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梁与混凝土叠合梁搁置节点及施工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8261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梁与混凝土叠合梁搁置节点及施工建筑,包括至少两个排列设置的混凝土叠合梁,混凝土叠合梁至少一侧顶沿向下凹设节点缺口,每两相邻混凝土叠合梁的节点缺口形成正对搭接工位,正对搭接工位内搁置横梁,横梁的端部嵌入节点缺口,混凝土叠合梁于节点缺口至少与一侧横梁通过锁固组件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端侧结构中采用横梁与混凝土叠合梁直接搁置的方式传递剪力;在中间结构中采用两侧横梁与中间混凝土叠合梁三者一体穿接的方式形成固定,实现中间混凝土叠合梁的两侧对称受力,且两侧横梁相互牵拉承载,达到中间纵向支撑力与两侧拉力平衡,提升抗压承重,提高强度。钢结构梁与混凝土梁采用搁置连接,容差能力强、施工速度快。施工速度快。施工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梁与混凝土叠合梁搁置节点及施工建筑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
,涉及一种连接结构,特别是一种钢梁与混凝土叠合梁搁置节点及施工建筑。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中,采用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与横置的钢梁共同作用实现对每层楼板的支撑,由此混凝土与钢梁的连接节点结构便尤为重要,既要保证固连强度,又要保证整体结构利于后续楼板施工。
[0003]例如,中国专利文献曾公开了一种搁置式的预制主工字钢梁连接节点结构【中国专利号:ZL202222587327.6】,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指的是一种搁置式的预制混凝土主工字钢梁连接节点结构,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搁置槽的预制主梁,和两端为搁置头的预制工字钢梁,所述预制工字钢梁的两端搁置头分别搁置在所述预制主梁的搁置槽中。本技术的搁置式的预制主工字钢梁连接节点结构,在施工阶段可以免除预制工字钢梁底部支模架,同时免除节点单独支模,施工方便,提高速度,且降低造价。
[000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字钢梁为混凝土叠合梁,混凝土叠合工字钢梁自重大、易开裂,混凝土缺口工字钢梁节点构造复杂,安全冗余度低,施工效率不高,由此上述技术方案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预制钢梁的技术解决方案,并对钢工字钢梁与主梁连接节点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节点承载力,加快施工速度,符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钢梁与混凝土叠合梁搁置节点,包括至少两个排列设置的混凝土叠合梁,所述混凝土叠合梁至少一侧顶沿向下凹设节点缺口,每两相邻所述混凝土叠合梁的所述节点缺口形成正对搭接工位,所述正对搭接工位内搁置横梁,所述横梁的端部嵌入所述节点缺口,所述混凝土叠合梁于所述节点缺口至少与一侧所述横梁通过锁固组件相连。
[0007]在上述的钢梁与混凝土叠合梁搁置节点中,所述横梁包括位于中段的工字钢梁,所述工字钢梁的两端呈对称固连梁头,所述梁头的端头嵌入所述节点缺口。
[0008]在上述的钢梁与混凝土叠合梁搁置节点中,所述锁固组件包括拉栓和螺母,所述混凝土叠合梁于所述节点缺口内横向贯通装配孔,位于所述混凝土叠合梁单侧的所述梁头的工字凹槽中固设装配板,所述装配板上对应所述装配孔开通安装孔,所述拉栓穿接所述装配孔与所述安装孔,使所述拉栓一端穿出所述装配孔套接所述螺母,另一端穿出所述安装孔套接所述螺母。
[0009]在上述的钢梁与混凝土叠合梁搁置节点中,所述锁固组件包括拉栓和螺母,所述混凝土叠合梁于所述节点缺口内横向贯通装配孔,位于所述混凝土叠合梁两侧的所述梁头
的工字凹槽中固设装配板,所述装配板上对应所述装配孔开通安装孔,所述拉栓贯穿所述装配孔,所述拉栓一端穿出一侧所述安装孔套接所述螺母,所述拉栓另一端穿出另一侧所述安装孔套接所述螺母。
[0010]在上述的钢梁与混凝土叠合梁搁置节点中,所述梁头的工字凹槽中固设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装配板的内侧,并所述加强板与所述装配板平行设置。
[0011]在上述的钢梁与混凝土叠合梁搁置节点中,所述工字钢梁与所述梁头之间夹设加强斜板,所述加强斜板为直角三角板,所述加强斜板的一直角边固贴所述工字钢梁的侧面,所述加强斜板的另一直角边固贴所述梁头的底面。
[0012]在上述的钢梁与混凝土叠合梁搁置节点中,所述节点缺口具体为矩形凹口或倒梯形凹口,所述节点缺口的顶面为敞口,所述节点缺口的一侧面为敞口。
[0013]在上述的钢梁与混凝土叠合梁搁置节点中,至少两个所述混凝土叠合梁与至少两个所述横梁的顶面上盖设楼承板,所述楼承板的混凝土内铺设钢筋桁架。
