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急倾斜及倾斜矿体的回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850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急倾斜及倾斜矿体的回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矿体水平厚度大于20m,矿体走向长、矿体下盘方向矿石流动性较好,矿体下盘岩石破碎,矿体及矿体上盘岩石相对稳固,从矿体下盘至上盘具有明显似层状结构,致矿体、夹石及顶底板围岩力学强度有明显的差异性,而且矿体上盘方向赋存有低品位的矿石。本方法从矿体下盘开始拉槽爆破后逐步往矿体上盘方向退采,各分段采准工程以及永久工程均布置在矿体内或者矿体上盘方向的低品位矿石内,能避免从上盘方向拉槽爆破往下盘方向退采带来的需要在矿体下盘岩石不稳固地段布置永久工程和凿岩巷,支护工程量大,后期巷道维护成本高,废石产出率高等缺陷。陷。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急倾斜及倾斜矿体的回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采矿
,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急倾斜及倾斜矿体的回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的三种采矿方法“崩落法、空场法、充填法”中,崩落法是采切比和采矿成本最低、生产效率最高的采矿方法,在缓倾斜以及倾斜厚矿体的开采中,一般采取从矿体上盘拉槽爆破逐步往矿体下盘方向退采的方式,俗称“正采”,永久工程布置在矿体下盘,这种布置方式需要矿体下盘岩石相对比较稳固。但是如果在矿体下盘岩石破碎,难以布置工程,巷道成型困难,此种地质条件下如果仍采用上面的“正采”方式,会造成巷道掘支速度慢,采准工程时间长,巷道后期二次支护率高,回采至后期时布置在下盘方向的出矿进路变形、缩颈,增大回采难度,甚至造成个别地点塌方损失矿量等问题,因此,复杂环境同时矿体稳固性为中等稳固、矿体下盘岩石不稳固,急倾斜及倾斜极厚矿体的开采存在着效率、安全、成本、贫化和损失之间的对立统一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急倾斜及倾斜矿体的回采方法,从矿体下盘开始拉槽爆破后逐步往矿体上盘方向退采,简称“倒采”,各分段采准工程以及永久工程均布置在矿体内或者矿体上盘方向的低品位矿石内,能避免从上盘方向拉槽爆破往下盘方向退采带来的需要在矿体下盘岩石不稳固地段布置永久工程,支护工程量大,后期巷道维护成本高,废石产出率高等缺陷,能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回采,矿石损失和贫化低等开采效果。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适用于急倾斜及倾斜矿体的回采方法:适用于回采急倾斜及倾斜矿体,矿体水平厚度大于20m,矿体走向长、矿体下盘方向流动性较好,矿体下盘岩石破碎,节理裂隙发育,难以布置工程,矿体及矿体上盘岩石相对稳固,从矿体下盘至上盘具有明显似层状结构,致矿体、夹石及顶底板围岩力学强度有明显的差异性,而且矿体上盘方向赋存有低品位的矿石。
[0006]矿块沿矿体走向布置,设置回采中段高度45~60m,矿块长60~90m,矿块宽为矿体水平厚度;每间隔垂直高度45

60m矿体之间设置3个分段和两个中段:从上往下依次为一中段、第一分段、第二分段、第三分段和二中段;分段之间距离12

15m,第一分段底板距离一中段底板9

15m。
[0007]一中段和二中段之间布置三个分段,从上往下分别为第一分段、第二分段、第三分段,在各个分段内布置分段上盘巷、出矿进路、下盘巷、切井耳巷、切割井、溜井联巷、斜坡联巷,分段沉积巷,矿块配电箱硐室,通风行人井联巷,在第一分段要单独布置第一分段出矿联络道,矿块回采时在出矿进路以及切井耳巷、下盘巷内施工上向深孔,回采时以布置在切
井耳巷掌头的切割井为自由面开始拉槽爆破,逐步把下盘巷回采宽度拉够,下盘巷回采要超前于各条出矿进路,各条出矿进路是以下盘巷爆破后形成的自由面进行回采。一中段和二中段与第一分段、第二分段、第三分段之间均以斜坡道相连,斜坡道和第一分段、第二分段上盘巷要布置在第三分段最后一排深孔爆破后岩石移动角之外,靠近矿体上盘侧矿岩稳固的位置;第三分段上盘巷距离第三分段最后一排深孔水平距离25m,确保最后一排深孔爆破后铲车能进入出矿进路出矿。
[0008]一中段位于第一分段上面,垂直距离9

