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像读写交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7626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4
本公开属于显示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远像读写交互装置,包括:外壳,设置有观察窗口;光学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幕和光学成像单元;光学成像单元设置在外壳内,光学成像单元的输入端与显示屏幕相对设置,光学成像单元的输出端与观察窗口相对设置,以形成具有预定像距且能够从观察窗口观察的显示屏幕的像;摄像头,与显示屏幕电性连接,以至少部分地将其采集的图像在显示屏幕上显示;承载单元,承载单元形成平板,与摄像头相对,承载图像源,图像源包括阅读图像源或书写图像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这样不管使用者如何靠近,都能基于光学系统的成像保证人眼与透过窗口观察的像大于预定的距离,从而避免人眼图像之间的距离过近诱发近视。发近视。发近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像读写交互装置


[0001]本公开属于显示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远像读写交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阅读是用眼较多的使用场景,传统的阅读方式下,人眼直接阅读屏幕或书籍上的内容。这种阅读方式下人和屏幕或书籍的距离往往不可控,尤其对于儿童或青少年阅读者而言,由于习惯的原因往往会将眼镜靠向屏幕或书籍更近,因此更容易诱发近视等视力伤害。
[0003]如果采用强制性地控制人眼和阅读表面之间的距离的方式,例如采用标尺或者对读书姿态控制的框架等结构往往会有不佳的阅读体验,容易导致阅读者丧失阅读兴趣。
[0004]在日常书写场景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自然的书写绝大多数均为伏案状态,眼睛距离书写面之间的距离有限。其原因在于当距离太远时,一些书写者受到字体大小的限制无法看清读写内容,其往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改变正常身体姿态以尽可能靠近书写面;长时间保持该非正常姿态可能会导致视觉疲劳导致近视,并引发颈椎或其它身体部位的变形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正是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需求而提出的,本公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远像读写交互装置以改变读写场景下的视觉体验。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
[0007]提供了一种远像读写交互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观察窗口;光学显示模块,所述光学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幕和光学成像单元;所述光学成像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光学成像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显示屏幕相对设置,所述光学成像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观察窗口相对设置,以形成具有预定像距且能够从所述观察窗口观察的所述显示屏幕的像;摄像头,与所述显示屏幕电性连接,以至少部分地将其采集的图像在所述显示屏幕上显示;承载单元,所述承载单元形成平板,与所述摄像头相对,承载图像源,所述图像源包括阅读图像源或书写图像源。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读写场景下,将来自图像源的读写图像通过光学显示单元以较远的像距进行显示,这样不管使用者如何靠近,都能基于光学系统的成像保证人眼与透过窗口观察的像大于预定的距离,从而避免人眼图像之间的距离过近诱发近视。并且通过光学系统成像可以将图像置于适于阅读和观看的位置,从而避免使用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改变正常身体姿态。
[0009]还提供了一种远像读写交互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观察窗口;光学显示模块,所述光学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幕和光学成像单元;所述光学成像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光学成像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显示屏幕相对设置,所述光学成像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观察窗口相对设置,以形成具有预定像距且能够从所述观察窗口观察的所述显
示屏幕的像;摄像头,与所述显示屏幕电性连接,以至少部分地将其采集的图像在所述显示屏幕上显示。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读写场景下,将来自图像源的读写图像通过光学显示单元以较远的像距进行显示,这样不管使用者如何靠近,都能基于光学系统的成像保证人眼与透过窗口观察的像大于预定的距离,从而避免人眼图像之间的距离过近诱发近视。并且通过光学系统成像可以将图像置于适于阅读和观看的位置,从而避免使用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改变正常身体姿态。
[0011]优选的,所述预定像距包括能够调整的像距。
[0012]如此设置能够针对不同的使用者和不同的使用情况调整预定像距。
[0013]优选的,所述远像读写交互装还包括支撑单元,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支撑单元上。
[0014]如此设置以保证摄像头具有一定的视场范围,以尽可能的覆盖较大的区域,从而有利于图像的获取。
[0015]优选的,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摄像头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上;和第一电机与所述摄像头动力连接,驱动所述摄像头沿前所述第一轨道滑动。
[0016]上述设置以为摄像头提供第一方向的移动路径,当摄像头拍摄受到阻碍或摄像头的覆盖区域不足时,能够通过调节摄像头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以寻找其他的角度避开阻碍物或调整覆盖区域,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摄像头动力连接以实现上在上述方向上移动。
[0017]优选的,所述行走机构还包括:第二轨道,沿前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轨道滑动地装载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轨道动力连接,驱动所述第一轨道在所述第二轨道上滑动。
[0018]上述设置中的第二轨道为摄像头提供第二方向上的移动路径,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一轨道相连以实现第一轨道在第二轨道上的移动;当摄像头拍摄受到阻碍或摄像头的覆盖区域不足时,能够通过调节摄像头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以寻找其他的角度避开阻碍物或调整覆盖区域。
[0019]优选的,所述支撑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上部或下部。
[0020]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前壳,所述前壳所在面与外壳底部所在面呈角度倾斜;所述观察窗口设置在所述前壳上。
[0021]通过上述设置使得观察窗口所在面与支撑单元或承载读写动作的支撑面成一定的角度,以提供无需低头或伏案才能进行读写的方式,能够有效减轻颈椎的压力,从而减缓身体的疲劳度。
[0022]优选的,所述观察窗口包括分光镜,设置在所述光学组件模块的前壳上,所述分光镜与所述显示屏幕相对;所述光学成像单元包括凹面反射镜,具有内凹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分光镜相对;所述分光镜将显示屏幕所发出的光一部分反射到凹面反射镜上,并将所述凹面反射镜反射回来的光透射以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0023]通过上述设置以能够使得呈现在所述显示屏幕上的图像成正立放大且具有预定像距的像,远距离成像以能够有效防止近视的发生,也能够放置近视程度的加深。
[0024]优选的,所述光学成像单元还包括凸透镜,设置在所述显示屏幕上方,所述凸透镜
的凸出表面与所述凹面反射镜的内凹反射面形状互补。
[0025]通过凸透镜和凹面镜的互补设置以能够相互抵消各自所引起的形变,从而避免了图像的畸变。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摄像头获取支撑单元或任意支撑面上呈现的读写信息,并将相应的读写信息传递给所述光学显示模块,由光学显示模块通过其内部的光路形成放大正立且具有预定像距的虚像,此时无论使用者如何靠近观察窗口,所成的虚像的像距都不会发生变化。进而能够有效的防止近视,或能够有效的抑制近视程度的加深。此外,所述显示窗口所在平面与支撑单元或任意支撑面的底面之间成一定的夹角能够为使用者提供另一角度的实时图像,无需通过低头和伏案的方式,进而能够有效缓解脊椎的压力以及身体的疲劳。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远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像读写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观察窗口;光学显示模块,所述光学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幕和光学成像单元;所述光学成像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光学成像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显示屏幕相对设置,所述光学成像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观察窗口相对设置,以形成具有预定像距且能够从所述观察窗口观察的所述显示屏幕的像;摄像头,与所述显示屏幕电性连接,以至少部分地将其采集的图像在所述显示屏幕上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像读写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像距包括能够调整的像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像读写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像读写交互装还包括支撑单元,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支撑单元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远像读写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摄像头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上;和第一电机与所述摄像头动力连接,驱动所述摄像头沿前所述第一轨道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远像读写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还包括:第二轨道,沿前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轨道滑动地装载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电机,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阳张江红姚俊沈文睿刘沛宇段红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睿视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