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无功补偿与用户终端远程监测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7274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分布式无功补偿与用户终端远程监测装置,它包含多台Δ联接的三相电容器组CΔ,每台三相电容器组CΔ各自分别经三相过零投切开关CJ及线路开关ZK与三相供电线路电联接,另由控制器CPUK经由三相电流互感器LHb电联接于三相供电线路上,各过零投切开关CJ分别与控制器CPUK电联接,控制器CPUK与通用分组无线通信模块GPRS电联接。无功补偿方法是以无功功率为判断依据,数据传输方法采用无线传输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为:可实时采样全线各站点的数据,为电网无功就地平衡提供了数据支撑,能更好地做出电压调整判断和提供真实的无功功率,降低了线路消耗,实现系统综合节能;有利于实现低压电网电压情况统计和无功统计自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电压调节及线路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无功 补偿与用户终端远程监测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进行无功补偿时通常只监测功率因数及无功功率,装置依据检 测的无功功率情况决定电容器的投入或切除情况,未将本节点的电压、电流、无功功率等电 气参数传送到上级变电站,不能实现电力综合节能。现有电力系统用户侧无功、电压运行统 计工作自动化程度低,主要依靠人工统计,数字量大,统计不及时、不全面。无功补偿容量 及投运容量统计比较困难,尤其是用户电容器投运容量难以准确掌握,做系统无功平衡分析 难以提供确切的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无功功率补偿和电力系统电压调节联系起来的一种设备,在 保证电力系统电压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线路的无功消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分布式无功补偿与用户终端远程监测装置,它包含多台 A联接的三相电容器组CA1~ CAN,每台三相电容器组CA各自分别经三相过零投切丌关 CJ及线路开关ZK与三相供电线路电联接,另由电流电压检测电路和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操 控电路连接成控制器CPUK,经由三相电流互感器LHb电联接于三相供电线路上,各三相过 零投切开关CJ分别与控制器CPUK电联接并受其控制,控制器CPUK与通用分组无线通信 模块GPRS电联接,将用户终端数据经由它无线传送至上级变电站。参见附图1,图1中, 三相供电线路联接变压器站B和用户感性负载L。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GPRS无线方式传输数据,使得不仅可实现现有 技术的点对点传送,还可将电力线路某个路段全线各站点的数据收集起来进行电压质量分析 和无功统计,为电网无功就地平衡提供了数据支撑,以便更好地做出电压调整判断和提供真 实的无功功率。将电力线路无功功率补偿和电力供电电压调节结合起来,降低了线路消耗, 达到了系统综合节能;有利于低压电网电压情况统计和无功统计自动化。 附图说明附图l为本专利技术分布式无功补偿与用户终端远程监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器CPUK的电流、电压检测电路图。 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器CPUK的操控电路图 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三相过零投切开关CJ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结合具体实施例参见附图进一步说明如下一种分布式无功补偿与用户终端远程监测装置,参见附图2,它包含两台A联接的三相 电容器组CA1、 CA2,每台三相电容器组CA1、 CA2各自分别经三相过零投切开关CJ1、 CJ2及线路开关ZK1、 ZK2与三相供电线路电联接,另由控制器CPUK经由三相电流互感器 LHb电联接于三相供电线路上,各三相过零投切开关CJ1、 CJ2分别与控制器CPUK电联接, 控制器CPUK与通用分组无线通信模块GPRS电联接。图2中,三相供电线路联接变压器站 B和用户感性负载L。