15米,从二中段往一中段施工一条溜井,为一中段后期施工采准工程及出矿时使用。从第一分段往一中段施工一条通风行人井,通风行人井在中段内和斜坡联巷连通,作为矿块爆破期间有毒有害气体排除的通道并作为安全出口。
[0009]二中段位于第三分段下方,垂直距离12

15米,并从二中段往第一分段、第二分段、第三分段、一中段各施工一条溜井,作为施工采准工程及出矿时使用。从二中段往第三分段施工一条通风行人井,作为矿块爆破期间有毒有害气体排除的通道并作为安全出口。在二中段的上盘沿脉运输巷、下盘沿脉运输巷、穿脉均铺设轨道和架线后利用电机车牵引矿车从溜井通过放矿机给矿运送矿石;二中段底板至第三分段底板之间矿体在回采时,铲车把矿石从第三分段铲至二中段的溜井内。
[0010]优选地,在第一分段、第二分段、第三分段的矿体上盘沿矿体走向布置分段上盘巷,第一分段、第二分段的分段上盘巷布置在上盘侧第三分段最后一排深孔回采后岩石移动角之外,第三分段的分段上盘巷距离本分段最后一排深孔水平距离25m;在第一分段矿体上盘边界处沿矿体走向再布置一条出矿联络道,出矿联络道距离第一分段最后一排深孔水平距离15m,主要目的是利用出矿联络道往下盘巷施工各条出矿进路,以便减小出矿进路长度,节约工程量,每个矿块从出矿联络道往上盘巷施工一条矿块联络道,连通上盘巷和出矿联络道,便于设备和人员出入;在分段上盘巷布置分段沉积巷、矿块配电箱硐室、风水管路和供电设施,分段沉积巷用于沉淀深孔施工及出矿期间巷道污水,从分段上盘巷施工溜井联巷和溜井贯通,形成各分段采准工程施工出渣条件。
[0011]优选地,在第一分段、第二分段、第三分段的矿体下盘边界沿矿体走向布置分段下盘巷,在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内分段下盘巷和分段上盘巷之间用出矿进路连通,在第一分段内矿体上盘边界处沿矿体走向再布置一条出矿联络道,出矿联络道和下盘巷之间用出矿进路连通,出矿进路间距12—18m,上下分段之间的出矿进路菱形布置。再从下盘巷往下盘方向施工切井耳巷,切割耳巷施工至下盘巷回采边界线位置,在矿块回采时从切井耳巷掌头利用一次成井爆破技术形成切割井,切割井形成后,利用布置在切井耳巷、以及切井耳巷两侧下盘巷内的上向深孔进行拉槽爆破,把回采宽度逐步扩宽,等下盘巷回采宽度达到出矿进路回采边界线以后,各条出矿进路可以利用下盘巷回采后形成的自由面开始爆破回采,从下盘方向逐步向上盘方向退采。
[0012]优选地,各分段沿矿体走向布置矿块,矿块长60~90m,宽为矿体水平厚度,每个矿块在回采时,先从布置在下盘巷切井耳巷内的切割井开始爆破,先回采下盘巷,等下盘巷回采宽度达到出矿进路回采边界线以后,各条出矿进路可以利用下盘巷回采后形成的自由面开始爆破回采,从下盘方向逐步向上盘方向退采。每个矿块包括一条切川,4条川(序号分别为1川、2川、3川、4川),共计5条出矿进路,每条出矿进路控制的回采宽度12

