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墙体与主体结构的柔性连接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7901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墙体与主体结构的柔性连接构件,包括:上部放置钢板、下部放置钢板、钢柱、轻质墙体和构件固定座,钢柱连接在上部放置钢板和下部放置钢板的左右两端,轻质墙体设置在上部放置钢板、下部放置钢板和钢柱的组合构件内,轻质墙体与上部放置钢板、下部放置钢板和钢柱之间具有间隙,轻质墙体具有穿孔,构件固定座可拆卸的连接于上部放置钢板和下部放置钢板,构件固定座可拆卸的连接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上具有穿孔,穿插件穿插的插接于轻质墙体和连接组件的穿孔,穿插件与连接组件、轻质墙体的穿孔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提高了轻质墙体与主体结构或钢柱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以及安装效率。间连接的可靠性以及安装效率。间连接的可靠性以及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墙体与主体结构的柔性连接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土木建筑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轻质墙体与主体结构的柔性连接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预制装配一体化时代的到来,高效、简单、绿色的施工理念成为建筑行业的不懈追求。在现浇混凝土轻质墙体的结构体系基础上,为提高轻质墙体与主体结构的快速高效装配,各种类型的装配式轻质墙体应运而生。其中,轻质墙体与主体连接节点的连接方式是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中需重要考虑的问题,节点细部构造及施工细节直接影响着结构施工速度和装配化程度,装配式钢结构在安装过程中,连接节点一般采用粘合剂或卡扣的方式与钢梁、柱连接,安装起来较为麻烦,且连接不牢固,影响装配效率。
[0003]CN216276183U公开了一种轻质墙板轻质墙与结构主体可滑移连接结构及其连接组件。该连接结构中轻质墙板轻质墙的两侧设有边框,边框上部通过第一滑移连接件与横向结构件横向滑移连接,边框下部通过固定连接件与横向结构件固定连接,边框与竖向结构件之间设柔性轻质组件。该连接组件包括边框、卧梁、第一滑移连接件、固定连接件和柔性轻质组件。本技术有益效果:轻质墙板轻质墙通过第一滑移连接件保证结构主体在地震作用下侧向变形时,与轻质墙板轻质墙在面内不碰撞,忽略了轻质墙板的轻质墙体对结构主体抗侧移刚度的影响。但该结构不利于造价的控制,且难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墙板,不易实现有效且可靠的连接。
[0004]CN215829702U公开了装配式建筑墙板连接节点,下方预制墙板顶部设置有预埋套筒,上方预制墙板的底部设置有锚固钢筋和预埋钢板,预埋钢板与锚固钢筋固定连接,预埋钢板对应于预埋套筒的开口设置有通孔,上方预制墙板设置有操作孔,预埋钢板作为操作孔的底面;上方预制墙板和下方预制墙板通过连接螺杆进行连接,连接螺杆的下端与预埋套简螺纹连接,连接螺杆的上端位于操作孔内,连接螺杆与预埋钢板固定连接。该技术降低了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板连接节点的连接成本,降低了预制墙板的生产难度,有利于提高预制墙板的生产效率和运输便捷性。但该连接构件施工复杂,费时费力影响工期,安装难度较大,结构不稳定。故如何实现墙体与主体结构间的快速高质量安装,仍是装配式结构应用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轻质墙体与主体结构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以及安装效率,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墙体与主体结构的柔性连接构件,本技术提高了轻质墙体与主体结构(钢柱)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以及安装效率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轻质墙体与主体结构的柔性连接构件,包括:
[0008]上部放置钢板;
[0009]下部放置钢板;
[0010]钢柱,该钢柱连接在所述上部放置钢板和下部放置钢板的两端;
[0011]轻质墙体,该轻质墙体可在竖直平面上移动的设置在上部放置钢板、下部放置钢板和钢柱的组合构件内,轻质墙体与上部放置钢板、下部放置钢板和钢柱之间具有间隙,轻质墙体具有穿孔;
[0012]构件固定座,该构件固定座可拆卸的连接于上部放置钢板和下部放置钢板;
[0013]所述构件固定座可拆卸的连接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上具有穿孔,穿插件插接于轻质墙体和连接组件的穿孔,穿插件与连接组件、轻质墙体的穿孔间隙配合。
[0014]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轻质墙体的上、下、左和右侧,所述构件固定座设置在连接组件的上端和下端,连接组件夹持于轻质墙体。
[0015]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钢板和定位卡块,所述穿插件包括:穿墙螺杆和内六角头;
[0016]所述连接钢板和定位卡块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构件固定座,连接钢板和定位卡块通过膨胀螺丝连接;
[0017]所述连接钢板具有穿孔,所述穿墙螺杆通过所述穿孔插接于连接钢板和所述轻质墙体,穿墙螺杆螺纹配合有用于对穿墙螺杆螺纹连接的内六角头,轻质墙体被夹持在连接钢板内,所述内六角头位于连接钢板的穿孔内,轻质墙体与连接钢板之间通过穿墙螺杆和内六角头插接连接。
