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筒射折叠式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732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筒射折叠式无人机,包括发射筒和无人机本体,该发射筒的头部开设有供该无人机本体装填入的筒口;该无人机本体包括筒式机架、机翼组及航电装置;所述筒式机架上开设有于筒身四周分布的四个机翼仓,机翼组设有分别与四个机翼仓一一对应的四个机翼;每个机翼通过回弹件与相应机翼仓组装、并实现自动展开或者折叠于机翼仓内设置;每个机翼的自由端处分别设有螺旋桨组件,该螺旋桨组件与航电装置进行电控连接设置。本新型无人机本体的机翼采用纵折方式折叠后筒式装填,可以进行筒式发射,还可以通过固定或移动的地面平台发射,不仅安装、携带方便,而且可以实现在任意狭窄环境、移动载体上发射起飞的效果。移动载体上发射起飞的效果。移动载体上发射起飞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筒射折叠式无人机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可筒射折叠式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现代战争的形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兵作战武器与弹药智能化、集群化趋势日益明显。现代战争中,各种单兵作战武器、智能弹药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高技术战争的重要杀伤工具,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单兵巡飞器作为制导弹药与小型无人机技术融合诞生的产物,具备侦察、探测、目标定位、空中无线中继、电子干扰、毁伤评估、精确打击等能力。可在指定区域上空长时间巡飞,侦察、跟踪敌方目标并通过双向数据链将图像等信息回传地面操作平台,可显著增强士兵在复杂环境下的态势感知能力,同时相比于传统直瞄式武器,能精确打击时敏目标、隐藏目标,具有较高的效费比。
[0003]现有常见的小型军用无人机主要是固定式旋翼无人机,其旋翼采用固定式,使得其体积较大,一般不使用时均将其拆卸后装箱,使用时再进行组装,存在无法快速使用的缺陷。而且,常见固定式无人机采用地面起飞模式,在战场上一些狭窄环境,或者移动载体(车辆、装甲车)上无法进行边移动边起飞。
[0004]鉴于此,本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一种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可筒射折叠式无人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筒射折叠式无人机,可以进行筒式装填及发射,不仅安装、携带方便,而且可以实现在任意狭窄环境、移动载体上发射起飞的效果。
[000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7]一种可筒射折叠式无人机,包括发射筒和无人机本体,该发射筒的头部开设有供该无人机本体装填入的筒口;该无人机本体包括筒式机架、机翼组及航电装置;所述筒式机架上开设有于筒身四周分布的四个机翼仓,机翼组设有分别与四个机翼仓一一对应的四个机翼;每个机翼通过回弹件与相应机翼仓组装、并实现自动展开或者折叠于机翼仓内的设置;每个机翼的自由端处分别设有螺旋桨组件,该螺旋桨组件与航电装置进行电控连接设置,航电装置安装于筒式机架内。
[0008]所述螺旋桨组件包括电机和安装在电机上的两个螺旋桨,该电机与航电装置进行电控连接设置。
[0009]所述机翼内设有便于线缆走线的中空腔体,该中空腔体的一端往外延伸形成有供螺旋桨组件安装的支撑座,该中空腔体内的靠近另一端处设有可供回弹件伸入设置的隐蔽槽。
[0010]所述航电装置包括有依次相互电连接的电池组、供电PCB板及飞控板,电池组包括四个电池;所述筒式机架内设有供电池组纵向直插式安装的四个电池仓,该四个电池仓在横向上的分布呈每相邻的两个电池仓相互垂直设置;四个电池仓每相邻两两之间共形成有
用于构成所述四个机翼仓的四个扇形区;四个电池仓还分别设有用于串联电连接四个电池的四组正负极引线单元。
[0011]所述四个电池仓在所述横向上呈十字形排布设置,四个电池仓对应分为两组;其中第一组的两个电池仓沿着圆筒直径方向呈相分离且相对设置,第二组的两个电池仓偏离圆筒直径方向呈相分离且相对设置,则筒式机架的中心处形成有穿过所述第一组且与第二组相平行设置的飞控仓,所述飞控板直插于飞控仓内。
[0012]所述供电PCB板平置在所述筒式机架上端的对应电池仓供直插式安装的直插口处;该供电PCB板上设计有四组电池正负极接口,该四组电池正负极接口与所述四组正负极引线单元一一对应电连接设置。
[0013]所述航电装置还包括有航电支架、GNSS天线和四合一电调;该航电支架固定架于筒式机架的上端部;该GNSS天线、四合一电调及所述供电PCB板采用飞塔层叠式依次布局安装于航电支架上。
[0014]所述筒式机架的上端部上还配设有用于罩设保护所述航电装置的头部舱盖。
[0015]所述筒式机架的下部还安装有双轴相机。
[0016]所述筒式机架的下部还设有弹药仓,该弹药仓配置有弹药仓盖。
