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台高温溢流染色机联合运行余热回收利用改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8412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染色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台高温溢流染色机联合运行余热回收利用改造方法。通过新增的换热器C将染色机A、染色机B这两台染色机连接成一个集合体,将染色机B的加热升温方式调整为先利用染色机A的高温工艺废水余热通过换热器C对染色机B初始的工艺水进行加热升温,当染色机B的工艺水温度升高到设定值后,再切换到染色机B原有的蒸汽加热升温,当染色机B染色工艺完成后,染色机A开始启动染色过程,升温方式同染色机B,两台染色机如此进行反复循环生产,实现两台染色机余热互为利用,用于提高工艺水升温段的前段温度,从而大幅度降低整个升温段所需的蒸汽使用量,节约后续循环降温水用量、节约循环降温水降温塔用电量。节约循环降温水降温塔用电量。节约循环降温水降温塔用电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台高温溢流染色机联合运行余热回收利用改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染色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台高温溢流染色机联合运行余热回收利用改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双碳经济的发展,纺织印染作为高能耗、高污染行业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越来越大,提高热能的有效利用是纺织印染行业提效、增收、减排的重中之重。目前印染行业主要的节能措施可归结为:
[0003]1、采用印染新技术、新工艺。大力开发新型染料,采用低温染色技术,降低热耗;开发少水、无水染色工艺,降低热能的使用量。
[0004]2、提高染色工艺余热的回收利用率。通过热平衡方法查找余热利用的空间。通过改进加热方式,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
[0005]3、余热资源的梯级利用。利用高温余热资源制冷、低温发电、再热产生蒸汽等来进一步提高印染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
[0006]目前印染企业普遍使用的高温溢流染色机整个工艺过程分为进料、升温、保温、降温、漂洗等过程。每台高温溢流染色机都配置有一台加热/降温共用的管式换热器,工艺水升温过程是管程通蒸汽,壳程通工艺水,通过热量交换使得工艺水温度提高(一般的工艺温度为130℃左右)。降温时,管程通循环降温水,壳程通工艺水,循环降温水将热量带出,使得工艺废水温度下降(降温后的工艺废水温度为80℃左右),然后排放至废水池。循环降温水吸收了工艺废水的热量后温度上升到65

70℃左右,回流到高温循环水池,通过降温塔降温到40℃左右注入到低温循环水池,再用于循环降温或作为工艺水使用。余热资源包括蒸汽冷凝水、循环降温水和工艺废水所携带的热量,这些热量占全部余热资源的80%左右,实际被利用的只有部分蒸汽冷凝水的余热,使得调节池(存储工艺水)的水温上升,输入到染色机的工艺水温度略有提高,提高幅度在5

8℃左右。在换热器没有泄漏情况下,循环降温水可以直接作为工艺水使用,可以使得工艺水的初始温度得到明显提高,达到35℃以上。若换热器存在泄漏等情况,循环降温水受到污染就不能作为工艺水使用,余热资源只能浪费掉了。在没有或少量利用余热资源的情况下,染色机的进水温度基本接近常温,需要消耗大量的蒸汽用于工艺水的加热。
[0007]可见,在染色工艺过程中,物料、工艺水、循环降温水、蒸汽冷凝水中含有大量的热量,在完成染色工艺后,这些热量都成为了余热资源,这些余热资源中除了蒸汽冷凝水直接作为工艺水被部分利用外,其它的余热大都被浪费掉了,其中循环降温水的余热被冷却塔降温后排放掉,高温工艺废水直接排放到污水处理系统,造成整个染色工艺热能利用效率十分低下,能源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中染色机对高温工艺废水的热能利用效率低下、能源浪费严重的不
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台高温溢流染色机联合运行余热回收利用改造方法,将两台染色机通过新增的换热器联合起来,利用一台染色机的高温工艺废水的余热来对另一台染色机的工艺水进行升温,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并且减少蒸汽消耗量,节约能源。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台高温溢流染色机联合运行余热回收利用改造方法,该改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步骤一、将染色机A、染色机B通过新增的换热器C进行联合,换热器C的壳程输送染色机A的工艺水和染色机B的工艺水,换热器C的管程输送染色机A的高温工艺废水和染色机B的高温工艺废水;