18米,5条出矿
进路回采宽度共计60

90米,即一个矿块的长度。矿块回采时从矿块切川一端逐步向另一端4川方向回采,相邻两条出矿进路回采位置要错位一定的距离,使矿块内各条出矿进路形成阶梯状回采线,以便使地压逐步释放,防止地压集中破坏出矿进路,增加回采难度和巷道二次维护费用。
[0013]优选地,一中段(或者二中段)内布置溜井,共计布置4条溜井,其中中段施工至上一中段的溜井编号为1溜井,中段施工至第一分段的溜井编号为2溜井,中段施工至第二分段的溜井编号为3溜井,中段施工至第三分段的溜井编号为4溜井,溜井分别通过溜井联巷与中段(分段)内的上盘沿脉运输巷、分段上盘巷、出矿联络道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急倾斜及倾斜矿体的回采方法,其矿体为水平厚度大于20m的急倾斜及倾斜矿体,矿体走向长、矿体下盘方向矿石流动性较好,矿体下盘岩石破碎,难以布置工程,矿体及矿体矿体上盘岩石相对稳固,矿体上盘方向赋存有低品位的矿石;其特征在于:矿块沿矿体走向布置,设置回采中段高度45~60m,矿块长60~90m,宽为矿体水平厚度;每间隔垂直高度45

60m矿体之间设置3个分段和两个中段:从上往下依次为一中段、第一分段、第二分段、第三分段和二中段;分段之间距离12

15m,第一分段底板距离一中段底板9

15m;在第一分段、第二分段、第三分段内布置分段上盘巷(5)、出矿进路(20)、下盘巷(8、9、10)、切井耳巷(24)、切割井(25)、溜井联巷(21)、斜坡联巷(21),分段沉积巷(3)、矿块配电箱硐室(26)、通风行人井联巷(33),在第一分段要单独布置第一分段出矿联络道(7),矿块回采时在出矿进路(20)以及切井耳巷(24)、下盘巷(8、9、10)内施工上向深孔(23),回采时以布置在切井耳巷(24)掌头的切割井(25)为自由面开始拉槽爆破,下盘巷回采要超前于各条出矿进路(20),各条出矿进路(20)是以下盘巷爆破后形成的自由面进行回采;一中段和二中段与第一分段、第二分段、第三分段之间均以斜坡道(4)相连,斜坡道(4)和第一分段、第二分段上盘巷(5)布置在第三分段最后一排深孔(14)爆破后岩石移动角(13)之外,靠近矿体上盘侧矿岩稳固的位置;二中段位于第三分段下方,垂直距离12

15米,并从二中段往第一分段、第二分段、第三分段、一中段各施工一条溜井(18),在二中段的上盘沿脉运输巷(1)、下盘沿脉运输巷(2)、穿脉(22)均铺设轨道和架线后利用电机车牵引矿车从溜井(18)通过放矿机给矿运送矿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急倾斜及倾斜矿体的回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分段、第二分段、第三分段的矿体上盘沿矿体走向布置分段上盘巷(5),第一分段、第二分段的分段上盘巷(5)布置在上盘侧第三分段最后一排深孔回采后岩石移动角(13)之外,第三分段的分段上盘巷(5)距离本分段最后一排深孔水平距离25m;在第一分段矿体上盘边界处沿矿体走向再布置一条出矿联络道(7),出矿联络道(7)距离第一分段最后一排深孔水平距离15m,利用出矿联络道(7)往下盘巷(8)施工各条出矿进路(20),以便减小出矿进路(20)长度,每个矿块从出矿联络道(7)往上盘巷(5)施工一条矿块联络道(19),连通上盘巷和出矿联络道(7),便于设备和人员出入;在分段上盘巷(5)布置分段沉积巷(3)、矿块配电箱硐室(26)、风水管路和供电设施,从分段上盘巷(5)施工溜井联巷(21)和溜井(18)贯通,形成各分段采准工程施工出渣条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急倾斜及倾斜矿体的回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分段、第二分段、第三分段的矿体下盘边界沿矿体走向布置分段下盘巷(8、9、10),再从下盘巷(8、9、10)施工切井耳巷(24),切割耳巷(24)施工至下盘巷回采边界线(28)位置,在矿块回采时从切井耳巷(24)掌头利用一次成井爆破技术形成切割井(25),切割井形成后,利用布置在切井耳巷(24)、以及切井耳巷(24)两侧下盘巷(8、9、10)内的上向深孔(23)进行拉槽爆破,把回采宽度逐步扩宽,等下盘巷(8、9、10)回采宽度达到出矿进路(20)回采边界线(27)以后,各条出矿进路(20)利用下盘巷(8、9、10)回采后形成的自由面开始爆破回采,从下盘方向逐步向上盘方向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旭吕书平边振辉贾永报刘海生杨继锋李文华李元富白建周海龙董华赵欢张玲飞杨永宁陈兵张鹤熊振南张有发高尚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矾山磷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