[0014]一种施工建筑,包括上述的钢梁与混凝土叠合梁搁置节点。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钢梁与混凝土叠合梁搁置节点及施工建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在端侧结构中采用横梁与混凝土叠合梁采用直接搁置的方式传递剪力;在中间结构中采用两侧横梁与中间混凝土叠合梁三者一体穿接的方式形成固定,实现中间混凝土叠合梁的两侧对称受力,且两侧横梁相互牵拉承载,达到中间纵向支撑力与两侧拉力平衡,提升抗压承重,提高强度;其次可以防止在施工过程中的脱落现象。
[0017]2、在连接节点位置,混凝土梁采用缺口式搁置做法,钢结构梁采用切角式缺口梁,钢结构梁与混凝土梁采用搁置连接,容差能力强、施工速度快;且混凝土梁和钢结构梁可分别预制,有助于减少工期,并使整体结构具有工业化程度高、施工便利、成本节约等特点。
[0018]3、钢结构梁结合钢筋桁架楼承板可节约大量的脚手架和模板,可减少建筑垃圾,降低建造成本,是一种绿色、经济、高效的技术创新。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钢梁与混凝土叠合梁搁置节点的主视图。
[0020]图2是图1的A

A剖面图。
[0021]图中,1、混凝土叠合梁;2、工字钢梁;3、梁头;4、装配板;5、拉栓;6、螺母;7、加强板;8、加强斜板;9、楼承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1和2所示,本钢梁与混凝土叠合梁搁置节点,包括至少两个排列设置的混凝土叠合梁1,混凝土叠合梁至少一侧顶沿向下凹设节点缺口,每两相邻混凝土叠合梁的节点缺口形成正对搭接工位,正对搭接工位内搁置横梁,横梁的端部嵌入节点缺口,混凝土叠合梁1于节点缺口至少与一侧横梁通过锁固组件相连。
[0025]横梁包括位于中段的工字钢梁2,工字钢梁2的两端呈对称固连梁头3,梁头3的端头嵌入节点缺口。通过工字钢梁2的规格大于梁头3的规格,使整体横梁由两端部形成切角式缺口梁,从而实现与混凝土叠合梁1的节点缺口进行叠合搁置。且节点缺口的规格略大于梁头3的端面规格,预留豁口间隙以便于筑造施工。
[0026]锁固组件包括拉栓5和螺母6,混凝土叠合梁1于节点缺口内横向贯通装配孔,位于混凝土叠合梁1单侧的梁头3的工字凹槽中固设装配板4,装配板4上对应装配孔开通安装孔,拉栓5穿接装配孔与安装孔,使拉栓5一端穿出装配孔套接螺母6,另一端穿出安装孔套接螺母6。
[0027]拉栓5和螺母6套接并通过螺纹啮合形成锁紧,既能提高紧固强度,又能便于拆装。该方案是位于整体建筑两边的钢梁与混凝土连接结构,即具有一个混凝土叠合梁1和一侧横梁搭接的情况,采用横梁端部与混凝土叠合梁1直接锁固的方式实现横梁端部的固定。
[0028]锁固组件包括拉栓5和螺母6,混凝土叠合梁1于节点缺口内横向贯通装配孔,位于混凝土叠合梁1两侧的梁头3的工字凹槽中固设装配板4,装配板4上对应装配孔开通安装孔,拉栓5贯穿装配孔,拉栓5一端穿出一侧安装孔套接螺母6,拉栓5另一端穿出另一侧安装孔套接螺母6。
[0029]梁头3的工字凹槽中固设加强板7,加强板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梁与混凝土叠合梁搁置节点,包括至少两个排列设置的混凝土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叠合梁至少一侧顶沿向下凹设节点缺口,每两相邻所述混凝土叠合梁的所述节点缺口形成正对搭接工位,所述正对搭接工位内搁置横梁,所述横梁的端部嵌入所述节点缺口,所述混凝土叠合梁于所述节点缺口至少与一侧所述横梁通过锁固组件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与混凝土叠合梁搁置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位于中段的工字钢梁,所述工字钢梁的两端呈对称固连梁头,所述梁头的端头嵌入所述节点缺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梁与混凝土叠合梁搁置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组件包括拉栓和螺母,所述混凝土叠合梁于所述节点缺口内横向贯通装配孔,位于所述混凝土叠合梁单侧的所述梁头的工字凹槽中固设装配板,所述装配板上对应所述装配孔开通安装孔,所述拉栓穿接所述装配孔与所述安装孔,使所述拉栓一端穿出所述装配孔套接所述螺母,另一端穿出所述安装孔套接所述螺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梁与混凝土叠合梁搁置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组件包括拉栓和螺母,所述混凝土叠合梁于所述节点缺口内横向贯通装配孔,位于所述混凝土叠合梁两侧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科峰潘海涛冯彩霞余文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华聪建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