为0.05mg/L的标准品溶液按照上述色谱分离条件进样,通过定性软件Masshunter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使用“Find by Formula”功能检索,获得116种农药的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母离子以及离子化形式。在一级精确质量数据完成后,使用Masshunter Methods Editor对116种农药建立二级质谱测定方法。再次进样采集二级谱图库所需数据,建立116种农药的二级谱图库,包括母离子、保留时间、二级碎片离子特征峰、二级质谱图等信息。
[0024]合适的前处理方法对于后续的仪器检测和数据分析具有重要的影响。本专利技术通过多功能针式过滤器这一简单的净化方式,过滤器内填充吸附材料,具有处理速度更快,净化操作更加快捷的优点。使用时直接向柱身注入样液,无需蒸发和离心等待,将净化和过有机相滤膜步骤整合,只需一次推注,即可完成吸附净化与过膜步骤,得到的样液直接装载于进样小瓶中上机测定,大大缩短了前处理时间,降低日常检测成本、提高日常检测效率,满足QuEChERS法茶叶中检测农残的需求。再结合基于QTOF

MS的TOF准确质谱数据库和Q

TOF质谱库的应用,无需标准品对照,缩短了分析确证环节所需时间,提高了农药检测确认的可靠性,能够克服目标物结构信息不完整的缺点,也可以减少非目标化合物不匹配度,在检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使得农药残留分析进入了一个不需要标准对比的准确鉴别的新时代。技
术领域: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茶叶安全检测技术,是基于QuEChERS法对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的提取液净化方法,以及非靶标多残留检测技术。
[002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0026]本专利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茶叶多农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将茶样粉末加入具塞离心管中,加入纯水后静置提取,然后加入正己烷后拧紧具塞离心管的上盖,进行涡旋提取,接着加入NaCl后再进行涡旋提取,离心取上层清液;步骤2:包括一多功能针式过滤器,该多功能针式过滤器包括一注射器,该注射器的针筒内设有一筛板,该筛板的上方设有填料,注射器的前端设有0.22 μm有机相滤膜;在使用时,将上层清液加入至注射器的针筒内,然后向针筒内推入活塞推杆,以活塞推杆前端的活塞向所述上层清液施加压力以使其依次通过填料和筛板,再经有机相滤膜,滤液收集于进样小瓶中,得到待测样品;步骤3:采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对步骤2得到的待测样品进行测定;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器条件:仪器型号:Agilent 7890B

7200;离子源类型:EI;色谱柱:HP

5MS;柱规格:30m
×
0.25mm
×
0.25um;柱程序升温:60℃/1min
ꢀ→
40℃/min

120℃

5℃/min

310℃;进样口温度:280℃ ;离子源温度:230℃;传输线温度:290℃;载气流速:1.0mL/min;电离能量:70eV;监测模式:SCAN;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茶叶多农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数据分析:采用3倍信噪比方法计算各农药的LOD,10倍信噪比方法计算LOQ;以浓度0.25、1、5、10、50、100 μg/L的混合农药标准溶液在GC

QTOF

MS体系中进行线性范围分析,并以此值作为空白基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晓笛宋伟余晓峰韩芳侯如燕吕亚宁刘宇欣刘雯吴琼刘志芳晏敏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海关技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