[0011]步骤二、染色机A的工艺水通过原有的蒸汽加热方式达到染色温度,首先开始启动染色工艺;
[0012]步骤三、染色机A完成染色工艺水的升温和保温过程后停止加热,染色机A的高温工艺废水输送至换热器C的管程,染色机B的工艺水输送至换热器C的壳程,两者进行换热,染色机A的高温工艺废水换热后回流到染色机A,染色机B的工艺水换热后回流到染色机B,换热后染色机B的工艺水再切换至原有的蒸汽加热系统升温到染色温度,染色机B开始启动染色工艺;
[0013]步骤四、染色机B完成染色工艺水的升温和保温过程后停止加热,染色机B的高温工艺废水输送至换热器C的管程,染色机A的工艺水输送至换热器C的壳程,两者进行换热,染色机B的高温工艺废水换热后回流到染色机B,染色机A的工艺水换热后回流到染色机A,换热后染色机A的工艺水再切换至原有的蒸汽加热系统升温到染色温度,染色机A开始染色工艺;
[0014]步骤五、重复步骤三和步骤四。
[0015]通过本设置,染色机A和染色机B均为常用的高温溢流染色机,两台染色机上原来配置的换热器保持原状,使用状况不变,继续承担工艺水的升温与降温工作。此外增加换热器C,将染色机A、染色机B这两台染色机连接成一个集合体,结合工艺过程,将染色机B的加热升温方式调整为先利用染色机A的高温工艺废水余热通过换热器C对染色机B初始的工艺水进行加热升温,当染色机B的工艺水温度升高到设定值后,再切换到染色机B原有的蒸汽加热升温,当染色机B染色工艺完成后,染色机A开始启动染色过程,这时又利用染色机B高温工艺废水余热通过换热器C对染色机A初始的工艺水进行加热升温,当染色机A的工艺水温度升高到设定值后,再切换到染色机A原有的蒸汽加热升温。两台染色机如此进行反复循环生产,通过该集合系统将两台染色机连接成一个余热相互利用体,实现两台染色机余热互为利用,用于提高工艺水升温段的前段温度,从而大幅度降低整个升温段所需的蒸汽使用量,另外高温工艺废水经过换热器C换热后温度降低,从而可以节约后续循环降温水用量、节约循环降温水降温塔用电量。综合节能蒸汽量达25%以上,节约循环降温水系统电量50%以上,节约循环降温水量50%以上。
[0016]此外,该系统通过对两台染色机组成的闭式集合体可以满足设计要求,由于在闭式循环中所选做的产品是基本相同的,且是单循环对应,两台染色机经过换热器C中残余的工艺废水只存在于对应的管程中,不会造成对初始工艺水的污染,即换热器C壳程只走染色机A或染色机B需要升温的工艺水,换热器C管程只走染色机A或染色机B的高温工艺废水,避免了工艺水与高温工艺废水相互污染的可能性,对染色工艺的安全性起到了工艺结构上的
保证作用。
[0017]由于系统保留了集合体内各染色机原有的升温、降温设备,在不启动该系统时或因某台染色机发生故障停止运行时,另一台染色机仍然可以按照原有工艺设计的程序独立运行,不会对各自的生产秩序造成影响。在闭式单循环系统中只要有一台故障,就会造成整个余热回收过程无法进行。退出闭式循环运行后,两台染色机按照原来工艺,各自独立运行,或一台维修,一台正常运行,不会受到影响。
[0018]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染色机A的工艺水通过原有的工艺水循环泵A输送至换热器C的壳程,染色机B的工艺水通过原有的工艺水循环泵B输送至换热器C的壳程。通过本设置,系统利用了作为组合体之一的染色机A原有的用于工艺水循环的工艺水循环泵A,系统利用了作为组合体之一的染色机B原有的用于工艺水循环的工艺水循环泵B,用于染色机A、染色机B初始工艺水在新增的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台高温溢流染色机联合运行余热回收利用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染色机A、染色机B通过新增的换热器C进行联合,换热器C的壳程输送染色机A的工艺水和染色机B的工艺水,换热器C的管程输送染色机A的高温工艺废水和染色机B的高温工艺废水;步骤二、染色机A的工艺水通过原有的蒸汽加热方式达到染色温度,首先开始启动染色工艺;步骤三、染色机A完成染色工艺水的升温和保温过程后停止加热,染色机A的高温工艺废水输送至换热器C的管程,染色机B的工艺水输送至换热器C的壳程,两者进行换热,染色机A的高温工艺废水换热后回流到染色机A,染色机B的工艺水换热后回流到染色机B,换热后染色机B的工艺水再切换至原有的蒸汽加热系统升温到染色温度,染色机B开始启动染色工艺;步骤四、染色机B完成染色工艺水的升温和保温过程后停止加热,染色机B的高温工艺废水输送至换热器C的管程,染色机A的工艺水输送至换热器C的壳程,两者进行换热,染色机B的高温工艺废水换热后回流到染色机B,染色机A的工艺水换热后回流到染色机A,换热后染色机A的工艺水再切换至原有的蒸汽加热系统升温到染色温度,染色机A开始染色工艺;步骤五、重复步骤三和步骤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台高温溢流染色机联合运行余热回收利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阳曹联华黄佳杨开久陆慧琴屠婕红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学院嘉兴市节能协会嘉兴市澳优节能评估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