[0018]所述穿墙螺杆具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周壁上套有弹性套筒,所述丝杆的外周壁具有外螺纹,所述弹性套筒的个数至少有一个,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六角头螺纹配合,弹性套筒和丝杆通过所述穿孔插接于所述连接钢板和轻质墙体,弹性套筒的外周壁与轻质墙体的穿孔内壁接触,弹性套筒的外端面抵靠在内六角头上。
[0019]所述丝杆上的前侧和后侧的所述外螺纹的螺纹旋向相反。
[0020]所述连接钢板包括:调节钢板和固定钢板,所述调节钢板和固定钢板都具有所述穿孔;
[0021]所述轻质墙体被夹持在调节钢板和固定钢板之间,所述穿墙螺杆具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周壁上套有弹性套筒,所述弹性套筒和丝杆通过穿孔插接于调节钢板、固定钢板和轻质墙体,固定钢板通过所述膨胀螺丝固定连接在所述构件固定座上,调节钢板通过膨胀螺丝可前后移动的连接在构件固定座上。
[0022]所述调节钢板和固定钢板呈“L”字形,固定钢板具有圆形螺孔,所述膨胀螺丝穿过所述圆形螺孔连接固定钢板和所述构件固定座,调节钢板具有椭圆孔,膨胀螺丝穿过所述椭圆孔连接调节钢板和构件固定座。
[0023]所述定位卡块抵靠在所述调节钢板的左、右端。
[0024]所述钢柱与所述轻质墙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的范围为3

5mm。
[0025]两个所述钢柱分别位于所述上部放置钢板和下部放置钢板的左、右端,钢柱与上部放置钢板、下部放置钢板焊接连接。
[002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7]1、本技术的上、下部放置钢板焊接在钢柱(主体结构)上,连接组件可拆卸的
连接在构件固定座上,构件固定座可拆卸的连接在放置钢板上,将组装的连接组件与轻质墙体可拆卸的连接以及穿插件穿插的插接于轻质墙体和连接组件的穿孔提高了轻质墙体与主体结构的安装效率,连接组件可在两个自由度上(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限制轻质墙体移动即连接钢板限制轻质墙体前后移动以及穿墙螺杆限制轻质墙体上下移动,提高了轻质墙体与主体结构之间连接的可靠性;钢柱与轻质墙体之间预留一定宽度的空隙或间隙,空隙中填充柔性材料允许轻质墙体在左右方向上可以有一定的滑移空间,以实现小震下轻质墙体不破坏以及中震大震下轻质墙体的耗能的功效,传插件穿插安装完成后使丝杆与轻质墙体的穿孔间留有一定的空间,避免轻质墙体的穿孔处产生竖向位移时直接与穿墙螺杆的丝杆接触,给轻质墙体竖向运动留置足够空间。对通过钢板(连接钢板、固定钢板)及型材钢构件即钢柱制成的组件,与传统粘接和浇筑混凝土相比,其强度大、耐火性好、预制性好,整体性好,完全摒弃现场湿作业,且钢材百分百回收再利用,完全做到装配式建筑要求的绿色环保。
[0028]2、本技术的轻质墙体在安装过程中,主体结构与轻质墙体的连接可直接是主体结构采用预制型钢(H型钢)与连接组件快速连接,施工速度快,且具有可更换性,安装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墙体与主体结构的柔性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放置钢板(1);下部放置钢板(2);钢柱(3),该钢柱(3)连接在所述上部放置钢板(1)和下部放置钢板(2)的两端;轻质墙体(4),该轻质墙体(4)可在竖直平面上移动的设置在上部放置钢板(1)、下部放置钢板(2)和钢柱(3)的组合构件内,轻质墙体(4)与上部放置钢板(1)、下部放置钢板(2)和钢柱(3)之间具有间隙,轻质墙体(4)具有穿孔;构件固定座(5),该构件固定座(5)可拆卸的连接于上部放置钢板(1)和下部放置钢板(2);所述构件固定座(5)可拆卸的连接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上具有穿孔,穿插件插接于轻质墙体(4)和连接组件的穿孔,所述穿插件与连接组件、轻质墙体(4)的穿孔间隙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墙体与主体结构的柔性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轻质墙体(4)的上、下、左和右侧,所述构件固定座(5)设置在连接组件的上端和下端,连接组件夹持于轻质墙体(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质墙体与主体结构的柔性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钢板(6)和定位卡块(9),所述穿插件包括:穿墙螺杆(10)和内六角头(101);所述连接钢板(6)和定位卡块(9)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构件固定座(5),连接钢板(6)和定位卡块(9)通过膨胀螺丝(7)连接;所述连接钢板(6)具有穿孔,所述穿墙螺杆(10)通过所述穿孔插接于连接钢板(6)和所述轻质墙体(4),穿墙螺杆(10)螺纹配合有用于对穿墙螺杆(10)螺纹连接的内六角头(101),轻质墙体(4)被夹持在连接钢板(6)内,所述内六角头(101)位于连接钢板(6)的穿孔内,轻质墙体(4)与连接钢板(6)之间通过穿墙螺杆(10)和内六角头(101)插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质墙体与主体结构的柔性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墙螺杆(10)具有丝杆(103),所述丝杆(103)的外周壁上套有弹性套筒(8),所述丝杆(103)的外周壁具有外螺纹(102),所述弹性套筒(8)的个数至少有一个,所述外螺纹(102)与所述内六角头(101)螺纹配合,弹性套筒(8)和丝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代果陈胜尹胜雷平邱大学徐佳能段俊卿向东姜波黄彬洋陈晓强褚云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