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基基础加固用地基基础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7597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基基础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基基础加固用地基基础梁,包括:第一基础梁,第一基础梁的端部设置有转轴;插接板,插接板的表面开设有收纳槽,插接板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第一基础梁的端部设置有转轴,转轴的端部连接着第二基础梁,第二基础梁的表面开设有插接槽,插接槽的表面开设有插接孔;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第一基础梁和第二基础梁通过转轴铰接在一起,在对第一基础梁和第二基础梁进行运输的时候,将第一基础梁和第二基础梁绕着转轴转动,使得第一基础梁和第二基础梁贴合在一起,第一基础梁和第二基础梁的底部设置有滚轴,第一基础梁和第二基础梁可通过滚轴进行移动,对第一基础梁和第二基础梁进行浇筑固定时。时。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基基础加固用地基基础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基基础梁
,具体为一种地基基础加固用地基基础梁。

技术介绍

[0002]基础梁简单说就是在地基土层上的梁。基础梁一般用于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落于基础梁上或基础梁交叉点上,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上部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上;
[0003]现有技术中,装配式的建筑在搭建的时候直接将建筑完毕的基础梁运输到搭建的位置时,直接将基础梁进行固定就完成了基础梁的搭建;
[0004]但是,由于基础梁的长度较长,在进行运输的时候不方便存放,且在运输过程中对基础梁的移动也是较为困难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基基础加固用地基基础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基基础加固用地基基础梁,包括:第一基础梁,第一基础梁的端部设置有转轴;插接板,插接板的表面开设有收纳槽,插接板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第一基础梁的端部设置有转轴,转轴的端部连接着第二基础梁,第二基础梁的表面开设有插接槽,插接槽的表面开设有插接孔。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基础梁和第二基础梁可绕着转轴进行转动,第一基础梁和第二基础梁的底部设置有滚轴,第一基础梁和第二基础梁可通过滚轴进行移动,滚轴可在第一基础梁和第二基础梁的底部滚动,插接板插接在插接槽中,插接板的剖面形状与插接槽的剖面形状一致,收纳槽具有多组,收纳槽中插接有插接杆,插接杆的端部连接着连接杆,插接杆的剖面呈梯形,连接杆和插接杆可在收纳槽中移动,插接板的表面开设有环槽。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具有多组,限位槽的内壁开设有卡槽,插接板的表面开设有受力板,受力板具有多组,滑槽插接在受力板中,滑槽的端部设置有挡块,挡块插接在收纳槽中,滑槽另一端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连接着滑槽的表面,另一端连接着受力板的内壁。
[0009]优选的,所述插接孔具有多组,插接孔的剖面呈梯形,插接杆可插接在插接孔中,插接槽的表面设置有顶持柱,顶持柱具有多组,顶持柱的位置与受力板的位置相对应,顶持柱可插接在受力板中,且顶持柱的端部顶持在滑槽的表面,顶持柱挤压滑槽,使得滑槽在受力板中移动。
[0010]优选的,所述插接槽的表面设置有延伸块,延伸块的表面插接有限位片,限位片可在延伸块中移动,限位片的端部连接着弹片,限位片的位置与限位槽的位置相对应,限位片可插接在限位槽中,限位片的端部插接在限位槽内壁的卡槽中,弹片可插接在环槽中。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基础梁和第二基础梁绕着转轴转动后,第一基础梁和第二基础梁处于水平状态,第一基础梁的端部与第二基础梁的端部存在距离。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插接杆,收纳槽的内壁有一端剖面呈梯形,连接杆另一端在收纳槽中移动时顶持在收纳槽内壁呈梯形位置的表面。
[0013]优选的,所述插接孔的内壁端部设置有磁铁,插接杆插接在插接孔中时,插接杆又金属制成,插接杆的端部被插接孔内壁的磁铁吸附。
