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8432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本申请的驱动电路包括控制模块和模拟模块,控制模块根据用户选择的显示模式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至模拟模块,模拟模块接收控制信号并根输出对应的驱动模拟信号至显示模组的视角控制盒;控制模块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时,模拟模块调用对应防窥模式的第一驱动模拟信号输出;控制模块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时,模拟模块调用对应正常显示模式的第二驱动模拟信号输出。本申请的驱动电路通过使用模拟模块和控制模块来输出驱动模拟信号,无需在电路中设置数模转换模块,减小了驱动电路所需的占用空间并节省电器元件。需的占用空间并节省电器元件。需的占用空间并节省电器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显示器的可视角度已经由原来的112
°
左右拓宽到122
°
以上,人们在享受大视角带来视觉体验的同时,也希望有效保护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以避免屏幕信息外泄而造成的商业损失或尴尬,因此,除了宽视角需求之外,在许多场合还需要显示装置具备宽窄视角相互切换的功能;
[0003]但是现在的防窥技术,由于市场上目前没有专用处理芯片可以完成对系统信号的采集和对面板需求时序的输出,导致电路当前设计需求的元件较多,也会占用印刷电路板较大的空间,从而造成笔记本电脑的防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通过使用模拟模块和控制模块来输出驱动模拟信号,无需在电路中设置数模转换模块,减小了驱动电路所需的占用空间并节省电器元件。
[0005]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贴附在显示面板上的视角控制盒,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控制模块和模拟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模拟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根据用户选择的显示模式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至所述模拟模块,所述模拟模块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输出对应的驱动模拟信号至显示模组的视角控制盒;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当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模拟模块时,所述模拟模块调用对应防窥模式的第一驱动模拟信号并输出至显示模组的视角控制盒以实现防窥显示功能;当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模拟模块时,所述模拟模块调用对应正常显示模式的第二驱动模拟信号并输出至显示模组的视角控制盒以实现正常显示功能。
[0006]可选的,所述模拟模块包括输入电平转换模块、第一比例放大模块、第二比例放大模块、跟随输出模块和差分减法模块,所述输入电平转换模块将控制信号转换成第一电压值,并提供给第一比例放大模块和第二比例放大模块,所述第一比例放大模块和第二比例放大模块将第一电压值进行放大得到第二电压值,所述跟随输出模块将第二比例放大模块得到的第二电压值转换成第三电压值,所述差分减法模块将由第一比例放大模块得到的第二电压值与跟随输出模块得到的第三电压值进行比例缩放得到与第一控制信号对应的第一驱动模拟信号或与第二控制信号对应的第二驱动模拟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模拟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模拟信号均包括正负对称的一组电压信号。
[0007]可选的,所述输入电平转换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和第一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以根据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
信号控制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导通与关断,所述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一比例放大模块包括第一放大器、第三晶体管和第一电阻,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和第一晶体管的源极之间,所述第一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比例放大模块包括第二放大器、第四晶体管和第二电阻,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与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之间,所述第二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二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接地端连接;所述跟随输出模块包括第三放大器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三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第三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差分减法模块包括第四放大器、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一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四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连接,所述第三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四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连接,所述第四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六电阻与第四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第四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显示模组的视角控制盒连接。
[0008]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时序控制器和微控制器,所述时序控制器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时序控制器用于输出脉冲宽度调制波形至所述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接收时序控制器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波形并根据接收的脉冲宽度调制波形,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模拟模块;其中,所述微控制器包括快闪存储器,所述快闪存储器模拟仿真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以用于存储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驱动数据。
[0009]可选的,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环境光传感器,所述环境光传感器与所述时序控制器和所述微控制器均相连接,所述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外界光线强度,并将检测结果输送至时序控制器和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
[0010]可选的,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背光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驱动芯片,所述发光二极管驱动芯片与所述微控制器和所述背光模块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所述环境光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输出调节信号至所述发光二极管驱动芯片,所述发光二极管驱动芯片根据调节信号调节所述背光模块的发光光线强度,以控制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
[0011]可选的,所述时序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所述环境光传感器和所述发光二极管驱动芯片之间均通过集成电路总线进行连接。
[0012]可选的,还包括印刷电路板,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模拟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0013]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如上所述的驱动电路,包括步骤:
[0014]根据用户选择的显示模式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
[0015]根据输出的控制信号对应输出驱动模拟信号;以及,
[0016]驱动模拟信号驱动视角控制盒进行工作;
[0017]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当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模拟模块时,所述模拟模块调用对应防窥模式的第一驱动模拟信号并输
出至显示模组的视角控制盒以实现防窥显示功能;当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模拟模块时,所述模拟模块调用对应防窥模式的第二驱动模拟信号并输出至显示模组的视角控制盒以实现正常显示功能。
[0018]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和如上所述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显示模组。
[0019]本申请采用控制模块和模拟模块,控制模块能够根据用户选择的显示模式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至模拟模块,而模拟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后,由于控制信号为具备高电平和低电平相互交替的信号,可以直接供给模拟模块进行使用,将数模转换模块和外部模拟电路的功能整合到模拟模块中,无需设置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贴附在显示面板上的视角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控制模块和模拟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模拟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根据用户选择的显示模式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至所述模拟模块,所述模拟模块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输出对应的驱动模拟信号至显示模组的视角控制盒;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当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模拟模块时,所述模拟模块调用对应防窥模式的第一驱动模拟信号并输出至显示模组的视角控制盒以实现防窥显示功能;当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模拟模块时,所述模拟模块调用对应正常显示模式的第二驱动模拟信号并输出至显示模组的视角控制盒以实现正常显示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模块包括输入电平转换模块、第一比例放大模块、第二比例放大模块、跟随输出模块和差分减法模块,所述输入电平转换模块将控制信号转换成第一电压值,并提供给第一比例放大模块和第二比例放大模块,所述第一比例放大模块和第二比例放大模块将第一电压值进行放大得到第二电压值,所述跟随输出模块将第二比例放大模块得到的第二电压值转换成第三电压值,所述差分减法模块将由第一比例放大模块得到的第二电压值与跟随输出模块得到的第三电压值进行比例缩放得到与第一控制信号对应的第一驱动模拟信号或与第二控制信号对应的第二驱动模拟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模拟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模拟信号均包括正负对称的一组电压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平转换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和第一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以根据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导通与关断,所述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一比例放大模块包括第一放大器、第三晶体管和第一电阻,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和第一晶体管的源极之间,所述第一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比例放大模块包括第二放大器、第四晶体管和第二电阻,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与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之间,所述第二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二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接地端连接;所述跟随输出模块包括第三放大器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三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超常琳保小芳梁宵康报虹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