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AI监控智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7522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车载AI监控智能装置,包括壳体以及智能监控装置,所述智能监控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智能监控装置的一侧设有摄像机构,所述摄像机构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隔温槽、第二隔温槽以及卡槽,所述第一隔温槽位于所述智能监控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一隔温槽的底部两端开设有第三隔温槽,所述第一隔温槽上设有第一隔温板,所述第二隔温槽上设有第二隔温板,解决了现有的智能监控设备在使用时,在寒冷环境下使用时没有隔温机构,容易影响设备内部的电子部件的正常运行,在较热的环境下使用时不便于散热的问题。在较热的环境下使用时不便于散热的问题。在较热的环境下使用时不便于散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AI监控智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监控设备
,具体为车载AI监控智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车载AI监控智能装置是对汽车周围进行智能监控,可以全程记录传输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多角度实时监控和录制车外的视频,驾驶人员可以随时随地的了解车辆当前的车速和位置等信息。
[0003]现有的智能监控设备在使用时,在寒冷环境下使用时没有隔温机构,容易影响设备内部的电子部件的正常运行,在较热的环境下使用时不便于散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车载AI监控智能装置。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车载AI监控智能装置,包括壳体以及智能监控装置,所述智能监控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智能监控装置的一侧设有摄像机构,所述摄像机构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隔温槽、第二隔温槽以及卡槽,所述第一隔温槽位于所述智能监控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一隔温槽的底部两端开设有第三隔温槽,所述第二隔温槽位于所述智能监控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一隔温槽上设有第一隔温板,所述第二隔温槽上设有第二隔温板,所述第三隔温槽上设有第三隔温板,所述第三隔温板连接所述第一隔温板,所述第一隔温板以及所述第一隔温槽上均开设有对接槽,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第四隔温板,所述第四隔温板的顶端抵在所述对接槽上,所述第四隔温板的内部设有紧固槽,所述紧固槽的一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设有紧固条,所述紧固条的一端设有卡块,所述紧固条的另一端设有调节块,所述卡块以及所述调节块均延伸至所述第四隔温板的外侧,所述壳体的底端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穿过所述第二隔温槽延伸至所述智能监控装置的下方,所述散热孔的顶端设有散热风扇。
[0008]为了便于第四隔温板插入对接槽中,本技术改进有,所述第三隔温板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第四隔温板的两侧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槽。
[0009]为了便于导向块在导向槽上滑动,本技术改进有,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向块相匹配。
[0010]为了减少外界空气中的灰尘进入散热孔中,本技术改进有,所述散热孔上设有防尘网。
[0011]为了便于将该壳体固定在指定位置上,本技术改进有,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端开设有条形孔。
[0012]为了防止安装在车身的指定位置上时磕碰损伤车身,本技术改进有,所述安装架的底端设有橡胶垫片。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车载AI监控智能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该车载AI监控智能装置,当在寒冷环境下使用时,按压第四隔温板外侧的调节块,使调节块向紧固槽内部移动,调节块带动紧固条移动,紧固条带动卡块移动,弹簧受到挤压收缩形变,卡块进入紧固槽中,然后将第四隔温板的顶端插入第一隔温板开设的对接槽中,然后第四隔温板的顶端抵在第一隔温槽上开设的对接槽上,此时松开调节块,弹簧进行支撑紧固条,使卡块和调节块复位,使卡块抵在卡槽中,使第四隔温板固定住,使第一隔温板固定在第一隔温槽中,通过第三隔温板连接第一隔温板,使第三隔温板固定在第三隔温槽中,第四隔温板挡住第二隔温槽,使第二隔温板固定在第二隔温槽中,通过第一隔温板、第二隔温板、第三隔温板以及第四隔温板对智能监控装置起到隔温效果,防止外界寒冷环境影响到智能监控装置内部的电子部件正常运行的情况,当在较热环境下使用时,按压第四隔温板外侧的调节块,卡块进入紧固槽中,然后向下拉动第四隔温板,使第四隔温板离开对接槽,取出第一隔温板、第二隔温板和第三隔温板,通过第二隔温板的取出,使散热孔与外界的空气流通,控制散热风扇,便于对智能监控装置散热,解决了现有的智能监控设备在使用时,在寒冷环境下使用时没有隔温机构,容易影响设备内部的电子部件的正常运行,在较热的环境下使用时不便于散热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结构分解状态正视半剖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结构左视半剖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3中紧固槽的放大结构左视半剖图。
[0020]图中:1、壳体;2、智能监控装置;3、摄像机构;4、第一隔温槽;5、第二隔温槽;6、卡槽;7、第三隔温槽;8、第一隔温板;9、第二隔温板;10、第三隔温板;11、对接槽;12、第四隔温板;13、紧固槽;14、弹簧;15、紧固条;16、卡块;17、调节块;18、散热孔;19、散热风扇;20、导向槽;21、导向块;22、防尘网;23、安装架;24、条形孔;25、橡胶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为车载AI监控智能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智能监控装置2,所述智能监控装置2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智能监控装置2的一侧设有摄像机构3,所述摄像机构3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外侧,所述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隔温槽4、第二隔温槽5以及卡槽6,所述第一隔温槽4位于所述智能监控装置2的上方,所述第一隔温槽4的底部两端开设有第三隔温槽7,所述第二隔温槽5位于所述智能监控装置2的下方,所述第一隔温槽4上设有第一隔温板8,所述第二隔温槽5上设有第二隔温板9,所述第三隔温槽7上设有第三隔温板10,所述第三隔温板10连接所述第一隔温板8,所述第一隔温板8以及所述第一
隔温槽4上均开设有对接槽11,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第四隔温板12,所述第四隔温板12的顶端抵在所述对接槽11上,所述第四隔温板12的内部设有紧固槽13,所述紧固槽13的一侧设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的一端设有紧固条15,所述紧固条15的一端设有卡块16,所述紧固条15的另一端设有调节块17,所述卡块16以及所述调节块17均延伸至所述第四隔温板12的外侧,所述壳体1的底端开设有散热孔18,所述散热孔18穿过所述第二隔温槽5延伸至所述智能监控装置2的下方,所述散热孔18的顶端设有散热风扇19。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隔温板10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20,所述第四隔温板12的两侧设有导向块21,所述导向块21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槽20,当第四隔温板12准备对接在第一隔温板8底端的对接槽11上时,第四隔温板12两侧的导向块21插入第一隔温板8底部两端第三隔温板10一侧的导向槽20,便于第四隔温板12插入对接槽11中。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20与所述导向块21相匹配,通过导向槽20与导向块21相匹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载AI监控智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智能监控装置(2),所述智能监控装置(2)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智能监控装置(2)的一侧设有摄像机构(3),所述摄像机构(3)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外侧,所述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隔温槽(4)、第二隔温槽(5)以及卡槽(6),所述第一隔温槽(4)位于所述智能监控装置(2)的上方,所述第一隔温槽(4)的底部两端开设有第三隔温槽(7),所述第二隔温槽(5)位于所述智能监控装置(2)的下方,所述第一隔温槽(4)上设有第一隔温板(8),所述第二隔温槽(5)上设有第二隔温板(9),所述第三隔温槽(7)上设有第三隔温板(10),所述第三隔温板(10)连接所述第一隔温板(8),所述第一隔温板(8)以及所述第一隔温槽(4)上均开设有对接槽(11),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第四隔温板(12),所述第四隔温板(12)的顶端抵在所述对接槽(11)上,所述第四隔温板(12)的内部设有紧固槽(13),所述紧固槽(13)的一侧设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的一端设有紧固条(15),所述紧固条(15)的一端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清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万维拓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