[0017]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新型一种可筒射折叠式无人机,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无人机结构具有发射筒和无人机本体,无人机本体的机翼采用纵折方式折叠后从发射筒头部的筒口装填进入发射筒内,采取筒式装填,可以进行筒式发射,还可以通过固定或移动的地面平台发射,不仅安装、携带方便,而且可以实现在任意狭窄环境、移动载体上发射起飞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新型无人机装填状态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新型无人机本体机翼折叠状态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新型无人机本体机翼展开状态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新型机翼组装状态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新型机翼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新型筒式机架的横截面角度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新型电池组、飞控板及筒式机架的装配角度示意图;
[0025]图8是本新型的一结构分解图;
[0026]图9是图8中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7]标号说明
[0028]发射筒100,筒口101,无人机本体200,
[0029]筒式机架1,机翼仓11,电池仓12,第一组12A,第二组12B,
[0030]飞控仓13,头部舱盖14,弹药仓15,弹药仓盖16,
[0031]机翼2,中空腔体21,支撑座22,隐蔽槽23,
[0032]螺旋桨组件3,电机31,螺旋桨32,回弹件4,
[0033]航电装置5,电池组51,供电PCB板52,飞控板53,
[0034]GNSS天线54,四合一电调55,航电支架56,双轴相机6。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6]本案涉及一种可筒射折叠式无人机,如图1

9所示,包括发射筒100和无人机本体200。该发射筒100呈圆筒状,其头部开设有筒口101,无人机本体200折叠后从该筒口101装填入设置。具体来讲,折叠式的无人机本体200采用迫击炮式装填方式,从发射筒200的头部101装填进入发射筒100内;发射筒100可以是榴弹发射器,也可以是特制发射筒,作为无人机的发射装置,体积小,携带方便,可以在狭窄环境或者移动载体上将无人机本体200发射出去。
[0037]所述无人机本体200包括筒式机架1、机翼组及航电装置5。筒式机架1上开设有于筒身四周分布的四个机翼仓11,机翼组设有分别与四个机翼仓11一一对应的四个机翼2。机翼仓11在筒身上呈平行于筒身轴向延伸设置,机翼2采用纵折方式活动组装于机翼仓11内,此处纵折体现为四个机翼2展开后所构成的平面与筒式机架1的轴向相垂直。每个机翼2通过回弹件4于相应机翼仓11内组装,每个机翼仓11的靠近上端位置均设有用于组装的挂耳件。借助回弹件4的回弹作用,每个机翼2实现自动纵向展开或者纵向折叠于相应机翼仓11内。所述回弹件4一实施例可以采用扭簧件。每个机翼2的自由端处分别设有螺旋桨组件3,该螺旋桨组件3与航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筒射折叠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筒和无人机本体,该发射筒的头部开设有供该无人机本体装填入的筒口;该无人机本体包括筒式机架、机翼组及航电装置;所述筒式机架上开设有于筒身四周分布的四个机翼仓,机翼组设有分别与四个机翼仓一一对应的四个机翼;每个机翼通过回弹件与相应机翼仓组装、并实现自动展开或者折叠于机翼仓内的设置;每个机翼的自由端处分别设有螺旋桨组件,该螺旋桨组件与航电装置进行电控连接设置,航电装置安装于筒式机架内;所述机翼内设有便于线缆走线的中空腔体,该中空腔体的一端往外延伸形成有供螺旋桨组件安装的支撑座,该中空腔体内的靠近另一端处设有可供回弹件伸入设置的隐蔽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筒射折叠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组件包括电机和安装在电机上的两个螺旋桨,该电机与航电装置进行电控连接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筒射折叠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电装置包括有依次相互电连接的电池组、供电PCB板及飞控板,该电池组包括四个电池;所述筒式机架内设有供电池组纵向直插式安装的四个电池仓,该四个电池仓在横向上的分布呈每相邻的两个电池仓相互垂直设置;四个电池仓每相邻两两之间共形成有用于构成所述四个机翼仓的四个扇形区;四个电池仓还分别设有用于串联电连接四个电池的四组正负极引线单元。4.如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林辉赵文彬林思远林伟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新诺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