[0014]优选的,所述插接板插接在插接槽中时,插接板的表面完全顶持在插接槽的内壁上,转轴不受力。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第一基础梁和第二基础梁通过转轴铰接在一起,在对第一基础梁和第二基础梁进行运输的时候,将第一基础梁和第二基础梁绕着转轴转动,使得第一基础梁和第二基础梁贴合在一起,第一基础梁和第二基础梁的底部设置有滚轴,第一基础梁和第二基础梁可通过滚轴进行移动,对第一基础梁和第二基础梁进行浇筑固定时,将插接板插接在插接槽中,顶持柱插接在滑槽中,使得受力板带动挡块移动,收纳槽中的插接杆进入到插接孔中,将第一基础梁和第二基础梁固定在一起,且限位片插接在限位槽中,限位片的端部卡在限位槽中,将第一基础梁和第二基础梁固定在一起,且插接杆的剖面呈梯形,插接孔的剖面呈梯形,插接杆插接在插接孔中,使得第一基础梁和第二基础梁之间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基础梁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基础梁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图5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3]图中:第一基础梁1、滚轴2、转轴3、第二基础梁4、插接板5、插接槽6、受力板7、滑槽8、收纳槽9、限位槽10、挡块11、环槽12、插接孔13、延伸块14、顶持柱15、限位片16、弹片17、插接杆18、连接杆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至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基基础加固用地基基础梁,包括:第一基础梁1,第一基础梁1的端部设置有转轴3,第一基础梁1和第二基础梁4绕着转轴转动后,第一基础梁1和第二基础梁4处于水平状态,第一基础梁1的端部与第二基础梁4的端部存在距离;
[0026]插接板5,插接板5的表面开设有收纳槽9,插接板5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0,第一基础梁1的端部设置有转轴3,转轴3的端部连接着第二基础梁4,第二基础梁4的表面开设有插
接槽6,插接槽6的表面开设有插接孔13,第一基础梁1和第二基础梁4可绕着转轴3进行转动,第一基础梁1和第二基础梁4的底部设置有滚轴2,第一基础梁1和第二基础梁4可通过滚轴2进行移动,滚轴2可在第一基础梁1和第二基础梁4的底部滚动,插接板5插接在插接槽6中,插接板5的剖面形状与插接槽6的剖面形状一致,收纳槽9具有多组,收纳槽9中插接有插接杆18,插接杆18的端部连接着连接杆19,插接杆18的剖面呈梯形,连接杆19和插接杆18可在收纳槽9中移动,插接板5的表面开设有环槽12,限位槽10具有多组,限位槽10的内壁开设有卡槽,插接板5的表面开设有受力板7,受力板7具有多组,滑槽8插接在受力板7中,滑槽8的端部设置有挡块11,挡块11插接在收纳槽9中,滑槽8另一端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连接着滑槽8的表面,另一端连接着受力板7的内壁,插接孔13具有多组,插接孔13的剖面呈梯形,插接杆18可插接在插接孔13中,插接槽6的表面设置有顶持柱15,顶持柱15具有多组,顶持柱15的位置与受力板7的位置相对应,顶持柱15可插接在受力板7中,且顶持柱15的端部顶持在滑槽8的表面,顶持柱15挤压滑槽8,使得滑槽8在受力板7中移动,插接槽6的表面设置有延伸块14,延伸块14的表面插接有限位片16,限位片16可在延伸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基基础加固用地基基础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基础加固用地基基础梁包括:第一基础梁(1),第一基础梁(1)的端部设置有转轴(3);插接板(5),插接板(5)的表面开设有收纳槽(9),插接板(5)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0),第一基础梁(1)的端部设置有转轴(3),转轴(3)的端部连接着第二基础梁(4),第二基础梁(4)的表面开设有插接槽(6),插接槽(6)的表面开设有插接孔(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基础加固用地基基础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梁(1)和第二基础梁(4)可绕着转轴(3)进行转动,第一基础梁(1)和第二基础梁(4)的底部设置有滚轴(2),第一基础梁(1)和第二基础梁(4)可通过滚轴(2)进行移动,滚轴(2)可在第一基础梁(1)和第二基础梁(4)的底部滚动,插接板(5)插接在插接槽(6)中,插接板(5)的剖面形状与插接槽(6)的剖面形状一致,收纳槽(9)具有多组,收纳槽(9)中插接有插接杆(18),插接杆(18)的端部连接着连接杆(19),插接杆(18)的剖面呈梯形,连接杆(19)和插接杆(18)可在收纳槽(9)中移动,插接板(5)的表面开设有环槽(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基基础加固用地基基础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0)具有多组,限位槽(10)的内壁开设有卡槽,插接板(5)的表面开设有受力板(7),受力板(7)具有多组,滑槽(8)插接在受力板(7)中,滑槽(8)的端部设置有挡块(11),挡块(11)插接在收纳槽(9)中,滑槽(8)另一端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连接着滑槽(8)的表面,另一端连接着受力板(7)的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基基础加固用地基基础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13)具有多组,插接孔(13)的剖面呈梯形,插接杆(18)可插接在插接孔(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来郭辛瑶
申请(专利权)人:浙大城市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