控制器CPUK由电流电压检测电路1和操控电路2组成,电流电压检测电路1参见附图 3,由电阻RV1 RV7,电容CV1 CV3,变压器T2,单相电流互感器CTb,电阻RI1 RI5, 电容CI1 CI3,信号检测芯片U2及电阻R19,电容C2 C5,晶振器X1,电源VCC电连接成 电流电压检测电路l,电阻RV6、 RV7的外接端分别接至三相供电线路的任意两相;由微处 理器U3,电阻R20 R22、 RJ1、 RJ2,电容C1, 二极管D6 D8,三极管QJ1、 QJ2,继电器JD1、 JD2,电源VCC电连接成操控电路2,参见附图4,微处理器U3的32、 1、 2、 9、 10、 11脚 分别对应与信号检测电路l中的信号检测芯片U2的20、 19、 7、 23、 6、 5脚电连接,U3的 30、 31脚外接至通用分组无线通信模块GPRS,继电器JD1、 JD2的相应触点输出端JJ1、 JJ2 为控制信号输出端,接至三相过零投切开关CJll、 CJ2。由运放器U8A、 U8B、 U8D、光电隔离双向可控硅J10 U3,电阻R1 R18,电容C6 C7, 发光二极管LED1, LED2 ,三极管BG1, 二极管D1 D5,可控硅SCR1 SCR4,电感L1、 L2电连接成三相过零投切开关CJ,参见附图5。其输入端JJ与控制器CPUK的操控电路2 连接,其外接口IN1、 IN2、 0UT1、 0UT2接至三相电容器组CA 。控制器CPUK说采用的信号检测芯片U2型号为CS5460,微处理器U3型号为ATMEGA8; 三相过零投切开关CJ所采用的光电隔离双向可控硅J10 J13型号为MOC3081。采用上述分布式无功补偿与用户终端远程监测装置,其无功功率的补偿方法是三相电容 器组CA的投入、切除均以无功功率为判断依据当电网流入用户的无功功率大于三相电容器组CA中单个电容容量的120y。时,三相电容器组CA投入;当电网流入用户的无功功率为负值 时,三相电容器CA切除。采用上述分布式无功补偿与用户终端远程监测装置,其远程检测方法是用户终端被检测 部位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变压器运行状态参数以无线方式远距离传输至上 级电站。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由电压釆集电路、电流采集电路经信号检测芯片U2获得被采集点的实 时电压、电流、无功功率、有功功率,输送到微处理器U3,经对比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分别 经三极管QJ1、 QJ2推动继电器JD1、 JD2,继电器JD1、 JD2的触点经驱动接口JJ1、 JJ2发送信 号到三相过零投切电路,同时GPRS以无线方式远距离将数据传输至上级变电站。三相过零投 切电路接到信号,使光电隔离双向可控硅MOC3081动作,产生过零投切指令经外接口 IN1 、 0UT1 、 IN2、 0UT2输出指令至三相电容器组CA,从而决定电容器的投切。本专利技术的数据传输采用嵌入式GPRS-DTU模块,该模块同时支持点对点、点对多点、设备 间、设备与中心间等各种不同的通讯模式。权利要求1、一种分布式无功补偿与用户终端远程监测装置,它包含多台Δ联接的三相电容器组CΔ,每台三相电容器组CΔ各自分别经三相过零投切开关CJ及线路开关ZK与三相供电线路电联接,另由电流电压检测电路和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操控电路连接成控制器CPUK,经由三相电流互感器LHb电联接于三相供电线路上,各三相过零投切开关CJ分别与控制器CPUK电联接并受其控制,控制器CPUK与通用分组无线通信模块GPRS电联接,将用户终端数据经它无线传送至上级变电站。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无功补偿与用户终端远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器 CPUK是由电流电压检测电路1和操控电路2组成,由电阻RV1 RV7,电容CV1 CV3,变 压器T2,单相电流互感器CTb,电阻RI1 RI5,电容CI1 CD,信号检测芯片U2及电阻R19, 电容C2 C5,晶振器X1,电源VCC电连接成电流电压检测电路1,电阻RV6、RV7的外接 端分别接至三相供电线路的任意两相;由微处理器U3,电阻R20 R22、 RJ1 、 RJ2,电容C1, 二极管D6 D8,三极管QJ1、 QJ2,继电器JD1、 JD2,电源VCC电连接成操控电路2,微处 理器U3的32、 1、 2、 9、 10、 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布式无功补偿与用户终端远程监测装置,它包含多台Δ联接的三相电容器组CΔ,每台三相电容器组CΔ各自分别经三相过零投切开关CJ及线路开关ZK与三相供电线路电联接,另由电流电压检测电路和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操控电路连接成控制器CPUK,经由三相电流互感器LHb电联接于三相供电线路上,各三相过零投切开关CJ分别与控制器CPUK电联接并受其控制,控制器CPUK与通用分组无线通信模块GPRS电联接,将用户终端数据经它无线传送至上级变电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可夫朱健陶志林李斌熊殷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电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