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断开式喷火口的正压反向气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730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断开式喷火口的正压反向气化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一侧设有余热回收设备,所述炉体的上方设有入料箱,所述炉体内部一侧开设有喷火口,所述余热回收设备上设有断开式入火口,所述断开式入火口上设有喇叭口,所述喇叭口位于喷火口的一侧且与其对齐,所述炉体内底部设有配风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得可燃烟气在喷火口处接触到炉外空气时满足其燃烧条件,经过配风模块锥体配风催化产生强烈的燃烧反应,借此燃烧反应产生高温从而大幅消除烟气,并且利用余热回收装置对燃烧的热量进行回收,同时还能防止可燃烟气直接排向外部造成污染。气直接排向外部造成污染。气直接排向外部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断开式喷火口的正压反向气化炉


[0001]本技术涉及正压反向气化炉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断开式喷火口的正压反向气化炉。

技术介绍

[0002]气化炉可以用来炊事、取暖或者淋浴,被广泛应用在生活中,属于绿色新能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0003]现有市场上传统炉的火口及烟火管道是密闭连接的,通道内的火焰会因为缺氧而导致不能充分燃烧,反而产生更多的浓烟以及可燃气体的损失,可燃烟气排入余热装置和烟囱并通向大气中,这样导致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流失,而能源的流失将导致经济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断开式喷火口的正压反向气化炉,通过使得可燃烟气在喷火口处接触到炉外空气时满足其燃烧条件,经过配风模块锥体配风催化产生强烈的燃烧反应,借此燃烧反应产生高温从而大幅消除烟气,并且利用余热回收装置对燃烧的热量进行回收,同时还能防止可燃烟气直接排向外部造成污染。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断开式喷火口的正压反向气化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一侧设有余热回收设备,所述炉体的上方设有入料箱,所述炉体内部一侧开设有喷火口,所述余热回收设备上设有断开式入火口,所述断开式入火口上设有喇叭口,所述喇叭口位于喷火口的一侧且与其对齐,所述炉体内底部设有配风模块。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断开式入火口与喷火口之间的间距为

公分。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炉体内部设有水冷固定炉排,所述水冷固定炉排的底部设有移动出渣炉排,所述配风模块位于移动出渣炉排的下方,所述移动出渣炉排的上方远离喷火口的一侧设有出渣口。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炉体内位于水冷固定炉排上方为料仓及气化室,所述水冷固定炉排与移动出渣炉排之间为裂解室,所述喷火口的一端与裂解室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配风模块为位于炉体内底部设置的锥形口连接有外部高压风机的结构,所述炉体的底部固定有底座,所述余热回收设备位于底座的上方。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入料箱的底部与炉体内上方连通,所述入料箱的上方设有两组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底部位于入料箱内并设有闸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通过使得可燃烟气在喷火口处接触到炉外空气时满足其燃烧条件,经
过配风模块锥体配风催化产生强烈的燃烧反应,借此燃烧反应产生高温从而大幅消除烟气,并且利用余热回收装置对燃烧的热量进行回收,同时还能防止可燃烟气直接排向外部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喷火口与断开式入火口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入料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炉体;2、水冷固定炉排;3、移动出渣炉排;4、配风模块;5、底座;6、余热回收设备;7、断开式入火口;8、喷火口;9、入料箱;10、出渣口;11、入料口;12、闸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18]实施例:
[0019]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断开式喷火口的正压反向气化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的一侧设有余热回收设备6,所述炉体1的上方设有入料箱9,所述炉体1内部一侧开设有喷火口8,所述余热回收设备6上设有断开式入火口7,所述断开式入火口7上设有喇叭口,所述喇叭口位于喷火口8的一侧且与其对齐,所述炉体1内底部设有配风模块4,所述断开式入火口7与喷火口8之间的间距为3

5公分,所述炉体1内部设有水冷固定炉排2,所述水冷固定炉排2的底部设有移动出渣炉排3,所述配风模块4位于移动出渣炉排3的下方,所述移动出渣炉排3的上方远离喷火口8的一侧设有出渣口10,所述配风模块4为位于炉体1内底部设置的锥形口连接有外部高压风机的结构,所述炉体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5,所述余热回收设备6位于底座5的上方;
[0020]使用本装置时,需要燃烧的物料从入料口11输送到入料箱9内,再进入炉体1内进行燃烧,通过设置水冷固定炉排2对燃料进行支撑,方便燃料燃烧,而移动出渣炉排3的设置方便将燃料燃烧后剩下的燃料渣通过移动出渣炉排3的运输从出渣口10输送出炉,而水冷固定炉排2和移动出渣炉排3之间裂解气化的气体从喷火口8出喷出并从断开式入火口7处进入余热回收设备6内进行余热回收,鉴于裂解气化后的可燃气体以一氧化碳为主,而一氧化碳的燃烧条件是400摄氏度并且氧气充足,如果不能满足则不能燃烧或不能充分燃烧,并以烟气的形式排入余热回收设备6和烟囱以致污染大气,而本装置通过可燃烟气经过喷火口8后接触到炉外空气时满足了一氧化碳的燃烧条件,装置内的配风模块4锥体配风催化产生强烈的燃烧反应,借此燃烧反应产生高温(1100℃)从而大幅消除烟气,通过喷火口8与余热回收设备6之间的断开式的状态可以让炉内正压反向热量喷出,喷出的瞬间与炉外空气接触实现氧气助燃,在氧气和温度都达到一氧化碳燃烧条件时烟气燃烧,充分燃烧后的高
温气体依旧被吸入余热回收设备6内进行余热回收,而可燃气体燃烧后再排向空气中同样会减少污染,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0021]如图1所示,所述炉体1内位于水冷固定炉排2上方为料仓及气化室,所述水冷固定炉排2与移动出渣炉排3之间为裂解室,所述喷火口8的一端与裂解室连通;燃料在料仓及气化室内燃烧气化,并在裂解室内裂解气化。
[0022]如图1、图3所示,所述入料箱9的底部与炉体1内上方连通,所述入料箱9的上方设有两组入料口11,所述入料口11的底部位于入料箱9内并设有闸门12;通过设置入料箱9,并在入料箱9上方设置双闸门12可以加快物料入炉,同时方便对其添加量进行控制。
[00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断开式喷火口的正压反向气化炉,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一侧设有余热回收设备(6),所述炉体(1)的上方设有入料箱(9),所述炉体(1)内部一侧开设有喷火口(8),所述余热回收设备(6)上设有断开式入火口(7),所述断开式入火口(7)上设有喇叭口,所述喇叭口位于喷火口(8)的一侧且与其对齐,所述炉体(1)内底部设有配风模块(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断开式喷火口的正压反向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断开式入火口(7)与喷火口(8)之间的间距为3

5公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断开式喷火口的正压反向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内部设有水冷固定炉排(2),所述水冷固定炉排(2)的底部设有移动出渣炉排(3),所述配风模块(4)位于移动出渣炉排(3)的下方,所述移动出渣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松润张恩仲吴永生吴竑炜梁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丽焱环保咨询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